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发明涉及公路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



背景技术:

公路标识牌的设置,可供行人对个人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现有公开号为cn101603292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能提高行测安全的告诉公路标识牌,包括立柱和标识牌体,标识牌体的形状为椭圆状,标识牌体的上部为固定的距离屏,标志牌体的下部为滚动的电子警示屏;标志牌体的四周镶嵌有彩色灯;标识牌令距离屏和滚动的电子警示屏集合在一起,缓解了驾驶员的视觉疲劳。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但有时随着城市建设速度较快,标识牌上的路况有所改变,但是标识牌一旦被固定在公路边上后,再进行修改需要施工人员攀爬辅助工具至高处,安全性较差,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其具有提高施工人员更改标识牌标识时的安全性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包括支撑柱和设置在支撑柱顶部的标识牌,所述支撑柱固定在公路上,所述支撑柱的两侧设置有两根限位杆,两根所述限位杆与支撑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标识牌的水平方向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在对应的限位杆上;

所述支撑柱上套设有螺纹管,所述标识牌背离标识的一侧侧壁设置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套设、并螺纹连接在螺纹管上;所述支撑柱底部设置有支撑环板,所述螺纹管底部与支撑环板相贴;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螺纹管靠近支撑环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改标识牌时,施工人员把驱动电机连接汽车上的电源,此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最终令螺纹管转动,此时标识牌缓慢下降,当下降至指定高度时,关闭驱动电机,施工人员对标识牌进行修改;修改结束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最终令螺纹管转动,此时标识牌缓慢上升,当标识牌上升至指定高度时,施工人员即可关闭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带动螺纹管的转动,从而实现标识牌的快速升降,从而减少了施工人员爬到高处修改标识牌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施工人员更改标识牌标识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管底壁设置有若干减摩槽,若干所述减摩槽沿螺纹管底壁的周向排列;所述减摩槽内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一部分嵌置在减摩槽内,一部分凸出减摩槽;所述滚珠与支撑环板的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纹管转动时,滚珠在支撑环槽内转动,令螺纹管与支撑环板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珠和支撑环板顶壁之间、滚珠和减摩槽内侧壁之间的滚动摩擦;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降低了摩擦损坏,从而提高了螺纹杆和支撑环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环板靠近螺纹管方向的端壁上开设有支撑环槽,若干所述滚珠位于支撑环槽内,所述支撑环板顶壁与螺纹管底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槽令滚珠在支撑环板上的位置得到了限定,从而使得螺纹管在转动的过程中难以对支撑柱外侧壁进行挤压撞击,从而使得螺纹管的转动更为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管的顶壁水平延伸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与螺纹环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纹管持续转动时,标识牌从螺纹管底部向螺纹管顶部移动,当螺纹环与限位板相抵时,施工人员即可停止旋转螺纹管,限位板可避免螺纹管旋转过多,螺纹环从螺纹管上脱出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靠近螺纹环方向的端壁上设置有减缓垫,所述减缓垫位于限位板与螺纹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缓垫具有弹性形变的特性,且减缓垫较为柔软,当螺纹环与减缓垫发生弹性挤压时,施工人员即可停止旋转螺纹管;避免了螺纹环与限位板的直接接触摩擦,减少了材料的磨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保护箱,所述第一齿轮位于保护箱内,所述保护箱套设在支撑环板上,所述保护箱上开设有供螺纹管穿设的预设孔,所述第二齿轮位于保护箱内;所述保护箱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封堵操作口的操作门,所述操作门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箱可对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进行保护,减少外来物体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碰撞,对其进行了保护,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口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远离操作口内侧壁与操作门的连接处,所述限位条位于操作口靠近第一齿轮方向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的限位作用,使得操作门与第一齿轮之间难以发生碰撞,从而减少碰撞对第一齿轮的碰损,对第一齿轮起到了保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箱顶壁开设有润滑孔,所述润滑孔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处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启动驱动电机时,可在打开操作门后,通过润滑孔观察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是否需要注油润滑,当施工人员通过润滑孔向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内注油润滑后,油的润滑作用使得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在转动时能减少磨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箱侧壁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内插设有收集槽体,所述收集槽体位于润滑孔的正下方;所述保护箱内侧壁设置有支撑槽,所述收集槽体远离收集口方向的一端插设至收集槽体内;所述收集槽体靠近收集口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人员通过润滑孔向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内注油润滑后,多余的油滴落在收集槽体内,施工人员利用第二拉环拉出收集槽体,按时取出收集槽体进行处理即可;收集槽体的设置对多余的油进行收集,减少了油的浪费,提高了其使用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带动螺纹管的转动,从而实现标识牌的快速升降,从而减少了施工人员爬到高处修改标识牌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施工人员更改标识牌标识时的安全性;

