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显示装置,主要包括盖板和显示模块,盖板与显示模块之间设置有双面胶或者塑料胶框,双面胶或者塑料胶框围合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灌设有光学透明胶,盖板和显示模块通过光学透明胶贴合在一起。但是在灌入光学透明胶时,一般会在胶框的某一侧壁处开设灌胶口,开设有灌胶口的侧壁,简称为开口侧壁,灌胶过程中易产生气泡,产生的气泡由于密度的原因会朝向灌胶口的方向排出,当光学透明胶灌满时,产生的气泡均堆积在开口侧壁的内壁,无法排出,影响显示装置的外观,并且光学透明胶与气泡界面之间反射现象严重,影响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显示装置在灌胶时易产生且易堆积气泡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盖板和胶框,其中,显示模块包括可视区和周边区,所述周边区围绕所述可视区;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上;胶框夹设于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盖板之间,且投影位置位于所述周边区,所述胶框围合形成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光学透明胶;所述胶框包括开口侧壁,所述开口侧壁上开设有灌胶口,用于灌胶和排气;所述开口侧壁的不同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不同,所述灌胶口的设置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开口侧壁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侧壁的两端部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小于中部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所述灌胶口位于开口侧壁的中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侧壁的内壁投影在显示模块上形成内边缘线,所述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为斜直线或者斜曲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为斜直线,所述灌胶口将开口侧壁分割为第一开口侧壁和第二开口侧壁,所述第一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的一阶导数大于零,所述第二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的一阶导数小于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为斜曲线,所述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的二阶导数大于零或者小于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侧壁的两端部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大于中部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所述开口侧壁的两端部均开设有所述灌胶口,用于灌胶和排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口侧壁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开口侧壁的宽度从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逐渐增大,开口侧壁的第一端部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大于开口侧壁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所述灌胶口设置于开口侧壁的第一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侧壁的内壁投影在显示模块上形成内边缘线,所述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呈波浪形,所述灌胶口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触控电极,用于感测触控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靠近显示模块的一面上、对应所述周边区的位置设置有油墨层。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通过合理设置胶框的形状以及灌胶口的位置,开口侧壁的不同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不同,灌胶口的设置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大于开口侧壁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在灌入光学透明胶时,灌胶产生的气泡由于密度的原因会朝向灌胶口的方向排出,当光学透明胶灌满时,产生的气泡均沿开口侧壁的内壁被挤压至开口侧壁的灌胶口,从而通过灌胶口排出,避免容置空间内堆积气泡,进而使得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隐藏盖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隐藏盖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隐藏盖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隐藏盖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隐藏盖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隐藏盖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显示模块100,可视区110,周边区120;盖板200,油墨层210;胶框300,开口侧壁310,第一开口侧壁311,第二开口侧壁312,灌胶口313,第一端部314,第二端部315,容置空间3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显示装置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模块100、盖板200和胶框300,其中,显示模块100包括可视区110和周边区120,周边区120围绕可视区110;盖板200设置于显示模块100上,盖板200靠近显示模块100的一面上、对应周边区120的位置设置有油墨层210;胶框300夹设于显示模块100及盖板200之间,且胶框300的投影位置位于周边区120,胶框300、盖板200和显示模块100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350,用于灌入光学透明胶,盖板200和显示模块100通过光学透明胶贴合在一起。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胶框300可以为双面胶或者塑料胶框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隐藏盖板200后的俯视结构如图2所示,胶框300的外壁在显示模块100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胶框300包括依次连接的四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灌胶口313,灌胶口313用于灌胶和排气,开设有灌胶口313的侧壁简称为开口侧壁310,开口侧壁310的不同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不同,开口侧壁310包括两端部和中部,灌胶口313设置于开口侧壁310的中部,灌胶口313的设置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d1,大于开口侧壁310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开口侧壁310的中部是指开口侧壁310除去两端部的所有区域,并不局限于开口侧壁310的最中央区域。
