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2


本揭示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显示面板的种类还是其功能,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显示面板包括异形显示面板和非异形显示面板。其中,异形显示面板是在传统的显示面板的基础上,改造而形成的特殊形状的显示面板,通过改进,使显示面板能更好的适应其使用环境,提高面板的显示效果。但是,对于现有的异形显示面板而言,由于其形状及结构发生改变,其显示区域或非显示区域已不再是传统的矩形等规则的形状,这些异形区域在对画面进行显示时,在靠近显示面板的异形边界区域,像素单元与显示面板的异形边界线不能完全重合或匹配,进而造成显示面板靠近异形边界的显示区在显示时,显示画面呈现锯齿状的纹路,边界处图案不平滑,色偏严重等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异形显示面板中,在靠近显示面板的异形边界区域中,像素单元与显示面板的异形边界不能完全重合或相互匹配,显示时,显示画面容易出现锯齿状的纹路,以及边界处显示图案不平滑,色偏严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揭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异形显示面板中,异形边界处的显示画面容易出现锯齿状的显示纹路,以及在显示边界处图案不平滑,色偏严重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正常显示区和与所述正常显示区相邻的异形显示区;

所述正常显示区内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组的第一扫描线,所述异形显示区内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二像素组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组的第二扫描线;

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组包括多行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子像素,每行所述子像素与其对应行中的第二扫描线连接,且每行所述第一扫描线分别与对应行中的所述第二像素组内的所述第二扫描线连接。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像素组内,所述第二扫描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像素组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相邻。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像素组内,所述第二扫描线的数量为2,每行所述第一子像素与其对应行中的第二扫描线连接,每行所述第二子像素与其对应行中的第二扫描线连接。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像素面积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像素面积相同。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像素组的像素面积与所述第二像素组的像素面积相同。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像素组内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像素组内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面积。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上设置的数据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每条所述数据线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像素组和第二像素组连接。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异形显示区具有异形边界,所述异形边界的形状包括圆弧,所述第二像素组设置在所述圆弧内。

根据本揭示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揭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

综上所述,本揭示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揭示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对显示面板的异形显示区中的像素结构进行改进,在不改变每个像素组的像素面积的情况下,将原像素组内单一的子像素变为多个子像素,以减小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面积,进而增加单位区域面积内的子像素的数量,提高在异形显示区内的子像素密度,当异形显示区进行画面显示时,在异形边界处,有效的减小画面的锯齿状显示问题,并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揭示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揭示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行中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像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揭示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揭示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揭示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揭示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揭示保护的范围。

在本揭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结构示意图。对于异形显示面板100而言,其显示区域101不再是矩形等规则的显示形状,而是具有不规则的异形显示区102。

在异形显示区102的边界线y附近,如区域103所示,由于形状的改变,边界线y周边的像素单元m的形状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进行显示时,异形边界线y附近的某些像素由于被去除而不能完全显示,导致画面呈现锯齿状,色偏严重,显示效果差。

如图2所示,图2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结构示意图。本揭示实施例中,异形显示面板200中的显示区域201,同时,在显示区域201内还包括正常显示区202和异形显示区203。正常显示区202和异形显示区203相邻,以构成显示面板200的整个显示区域201。

进一步的,显示面板200还包括多条阵列设置的数据线206和扫描线207,数据线206沿第二方向进行设置,即本揭示实施例中的图2中行的方向;扫描线207沿第一方向进行设置,即本揭示实施例中的图2中列的方向。以对显示区内的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和扫描信号。

具体的,在本揭示实施例中,正常显示区202内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组204,第一像素组204在行和列方向上规则排列。正常显示区202内的结构为正常的显示区域,因此,第一像素组204的形状也不发生改变,在进行设置时,按照常规的像素结构进行设置。在每一行中,每一行中的多个第一像素组204分别与其对应的扫描线207相连接,同时,每一个第一像素组204还与其对应的数据线206相连接。进而在正常显示区202内形成阵列布置的第一像素组204。

在异形显示区203中,异形显示区203的形状可为不规则的形状,本揭示实施例中,异形显示区203包括异形边界y,具体的,如图2中所示,以异形边界y为一圆弧为例进行说明。

异形显示区203中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二像素组205,第二像素组205沿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阵列设置,即在显示面板200的行方向和列方向上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与正常显示区202的每一行相对应的同一行中的异形显示区203内,第二像素组205内还包括多行子像素。在本揭示实施例中,以每个第二像素组205内包括2行子像素为例进行说明,本揭示实施例仅为示例,第二像素组205内还可包括3行或者更多行子像素。

