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方法以及贴合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6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贴合方法以及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曲面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曲面屏一般包括盖板以及与该盖板相贴合的柔性显示面板,其中,盖板可以为两端向内弯折的盖板,柔性显示面板则贴合在该盖板的内侧。

相关技术中,柔性显示面板以及盖板的一侧均预先形成有弯折区,在将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进行贴合时,通常先将柔性显示面板设置在盖板的内侧,然后采用真空贴合机将该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之间抽为中空,实现该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的贴合,其中,在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贴合过程中,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如图1所示,采用滚轮400沿着柔性显示面板100的表面进行滚动(在图1的示例中,滚轮400沿着x方向进行滚动),来将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之间进行压实,但是由于柔性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区201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尺寸窄,从而限制滚轮400直径小,导致滚轮400的压力不足,可能会造成局部不能压实的情况发生;

(2)如图2所示,采用仿形治具的方式进行贴合,例如:利用滑块500在柔性显示面板100的表面上进行滑动来对柔性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区201进行压实(在图2的示例中,滑块500沿着x方向进行滑动),同时采用与柔性显示面板100的曲面相匹配的支撑块600,来对柔性显示面板的非弯折区进行压实(在图2的示例中,支撑块600沿着y方向来对柔性显示面板100进行压实),但是该机构设计复杂,在贴合的过程中控制较难,并且滑块500在滑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柔性显示屏100产生裂纹以及在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之间产生气泡等问题,影响曲面屏的产品良率和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贴合方法,用于将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贴合,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

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盖板进行平面贴合;

对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

将第一治具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将第二治具设置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治具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相对应,所述第一治具的一侧形成有曲面结构;

驱动所述第二治具向靠近所述第一治具的方向围绕软化后的预设位置进行弯折,以控制所述盖板形成与所述曲面结构相匹配的弯折区,使得所述第一治具容置于所述弯折区内。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材质包括热塑性材质,所述在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包括:

采用加热的方式在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盖板进行平面贴合包括:

采用滚轮来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散热层,其中,所述盖板被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

可选地,还包括:

采用滚轮来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散热层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将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贴合,包括:

第一冶具,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的一侧形成有曲面结构;

第二冶具,设置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冶具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与第二治具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相对应;

其中,当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且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盖板进行平面贴合后,所述第二冶具被用于向靠近所述第一治具的方向围绕经过软化处理后的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弯折,以控制所述盖板形成与所述曲面结构相匹配的弯折区,使得所述第一治具容置于所述弯折区内。

可选地,采用加热的方式在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

可选地,还包括:

滚轮;

所述滚轮被用于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散热层,其中,所述盖板被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

可选地,还包括:

滚轮;

所述滚轮被用于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散热层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中,首先通过平面贴合的方式实现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之间的平面贴合,然后对盖板的预设位置处进行相应的软化处理,在由盖板与柔性显示面板所组成的显示模组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治具以及第二治具,并通过驱动第二治具向靠近第一治具的方向围绕软化后的预设位置进行弯折,从而使得盖板形成相应的弯折区来完成盖板与柔性显示面板的整个贴合过程,使得贴合过程控制简单化,节约工程及折本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及裂纹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和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采用滚轮来对盖板以及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贴合的示意图;

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采用仿形治具来对盖板以及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贴合的示图;

图3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4-图6示出图1所示流程图中的步骤所对应的示意图。

图中:100、柔性显示面板;200、盖板;201、弯折区;300、承载膜;400、滚轮;500、滑块;600、支撑块;700、第一治具;701、曲面结构;800、第二治具;900、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本发明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使得本发明更加全面和完整,更加便于将发明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在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在某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不排除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其他的实施例中。

在对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例进行充分理解。但是,并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的一个或更多。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编号的定语来描述各种器件、元件、组件或部分,但这不应受这些定语限制。这些定语乃是用以区分一者与另一者。例如,第一器件亦可称为第二器件而不偏离本发明实质的技术方案。