如图2所示,灌胶口313将开口侧壁310分割为第一开口侧壁311和第二开口侧壁312,第一开口侧壁311和第二开口侧壁312从远离灌胶口313的一端到靠近灌胶口313的一端,宽度w均逐渐减小。在灌入光学透明胶时,灌胶产生的气泡由于密度的原因会朝向灌胶口的方向排出,当光学透明胶灌满时,产生的气泡均沿开口侧壁310的内壁被挤压至开口侧壁310中部的灌胶口313,进而通过灌胶口313排出,避免容置空间350内堆积气泡,影响视觉效果。
另外,如图2所示,开口侧壁310的内壁投影在显示模块100上形成内边缘线,第一开口侧壁311和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均为斜直线。在图2所示的xy坐标系中,第一开口侧壁311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f(x)的一阶导数df(x)/dx大于零,即第一开口侧壁311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f(x)的斜率大于零,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g(x)的一阶导数dg(x)/dx大于零,即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g(x)的斜率小于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隐藏盖板200后的俯视结构如图3所示,胶框300的外壁在显示模块100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开口侧壁310的中部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d1,大于开口侧壁310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灌胶口313设置于开口侧壁310的中部,灌胶口313将开口侧壁310分割为第一开口侧壁311和第二开口侧壁312,第一开口侧壁311和第二开口侧壁312从远离灌胶口313的一端部到靠近灌胶口313的一端部,宽度w均逐渐减小。第一开口侧壁311和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均为斜曲线,在图3所示的xy坐标系中,第一开口侧壁311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f(x)的二阶导数df2(x)/dx2小于零,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g(x)的二阶导数dg2(x)/dx2小于零,即第一开口侧壁311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f(x)的斜率大于零,并且随着靠近灌胶口313,第一开口侧壁311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f(x)的斜率越来越小;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g(x)的斜率小于零,并且随着远离灌胶口313,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g(x)的斜率越来越小。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隐藏盖板200后的俯视结构如图4所示,胶框300的外壁在显示模块100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开口侧壁310的中部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d1,大于开口侧壁310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灌胶口313设置于开口侧壁310的中部,灌胶口313将开口侧壁310分割为第一开口侧壁311和第二开口侧壁312,第一开口侧壁311和第二开口侧壁312从远离灌胶口313的一端部到靠近灌胶口313的一端部,宽度w均逐渐减小。第一开口侧壁311和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均为斜曲线,在图4所示的xy坐标系中,第一开口侧壁311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f(x)的二阶导数df2(x)/dx2大于零,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g(x)的二阶导数dg2(x)/dx2大于零,即第一开口侧壁311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f(x)的斜率大于零,并且随着靠近灌胶口313,第一开口侧壁311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f(x)的斜率越来越大;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g(x)的斜率小于零,并且随着远离灌胶口313,第二开口侧壁312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g(x)的斜率越来越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隐藏盖板200后的俯视结构如图5所示,胶框300的外壁在显示模块100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开口侧壁310的内边缘线朝向显示区凸出,开口侧壁310两端部处的宽度小于中部的宽度,开口侧壁310的两端部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d1,大于中部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开口侧壁310的两端部均开设有灌胶口313,用于灌胶和排气。在灌入光学透明胶时,灌胶产生的气泡由于密度的原因会朝向灌胶口的方向排出,当光学透明胶灌满时,产生的气泡均沿开口侧壁310的内壁被挤压至开口侧壁310两端部的灌胶口313,进而通过灌胶口313排出,避免容置空间350内堆积气泡,影响视觉效果。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隐藏盖板200后的俯视结构如图6所示,胶框300的外壁在显示模块100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胶框300的内壁在显示模块100上的投影为梯形,开口侧壁310包括第一端部314和第二端部315,开口侧壁310的宽度w从第一端部314到第二端部315逐渐增大,开口侧壁310的第一端部314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d1,大于开口侧壁310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灌胶口313设置于开口侧壁310的第一端部314,即灌胶口313位于开口侧壁310宽度最小的一端部处。