2、施工人员通过润滑孔向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内注油润滑后,多余的油滴落在收集槽体内,施工人员利用第二拉环拉出收集槽体,按时取出收集槽体进行处理即可;收集槽体的设置对多余的油进行收集,减少了油的浪费,提高了其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连接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支撑槽与收集槽体之间位置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11、限位杆;12、螺纹管;121、第二齿轮;122、减摩槽;123、滚珠;124、限位板;1241、减缓垫;13、支撑环板;131、支撑环槽;2、标识牌;21、限位环;22、螺纹环;3、驱动电机;31、第一齿轮;4、保护箱;41、操作口;42、操作门;421、第一拉环;43、限位条;44、润滑孔;45、收集口;46、收集槽体;461、第二拉环;47、支撑槽;48、预设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参照图1,其包括支撑柱1和设置在支撑柱1顶部的标识牌2,支撑柱1通过六角螺栓固定在公路上,支撑柱1的两侧设置有两根限位杆11,限位杆11通过六角螺栓固定在公路上,两根限位杆11与支撑柱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标识牌2的水平方向的两侧侧壁上焊接有限位环21,限位环21套设在对应的限位杆11上;限位环21套设在限位杆11上,使得标识牌2难以随意转动。

参照图1和图3,支撑柱1上套设有螺纹管12,螺纹管12内侧壁与支撑柱1外侧壁相贴,螺纹位于螺纹管12外侧壁,标识牌2背离标识的一侧侧壁焊接有螺纹环22,螺纹环22套设、并螺纹连接在螺纹管12上;支撑柱1底部焊接有支撑环板13,支撑环板13以支撑螺纹管12;当施工人员转动螺纹管12时,标识牌2在限位杆11的限位和螺纹的双重作用下,在螺纹管12以竖直方向移动。

参照图1,螺纹管12的顶壁水平延伸焊接有限位板124,限位板124靠近螺纹环22方向的端壁上粘固有减缓垫1241,减缓垫1241优选为普通海绵材质,减缓垫1241位于限位板124与螺纹环22之间;当螺纹管12持续转动时,标识牌2从螺纹管12底部向螺纹管12顶部移动,当螺纹环22与减缓垫1241发生弹性挤压时,施工人员即可停止旋转螺纹管12,限位板124可避免螺纹管12旋转过多,螺纹环22从螺纹管12上脱出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1,支撑柱1的一侧通过六角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有保护箱4,保护箱4上开设有供螺纹管12穿设的预设孔48,保护箱4远离支撑柱1方向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操作口41,操作口41内侧壁通过扭簧连接有用于封堵操作口41的操作门42,操作门42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拉环421;通过拉环即可打开操作门42。

参照图2和图3,螺纹管12底壁开设有若干减摩槽122,若干减摩槽122沿螺纹管12底壁的周向排列,减摩槽122内放置有滚珠123,滚珠123采用全钢材质,滚珠123一部分嵌置在减摩槽122内,一部分凸出减摩槽122;支撑环板13靠近螺纹管12方向的端壁上开设有支撑环槽131,若干滚珠123位于支撑环槽131内,支撑环板13顶壁与螺纹管12底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当螺纹管12转动时,滚珠123在支撑环槽131内转动,令螺纹管12与支撑环板13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珠123和支撑环槽131底壁之间、滚珠123和减摩槽122内侧壁之间的滚动摩擦。

参照图2,支撑柱1的一侧通过六角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优选为伺服电机,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上焊接有第一齿轮31,螺纹管12靠近支撑环板13的一端套设焊接有第二齿轮121,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121相啮合;通过驱动电机3驱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带动第二齿轮121转动,从而最终令螺纹管12转动。

参照图1和图2,第一齿轮31位于保护箱4内,保护箱4套设在支撑环板13上,第二齿轮121位于保护箱4内;操作口41内侧壁焊接有限位条43,限位条43远离操作口41内侧壁与操作门42的连接处,限位条43位于操作口41靠近第一齿轮31方向的一侧;限位条43的限位作用,使得操作门42与第一齿轮31之间难以发生碰撞。

