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盘头装置及织带机构。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织带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序。织带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整经;2)织造。传统的织带方法中,需先要将盘头的盘头轴从盘头体中拆出,然后将盘头体连接在整经机上进行整经。整经完成后,需将盘头轴安装回盘头体中,再将盘头置于织带机上进行织造。如此反复的拆装盘头轴,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织带过程中需要反复拆卸盘头轴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反复拆卸盘头轴即可适用于整经步骤以及织带步骤的盘头装置。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盘头装置,包括盘头部件、第一连接部件以及限位部件;
所述盘头部件包括盘头体以及盘头轴,所述盘头轴穿设所述盘头体,且所述盘头体与所述盘头轴可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盘头轴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整经机的驱动部件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所述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对所述盘头体进行限位,当所述限位部件对所述盘头体进行限位时,所述盘头体与所述盘头轴能够同步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头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盘头轴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还包括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连接轴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上也设有所述限位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具有限位孔,所述盘头体具有槽口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限位槽以及槽口朝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所述限位槽,当所述限位部件对所述盘头体进行限位时,所述限位部件穿设所述限位孔并插入所述限位槽中以对所述盘头体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头部件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套设于所述盘头轴上,所述盘头体通过所述转动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盘头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头体、所述盘头轴以及所述转动件为一体式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头装置还包括传动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用于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织带机构。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织带机构,包括整经机、织带机以及上述的盘头装置,当所述整经机与所述盘头装置配合时,所述盘头装置的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整经机上且连接于所述整经机的驱动部件,所述盘头装置的盘头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件,所述盘头轴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整经机,所述盘头装置的限位部件设于所述盘头装置的第一固定件上以对所述盘头体进行限位,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以带动所述盘头装置的盘头体以及所述盘头轴同步运动;当所述织带机与所述盘头装置配合时,所述盘头轴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织带机的机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的盘头装置无需反复拆卸盘头轴即可适用于整经步骤以及织带步骤,达到节时节力的目的。使用上述的盘头装置进行织带,当进行整经步骤时,整经机与盘头装置配合,第一连接件设于整经机上,且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整经机的驱动部件,盘头轴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盘头轴的另一端与整经机可转动连接,利用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的限位部件对盘头体进行限位,使得盘头体能够与盘头轴同步运动。整经机的驱动部件驱动第一连接件转动以带动盘头体以及盘头轴共同运动实现将纱线缠绕至盘头体上。当整经步骤结束后,直接将缠绕好纱线的盘头部件取下搬运至织带机处准备继续进行织造。当进行织造步骤时,将缠绕好纱线的盘头部件的盘头轴直接可拆卸连接在织带机的机架上即可进行织造,此时盘头体与盘头轴可相对转动。上述的盘头装置,无需反复的拆装盘头轴即可适用于整经步骤以及织带步骤,节时节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的盘头装置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件能够与第一连接部件配合,分别从盘头轴的两端对其进行连接,使得盘头轴的运动更加稳定。进一步地,第二固定件上也设有限位部件,能够与第一固定件上的限位部件配合从盘头体的两端分别对其进行限位,进一步限制盘头体使其与盘头轴的同步运动。
上述的盘头装置中,盘头部件还包括转动件,转动件套设于盘头轴上,盘头体通过转动件可转动连接于盘头轴。转动件的设置能够使盘头体与盘头轴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顺畅,避免盘头体与盘头轴之间因摩擦造成损坏。
