一种挂物桌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5


本实用新型涉及桌子配件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挂物桌。



背景技术:

常见的桌子,其结构包括呈水平放置的桌面,桌面下方设置有多根桌脚,桌脚的下端与地面支撑接触,桌脚的上端与桌面下表面相接,且能用于支撑起整个桌面。

在使用上述结构的桌子时,使用者基本都将物品放置于桌子的桌面上,而上述结构的桌子,其可放置物品的空间也仅仅只是桌面上,可利用的物品放置空间有限,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挂物桌,其能将物品挂置在挂钩上,整个桌子的物品可放置空间得到大幅度提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挂物桌,包括桌本体,还包括钩组件,所述钩组件包括钩本体、连接件,所述钩本体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挂物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桌本体上,挂物端可用于挂接物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可将待放置的物品放置于桌面上;另外,由于在桌本体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钩本体,物品也可挂接于钩本体的挂物端上,该结构能大幅度提升桌子的整体放置空间。

优选的,所述桌本体包括桌面以及安装于桌面下表面的桌脚,所述钩本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桌脚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桌脚安装在桌面的下表面,钩本体安装在桌脚上,将物品挂在钩本体上,即物品会紧贴于桌脚,并且物品会位于桌面下方位置,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桌面下部的位置;另一方面,大幅度减少了行人与挂在钩本体上物品的接触几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挂物端分别位于钩本体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挂物端之间形成一开口,设置挂物端的钩本体端部向第一连接端一侧弯折并形成挂物空间,待挂物品可通过开口进入到所述挂物空间,完成物品挂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挂物品时,物品可从开口处进入到挂物空间内,进而完成物品的挂置工作;整个钩本体结构通过弯折形成开口以及挂物空间,结构相对巧妙,制作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物品挂置顺畅度增加。

优选的,设置在挂物端的钩本体端部所形成的弯折为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为圆弧形弯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物品挂置在钩本体上时,物品会与第一弯折段表面进行接触,由于第一弯折段为圆弧形弯折,整个第一弯折段表面过渡圆滑,大幅度减少了物品与第一弯折段表面的摩擦力,两者之间的摩擦损伤降到最低,且两者之间的接触受力更加均衡。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片、连接螺钉,所述连接片由片状物件折叠而成,所述连接片一端包裹于钩本体的第一连接端上,所述连接螺钉则将连接片另一端连接于桌本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片与钩本体第一连接端采用包裹连接的形式,无需其他结构,其连接稳定性高。

优选的,所述钩本体靠近于第一连接端的端部位置设有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向开口一侧弯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第二弯折段能限制钩本体从连接件上脱出;另一方面,当物品从开口处进入时,物品会与钩本体靠近于第一连接端的端部位置的第二弯折端进行接触,能大幅度减少物品接触时的损伤度。

优选的,所述钩本体上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位于第一连接端、挂物端之间,所述过渡段呈弧形弯折设置,所述过渡段往开口一侧弧形拱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物品放置于挂物空间内,整个钩本体会被受到拉扯力,由于过渡段呈弧形弯折设置,整个钩本体的结构强度有效增强;其次,当待挂置的物品从开口处进入后,该物品会与过渡段进行接触,此时,过渡段呈弧形弯折设置,其物品与过渡段之间的接触顺畅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优选的,设置挂物端的钩本体端部指向钩本体内部方向,靠近于第一连接端的钩本体端部呈倒圆角设置,靠近于挂物端的钩本体端部呈倒圆角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物品置入到开口处时,即使接触到靠近于第一连接端的钩本体端部处、靠近于挂物端的钩本体端部处,由于两处均采用了倒圆角设置,能大幅度减小两者之间所产生的接触伤;另外,设置挂物端的钩本体端部指向钩本体内部方向,一方面,降低了物品与设置挂物端的钩本体端部之间的接触几率,另一方面,当物品挂在挂物空间后,弯折设置的钩本体端部,能减少物品与钩本体之间的脱离几率。

