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某些设备或工件会产生废气,比如含voc、粉尘的废气甚至一些腐蚀性气体,废气需要经过处理后才可以外排。通常废气通过离心风机送向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再排出,而废气处理装置需要对来自离心风机的废气进行直接处理,工作量大、工作负荷高,且处理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它通过设置在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处的废气初级处理机构对废气进行初级处理,可以降低下游侧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量及工作负荷,提高废料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包括蜗壳,蜗壳内设有叶轮,叶轮设有驱使其旋转的电机,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处连接有竖直向上设置的出风管,出风管加长设置且呈矩形状,出风管内设有废气初级处理机构;
所述废气初级处理机构包括夹持在出风管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的呈半“几”字型状的隔板,隔板的上端压靠在出风管的右侧壁上,隔板的下端压靠在出风管的左侧壁上,隔板将出风管的内部隔离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的底部盛有废气处理液;隔板上固定有多个前后方向线性布置的连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气管,位于第二空腔内的气管的端部伸入到废气处理液中;所述隔板的上方设有多块上下设置的反应板,反应板的上方设有基板,基板固定在右侧壁上,基板上设有干燥装置;
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固定有水泵,水泵连接有水管,水管依次穿过反应板的伸出端正对基板的下底面。
所述反应板夹持在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相邻两块反应板左右错开设置,左侧的反应板固定在左侧壁上且与右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右侧的反应板固定在右侧壁上且与左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反应板上成型有若干小孔;相邻两块反应板的小孔左右错开设置。
所述左侧壁上成型有上下设置的加液孔和放液孔;放液孔与第二空腔的底部相通,加液孔与第二空腔的上部相通且位于反应板的下方;
所述加液孔和放液孔各螺接有一个密封螺钉。
所述气管伸入到废气处理液的端部成型有若干出气孔。
所述出风管的上端成型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成型有多个连接孔。
所述隔板的下端固定有引流块。
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插套在出风管内的上侧开口的矩形框,矩形框的下底面上成型有若干通孔,矩形框的底部与基板之间设有垫块,垫块与基板固定连接,矩形框的内侧底面上设有无纺布层,无纺布层上堆积有若干干燥剂。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设置在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处的废气初级处理机构对废气进行初级处理,可以降低下游侧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量及工作负荷,提高废料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关于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关于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包括蜗壳11,蜗壳11内设有叶轮12,叶轮12设有驱使其旋转的电机,所述蜗壳11的出风口处连接有竖直向上设置的出风管2,出风管2加长设置且呈矩形状,出风管2内设有废气初级处理机构3;
所述废气初级处理机构3包括夹持在出风管2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的呈半“几”字型状的隔板31,隔板31的上端压靠在出风管2的右侧壁23上,隔板31的下端压靠在出风管2的左侧壁上,隔板31将出风管2的内部隔离成第一空腔201和第二空腔202,第二空腔202的底部盛有废气处理液4;隔板31上固定有多个前后方向线性布置的连通第一空腔201和第二空腔202的气管32,位于第二空腔202内的气管32的端部伸入到废气处理液4中;所述隔板31的上方设有多块上下设置的反应板33,反应板33的上方设有基板34,基板34固定在右侧壁23上,基板34上设有干燥装置5;
所述第二空腔202的底部固定有水泵61,水泵61连接有水管62,水管62依次穿过反应板33的伸出端正对基板34的下底面。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反应板33夹持在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相邻两块反应板33左右错开设置,左侧的反应板33固定在左侧壁24上且与右侧壁23之间留有间隙,右侧的反应板33固定在右侧壁23上且与左侧壁24之间留有间隙。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反应板33上成型有若干小孔331;相邻两块反应板33的小孔331左右错开设置。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左侧壁24上成型有上下设置的加液孔21和放液孔22;放液孔22与第二空腔202的底部相通,加液孔21与第二空腔202的上部相通且位于反应板23的下方;
