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鸡蛋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生食鲜鸡蛋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蛋品产量占世界蛋品总产量的45%,蛋品行业总产值1600亿元,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不但关注蛋品的外在质量,更加青睐于蛋品的内在品质和口感要求。
现有技术中,鸡蛋的生产大多是从蛋鸡的饲料配比和采用不同的饲料来对蛋鸡进行饲养,以获得高品质的鸡蛋,但是对于鸡蛋生产中存在的病原菌,即沙门氏菌的污染,并未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以提高鸡蛋生产的质量。
因此,如何在蛋鸡养殖及鸡蛋生产的全过程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以减少蛋鸡养殖中疾病的发生,同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并获得高质量的可生食鲜鸡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生食鲜鸡蛋的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在对蛋鸡养殖及鸡蛋生产的全过程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也不能减少蛋鸡养殖中疾病的发生,还不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并且不能获得高质量的可生食鲜鸡蛋的问题。
一种可生食鲜鸡蛋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蛋鸡筛选养殖和鸡蛋筛选加工两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用空舍作为养殖车间,所述空舍包括至少闲置21-35天的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对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进行消毒处理,并检测经过消毒处理的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是否存在沙门氏菌,若存在,则继续消毒,反之,则消毒合格;
步骤2,将不携带沙门氏菌的1日龄雏鸡苗按照饲养密度要求装入消毒合格的雏鸡鸡舍内进行饲养,饲养所述雏鸡苗选用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以及不含沙门氏菌的饮用水;
步骤3,采集饲养到45-60日龄的雏鸡血清和85-110日龄的雏鸡血清,分别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淘汰该雏鸡,若检测结果为沙门氏菌阳性,则淘汰,反之,则检测合格;
步骤4,将检测合格且饲养到95-110日龄的蛋鸡转入消毒合格的蛋鸡鸡舍中进行饲养,饲养所述蛋鸡选用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以及不含沙门氏菌的饮用水;
步骤5,对所述蛋鸡鸡舍内的鸡蛋进行收集、筛选、清洗、风干、紫外线杀菌、涂油、包装以及销售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至少闲置21-35天的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作为饲养车间,可以减少或避免饲养环境中的病原菌,即沙门氏菌的残存影响雏鸡和蛋鸡的生长;选用不含沙门氏菌的饮用水和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则是为了保证雏鸡和蛋鸡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饮用水和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进一步保证了雏鸡和蛋鸡的健康,同时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对鸡蛋进行清洗、风干、杀菌和涂油处理,可以避免蛋壳表面的杂菌污染,进一步避免了鸡蛋存放一段时间后表面杂菌侵入鸡蛋内部,影响鸡蛋品质的现象。
上述技术方案中,选择对饲养到45-60日龄的雏鸡血清和85-110日龄的雏鸡血清进行检测,是因为45-60日龄的雏鸡属于育成期,并且在此阶段雏鸡容易发生疾病,对此阶段的雏鸡进行筛选是为了防止在养殖过程中受到沙门氏菌传染或者沙门氏菌检测结果为阴性1日龄雏鸡苗在养殖过程中转为沙门氏菌阳性,因此要在此阶段进行第一次淘汰筛选;而85-110日龄的育成鸡由于要从雏鸡鸡舍转移到蛋鸡鸡舍,因此为了防止隐形感染沙门氏菌(即携带沙门氏菌)的育成鸡转移到蛋鸡鸡舍,污染蛋鸡鸡舍的环境,造成传播。
可选的,所述步骤5中采用43-55℃的温水对所述鸡蛋进行清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43-55℃的温水,可以在很好地清除蛋壳表面的灰尘和杂菌的同时,保证鸡蛋的内在品质不受水的温度影响,从而确保鸡蛋的新鲜度。
可选的,所述步骤2中饲养所述雏鸡苗所选用的饲料原料和所述步骤4中饲养所述蛋鸡所选用的饲料原料配比不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雏鸡和蛋鸡各自生长期营养标准的不同调配不同配比的饲料原料,可以确保雏鸡和蛋鸡均能良好生长。
可选的,所述步骤1中采用碘制剂消毒药对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消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内的所有设备、器具、地面以及墙面进行充分消毒,避免饲养环境中的病原菌,即沙门氏菌的残存影响雏鸡和蛋鸡的生长,从而影响蛋鸡产蛋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为重金属和霉菌毒素均低于国家标准以及不含沙门氏菌的饲料原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具体包括了玉米、豆粕、小麦麸、石粉、石粒、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剂等。
本发明的一种可生食鲜鸡蛋的生产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选用至少闲置21-35天的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作为饲养车间,可以减少或避免饲养环境中的病原菌,即沙门氏菌的残存影响雏鸡和蛋鸡的生长。
(2)本发明采用43-55℃的温水,可以在很好地清除蛋壳表面的灰尘和杂菌的同时,保证鸡蛋的内在品质不受水的温度影响,从而确保鸡蛋的新鲜度。
(3)本发明选用不含沙门氏菌的饮用水和卫生达标的饲料则是为了保证雏鸡和蛋鸡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饮用水和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能够从养殖材料的源头控制沙门氏菌污染,进一步保证了雏鸡和蛋鸡的健康,同时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4)本发明采用对鸡蛋进行清洗、风干、杀菌和涂油的工艺处理,是为了避免蛋壳表面的杂菌污染,还可以避免未处理的鸡蛋存放一段时间后表面杂菌侵入鸡蛋内部,影响鸡蛋品质。
(5)本发明能够保证鸡蛋的品质安全,使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所得鸡蛋可直接生食,相对现有鸡蛋更加健康安全,还提高鸡蛋的附加值,操作方法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发明生产方法的流程图,一种可生食鲜鸡蛋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蛋鸡筛选养殖和鸡蛋筛选加工两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用空舍作为养殖车间,所述空舍包括至少闲置21-35天的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对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进行消毒处理,并检测经过消毒处理的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是否存在沙门氏菌,若存在,则继续消毒,反之,则消毒合格,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雏鸡鸡舍即为图1中的育雏育成舍,所述蛋鸡鸡舍即为图1中的产蛋鸡舍;
