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31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装置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需求。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各种具有不同特性的显示产品也随之应用而生。其中,消费者现在不仅仅追求简单的大屏幕,更是希望能够在实现大屏幕的同时更好的满足便捷性和便携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壳体;

柔性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包括相邻设置的平面弯折显示部和卷曲显示部,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可沿预设轴线进行弯折,所述卷曲显示部在卷曲状态可卷曲收纳于所述壳体内,在拉伸状态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壳体之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平面弯折支撑部和卷曲收纳部,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设置于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上并与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连接,所述卷曲显示部在卷曲状态时收纳于所述卷曲收纳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折叠转轴组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折叠转轴组件连接,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可沿所述折叠转轴组件进行弯折并同时带动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进行弯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包括第一非弯折区、第二非弯折区和弯折区,所述弯折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非弯折区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之间,所述第一非弯折区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非弯折区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转轴组件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弯折区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曲收纳部包括收纳腔和卷曲转轴,所述卷曲转轴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设置有收纳开口,所述收纳开口与所述卷曲转轴平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拉伸端,所述拉伸端位于所述卷曲显示部远离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的一端,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通过所述收纳开口伸入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拉伸端与所述卷曲转轴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可沿着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方向弯折,也可沿着朝向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方向弯折。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卷曲状态下,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和卷曲收纳部紧邻接触;在拉伸状态下,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和卷曲收纳部彼此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和所述卷曲显示部一体成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卷曲状态或拉伸状态下,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可处于弯折状态或展开状态的任一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包括相邻设置的平面弯折显示部和卷曲显示部,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可沿预设轴线进行弯折,所述卷曲显示部在卷曲状态可卷曲收纳于所述壳体内,在拉伸状态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壳体之外。通过在柔性显示面板同时设置可以弯折的平面弯折显示部和可以卷曲收纳于壳体的卷曲显示部,将可弯折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进一步地进行了延展,在实现大屏幕显示的同时实现了收纳体积小、方便携带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柔性显示装置处于卷曲且弯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柔性显示装置处于卷曲且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柔性显示装置处于拉伸且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柔性显示装置处于拉伸且弯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柔性显示装置100;

壳体10;平面弯折支撑部11;第一支撑件111;第二支撑件112;折叠转轴组件113;卷曲收纳部12;收纳腔121;

柔性显示面板20;平面弯折显示部21;弯折区211;非弯折区212;第二非弯折区213;收纳开口123;卷曲显示部22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多个”包括两个,相当于至少两个。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100。

请参考图1至图4,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包括壳体10和柔性显示面板20,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包括相邻设置的平面弯折显示部21和卷曲显示部22,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可沿预设轴线进行弯折,所述卷曲显示部22在卷曲状态可卷曲收纳于所述壳体10内,在拉伸状态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壳体10之外。

本实施例通过在柔性显示面板20同时设置可以弯折的平面弯折显示部21和可以卷曲收纳于壳体10的卷曲显示部22,将可弯折的柔性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积进一步地进行了延展,在实现大屏幕显示的同时实现了收纳体积小、方便携带的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4,所述壳体10可以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外壳,具体的,可以为移动终端的中框及后盖等相关结构。所述壳体10包括平面弯折支撑部11和卷曲收纳部12。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11包括第一支撑件111、第二支撑件112和折叠转轴组件113,所述第一支撑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2通过所述折叠转轴组件113连接,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11可沿所述折叠转轴组件113进行弯折。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11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支撑件112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2的材质为金属、塑料等。所述第一支撑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2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还可以包括泡棉等结构。

具体的,所述折叠转轴组件113可以包括铰链、齿轮等。所述折叠转轴组件113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弯折的过程中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提供旋转所需的轴线,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展开状态时,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提供支撑力以使得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可以保持展平状态。

具体的,所述卷曲收纳部12包括收纳腔121和卷曲转轴,所述卷曲转轴位于所述收纳腔121内,所述收纳腔121设置有收纳开口123,所述收纳开口123与所述卷曲转轴平行设置。所述卷曲转轴连接有弹性形变组件,所述卷曲转轴可在所述弹性形变组件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卷曲收纳部12设置有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用于锁定所述卷曲转轴的位置状态。在所述卡扣组件闭合后,所述卷曲转轴固定在相应的具体位置,不再转动;在所述卡扣组件打开后,所述卷曲转轴可继续在拉力或者形变力等的作用下进行转动。

具体的,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卷曲状态下,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11与所述卷曲收纳部12紧邻接触设置;在拉伸状态下,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11和卷曲收纳部12彼此分离。

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4,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包括相邻设置的平面弯折显示部21和卷曲显示部22。

具体的,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和所述卷曲显示部22一体成形。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和卷曲显示部22为同一柔性显示面板20的不同显示区域,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和所述卷曲显示部22可分别独立显示画面,也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显示同一画面。

具体的,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平面弯折支撑部11上并与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11连接。具体的,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贴合在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11上。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包括第一非弯折区212、第二非弯折区213和弯折区211,所述弯折区211设置在所述第一非弯折区212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213之间。所述第一非弯折区212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非弯折区213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12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非弯折区212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11的第一表面贴合,所述第二非弯折区213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12的第二表面贴合。所述折叠转轴组件113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弯折区211内。

