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输运是使用飞机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运送人员、货物、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具有快速、机动的特点,是现代旅客运输,尤其是远程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为国际贸易中的贵重物品、鲜活货物和精密仪器运输所不可缺,航空运输具有商品性,服务性,国际性,准军事性,资金、技术及风险密集性和自然垄断性六大特点,航空运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在未来航空运输事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发掘。
飞机的舱体一般都为圆柱体,即向一个方向延伸,在航空运输时,飞机舱体内放置多个集装箱,飞机飞行的过程中会产生颠簸和晃动,导致内部的多个集装箱产生前后运动的问题,若是设定一些限位装置,当需要移动某一集装箱时,有会产生被定位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不干扰正常作业,又能对集装箱锁定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所述航空集装箱放置于飞机舱体的底板上,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多个第一限位齿,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多个第二限位齿,所述航空集装箱设置与所述第一限位齿匹配的第一限位副齿、与所述第二限位齿匹配的第二限位副齿,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连接升降装置,当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降落至最低点时,所述第一限位齿和所述第二限位齿的最高点均低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当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降落至最高点时,所述第一限位齿与所述第一限位副齿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齿与所述第二限位副齿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的螺杆、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母、与所述螺母连接的载板,所述载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连接同一升降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第二升降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齿设置为向第一方向倾斜的锯齿形,所述第二限位齿设置为向第二方向倾斜的锯齿形,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为所述飞机舱体的前后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航空集装箱底部设置若干个凹槽,若干个所述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副齿和第二限位副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齿和所述第二限位齿均设置为矩形,相邻的所述第一限位齿或所述第二限位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矩形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飞机空仓时,可以控制升降装置带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落下,从而飞机舱体的底板表面平滑,不影响航空集装箱的放置,当航空集装箱放置完毕后,升降装置控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升起,航空集装箱被限位,当需要取出航空集装箱时,升降装置控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落下,取出集装箱,使得既不影响底板表面的平滑,飞行时集装箱又被限位更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锁定装置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升降装置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锁定装置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升降装置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航空集装箱的半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底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锁定装置的第一限位齿和第一限位副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锁定装置的第二限位齿和第二限位副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锁定装置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锁定装置的第一限位齿和第一限位副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限位部;11、第一限位齿;2、第二限位部;21、第二限位齿;3、升降装置;31、电机;32、螺杆;33、螺母;34、载板;4、底板;5、航空集装箱;51、第一限位副齿;52、第二限位副齿;5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空集装箱5的锁定装置,航空集装箱5放置于飞机舱体的底板4上,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于底板4的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第一限位部1包括多个第一限位齿11,第二限位部2包括多个第二限位齿21,航空集装箱5设置与第一限位齿11匹配的第一限位副齿51、与第二限位齿21匹配的第二限位副齿52,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连接升降装置3,当升降装置3驱动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均降落至最低点时,第一限位齿11和第二限位齿21的最高点均低于底板4所在平面;当升降装置3驱动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均降落至最高点时,第一限位齿11与第一限位副齿51配合、第二限位齿21与第二限位副齿52配合。
由于飞机一般是纵向延伸的,因此仅需限制航空集装箱5在前后方向的运动就好,左右方向一般已被机身限定了。
进一步地,升降装置3包括电机31、与电机31输出端连接的螺杆32、与螺杆32配合的螺母33、与螺母33连接的载板34,载板34连接第一限位部1和/或第二限位部2。
电机31运动,驱动螺杆32带动螺母33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限位部1或第二限位部2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均连接同一升降装置3。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齿11设置为向第一方向倾斜的锯齿形,第二限位齿21设置为向第二方向倾斜的锯齿形,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飞机舱体的前后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方向相反。
即从前方和后方都限制集装箱的运动。
进一步地,航空集装箱5底部设置若干个凹槽53,若干个凹槽53内部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副齿51和第二限位副齿52,如图3所示,这样,集装箱放置地面时,第一限位副齿51和第二限位副齿52不会直接与地面接触,仅当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升起时,才能将其限制住。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飞机空仓时,可以控制升降装置3带动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落下,从而飞机舱体的底板4表面平滑,不影响航空集装箱5的放置,当航空集装箱5放置完毕后,升降装置3控制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升起,航空集装箱5被限位,当需要取出航空集装箱5时,升降装置3控制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落下,取出集装箱,使得既不影响底板4表面的平滑,飞行时集装箱又被限位更安全稳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升降装置3包括第一升降装置3和第二升降装置3,第一限位部1连接第一升降装置3,第二限位部2连接第二升降装置3。
这样可以控制第一限位部1和第二限位部2独立运动,结合第一限位齿11设置为向第一方向倾斜的锯齿形,第二限位齿21设置为向第二方向倾斜的锯齿形,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飞机舱体的前后方向,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升起第一限位部1或第二限位部2,使航空集装箱5仅朝一个方向运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限位齿11和第二限位齿21均设置为矩形,相邻的第一限位齿11或第二限位齿21之间的间距大于矩形的长度。
这样,哪怕仅单独升起第一限位部1或第二限位部2,也能控制集装箱被锁定住,定位方式更加牢靠。
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所述航空集装箱放置于飞机舱体的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多个第一限位齿,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多个第二限位齿,所述航空集装箱设置与所述第一限位齿匹配的第一限位副齿、与所述第二限位齿匹配的第二限位副齿,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连接升降装置,当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降落至最低点时,所述第一限位齿和所述第二限位齿的最高点均低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当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降落至最高点时,所述第一限位齿与所述第一限位副齿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齿与所述第二限位副齿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的螺杆、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母、与所述螺母连接的载板,所述载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连接同一升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第二升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齿设置为向第一方向倾斜的锯齿形,所述第二限位齿设置为向第二方向倾斜的锯齿形,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为所述飞机舱体的前后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集装箱底部设置若干个凹槽,若干个所述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副齿和第二限位副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集装箱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齿和所述第二限位齿均设置为矩形,相邻的所述第一限位齿或所述第二限位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矩形的长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