优选的,所述桌本体包括桌面以及安装于桌面下表面的桌脚,所述桌脚背离桌面的端部设置有接头件,所述接头件包括接头管体,所述接头管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连接端以及支撑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上安装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接头螺旋连接于桌脚背离桌面的端部;所述支撑端上安装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孔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能与安装孔孔壁上的内螺纹相匹配螺纹旋合,还包括螺旋盖,所述螺旋盖螺纹连接于安装孔孔壁的内螺纹上,且螺旋盖盖于下接头的安装孔孔口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述支撑用接头件,将其中一个接头管体的上接头旋合于另一个接头管体的下接头安装孔内,完成接头管体之间的连接,并且所有接头管体呈竖直上下排列,将螺旋盖螺纹连接在位于下方的接头管体的安装孔内;

使用时,位于下方的接头管体上端与位于上端的接头管体相连,位于下方的接头管体下端则与螺旋盖相连,能有效限制垃圾颗粒进入到安装孔的内螺纹内,大幅度降低后续旋合困难度;

另外,螺旋盖能与地面直接接触,进而避免接头管体与地面接触,提升整个接头件的抗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上接头向第二连接端外部延伸有延伸台,所述延伸台沿背离第二连接端一侧依次分布有上旋合段、上配合段,所述外螺纹位于上旋合段;

所述下接头的安装孔孔壁沿靠近上接头方向一侧依次分布有下旋合段、下配合段,所述内螺纹位于下旋合段上;

上配合段的横截面积往背离上旋合段方向逐步变小,位于下配合段的安装孔孔径往靠近上接头方向逐步变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接头件相互连接时,其中一个接头件的延伸台外螺纹会与另外一个接头件的安装孔孔壁的内螺纹进行旋转配合,两者完全螺纹旋合之后,该延伸台的上配合段也同时会与对应安装孔的上旋合段进行有效抵触配合;在实际使用时,一方面,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了两个接头件之间的轴向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延伸台的上配合段也同时会与对应安装孔的上旋合段进行有效抵触配合,大幅度提升了两个接头件之间的径向抗弯折能力;

当上配合段与下配合段相互插接配合时,安装孔最大孔径处与最小横截面积所对应的上配合段,对准更加方便;当上配合段与下配合段完全插接配合到位后,横截面积逐步发生大小变化的上配合段外侧壁与横截面积相应逐步发生大小变化的下配合段外侧壁相抵,两者之间的有效抵触面积得到有效增加,连接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桌本体上安装有钩组件,以便于物品的收纳;

(2)钩本体的结构改进,不仅物品挂入时,物品所受的实际损伤几率能降到最低,而且降低了物品从钩本体内脱出的几率;

(3)在下接头的安装孔孔口处设置螺纹盖,能有效限制垃圾颗粒进入到安装孔的内螺纹内,大幅度降低后续旋合困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单个接头件与螺旋盖配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螺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两个接头件、螺旋盖之间相互配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桌本体;101、桌面;102、桌脚;2、钩组件;21、钩本体;211、第一连接端;212、挂物端;22、连接件;221、连接片;222、连接螺钉;3、开口;4、挂物空间;5、第一弯折段;6、第二弯折段;7、过渡段;8、接头件;9、接头管体;91、第二连接端;92、支撑端;10、上接头;11、外螺纹;12、延伸台;121、上旋合段;122、上配合段;13、下接头;131、下旋合段;132、下配合段;14、安装孔;15、内螺纹;16、螺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一:

一种挂物桌,参见图1,包括桌本体1,该桌本体1包括桌面101,桌面101为水平放置,桌面101的下表面连接有桌脚102,桌脚102呈竖直设置。

还设置有钩组件2,该钩组件2可安装于桌面101,该钩组件2也可安装于桌脚102上,本实施例中,该钩组件2安装于桌脚102上,可参见图1。

参见图1以及图2,该钩组件2包括钩本体21、连接件22。

其中,连接件22包括连接片221、连接螺钉222,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片221是由可弯折的金属材质薄片构成,连接片221沿中部折叠,连接螺钉222贯穿于连接片221且螺纹连接于桌脚102上,进而使连接片221固定于桌脚102上。

