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深孔钻镗床授油器后端钻杆封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授油器后端钻杆封油结构多采用骨架密封件等型式。采用骨架密封件这种型式时,密封件长时间与钻杆磨损容易损坏,一旦损坏必须更换,从而产生高压油泄漏,进而导致加工时排屑困难,损坏刀具等现象,且更换困难,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深孔钻镗加工过程中授油器与钻杆后端封油问题,无需拆卸零件情况下进行密封件压缩量的调整,方便调节,无需更换,调整后可重复使用,保证了加工过程所需的高压油不产生泄漏,弥补了传统方式的缺陷及不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杆定位和深孔加工的专用夹具,使用该专用夹具时人工上下料时可以大幅减少上下料辅助时间,机械手自动上下料时可靠无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孔钻镗床授油器后端钻杆封油结构,其包括授油器、旋转夹紧组件、高压进油管、封油套、星型密封圈、芳纶盘根密封件、铜隔套以及压紧螺母,所述授油器的壳体前端装有所述旋转夹紧组件,所述授油器的壳体中部安装有所述高压进油管,所述授油器的壳体后部装有所述封油套,所述封油套与所述授油器的壳体之间安装有所述星型密封圈,所述封油套的内部中间装有所述铜隔套,所述铜隔套的前端和后端均装有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在后端的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后部装有所述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调整所述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的压缩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使授油器与钻杆的密封更可靠,密封件使用时间长,调整后可重复使用,且可在较小劳动强度下进行密封件压缩量的调整,方便快捷可靠,还节约成本,弥补了传统方式的缺陷及不足,进而提高该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很好的达到了密封效果等问题。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更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孔钻镗床授油器后端钻杆封油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深孔钻镗床授油器后端钻杆封油结构,其包括授油器1、旋转夹紧组件2、高压进油管3、封油套4、星型密封圈5、芳纶盘根密封件6、铜隔套7以及压紧螺母8,所述授油器1的壳体前端装有所述旋转夹紧组件2,所述授油器1的壳体中部安装有所述高压进油管3,所述授油器1的壳体后部装有所述封油套4,所述封油套4与所述授油器1的壳体之间安装有所述星型密封圈5,所述封油套4的内部中间装有所述铜隔套7,所述铜隔套7的前端和后端均装有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6,在后端的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6后部装有所述压紧螺母8,所述压紧螺母8调整所述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6的压缩量。钻杆9从后端通过该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6装入,方便调节密封压缩量,从而深孔加工过程中该结构起到很好的封油密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授油器的后端装有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6的方式,并在后端装有压紧螺母8进行该密封件压缩量的调节,且压缩螺母8的压紧旋转方向可与钻杆9的旋转方向设计成一直线,保证钻杆旋转时压缩螺母8不会松动,方便钻杆与该组合密封件6之间密封,从而使深孔加工过程中该结构起到封油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深孔钻镗床授油器后端钻杆封油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可以进行多种变型,总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围内的所有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1.一种深孔钻镗床授油器后端钻杆封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授油器、旋转夹紧组件、高压进油管、封油套、星型密封圈、芳纶盘根密封件、铜隔套以及压紧螺母,所述授油器的壳体前端装有所述旋转夹紧组件,所述授油器的壳体中部安装有所述高压进油管,所述授油器的壳体后部装有所述封油套,所述封油套与所述授油器的壳体之间安装有所述星型密封圈,所述封油套的内部中间装有所述铜隔套,所述铜隔套的前端和后端均装有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在后端的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后部装有所述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调整所述多组芳纶盘根密封件的压缩量。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