具体的,第二像素组205包括第一子像素2051和第二子像素2052,第一子像素2051和第二子像素2052上下相邻的设置在第二像素组205内。对应的,在每行第一子像素2051和每行第二子像素2052中,还对应的设置有第二扫描线208。在第二像素组205内,每设置一行子像素,对应的需要设置与该子像素相对应的第二扫描线208。当第二像素组205内为两行子像素时,第二扫描线208为两条,当第二像素组205内为n行子像素时,相应的,第二扫描线也为n条,其中,n≥2。同时,使第二扫描线208分别与该行中的所有子像素相连接,为其提供扫描信号,以保证显示面板画面的正常显示。

在本揭示实施例中,在正常显示区202内,对于任一一行内的第一像素组204,每一个第一像素组204均与一条数据线206和一条扫描线207连接,即在同一行中,只使用一条扫描线207。但是在异形显示区203内,由于该区域为异形区,尤其在异形边界y处变形最严重。因此,在设计异形显示区203内的像素结构时,在第二像素组205内设计多行子像素。即将每一个像素组中尺寸较大的像素分隔为多个尺寸较小的子像素。进而使得单位面积区域中的像素密度增加。由于异形显示区203内单位面积区域中的像素的密度增加,进而保证异形区边界处的显示效果,提高面板画面的显示质量。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图3为本揭示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行中像素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中的像素结构,在异形显示区203内,第二像素组205内设置有两行子像素,即第一子像素2051和第二子像素2052。同一行中的第一子像素2051与第三扫描线2081连接,同一行中的第二子像素2052与第四扫描线2082连接,第三扫描线2081和第四扫描线2082均为第二扫描线208,同时,正常显示区内的同一行中的第一扫描线207与第二扫描线208连接,即相当于将第一扫描线207在异形显示区203内一分为二。从而增加了第二像素组205内的子像素的数量。

本揭示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组204的像素面积可与第二像素组205的像素面积或开口面积相同。并且,在第二像素组205内,第一子像素2051的像素面积可与第二子像素2052的像素面积相同。由于正常显示区内的形状及结构未发生变化,设计时,第一像素组204内可只设置1个子像素,还可设置多个子像素,并使第一像素组204内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面积大于第二像素组中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面积,从而增加异形显示区内的像素密度,以保证显示质量。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图4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又一像素结构示意图。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异形显示区内的像素的密度,将第二像素组205内的子像素的像素尺寸进一步减小,本揭示实施例中,在第二像素组205内在第一方向上设置三行子像素,即第一子像素2051、第二子像素2052和第三子像素2053。相应的,在第二像素组205内设置3条第二扫描线208,即扫描线2081、扫描线2082以及扫描线2083。每一行扫描线与其对应行内的子像素连接,同时,正常显示区内的第一扫描线207通过节点与上述3条第二扫描线208连接并为其提供扫描信号。这样,第二像素组205内的子像素的像素尺寸进一步缩小,使异形显示区内的像素密度增大,进而改善异形边界处锯齿状问题,改善色偏,提高显示质量。

本揭示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中包括异形显示面板,在设置异形显示面板时,按照本揭示实施例中的像素的结构进行设计,将异形显示区内的像素的尺寸减小,使异形显示区内像素的密度增大,以提高显示装置异形显示区内面板的显示效果。

以上对本揭示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揭示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揭示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正常显示区和与所述正常显示区相邻的异形显示区;

所述正常显示区内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组的第一扫描线,所述异形显示区内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二像素组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组的第二扫描线;

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组包括多行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子像素,每行所述子像素与其对应行中的第二扫描线连接,且每行所述第一扫描线分别与对应行中的所述第二像素组内的所述第二扫描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像素组内,所述第二扫描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组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像素组内,所述第二扫描线的数量为2,每行所述第一子像素与其对应行中的第二扫描线连接,每行所述第二子像素与其对应行中的第二扫描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像素面积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像素面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像素组的像素面积与所述第二像素组的像素面积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组内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像素组内的每个子像素的像素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上设置的数据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每条所述数据线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像素组和第二像素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异形显示区具有异形边界,所述异形边界的形状包括圆弧,所述第二像素组设置在所述圆弧内。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揭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正常显示区和异形显示区,正常显示区域内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组和第一扫描线,异形显示区内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二像素组和第二扫描线,第二像素组包括多行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子像素,每行子像素与其对应行中的第二扫描线连接,且每行第一扫描线分别与对应行中的第二扫描线连接,进而减小第二像素组内的子像素的尺寸,提高像素密度,提高显示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符民;刘永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9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