参见图2,钩本体21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211、挂物端212,第一连接端211、挂物端212分别位于钩本体21的两端位置,钩本体21的第一连接端211被包裹于连接片221的中部折叠内,且钩本体21靠近于第一连接端211的端部位置设置有第二弯折段6,以图2为具体方位示意,第二弯折段6向下弯折,第二弯折段6能限制第一连接端211从连接片221中脱出。第一连接端211背离第二弯折段6的位置向下弯折并形成一过渡段7,该过渡段7向下延伸以形成第一弯折段5,该第一弯折段5为圆弧形弯折,第一弯折段5对应于挂物端212,且第一弯折段5向上弯起,并形成挂物空间4,第一弯折段5与第二弯折段6之间形成开口3,过渡段7往开口3一侧弧形拱起;物品可通过开口3进入到挂物空间4内,完成物品挂置。

参见图2,设置挂物端212的钩本体21端部指向钩本体21内部方向,靠近于第一连接端211的钩本体21端部呈倒圆角设置,靠近于挂物端212的钩本体21端部呈倒圆角设置。

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塑料带挂置为例:

将塑料袋的袋把穿过开口3,之后进入到挂物空间4内,塑料袋可直接挂置于钩本体21上,此时,不仅桌本体1的桌面101上可放置物品,而且也可将物品挂置在钩本体21上。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方案。

参见图3,在桌脚102背离桌面101的端部设置有接头件8,接头件8包括接头管体9,接头管体9的上端为第二连接端91,接头管体9的下端为支撑端92,在第二连接端91上安装有上接头10,在支撑端92上安装有下接头13。

参见图3,上接头10的下端插入接头管体9的第二连接端91内,上接头10的上端向上延伸出延伸,该延伸台12由下而上依次分布有上旋合段121、上配合段122,在上旋合段121上设置有外螺纹11,该外螺纹11最好选用多线螺纹。

参见图3以及图4,上配合段122的横截面积大小往背离上旋合段121方向逐步变小,本实施例中,上配合段122整体为圆台形,且上配合段122的大端朝向接头管体9一侧。

参见图3以及图5,在支撑端92上设有下接头13,下接头13卡嵌于支撑端92内,下接头13内上下贯穿设置有安装孔14,下接头13的安装孔14孔壁由下而上分为下旋合段131、下配合段132,在下旋合段131上设置有内螺纹15,该内螺纹15最好为多头螺纹。位于下配合段132的安装孔14孔径由下而上逐步变小,即位于下配合的安装孔14孔体为圆台形孔。

参见图3以及图6,还包括螺旋盖16,螺纹盖上也会设置对应螺纹段,螺旋盖16上的螺纹段会螺纹连接于安装孔14孔壁的内螺纹15上,且螺旋盖16盖于下接头13的安装孔14孔口处。

具体实施过程中,

(1)参见图3,接头件8单独使用时,整个接头管体9竖向放置,接头管件的上接头10对接于指定连接物体,再将螺旋盖16旋紧于安装孔14内,在使用时,螺旋盖16会与地面相接触,单个接头件8便可起到支撑作用;

(2)接头件8之间的配合使用时,参见图7,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件8,将所有的接头件8竖向上下排列,位于上方的接头件8下接头13对准于位于下方的接头件8上接头10,而后将下方的上接头10插入到上方下接头13的安装孔14内,此时,上接头10的外螺纹11与下接头13的内螺纹15相互螺纹配合,上接头10的上配合段122与下接头13的下配合段132相互配合,完成上下两个接头件8的对接;