所述加液孔21和放液孔22各螺接有一个密封螺钉7。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气管32伸入到废气处理液4的端部成型有若干出气孔321。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出风管2的上端成型有连接法兰27,连接法兰27上成型有多个连接孔28。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隔板31的下端固定有引流块8。
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干燥装置5包括插套在出风管2内的上侧开口的矩形框51,矩形框51的下底面上成型有若干通孔511,矩形框51的底部与基板34之间设有垫块52,垫块52与基板34固定连接,矩形框51的内侧底面上设有无纺布层53,无纺布层53上堆积有若干干燥剂54。
工作原理:电机带动叶轮12顺时针转动,涡轮将废气吸入并送向第一空腔201,第一空腔201内的废气经过多个气管32进入到第二空腔202的废气处理液4中,经废气处理液4处理后气体从废气处理液中向上冒出并依次通过多块反应板33,同时地,水泵61将第二空腔内的废气处理液4通过水管62送向上侧并喷射到基板34的底面上,然后在沿着一块块反应板33及反应板33上的小孔331回流到第二空腔202内,这样可以使反应板33的表面附着有废气处理液4,可进一步对废气在通过多块反应块33的过程中进行处理,然后废气进行上移穿过矩形框51的通孔及无纺布层53,经干燥剂54的干燥作用后经过初级处理的废气送入到下游侧的废气处理装置,下游侧的废气处理装置与连接法兰27连接,这样可减少下游侧的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量及工作负荷,提高废气处理效果;
当需要更换废气处理液4时,先打开下侧的密封螺钉7,废气处理液4从放液孔22流出,然后再次堵上放液孔22,打开上侧的密封螺钉7,从加液孔21添加新的废气处理液,添加完后再次堵上加液孔。
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1.一种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包括蜗壳(11),蜗壳(11)内设有叶轮(12),叶轮(12)设有驱使其旋转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1)的出风口处连接有竖直向上设置的出风管(2),出风管(2)加长设置且呈矩形状,出风管(2)内设有废气初级处理机构(3);
所述废气初级处理机构(3)包括夹持在出风管(2)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的呈半“几”字型状的隔板(31),隔板(31)的上端压靠在出风管(2)的右侧壁(23)上,隔板(31)的下端压靠在出风管(2)的左侧壁上,隔板(31)将出风管(2)的内部隔离成第一空腔(201)和第二空腔(202),第二空腔(202)的底部盛有废气处理液(4);隔板(31)上固定有多个前后方向线性布置的连通第一空腔(201)和第二空腔(202)的气管(32),位于第二空腔(202)内的气管(32)的端部伸入到废气处理液(4)中;所述隔板(31)的上方设有多块上下设置的反应板(33),反应板(33)的上方设有基板(34),基板(34)固定在右侧壁(23)上,基板(34)上设有干燥装置(5);
所述第二空腔(202)的底部固定有水泵(61),水泵(61)连接有水管(62),水管(62)依次穿过反应板(33)的伸出端正对基板(34)的下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板(33)夹持在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相邻两块反应板(33)左右错开设置,左侧的反应板(33)固定在左侧壁(24)上且与右侧壁(23)之间留有间隙,右侧的反应板(33)固定在右侧壁(23)上且与左侧壁(24)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板(33)上成型有若干小孔(331);相邻两块反应板(33)的小孔(331)左右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24)上成型有上下设置的加液孔(21)和放液孔(22);放液孔(22)与第二空腔(202)的底部相通,加液孔(21)与第二空腔(202)的上部相通且位于反应板(33)的下方;
所述加液孔(21)和放液孔(22)各螺接有一个密封螺钉(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32)伸入到废气处理液(4)的端部成型有若干出气孔(3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2)的上端成型有连接法兰(27),连接法兰(27)上成型有多个连接孔(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1)的下端固定有引流块(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配套用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5)包括插套在出风管(2)内的上侧开口的矩形框(51),矩形框(51)的下底面上成型有若干通孔(511),矩形框(51)的底部与基板(34)之间设有垫块(52),垫块(52)与基板(34)固定连接,矩形框(51)的内侧底面上设有无纺布层(53),无纺布层(53)上堆积有若干干燥剂(5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