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黑鱼的高产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摄取的食物;鱼类由于不含脂肪,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喜爱。其中黑鱼是经常食用的一种,黑鱼学名称之为乌鳢,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对池塘水质的要求低,可以高密度养殖、产量高、效益高、生长速度快,早春繁育的鱼苗当年就可以养成商品鱼,发病少,成活率高,运输简单,便于远距离销售,因此是很多渔民首选鱼苗之一。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加快,大面积养殖黑鱼越来越多,但是养殖过程中由于片面的追求数量,使得鱼病发生越来越广泛,造成黑鱼产量、质量以及效益无法达到理想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鱼的高产养殖技术,经该种黑鱼养殖技术养殖得到的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黑鱼的高产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挑选养殖池塘时,池塘深度为1-2m,且池塘底部留有深0.2m的淤泥层,便于后期改善水质,提高养殖过程中黑鱼可食用微生物的量;池塘选择地靠近河流或水库,且水质的ph值为6.0-7.0,水体的溶氧含量为4-5mg/l,可以有效地降低黑鱼缺氧浮头的情况,降低了黑鱼的死亡率;池塘注水后,在池塘四周种上水草,水草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0-20%,水草作为隐蔽物,便于遮挡阳光、避暑、捕食,同时还能净化水质,调节水温。
挑选规格接近,无病无伤的黑鱼鱼苗作为鱼种,并将黑鱼鱼苗放置于浓度为4-5%的食盐水中浸浴5-10min,对黑鱼鱼苗进行消毒,可以减少鱼苗自身带有的细菌,降低养殖过程中育苗的发病率,投放密度为每亩6000-7000尾,合理的投放密度,可以在保证鱼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提高后期收获黑鱼的产量;鱼种放养初期,饲料投喂量为池塘中黑鱼总体重的8-10%,黑鱼长至100-150g时,饲料投喂量为池塘中黑鱼总体重的6-7%,黑鱼体重大于150g后,饲料投喂量为池塘中黑鱼总体重的5%,每日投喂1-2次,且投喂时间分别为上午的8-9时和下午的4-5时,可以在保证鱼苗正常生长的情况,采用合理的投料方式,可以减少投料成本,从而增大经济收益;日常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和鱼的活动,水色成青绿色为最优质水,每月定量更换池塘内总水量的1/4-1/3,通过观察水质和鱼的情况,可以最优先做出合理的调整方法,降低黑鱼的死亡率。
防治水霉病,先用0.5mg/kg的甲基蓝液进行全池消毒,1l的池水倒入20mg的甲基蓝,再对黑鱼采用3-5%浓度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min;防治烂腮病,每亩池水倒入10ml的阿维菌素液进行全池消毒;防治肠炎病,在100kg的鱼饲料中倒入34g的土霉素原粉,连续喂3日,每日2次。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采用鱼苗投放前,鱼苗消毒处理,可以高效地进行杀灭病菌,提高后期鱼苗的肉质和品质。
(2)采用最优化的黑鱼病防治方案,可以在对黑鱼发病时做出最优解,在不影响鱼肉质量的情况下,降低了黑鱼的死亡率,增大了后期的黑鱼产量。
(3)采用最优质化的投料方案,提高鱼体的生长速率,并提升后期鱼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黑鱼的高产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挑选养殖池塘时,池塘深度为1-2m,且池塘底部留有深0.2m的淤泥层,便于后期改善水质,提高养殖过程中黑鱼可食用微生物的量;池塘选择地靠近河流或水库,且水质的ph值为6.0-7.0,水体的溶氧含量为4-5mg/l,可以有效地降低黑鱼缺氧浮头的情况,降低了黑鱼的死亡率;池塘注水后,在池塘四周种上水草,水草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0-20%,水草作为隐蔽物,便于遮挡阳光、避暑、捕食,同时还能净化水质,调节水温。
挑选规格接近,无病无伤的黑鱼鱼苗作为鱼种,并将黑鱼鱼苗放置于浓度为4-5%的食盐水中浸浴5-10min,对黑鱼鱼苗进行消毒,可以减少鱼苗自身带有的细菌,降低养殖过程中育苗的发病率,投放密度为每亩6000-7000尾,合理的投放密度,可以在保证鱼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提高后期收获黑鱼的产量;鱼种放养初期,饲料投喂量为池塘中黑鱼总体重的8-10%,黑鱼长至100-150g时,饲料投喂量为池塘中黑鱼总体重的6-7%,黑鱼体重大于150g后,饲料投喂量为池塘中黑鱼总体重的5%,每日投喂1-2次,且投喂时间分别为上午的8-9时和下午的4-5时,可以在保证鱼苗正常生长的情况,采用合理的投料方式,可以减少投料成本,从而增大经济收益;日常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和鱼的活动,水色成青绿色为最优质水,每月定量更换池塘内总水量的1/4-1/3,通过观察水质和鱼的情况,可以最优先做出合理的调整方法,降低黑鱼的死亡率。
防治水霉病,先用0.5mg/kg的甲基蓝液进行全池消毒,1l的池水倒入20mg的甲基蓝,再对黑鱼采用3-5%浓度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min;防治烂腮病,每亩池水倒入10ml的阿维菌素液进行全池消毒;防治肠炎病,在100kg的鱼饲料中倒入34g的土霉素原粉,连续喂3日,每日2次。
1.一种黑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养殖前准备工作:
1)挑选合适的养殖池塘;
2)挑选黑鱼养殖时所需的水源并准备移植水草;
b)鱼苗投放工作:
1)鱼苗投放前准备工作;
2)合理地饲料搭配比例和投喂方式;
3)日常管理;
c)鱼病防治:
1)黑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病症的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挑选养殖池塘时,池塘深度为1-2m,且池塘底部留有深0.2m的淤泥层;池塘选择地靠近河流或水库,且水质的ph值为6.0-7.0,水体的溶氧含量为4-5mg/l;池塘注水后,在池塘四周种上水草,水草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挑选规格接近,无病无伤的黑鱼鱼苗作为鱼种,并将黑鱼鱼苗放置于浓度为4-5%的食盐水中浸浴5-10min,投放密度为每亩6000-7000尾;鱼种放养初期,饲料投喂量为池塘中黑鱼总体重的8-10%,黑鱼长至100-150g时,饲料投喂量为池塘中黑鱼总体重的6-7%,黑鱼体重大于150g后,饲料投喂量为池塘中黑鱼总体重的5%,每日投喂1-2次,且投喂时间分别为上午的8-9时和下午的4-5时;日常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和鱼的活动,水色成青绿色为最优质水,每月定量更换池塘内总水量的1/4-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防治水霉病,先用0.5mg/kg的甲基蓝液进行全池消毒,1l的池水倒入20mg的甲基蓝,再对黑鱼采用3-5%浓度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min;防治烂腮病,每亩池水倒入10ml的阿维菌素液进行全池消毒;防治肠炎病,在100kg的鱼饲料中倒入34g的土霉素原粉,连续喂3日,每日2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