术语“和/或”或者“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贴合方法,用于将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贴合,如图3所示,所述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盖板200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一侧;

s2、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以及所述盖板200进行平面贴合;

s3、对所述盖板200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

s4、将第一治具700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所述盖板200的一侧,将第二治具800设置于所述盖板200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700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治具800在所述盖板200上的投影相对应,所述第一治具700的一侧形成有曲面结构701;

s5、驱动所述第二治具800向靠近所述第一治具700的方向围绕软化后的预设位置进行弯折,以控制所述盖板200形成与所述曲面结构701相匹配的弯折区201,使得所述第一治具700容置于所述弯折区201内。

具体的,在s1中,将盖板200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一侧,接着,在s2中,对柔性显示面板100以及盖板200之间进行平面贴合,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平面贴合之前,可在盖板200与柔性显示面板100之间设置粘合胶,例如:光合胶,以使得经过平面贴合后,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之间能够实现固定。

接着,在本步骤中,平面贴合的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使用滚轮400进行平面贴合的方法或其他平面贴合的方法,在一个示例中,采用滚轮400的平面贴合的过程主要为:驱动滚轮400来沿着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盖板200的一侧表面进行滚动(在图4的示例中,滚轮400沿着x方向进行滚动),以使得滚轮400对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同时造成压力,实现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之间的平面贴合,在图4的示例中,由于柔性显示面板100以及盖板200的一侧预先进行了弯折设置,因此,在使用滚轮400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的平面贴合过程中,需要将滚轮400的尺寸设定为与弯折设置的部位相匹配,从而能够保证滚轮400能够在弯折设置的部分进行滚动,实现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之间的整体平面贴合。

在这里,为了防止滚轮400在柔性显示面板100的表面进行滚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过大而对柔性显示面板100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因此,可在平面贴合的过程中,预先在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盖板200的一侧设置承载膜300(图4-图6中未示出承载膜300),滚轮400在承载膜300上进行滚动来对柔性显示面板100以及盖板200造成一定的压力,以完成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之间的平面贴合。

在s3中,如图5所示,对曲面内盖板200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以使得经过软化处理的部位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进行弯折,盖板200上的预设位置可根据实际工艺来自行进行确定,本申请对预设位置的具体方位不做限定,在本步骤中,对预设位置(在图5中,预设位置为盖板200上的a处)进行软化处理的方法可包括加热或其他软化方法,在一个示例中,当采用加热的方式在盖板200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时,可采用例如为酒精灯或加热棒等能够进行加热的工具,且需要将盖板200的材质设定为热塑性材质,示例性的,盖板200可采用塑料一体成型,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盖板200的材质也可采用其他热塑性材料制成,对此不进行限定。

盖板200上的预设位置在经过加热后会发生软化,从而能够驱动盖板200围绕软化的部位进行弯折形成相应的弯折区201,由于盖板200的材质为热塑性材质,因此,当软化后的部位冷却时,则可自行进行固定。

在s4中,第一治具700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盖板200的一侧,而第二治具800则相应的设置在盖板200背离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一侧,第一治具700在柔性显示面板100上的投影与第二治具800在盖板200上的投影相对应,第一治具700的一侧还形成有曲面结构701,也就是说,若将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视为一显示模组时,则第一治具700与第二治具800分别对称位于显示模组的两侧。