上述的盘头装置通过将盘头体、盘头轴以及转动件设为一体式结构,能够避免盘头体与转动件之间、盘头轴与转动件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提高整经机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盘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盘头装置的盘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盘头装置的第一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盘头装置的第二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盘头装置;100、盘头部件;110、盘头体;120、盘头轴;130、转动件;200、第一连接部件;210、第一固定件;211、第一固定孔;212、限位孔;220、第一连接件;221、第一连接槽;300、第二连接部件;310、第二固定件;311、第二固定孔;320、第二连接件;321、第二连接槽;400、传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织带机构。上述的织带机构包括整经机、织带机以及盘头装置10。
参见图1所示,盘头装置10包括盘头部件100、第一连接部件200以及限位部件。
盘头部件100包括盘头体110以及盘头轴120。盘头轴120穿设盘头体110,且盘头体110与盘头轴120可相对转动。
第一连接部件200包括第一固定件210以及第一连接件220。第一固定件210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20,第一连接件220与盘头轴120可拆卸式连接,第一连接件200用于与整经机的驱动部件连接。
第一固定件210上设有限位部件。限位部件用于对盘头体110进行限位,当限位部件对盘头体110进行限位时,盘头体110与盘头轴120同步运动。
当整经机与盘头装置10配合时,盘头装置10的第一连接件220设于整经机上且连接于整经机的驱动部件,盘头装置10的盘头轴12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20,盘头轴120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整经机,盘头装置10的限位部件设于盘头装置10的第一固定件210上以对盘头体110进行限位,驱动部件能够驱动第一连接件220转动以带动盘头装置10的盘头体110以及盘头轴120能够同步运动。当织带机与盘头装置10配合时,盘头轴12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织带机的机架上。
具体地,盘头体110包括边盘盘头壁以及边盘连接件。边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边盘通过边盘连接件连接。两个边盘均具有穿设孔,边盘连接件具有连接通道,穿设孔与连接通道连通形成放置通道,放置通道用于供盘头轴120穿设。其中,边盘的直径为20cm~100cm,边盘连接件的外径5cm~80cm,边盘连接件的长度是20cm~100cm。
参见图2所示,上述的盘头装置10中,盘头轴120的长度大于盘头体110的长度。当盘头轴120穿设盘头体110后,盘头轴120的两端均突出于盘头体110两端的边盘。此时,盘头轴120的两端可直接插入第一连接槽221以及第二连接槽321中。具体地,盘头轴120的两端分别突出盘头体110两端的边盘的长度为2.5cm~20cm。
参见图1以及图4所示,上述的盘头装置1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300。第二连接部件300包括第二固定件310以及第二连接件320。第二固定件310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20,第二连接件320与盘头轴120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件300能够与第一连接部件200配合,分别从盘头轴120的两端对其进行连接,使得盘头轴120的运动更加稳定。
在一具体的示例中,第二连接部件300还包括连接轴承,连接轴承套设于第二连接件320上,第二固定件310通过连接轴承可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20。在一具体的示例中,第二固定件310上也设有限位部件。第二固定件310上也设有限位部件,能够与第一固定件210上的限位部件配合从盘头体110的两端分别对其进行限位,进一步限制盘头体110使其与盘头轴120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210以及第二固定件320均具有限位孔212,盘头体110具有槽口朝向第一固定件的限位槽210以及槽口朝向第二固定件310的限位槽,当限位部件对盘头体110进行限位时,限位部件可以分别从盘头体110的两端穿设限位孔212并插入限位槽中以对盘头体110进行限位。
优选地,限位孔212为长条形孔。上述的盘头装置10通过设置了长条形的限位孔212,能够调节限位部件穿设限位孔212的位置,实现了调节第一固定板210以及第二固定板310与盘头体110的相对位置的目的。
在一具体的示例中,第二连接件320与整经机的相对位置可调。第二连接件320与整经机的相对位置可调的设置,使得同一规格的第二连接件320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长度的盘头部件100。具体地,第二连接件320可通过手动的方式或者气动的方式进行水平调节。
进一步地,第二接件320具有键槽以及设于键槽内的键。如此设置,工人可通过握持键调节第二连接件320与整经机的相对位置。
在一具体的示例中,第一连接件220具有第一连接槽221,第一连接槽321用于供盘头轴120的另一端插入。第二连接件320具有第二连接槽321,第二连接槽321用于供盘头轴120的另一端插入。
进一步地,盘头轴120呈圆柱状,第一连接槽221的尺寸与第二连接槽321的尺寸相同且与盘头轴120的直径相适配。如此设置,能够使盘头轴120牢固的卡在第一连接件220与第二连接件320之间。具体地,盘头轴120的直径为2cm~10cm。
在一具体的示例中,第一固定件210具有第一固定孔211,第一固定件210通过第一固定孔211套设于第一连接件220上。第二固定件310具有第二固定孔311,第二固定件310通过第二固定孔311套设于第二连接件320上。
在一具体的示例中,第一固定孔211位于第一固定件210的中心,第二固定孔311位于第二固定件310的中心。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固定件210通过第一固定孔211套设在第一连接件220上更加稳定,第二固定件310通过第二固定孔311套设在第二连接件320上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倾斜。
具体地,第一固定件210以及第二固定件310均呈圆盘状,第一连接件220以及第二连接件320均呈圆柱状。
优选地,第一固定件210与第一连接件220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固定件310与第二连接件320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固定件210与第一连接件220的连接、第二固定件310与第二连接件320的连接更加稳固,且便于加工成型。