步骤2,将不携带沙门氏菌的1日龄雏鸡苗按照饲养密度要求装入消毒合格的雏鸡鸡舍内进行饲养,饲养所述雏鸡苗选用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以及不含沙门氏菌的饮用水;
步骤3,采集饲养到45-60日龄的雏鸡血清和85-110日龄的雏鸡血清,分别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淘汰该雏鸡,若检测结果为沙门氏菌阳性,则淘汰,反之,则检测合格;
步骤4,将检测合格且饲养到95-110日龄的蛋鸡转入消毒合格的蛋鸡鸡舍中进行饲养,饲养所述蛋鸡选用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以及不含沙门氏菌的饮用水;
步骤5,对所述蛋鸡鸡舍内的鸡蛋进行收集、筛选、清洗、风干、紫外线杀菌、涂油、包装以及销售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至少闲置21-35天的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作为饲养车间,可以减少或避免饲养环境中的病原菌,即沙门氏菌的残存影响雏鸡和蛋鸡的生长;选用不含沙门氏菌的饮用水和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则是为了保证雏鸡和蛋鸡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饮用水和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进一步保证了雏鸡和蛋鸡的健康,同时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对鸡蛋进行清洗、风干、杀菌和涂油处理,可以避免蛋壳表面的杂菌污染,进一步避免了鸡蛋存放一段时间后表面杂菌侵入鸡蛋内部,影响鸡蛋品质的现象。
上述技术方案中,选择对饲养到45-60日龄的雏鸡血清和85-110日龄的雏鸡血清进行检测,是因为45-60日龄的雏鸡属于育成期,并且在此阶段雏鸡容易发生疾病,对此阶段的雏鸡进行筛选是为了防止在养殖过程中受到沙门氏菌传染或者沙门氏菌检测结果为阴性1日龄雏鸡苗在养殖过程中转为沙门氏菌阳性,因此要在此阶段进行第一次淘汰筛选;而85-110日龄的育成鸡由于要从雏鸡鸡舍转移到蛋鸡鸡舍,因此为了防止隐形感染沙门氏菌(即携带沙门氏菌)的育成鸡转移到蛋鸡鸡舍,污染蛋鸡鸡舍的环境,造成传播。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采用43-55℃的温水对所述鸡蛋进行清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很好地清除蛋壳表面的灰尘和杂菌的同时,保证鸡蛋的内在品质不受水的温度影响,从而确保鸡蛋的新鲜度。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饲养所述雏鸡苗所选用的饲料原料和所述步骤4中饲养所述蛋鸡所选用的饲料原料配比不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雏鸡和蛋鸡各自生长期营养标准的不同调配不同配比的饲料原料,可以确保雏鸡和蛋鸡均能良好生长。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采用碘制剂消毒药对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消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内的所有设备、器具、地面以及墙面进行充分消毒,避免饲养环境中的病原菌,即沙门氏菌的残存影响雏鸡和蛋鸡的生长,从而影响蛋鸡产蛋的质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为重金属和霉菌毒素均低于国家标准以及不含沙门氏菌的饲料原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具体包括了玉米、豆粕、小麦麸、石粉、石粒、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剂等。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除了对养殖环境的消毒处理,还会对鸡舍设备、生产厂区、鸡蛋存放车间、饲料运输车辆、鸡蛋包装材料等均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对供水系统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和沙门氏菌检测,杜绝容易携带沙门氏菌的动物污染鸡蛋生产中的任意一个过程,容易携带沙门氏菌的动物包括人、老鼠、野鸟、寄生虫等。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只是最优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发明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可生食鲜鸡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蛋鸡筛选养殖和鸡蛋筛选加工两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用空舍作为养殖车间,所述空舍包括至少闲置21-35天的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对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进行消毒处理,并检测经过消毒处理的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是否存在沙门氏菌,若存在,则继续消毒,反之,则消毒合格;
步骤2,将不携带沙门氏菌的1日龄雏鸡苗按照饲养密度要求装入消毒合格的雏鸡鸡舍内进行饲养,饲养所述雏鸡苗选用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以及不含沙门氏菌的饮用水;
步骤3,采集饲养到45-60日龄的雏鸡血清和85-110日龄的雏鸡血清,分别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淘汰该雏鸡,若检测结果为沙门氏菌阳性,则淘汰,反之,则检测合格;
步骤4,将检测合格且饲养到95-110日龄的蛋鸡转入消毒合格的蛋鸡鸡舍中进行饲养,饲养所述蛋鸡选用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以及不含沙门氏菌的饮用水;
步骤5,对所述蛋鸡鸡舍内的鸡蛋进行收集、筛选、清洗、风干、紫外线杀菌、涂油、包装以及销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食鲜鸡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43-55℃的温水对所述鸡蛋进行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食鲜鸡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饲养所述雏鸡苗所选用的饲料原料和所述步骤4中饲养所述蛋鸡所选用的饲料原料配比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食鲜鸡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碘制剂消毒药对所述雏鸡鸡舍和蛋鸡鸡舍消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食鲜鸡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达标的饲料原料为重金属和霉菌毒素均低于国家标准以及不含沙门氏菌的饲料原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