由于在s3中,盖板200的预设位置处经过了软化处理,因此,在s6中,如图6所示,可驱动第二治具800向靠近第一治具700的方向围绕软化后的预设位置进行弯折,从而形成相应的弯折区201,且第一治具700容置在弯折区201内,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柔性显示面板100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特性,因此,在盖板200形成弯折区201的同时,柔性显示面板100也会相应的被带动形成与盖板200相同的弯折区201,进一步的,在图5的示例中,由于第一治具700的一侧形成有曲面结构701,设置曲曲面结构701的一侧靠近于经过软化处理后的预设位置,因此,在驱动第二治具800向靠近第一治具700的方向进行弯折时,盖板200所形成的弯折区201会与曲面结构701相匹配,而通过第一治具700与第二治具800的配合,也相应的对盖板200以及柔性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区201进行了相应的贴合,贴合完毕后,将第一治具700以及第二治具800去除,则可得到贴合完毕后的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贴合方法在具体实施中,首先通过平面贴合的方式实现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之间的平面贴合,然后对盖板200的预设位置处进行相应的软化处理,在由盖板200与柔性显示面板100所组成的显示模组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治具700以及第二治具800,并通过驱动第二治具800向靠近第一治具700的方向围绕软化后的预设位置进行弯折,从而使得盖板200形成相应的弯折区201来完成盖板200与柔性显示面板100的整个贴合过程,使得贴合过程控制简单化,节约工程及折本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及裂纹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和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盖板200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一侧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一侧设置散热层,其中,所述盖板200被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

具体的,在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一侧设置的散热层能够相应的起到对显示面板的散热问题。

进一步的,还包括:

采用滚轮400来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与所述散热层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具体的,为了能够实现散热层与柔性显示面板100之间的贴合,因此,可采用滚轮400来进行平面贴合,其具体过程如下:使用滚轮400来沿着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散热层的一侧进行滚动,以使得滚轮400对柔性显示面板100以及散热层同时造成相应的压力,实现柔性显示面板100与散热层之间的平面贴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将柔性显示面板100与盖板200贴合,包括:

第一冶具,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所述盖板200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700的一侧形成有曲面结构701;

第二冶具,设置于所述盖板200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一侧,所述第一冶具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上的投影与第二治具800在所述盖板200上的投影相对应;

其中,当所述盖板200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一侧且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以及所述盖板200进行平面贴合后,所述第二冶具被用于向靠近所述第一治具700的方向围绕经过软化处理后的所述盖板200的预设位置进行弯折,以控制所述盖板200形成与所述曲面结构701相匹配的弯折区201,使得所述第一治具700容置于所述弯折区201内。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采用加热的方式在所述盖板200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滚轮400;

所述滚轮400被用于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所述盖板200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与所述盖板200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一侧还设置有散热层,其中,所述盖板200被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滚轮400;

所述滚轮400被用于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0与所述散热层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贴合方法,用于将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贴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

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盖板进行平面贴合;

对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

将第一治具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将第二治具设置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治具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相对应,所述第一治具的一侧形成有曲面结构;

驱动所述第二治具向靠近所述第一治具的方向围绕软化后的预设位置进行弯折,以控制所述盖板形成与所述曲面结构相匹配的弯折区,使得所述第一治具容置于所述弯折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材质包括热塑性材质,所述在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包括:

采用加热的方式在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盖板进行平面贴合包括:

采用滚轮来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散热层,其中,所述盖板被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用滚轮来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散热层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6.一种贴合装置,用于将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贴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冶具,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的一侧形成有曲面结构;

第二冶具,设置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冶具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与第二治具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相对应;

其中,当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且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盖板进行平面贴合后,所述第二冶具被用于向靠近所述第一治具的方向围绕经过软化处理后的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弯折,以控制所述盖板形成与所述曲面结构相匹配的弯折区,使得所述第一治具容置于所述弯折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采用加热的方式在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滚轮;

所述滚轮被用于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散热层,其中,所述盖板被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滚轮;

所述滚轮被用于沿着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进行滚动,来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散热层之间进行平面贴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贴合方法,用于将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贴合,包括以下步骤:将盖板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盖板进行平面贴合;对所述盖板的预设位置进行软化处理;将第一治具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将第二治具设置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治具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治具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相对应,所述第一治具的一侧形成有曲面结构;驱动所述第二治具向靠近所述第一治具的方向围绕软化后的预设位置进行弯折,以控制所述盖板形成与所述曲面结构相匹配的弯折区,使得所述第一治具容置于所述弯折区内。本发明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和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林;曾飞;范荣坤;黄修雄;林治冰;梁海涛;秦朝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7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