在一具体的示例中,盘头部件100还包括转动件130。转动件130套设于盘头轴120上,盘头体110通过转动件130可转动连接于盘头轴120。转动件130的设置能够使盘头体110与盘头轴120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顺畅,避免盘头体110与盘头轴120之间因摩擦造成损坏。具体地,转动件130可以是轴承。转动件130的内径为1.9cm~9.9cm。
优选地,盘头体110、盘头轴120以及转动件130为一体式结构。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盘头体110与转动件130之间、盘头轴120与转动件130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提高整经机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具体的示例中,盘头装置10还包括传动部件400。第一连接件220连接于传动部件400,传动部件400用于与驱动部件连接。整经机的驱动部件连接于传动部件400,驱动部件能够驱动传动部件400传动以带动第一连接件220转动,进一步通过第一连接件220转动带动盘头部件100转动。
具体地,传动部件400包括传动皮带以及两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的周缘均具有用于供传动皮带卡设的卡设槽,传动皮带套设于两个皮带轮,且传动皮带位于卡设槽内。其中一个皮带轮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20,另一个皮带轮连接于整经机的驱动部件。
使用上述的盘头装置10进行织带,当进行整经步骤时,整经机与盘头装置配合,第一连接件220设于整经机上,且第一连接件220连接于整经机的驱动部件,盘头轴12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20可拆卸连接,盘头轴120的另一端与整经机可转动连接,利用连接在第一固定件210上的限位部件对盘头体110进行限位,使得盘头体110能够与盘头轴120同步运动。整经机的驱动部件驱动第一连接件220转动以带动盘头体110以及盘头轴120共同运动实现将纱线缠绕至盘头体110上。当整经步骤结束后,直接将缠绕好纱线的盘头部件取下搬运至织带机处准备继续进行织造。
当进行织造步骤时,将缠绕好纱线的盘头部件100的盘头轴120直接可拆卸连接在织带机的机架上即可进行织造,此时盘头体110与盘头轴120可相对转动。
上述的盘头装置10无需反复拆卸盘头轴120即可适用于整经步骤以及织带步骤,达到节时节力的目的。在整经步骤中,第一连接件220带动盘头体110转动以将纱线缠绕至盘头体110上。在整经结束后,直接将缠绕好纱线的盘头部件100取下,再将盘头轴120可拆卸连接在织带机的支架上进行织造。上述的盘头装置10,无需反复的拆装盘头轴120即可适用于整经步骤以及织带步骤,节时节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盘头部件、第一连接部件以及限位部件;
所述盘头部件包括盘头体以及盘头轴,所述盘头轴穿设所述盘头体,且所述盘头体与所述盘头轴可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盘头轴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整经机的驱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所述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对所述盘头体进行限位,当所述限位部件对所述盘头体进行限位时,所述盘头体与所述盘头轴能够同步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头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盘头轴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还包括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连接轴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也设有所述限位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具有限位孔,所述盘头体具有槽口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限位槽以及槽口朝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所述限位槽,当所述限位部件对所述盘头体进行限位时,所述限位部件穿设所述限位孔并插入所述限位槽中以对所述盘头体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头部件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套设于所述盘头轴上,所述盘头体通过所述转动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盘头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头体、所述盘头轴以及所述转动件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盘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头装置还包括传动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用于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
10.一种织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整经机、织带机以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盘头装置,当所述整经机与所述盘头装置配合时,所述盘头装置的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整经机上且连接于所述整经机的驱动部件,所述盘头装置的盘头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件,所述盘头轴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整经机,所述盘头装置的限位部件设于所述盘头装置的第一固定件上以对所述盘头体进行限位,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以带动所述盘头装置的盘头体以及所述盘头轴同步运动;当所述织带机与所述盘头装置配合时,所述盘头轴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织带机的机架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