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扭锁。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箱作为现代物流通用工具,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多采用双层运输方式,为保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上下两层常采用独立钮锁进行连接,现有技术中的独立钮锁存在如下缺点:1、需要人工爬高将钮锁放置在集装箱角件上,安全性低,开关不方便;2、没有可自动复位的旋转机构,需要人工开启钮锁,才能将集装箱紧固在一起,然后再关闭钮锁,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扭锁,解决现有技术中钮锁需要人工爬高放置以及没有自动复位结构,操作繁琐,使用不便,费时费力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扭锁,包括集装箱角件、支撑台、锁头、固定装置、开锁装置、手柄,所述集装箱角件上端面与支撑台固接,所述锁头位于支撑台上方,所述开锁装置位于支撑台内,其上端与锁头固接,下端与手柄连接,所述集装箱角件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手柄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开锁装置包括锁芯、弹性装置、固定板、通孔一、矩形槽和通孔二,所述锁芯顶端与锁头固接,所述锁芯上端套装有固定板和弹性装置,所述锁芯上端设有通孔一,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与锁芯上端连接,所述弹性装置的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锁芯的底端设有矩形槽和通孔二,所述通孔二穿过矩形槽,并与矩形槽垂直。
优选的,所述锁芯上下两端分别为圆柱体,所述锁芯上端圆柱体的直径小于锁芯下端圆柱体的直径,所述锁芯上端圆柱体底部设有通孔一,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穿过通孔一,所述锁芯下端圆柱体底部设有矩形槽和通孔二。
优选的,所述手柄末端为矩形体,所述矩形体上设有通孔三。
优选的,所述手柄通过插销穿过通孔二和通孔三与锁芯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矩形板和圆环,所述矩形板的一侧与支撑台固接,所述矩形板的另一侧两端分别与圆环固接,所述圆环套装在锁芯上端圆柱体上,所述弹性装置位于两个圆环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为扭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为挂钩。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区别在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箱扭锁,只需将集装箱角件对准锁头,即可将两个集装箱紧固,装卸时只需操作手柄固定在固定装置上,通过手柄转动带动锁头就从而进行装卸集装箱,整个作业过程可以做到安全、简便、易操作,由于锁头集成在集装箱角件上,不需要另外收集和管理,节省费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锁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头俯视图;
如图所示:集装箱角件1、支撑台2、锁头3、固定装置4、开锁装置5、锁芯51、通孔一511、凹槽512、通孔二513、弹性装置52、固定板53、插销54、手柄6、通孔三61。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集装箱扭锁,包括集装箱角件1、支撑台2、锁头3、固定装置4、开锁装置5、手柄6,所述支撑台2位于集装箱角件1上方,并与集装箱角件1固接,所述支撑台2内部中空,与集装箱角件1内腔贯通,所述开锁装置5位于支撑台2内,所述开锁装置5顶端与锁头3固接,所述锁头3上端面为s型锥面,作用是将堆放的集装箱角件对准锁头3,迫使锁头3在其s型锥面作用下向右侧旋转,当集装箱角件全部进入锁头3时,锁头3在开锁装置5的作用力下回正,将上下两个集装箱紧固,所述开锁装置5底部与手柄6连接,所述集装箱角件1右端面的矩形孔长边左侧设有固定装置4,所述固定装置4与手柄6配合使用,所述手柄6伸出集装箱角件1外,作用是通过移动手柄6来控制锁头3开启和关闭以及将手柄6固定在固定装置4上,所述手柄6可配合长杆使用,通过长杆控制手柄6上下左右移动,所述固定装置4为挂钩,作用是用于固定手柄6。
如图2所示,所述开锁装置5包括锁芯51、弹性装置52、固定板53、插销54,所述锁芯51为圆柱体,其上端圆柱体的直径小于下端圆柱体的直径,所述锁芯51上端圆柱体顶端与锁头3底端固接,所述锁芯51上端圆柱体上套装有弹性装置52和固定板53,所述固定板53包括矩形板531和圆环532,所述矩形板531的左侧与支撑台2固接,所述矩形板531右侧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圆环532固接,所述弹性装置52位于两个圆环532之间,所述弹性装置52的一端与矩形板531固接,所述锁芯51上端圆柱体底部设有通孔一511,所述弹性装置52的另一端伸入通孔一511中,所述弹性装置52为扭力弹簧,所述锁芯51下端圆柱体底部设有矩形槽512和通孔二513,所述通孔二513与矩形槽512垂直,所述手柄6末端设有通孔三61,所述手柄6末端为矩形体62,所述矩形体62伸入矩形槽512内,并通过插销54穿过通孔二513和通孔三61与锁芯51连接,所述矩形槽512的宽度等于矩形体62的宽度,所述矩形槽512的高度大于矩形体62的高度,作用是当手柄6左右移动时能带动锁芯51旋转,当手柄6上下移动时,能够更好的固定在固定装置4上。
使用时,将堆放的集装箱角件对准锁头,迫使锁头在其s型锥面作用下向右侧旋转,当集装箱角件全部进入锁头时,锁头在开锁装置中扭力弹簧的作用力下回正,将上下两个集装箱紧固,当需要装卸时,只需用长杆将手柄移动至固定装置处,手柄带动锁芯旋转,锁芯带动扭力弹簧一端旋转,扭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矩形板,由于矩形板与支撑台固接,当松开手柄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即可实现解锁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1.一种集装箱扭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角件、支撑台、锁头、固定装置、开锁装置、手柄,所述集装箱角件上端面与支撑台固接,所述锁头位于支撑台上方,所述开锁装置位于支撑台内,其上端与锁头固接,下端与手柄连接,所述集装箱角件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手柄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装置包括锁芯、弹性装置、固定板、通孔一、矩形槽和通孔二,所述锁芯顶端与锁头固接,所述锁芯上端套装有固定板和弹性装置,所述锁芯上端设有通孔一,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与锁芯上端连接,所述弹性装置的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锁芯的底端设有矩形槽和通孔二,所述通孔二穿过矩形槽,并与矩形槽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上下两端分别为圆柱体,所述锁芯上端圆柱体的直径小于锁芯下端圆柱体的直径,所述锁芯上端圆柱体底部设有通孔一,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穿过通孔一,所述锁芯下端圆柱体底部设有矩形槽和通孔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末端为矩形体,所述矩形体上设有通孔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通过插销穿过通孔二和通孔三与锁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矩形板和圆环,所述矩形板的一侧与支撑台固接,所述矩形板的另一侧两端分别与圆环固接,所述圆环套装在锁芯上端圆柱体上,所述弹性装置位于两个圆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扭力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挂钩。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