在灌入光学透明胶时,灌胶产生的气泡由于密度的原因会朝向灌胶口的方向排出,当光学透明胶灌满时,产生的气泡均沿开口侧壁310的内壁被挤压至开口侧壁310第一端部314的灌胶口313,进而通过灌胶口313排出,避免容置空间350内堆积气泡,影响视觉效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胶框300的外壁在显示模块100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开口侧壁310的内边缘线呈波浪形,开口侧壁310的不同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不同,开口侧壁310上设置有两个灌胶口313,每个灌胶口313的设置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均大于开口侧壁310上其他任意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侧壁310的内边缘线呈波浪形,开口侧壁310上还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灌胶口313,每个灌胶口313的设置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均大于开口侧壁310上其他任意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在灌入光学透明胶时,灌胶产生的气泡由于密度的原因会朝向灌胶口的方向排出,当光学透明胶灌满时,产生的气泡均沿开口侧壁310的内壁被挤压至开口侧壁310的灌胶口313,进而通过灌胶口313排出,避免容置空间350内堆积气泡,影响视觉效果。
在图2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胶框300的外壁在显示模块100上的投影形状均为矩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胶框300的外壁在显示模块100上的投影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等,当灌入光学透明胶时,胶框300的开口侧壁310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胶框的一圆弧段,开口侧壁310的不同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不同,灌胶口313的设置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大于开口侧壁310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触控显示装置,盖板200上还设置有触控电极,用于感测触控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显示模块100的显示原理,显示模块100可以为lcm模组,lcm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层,背光模组作为显示模块100的背光源,为显示模块100提供光线,液晶层可以起到光阀的作用,通过与偏关片的配合控制背光源光线的出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00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00,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00为自发光型显示模块100,可以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用于发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通过合理设置顶部胶框300的形状以及灌胶口313的位置,开口侧壁310的不同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不同,灌胶口313的设置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大于开口侧壁310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110的最小距离,在灌入光学透明胶时,灌胶产生的气泡由于密度的原因会朝向灌胶口313的方向排出,当光学透明胶灌满时,产生的气泡均沿开口侧壁310的内壁被挤压至开口侧壁310的灌胶口313,从而通过灌胶口313排出,避免容置空间350内堆积气泡,进而使得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块,包括可视区和周边区,所述周边区围绕所述可视区;
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块上;及
胶框,夹设于所述显示模块及所述盖板之间,且投影位置位于所述周边区,所述胶框围合形成容置空间,用于容纳光学透明胶;所述胶框包括开口侧壁,所述开口侧壁上开设有灌胶口,用于灌胶和排气;所述开口侧壁的不同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不同,所述灌胶口的设置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开口侧壁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侧壁包括两端部和中部,所述开口侧壁的两端部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小于中部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所述灌胶口位于开口侧壁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侧壁的内壁投影在显示模块上形成内边缘线,所述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为斜直线或者斜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为斜直线,所述灌胶口将开口侧壁分割为第一开口侧壁和第二开口侧壁,所述第一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的一阶导数大于零,所述第二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的一阶导数小于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为斜曲线,所述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所表示的函数图像的二阶导数大于零或者小于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侧壁包括两端部和中部,所述开口侧壁的两端部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大于中部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所述开口侧壁的两端部均开设有所述灌胶口,用于灌胶和排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口侧壁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开口侧壁的宽度从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逐渐增大,开口侧壁的第一端部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大于开口侧壁上任意位置到可视区的最小距离,所述灌胶口设置于开口侧壁的第一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侧壁的内壁投影在显示模块上形成内边缘线,所述开口侧壁的内边缘线呈波浪形,所述灌胶口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触控电极,用于感测触控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靠近显示模块的一面上、对应所述周边区的位置设置有油墨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