具体的,所述壳体10的平面弯折支撑部11沿所述折叠转轴组件113进行弯折的同时带动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进行弯折。所述壳体10可沿着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方向弯折,也可沿着朝向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方向弯折。即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可以为外弯柔性显示装置也可以为内弯柔性显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包括n个非弯折区和n-1个弯折区,n为大于2的整数,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非弯折区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弯折区。每个弯折区的弯折朝向互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包括拉伸端,所述拉伸端位于所述卷曲显示部22远离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的一端,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通过所述收纳开口123伸入所述收纳腔121内,所述拉伸端与所述卷曲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卷曲显示部22在卷曲状态时收纳于所述卷曲收纳部12。具体的,所述卷曲显示部22在卷曲状态时缠绕在所述卷曲转轴上,收纳于所述卷曲收纳部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还包括卷曲支撑部,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卷曲支撑部用于对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卷曲显示部22提供支撑作用,以使所述卷曲显示部22保持为稳定的平面状态。具体的,所述卷曲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卷曲收纳部12靠近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11的一侧,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卷曲显示部22处于卷曲状态或者处于拉伸状态但无需维持平面状态时,所述卷曲支撑部平行于所述收纳开口123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卷曲显示部22处于拉伸状态且需要维持稳定平面状态时,所述卷曲支撑部旋转为与所述收纳开口123垂直的方向,抵接在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11。具体的,所述卷曲支撑部为长度可伸缩调节的结构。所述卷曲支撑部的长度根据所述卷曲显示部22从所述卷曲收纳部12拉出的长度相应调节。

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处于卷曲状态或拉伸状态下,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可处于弯折状态或展开状态的任一状态。

请参照图1,图1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卷曲且弯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该状态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完全收纳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卷曲显示部22收纳于所述壳体10的卷曲收纳部12内,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平面弯折显示部21处于弯折状态。在内弯的情况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所述第一非弯折区212和所述第二非弯折区213位于所述壳体10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2之间;在外弯的情况下,所述壳体10的所述第一支撑件11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12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所述第一非弯折区212和所述第二非弯折区213之间。在该状态下,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若为内弯,则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不进行显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若为外弯,则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卷曲显示部22不进行显示,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的部分或者全部可根据需求进行显示,也可根据需求不进行显示。具体的,处于卷曲且弯折状态的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在外弯情况下,仅所述第一非弯折区212进行显示,这样在完全收纳的情况下可实现基础功能操作,同时达到便携和能耗低的目的。

请参照图2,图2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卷曲且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在该状态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卷曲显示部22收纳于所述壳体10的卷曲收纳部12内,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平面弯折显示部21处于展开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可以在同一平面内示更大面积的画面,满足了大屏幕显示的需求。

请参照图3,图3位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拉伸且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在该状态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卷曲显示部22拉伸出所述壳体10的卷曲收纳部12,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平面弯折显示部21处于展开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积相较于图2所示的卷曲且展开状态的显示面积实现了进一步的延展,这样就可以满足显示更大画面的需求。

请参照图4,图4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拉伸且弯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在该状态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卷曲显示部22拉伸出所述壳体10的卷曲收纳部12,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的平面弯折显示部21处于弯折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为内弯的情况下,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不进行显示,所述卷曲显示部22可根据需求进行显示;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为外弯的情况下,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21和所述卷曲显示部22均可分别根据需求进行显示,也均可分别根据需求不进行显示,具体的,所述卷曲显示部22可和与之相邻的第一非显示区或第二非显示区共同显示同一画面。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可处于拉伸且弯折状态,这样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实现了更灵活多样的显示形态,在满足用户便捷、大屏及便携等显示需求的同时提供了更多、更灵活的显示选择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柔性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包括相邻设置的平面弯折显示部和卷曲显示部,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可沿预设轴线进行弯折,所述卷曲显示部在卷曲状态可卷曲收纳于所述壳体内,在拉伸状态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壳体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平面弯折支撑部和卷曲收纳部,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设置于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上并与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连接,所述卷曲显示部在卷曲状态时收纳于所述卷曲收纳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折叠转轴组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折叠转轴组件连接,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可沿所述折叠转轴组件进行弯折并同时带动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进行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包括第一非弯折区、第二非弯折区和弯折区,所述弯折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非弯折区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之间,所述第一非弯折区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非弯折区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转轴组件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弯折区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收纳部包括收纳腔和卷曲转轴,所述卷曲转轴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设置有收纳开口,所述收纳开口与所述卷曲转轴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拉伸端,所述拉伸端位于所述卷曲显示部远离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的一端,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通过所述收纳开口伸入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拉伸端与所述卷曲转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可沿着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方向弯折,也可沿着朝向背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方向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卷曲状态下,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和卷曲收纳部紧邻接触;

在拉伸状态下,所述平面弯折支撑部和卷曲收纳部彼此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和所述卷曲显示部一体成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卷曲状态或拉伸状态下,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可处于弯折状态或展开状态的任一状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包括相邻设置的平面弯折显示部和卷曲显示部,所述平面弯折显示部可沿预设轴线进行弯折,所述卷曲显示部在卷曲状态可卷曲收纳于所述壳体内,在拉伸状态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壳体之外。通过在柔性显示面板同时设置可以弯折的平面弯折显示部和可以卷曲收纳于壳体的卷曲显示部,将可弯折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进一步地进行了延展,在实现大屏幕显示的同时实现了收纳体积小、方便携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闫德松;单奇;廖富;李林林;赵永丰;董帆;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7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