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可以把计算机的数据变换成各种文字、数字、符号或直观的图像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利用键盘等输入工具把命令或数据输入计算机,借助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随时增添、删改、变换显示内容。显示装置根据所用之显示器件分为等离子、液晶、发光二极管和阴极射线管等类型。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目前的移动终端的屏幕占比越来越大,较大的屏幕不但能提升移动终端的外观性能,而且还能提高显示性能。当前,大屏幕移动终端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目前的大屏幕显示装置虽然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屏幕显示面积,但是较大的尺寸也会导致便携性差、用户较难抓握、操作不易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的大屏幕显示装置存在的便携性差、用户较难抓握、操作不易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壳体、滑槽以及手持装置。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边框;所述滑槽内凹于所述边框的外表面;所述手持装置可滑动式插入至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手持装置包括伸缩板以及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伸缩板。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手持装置还包括衬底,贴附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衬底为棉层和/或尼龙层。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通孔的内侧壁设有防滑条纹。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手持装置的伸缩板为可弯折结构。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可弯折结构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铰接至所述第一板体。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控制所述手持装置插入至所述滑槽,或伸出所述滑槽。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线电机,包括一推杆,连接至所述手持装置的伸缩板。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滑槽位于所述边框的底面或侧面。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一方面,其通过在显示装置的壳体的外框上设置手持装置,客户使用显示装置时,可以将手指伸入手持装置的通孔内,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手持稳定性、便携性;另一方面,在通孔的内侧壁设置衬底以提高手持装置的舒适性;在通孔的内侧壁设置防滑条纹以提高手持装置的防滑性能、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3为图1虚线框中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通孔的放大图。

图5为驱动装置与手持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实施例3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识如下:

100、显示装置101、显示区

1、壳体2、滑槽

3、手持装置4、驱动装置

5、第一面板6、第二面板

7、限位槽8、限位块

11、第一边框12、第二边框

13、第三边框14、第四边框

31、伸缩板32、通孔

33、衬底34、防滑条纹

331、尼龙层332、棉层

41、直线电机411、推杆

311、第一板体312、第二板体

313、铰链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举例证明本发明可以实施,使得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更加清楚,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如何实施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下文实施例的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本文所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发明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

当某些组件,被描述为“在”另一组件“上”时,所述组件可以直接置于所述另一组件上;也可以存在一中间组件,所述组件置于所述中间组件上,且所述中间组件置于另一组件上。当一个组件被描述为“安装至”或“连接至”另一组件时,二者可以理解为直接“安装”或“连接”,或者一个组件通过一中间组件“安装至”或“连接至”另一个组件。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其包括:壳体1、滑槽2以及手持装置3。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区101,壳体1设置在显示区101的周围。所述壳体1包括首尾衔接的第一边框11、第二边框12、第三边框13以及第四边框14围成,所述第一边框11与所述第三边框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框12与所述第四边框14相对设置。

如图1、图2所示,滑槽2内凹于边框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滑槽2内凹于所述第三边框13的底面。

如图1、图2所示,手持装置3可滑动式插入至所述滑槽2内。

如图3所示,手持装置3包括伸缩板31以及通孔32。通孔32贯穿所述伸缩板31。通孔32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或者圆形。通孔32主要是便于客户将手指伸入通孔32内,更好的抓握及操作显示装置100,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手持稳定性、便携性。

如图4所示,手持装置3还包括衬底33,贴附于通孔32的内侧壁。其中衬底33包括尼龙层331以及棉层332,尼龙层331贴附于通孔32的内侧壁;棉层332贴附于尼龙层331的内侧壁。衬底33主要是用于提高手持装置3的舒适性。

如图4所示,通孔32的内侧壁还设有防滑条纹34,具体的,防滑条纹34设置于棉层332的内侧壁。防滑条纹34主要是用于提高手持装置3的防滑性能,防止手指从通孔32内滑脱。

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100还包括驱动装置4,设于所述壳体1内。驱动装置4包括直线电机41,直线电机41包括一推杆411,连接至所述手持装置3的伸缩板31。驱动装置4主要是用于控制手持装置3插入至所述滑槽2,或伸出所述滑槽2。

实施例2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了实施例1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滑槽2内凹于所述第三边框13的侧面,而不是实施例1中的滑槽2内凹于所述第三边框13的底面。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板31为可弯折结构。可弯折结构包括第一板体311以及第二板体312。第二板体312通过铰链机构313铰接至第一板体311。即,第二板体312可以通过铰链机构313相对于第一板体311进行翻转90度,使得手指可以在平行于显示区101的平面伸入通孔32内,提高客户使用体验感及舒适度。

通过在显示装置100的壳体1的外框上设置手持装置3,客户使用显示装置100时,可以将手指伸入手持装置2的通孔32内,提高了显示装置100的手持稳定性、便携性;另一方面,在通孔32的内侧壁设置衬底33以提高手持装置3的舒适性;在通孔32的内侧壁设置防滑条纹34以提高手持装置3的防滑性能、稳定性。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本包括了实施例1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100为可折叠显示装置。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面板5以及第二面板6。第二面板6铰接于第一面板5上。显示装置100展开状态下,第一面板5和第二面板6组成显示区101,壳体1设置在显示区101的周围。

如图8所示,显示装置100还包括限位槽7和限位块8。显示装置100折叠状态下,第一面板5和所述第二面板6折叠至相互重合时,限位块8内嵌于限位槽7内,以此避免显示装置100折叠时产生错位等现象。

通过在显示装置100的壳体1的外框上设置手持装置3,客户使用显示装置100时,可以将手指伸入手持装置2的通孔32内,提高了显示装置100的手持稳定性、便携性;另一方面,在通孔32的内侧壁设置衬底33以提高手持装置3的舒适性;在通孔32的内侧壁设置防滑条纹34以提高手持装置3的防滑性能、稳定性。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至少一边框;

滑槽,内凹于所述边框的外表面;以及

手持装置,可滑动式插入至所述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装置包括:

伸缩板;以及

通孔,贯穿所述伸缩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装置还包括

衬底,贴附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棉层和/或尼龙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设有防滑条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装置的伸缩板为可弯折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结构包括

第一板体;以及

第二板体,铰接至所述第一板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控制所述手持装置插入至所述滑槽,或伸出所述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直线电机,包括一推杆,连接至所述手持装置的伸缩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位于所述边框的底面或侧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包括:壳体、滑槽以及手持装置。一方面,其通过在显示装置的壳体的外框上设置手持装置,客户使用显示装置时,可以将手指伸入手持装置的通孔内,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手持稳定性、便携性;另一方面,在通孔的内侧壁设置衬底以提高手持装置的舒适性;在通孔的内侧壁设置防滑条纹以提高手持装置的防滑性能、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9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