参照图1和图4,保护箱4顶壁开设有润滑孔44,润滑孔44位于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121的啮合处的正上方;保护箱4侧壁开设有收集口45,收集口45内插设有收集槽体46,收集槽体46位于润滑孔44的正下方,收集槽体46的开口朝向润滑孔44;保护箱4内侧壁设置有支撑槽47,收集槽体46远离收集口45方向的一端插设至收集槽体46内;收集槽体46靠近收集口45方向的侧壁焊接有第二拉环461;当施工人员通过润滑孔44向第一齿轮31(参照图2)和第二齿轮121(参照图2)内注油润滑后,多余的油滴落在收集槽体46内,按时取出收集槽体46进行处理即可。

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更改标识牌2时,施工人员通过第一拉环421打开操作门42,把驱动电机3连接汽车上的电源,此时启动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驱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带动第二齿轮121转动,从而最终令螺纹管12转动,此时标识牌2缓慢下降,当下降至指定高度时,关闭驱动电机3,施工人员对标识牌2进行修改;修改结束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驱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带动第二齿轮121转动,从而最终令螺纹管12转动,此时标识牌2缓慢上升,当螺纹环22与减缓垫1241发生弹性挤压时,施工人员即可关闭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121的配合带动螺纹管12的转动,从而实现标识牌2的快速升降,从而减少了施工人员爬到高处修改标识牌2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施工人员更改标识牌2标识时的安全性。

当在启动驱动电机3时,可在打开操作门42后,通过润滑孔44观察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121之间是否需要注油润滑,当施工人员通过润滑孔44向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121内注油润滑后,多余的油滴落在收集槽体46内,按时取出收集槽体46进行处理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包括支撑柱(1)和设置在支撑柱(1)顶部的标识牌(2),所述支撑柱(1)固定在公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设置有两根限位杆(11),两根所述限位杆(11)与支撑柱(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标识牌(2)的水平方向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21),所述限位环(21)套设在对应的限位杆(11)上;

所述支撑柱(1)上套设有螺纹管(12),所述标识牌(2)背离标识的一侧侧壁设置有螺纹环(22),所述螺纹环(22)套设、并螺纹连接在螺纹管(12)上;所述支撑柱(1)底部设置有支撑环板(13),所述螺纹管(12)底部与支撑环板(13)相贴;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1);所述螺纹管(12)靠近支撑环板(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121),所述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121)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12)底壁设置有若干减摩槽(122),若干所述减摩槽(122)沿螺纹管(12)底壁的周向排列;所述减摩槽(122)内设置有滚珠(123),所述滚珠(123)一部分嵌置在减摩槽(122)内,一部分凸出减摩槽(122);所述滚珠(123)与支撑环板(13)的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板(13)靠近螺纹管(12)方向的端壁上开设有支撑环槽(131),若干所述滚珠(123)位于支撑环槽(131)内,所述支撑环板(13)顶壁与螺纹管(12)底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12)的顶壁水平延伸有限位板(124),所述限位板(124)可与螺纹环(22)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4)靠近螺纹环(22)方向的端壁上设置有减缓垫(1241),所述减缓垫(1241)位于限位板(124)与螺纹环(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上设置有保护箱(4),所述第一齿轮(31)位于保护箱(4)内,所述保护箱(4)套设在支撑环板(13)上,所述保护箱(4)上开设有供螺纹管(12)穿设的预设孔(48),所述第二齿轮(121)位于保护箱(4)内;所述保护箱(4)靠近驱动电机(3)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操作口(41),所述操作口(41)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封堵操作口(41)的操作门(42),所述操作门(42)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拉环(4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口(41)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条(43),所述限位条(43)远离操作口(41)内侧壁与操作门(42)的连接处,所述限位条(43)位于操作口(41)靠近第一齿轮(31)方向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4)顶壁开设有润滑孔(44),所述润滑孔(44)位于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121)的啮合处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4)侧壁开设有收集口(45),所述收集口(45)内插设有收集槽体(46),所述收集槽体(46)位于润滑孔(44)的正下方;所述保护箱(4)内侧壁设置有支撑槽(47),所述收集槽体(46)远离收集口(45)方向的一端插设至收集槽体(46)内;所述收集槽体(46)靠近收集口(45)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拉环(46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涉及公路装置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标识牌一旦被固定在公路边上后,再进行修改需要施工人员攀爬辅助工具至高处,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用于公路的标识牌,包括支撑柱和标识牌,支撑柱的两侧设置有两根限位杆;标识牌的水平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套设在对应的限位杆上;支撑柱上套设有螺纹管,标识牌背离标识的一侧设置有螺纹环,螺纹环螺纹连接在螺纹管上;支撑柱底壁设置有支撑环板;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螺纹管靠近支撑环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可提高施工人员更改标识牌标识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芳;邵征宇;孙相炯;张泽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昇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0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