最后,再在位于下方的接头件8下接头13上安装入螺旋盖16。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挂物桌,包括桌本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钩组件(2),所述钩组件(2)包括钩本体(21)、连接件(22),所述钩本体(21)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211)、挂物端(212),所述第一连接端(211)连接于连接件(22),所述连接件(22)连接于桌本体(1)上,挂物端(212)可用于挂接物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物桌,其特征是:所述桌本体(1)包括桌面(101)以及安装于桌面(101)下表面的桌脚(102),所述钩本体(21)通过连接件(22)连接于桌脚(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物桌,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端(211)、挂物端(212)分别位于钩本体(21)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端(211)与挂物端(212)之间形成一开口(3),设置挂物端(212)的钩本体(21)端部向第一连接端(211)一侧弯折并形成挂物空间(4),待挂物品可通过开口(3)进入到所述挂物空间(4),完成物品挂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挂物桌,其特征是:设置在挂物端(212)的钩本体(21)端部所形成的弯折为第一弯折段(5),所述第一弯折段(5)为圆弧形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挂物桌,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22)包括连接片(221)、连接螺钉(222),所述连接片(221)由片状物件折叠而成,所述连接片(221)一端包裹于钩本体(21)的第一连接端(211)上,所述连接螺钉(222)则将连接片(221)另一端连接于桌本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挂物桌,其特征是:所述钩本体(21)靠近于第一连接端(211)的端部位置设有第二弯折段(6),所述第二弯折段(6)向开口(3)一侧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挂物桌,其特征是:所述钩本体(21)上设有过渡段(7),所述过渡段(7)位于第一连接端(211)、挂物端(212)之间,所述过渡段(7)呈弧形弯折设置,所述过渡段(7)往开口(3)一侧弧形拱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挂物桌,其特征是:设置挂物端(212)的钩本体(21)端部指向钩本体(21)内部方向,靠近于第一连接端(211)的钩本体(21)端部呈倒圆角设置,靠近于挂物端(212)的钩本体(21)端部呈倒圆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物桌,其特征是:所述桌本体(1)包括桌面(101)以及安装于桌面(101)下表面的桌脚(102),所述桌脚(102)背离桌面(101)的端部设置有接头件(8),所述接头件(8)包括接头管体(9),所述接头管体(9)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连接端(91)以及支撑端(92),所述第二连接端(91)上安装有上接头(10),所述上接头(10)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11),所述上接头(10)螺旋连接于桌脚(102)背离桌面(101)的端部;所述支撑端(92)上安装有下接头(13),所述下接头(13)内设有安装孔(14),所述安装孔(14)孔壁上设有内螺纹(15),所述上接头(10)的外螺纹(11)能与安装孔(14)孔壁上的内螺纹(15)相匹配螺纹旋合,还包括螺旋盖(16),所述螺旋盖(16)螺纹连接于安装孔(14)孔壁的内螺纹(15)上,且螺旋盖(16)盖于下接头(13)的安装孔(14)孔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挂物桌,其特征是:所述上接头(10)向第二连接端(91)外部延伸有延伸台(12),所述延伸台(12)沿背离第二连接端(91)一侧依次分布有上旋合段(121)、上配合段(122),所述外螺纹(11)位于上旋合段(121);

所述下接头(13)的安装孔(14)孔壁沿靠近上接头(10)方向一侧依次分布有下旋合段(131)、下配合段(132),所述内螺纹(15)位于下旋合段(131)上;

上配合段(122)的横截面积往背离上旋合段(121)方向逐步变小,位于下配合段(132)的安装孔(14)孔径往靠近上接头(10)方向逐步变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物桌。本实用新型包括桌本体,还包括钩组件,所述钩组件包括钩本体、连接件,所述钩本体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挂物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桌本体上,挂物端可用于挂接物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可将待放置的物品放置于桌面上;另外,由于在桌本体上通过连接件安装有钩本体,物品也可挂接于钩本体的挂物端上,该结构能大幅度提升桌子的整体放置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徐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若林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0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