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技术调峰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给水泵联合凝结水泵变出力的辅助调频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在为我们提供大量清洁电力同时,也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力供应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2016年7月4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达了《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的通知》。通知要求,挖掘火电机组调峰调频潜力,提升我国火电运行灵活性,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利用旁路给水调节是目前提升机组变负荷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利用短时间旁路给水流量的方式可以减少高压加热器的抽汽量,从而短时增加机组的输出功率,实现提升机组变负荷速率的目的,但相应改造费用较高,且旁路需预热问题导致系统存在运行及控制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利用给水泵联合凝结水泵变出力的辅助调频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机组负荷的快速改变,且运行安全,操作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用给水泵联合凝结水泵变出力的辅助调频系统包括控制器、入水管道、出水管道、高压加热器、给水泵、除氧器、低压加热器及凝结水泵;
入水管道依次经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与高压加热器的入口相连通,高压加热器的出口与出水管道相连通,高压加热器的蒸汽入口、低压加热器的蒸汽入口及除氧器的蒸汽入口分别与机组的抽汽口相连通,控制器与凝结水泵的控制端及给水泵的控制端相连接。
入水管道的入口与外界凝汽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出水管道与外界省煤器的入水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用给水泵联合凝结水泵变出力的辅助调频系统在具体操作时,在正常情况下,给水泵及凝结水泵正常工作,从凝汽器来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加压后进入低压加热器中,除氧器输出的凝结水经给水泵加压后进入高压加热器中;当机组需要快速降低负荷时,则通过控制器控制凝结水泵及给水泵,以提高凝结水泵及给水泵出力,使得凝结水及给水流量迅速增加,从而使更多抽汽进入到高压加热器及低压加热器中,进而减少汽轮机的做功量,实现机组电负荷的快速降低;当机组需要快速提升负荷时,则降低凝结水泵及给水泵的出力,使得凝结水及给水流量迅速减少,从而使得较少的抽汽进入高压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中,进而增加汽轮机的做功量,实现机组电负荷的快速升高,本实用新型考虑了锅炉系统具有较大的热惯性,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系统运行安全,实用性强,机组的变负荷速率快,可满足电网高品质一次调频需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高压加热器、2为给水泵、3为除氧器、4为低压加热器、5为凝结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用给水泵联合凝结水泵变出力的辅助调频系统包括控制器、入水管道、出水管道、高压加热器1、给水泵2、除氧器3、低压加热器4及凝结水泵5;入水管道依次经凝结水泵5、低压加热器4、除氧器3、给水泵2与高压加热器1的入口相连通,高压加热器1的出口与出水管道相连通,高压加热器1的蒸汽入口、低压加热器4的蒸汽入口及除氧器的蒸汽入口分别与机组的抽汽口相连通,控制器与凝结水泵5的控制端及给水泵2的控制端相连接;入水管道的入口与外界凝汽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出水管道与外界省煤器的入水口相连通。
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机组在正常运行期间,给水泵2及凝结水泵5正常工作,从凝汽器来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5加压后依次进入到低压加热器4、除氧器3、给水泵2及高压加热器1中;
当机组需要快速降低负荷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凝结水泵5及给水泵2,以提高凝结水泵5及给水泵2的出力,使得凝结水的流量及给水泵2的水流量迅速增加,从而使更多抽汽进入到高压加热器1和低压加热器4中,进而减少汽轮机的做功量,实现机组电负荷的快速降低;
当机组需要快速提升负荷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凝结水泵5及给水泵2,以降低凝结水泵5及给水泵2的出力,使得通过凝结水泵5的凝结水及给水泵2的给水流量迅速减少,从而减少各级抽汽进入高压加热器1和低压加热器4,进而增加汽轮机的做功量,实现机组电负荷的快速升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机组的变负荷速率快,可满足电网高品质一次调频需求的目的。
1.一种利用给水泵联合凝结水泵变出力的辅助调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入水管道、出水管道、高压加热器(1)、给水泵(2)、除氧器(3)、低压加热器(4)及凝结水泵(5);
入水管道依次经凝结水泵(5)、低压加热器(4)、除氧器(3)、给水泵(2)与高压加热器(1)的入口相连通,高压加热器(1)的出口与出水管道相连通,高压加热器(1)的蒸汽入口、低压加热器(4)的蒸汽入口及除氧器的蒸汽入口分别与机组的抽汽口相连通,控制器与凝结水泵(5)的控制端及给水泵(2)的控制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给水泵联合凝结水泵变出力的辅助调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入水管道的入口与外界凝汽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出水管道与外界省煤器的入水口相连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