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sga598型纱罗打样机,尤其涉及一种纱罗样机综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纱罗工艺组织有着特殊的经纬相互交织规律,与其它各类织物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纱罗织物组织通过经纱相互扭绞织造后,可行成的布面效果是六角形、梯形或链条形等,其织物表面纱孔清晰匀布,经纬密度较小,质地轻薄,组织结构稳定,立体感强,最适宜于夏季服饰用料,冬季披肩、围巾,高档窗纱及工业用料筛绢等。
目前常用的sga598型纱罗打样机,是一种采用双织轴、积极开口方式织造的打样机,其综框包括16-20片,均由气缸单独控制其升降,由于纱罗工艺使用的绞综装置和穿综方法特殊,需要设置张力调节装置对设置在综框内的绞综装置进行张紧,而现有sga598型纱罗打样机缺乏这一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纱罗样机综框控制装置,通过在综框两侧设置第二顶杆和拉簧,在综框升降过程中为第二顶杆提供拉力,进而张紧设置在第二顶杆上的绞综装置,方便纱罗绞综。
本发明所述的纱罗样机综框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气缸、综框及沿综框横梁设置的第一顶杆,所述气缸缸体竖直固定在底座上,气缸推出杆与综框底部固定连接,还包括连接片、第二顶杆、拉簧,所述第二顶杆平行与第一顶杆设置,第二顶杆两端均固定连接片,连接片底端贯穿综框横梁并与拉簧第一端连接,所述拉簧第二端连接固定端。
工作原理及过程,气缸推出时,带动综框及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向上运动,拉簧受拉张开,拉簧拉动连接片及第二顶杆,为第二顶杆两端提供拉力,进而张紧设置在第二顶杆上的绞综装置;气缸回程时,带动综框及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向下运动,拉簧弹性形变恢复,使第二顶杆随综框复位。
所述连接片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拉簧第一端与定位孔连接。
拉簧通过与不同位置的定位孔连接可调节拉簧的拉紧程度。
所述固定端设置在底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综框两侧设置第二顶杆、连接片及拉簧,在综框升降过程中为第二顶杆提供拉力,进而张紧设置在第二顶杆上的绞综装置,方便纱罗绞综。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气缸;3、综框;4、第一顶杆;5、连接片;6、第二顶杆;7、拉簧;8、固定端;9、定位孔;10、绞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纱罗样机综框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气缸2、综框3及沿综框横梁设置的第一顶杆4,所述气缸缸体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气缸推出杆与综框3底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片5、第二顶杆6、拉簧7,所述第二顶杆6平行与第一顶杆4设置,第二顶杆6两端均固定连接片5,连接片5底端贯穿综框横梁并与拉簧7第一端连接,所述拉簧7第二端连接固定端8;所述连接片5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9,拉簧7第一端与定位孔9连接;所述固定端8设置在底座1上。
气缸2推出时,带动综框3及第一顶杆4、第二顶杆6向上运动,拉簧7受拉张开,拉簧7拉动连接片5及第二顶杆6,为第二顶杆6两端提供拉力,进而张紧设置在第二顶杆6上的绞综装置10;气缸回程时,带动综框3及第一顶杆4、第二顶杆6向下运动,拉簧7弹性形变逐渐恢复,使第二顶杆6随综框3复位,拉簧7第一端通过与不同位置的定位孔9连接可调节拉簧7的拉紧程度,拉簧7第二端通过固定端3固定在底座上。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安装时将,将拉簧两端分别与连接片和固定端连接,并选择合适的定位孔,使气缸推出时,第二顶杆两侧的拉力适度;工作时,气缸推出,带动拉簧受拉张开,拉簧拉动连接片及第二顶杆,为第二顶杆两端提供拉力,进而张紧设置在第二顶杆上的绞综装置,气缸回程,带动综框及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向下运动,拉簧弹性形变逐渐恢复,使第二顶杆随综框复位。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范围。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1.一种纱罗样机综框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气缸(2)、综框(3)及沿综框横梁设置的第一顶杆(4),所述气缸缸体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气缸推出杆与综框(3)底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片(5)、第二顶杆(6)、拉簧(7),所述第二顶杆(6)平行与第一顶杆(4)设置,第二顶杆(6)两端均固定连接片(5),连接片(5)底端贯穿综框横梁并与拉簧(7)第一端连接,所述拉簧(7)第二端连接固定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罗样机综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5)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定位孔(9),拉簧(7)第一端与定位孔(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罗样机综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8)设置在底座(1)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