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为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最大体长约30厘米,栖息深度为0-20米,无毒,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
由于环境的污染日益加重,鲫鱼的生长环境遭到威胁,使得鲫鱼的免疫力、活力较低,导致鲫鱼的鱼苗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鱼苗成熟后,鱼肉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经鲫鱼养殖技术养殖得到的鲫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池塘面积5-10亩、有优质水源和水质、排水和注水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塘,便于后期打捞;在鱼苗投放前,对池塘进行干塘处理,将100-200kg生石灰或漂白粉均匀均匀泼洒入池,泼洒后隔五天注水清理池塘,清理池塘后隔一周即可投放鱼苗,可以杀灭池塘中大量的病原体和有害物,提高后期鱼苗的质量。
按照池塘80∶20高产高效养殖规模式,放养鲫鱼为主的同时搭配放养一些花鲢,其中鲫鱼产量占80%,花鲢占20%;体重规格为20-60g的鲫鱼的放养密度为1400-1500尾每亩;鱼苗在放养前,用浓度为1-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10min,再用20-3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10-20min,严格对鱼体进行消毒,可以降低鱼苗的发病率。
驯化时,降低水位至30-50cm,驯化时水质保持清澈,并在饲料中加入质量比为20%的诱食剂;所述的诱食剂为d型鱼类诱食剂,鱼种经驯化后才能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鱼食投喂时,根据不同阶段的育苗的不同营养需求和新陈代谢,幼鱼阶段日投喂量占约体重的10%,且投喂次数每天2-3次;成鱼阶段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2-3%,且投喂次数为3-5次。
日常巡查鱼塘,观察鱼体摄食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观察鱼体有无浮头现象防止泛塘发生;每月对池塘的池水进行更替,每次换水量应为池塘总水量的1/4-1/3;鱼塘配备水质测定仪器或水质快速检测盒测定池水相关理化指标,以便采用相应的管理对策。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采用鱼苗投放前,鱼塘和鱼苗消毒处理,可以高效地进行杀灭病菌,提高后期鱼苗的肉质和品质。
(2)在养殖鲫鱼的过程中,对鱼苗进行驯化,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3)采用最优质化的投料方案,提高鱼体的生长速率,并提升后期鱼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池塘面积8亩、有优质水源和水质、排水和注水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塘,便于后期打捞;在鱼苗投放前,对池塘进行干塘处理,将150kg生石灰或漂白粉均匀均匀泼洒入池,泼洒后隔五天注水清理池塘,清理池塘后隔一周即可投放鱼苗,可以杀灭池塘中大量的病原体和有害物,提高后期鱼苗的质量。
按照池塘80∶20高产高效养殖规模式,放养鲫鱼为主的同时搭配放养一些花鲢,其中鲫鱼产量占80%,花鲢占20%;体重规格为40g的鲫鱼的放养密度为500尾每亩;鱼苗在放养前,用浓度为2%的食盐水浸浴鱼体7min,再用2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15min,严格对鱼体进行消毒,可以降低鱼苗的发病率。
驯化时,降低水位至40cm,驯化时水质保持清澈,并在饲料中加入质量比为20%的诱食剂;所述的诱食剂为d型鱼类诱食剂,鱼种经驯化后才能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鱼食投喂时,根据不同阶段的育苗的不同营养需求和新陈代谢,幼鱼阶段日投喂量占约体重的10%,且投喂次数每天2次;成鱼阶段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2%,且投喂次数为3次。
日常巡查鱼塘,观察鱼体摄食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观察鱼体有无浮头现象防止泛塘发生;每月对池塘的池水进行更替,每次换水量应为池塘总水量的1/4;鱼塘配备水质测定仪器或水质快速检测盒测定池水相关理化指标,以便采用相应的管理对策。
1.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挑选池塘:挑选水质优良、池边和池底整齐的鱼塘作为养殖鱼塘;
b)鱼种放养:按照池塘大小将鲫鱼鱼苗和花鲢混搭投放入池;
c)鱼种驯化:通过降低池塘水位,改变投喂方式等方法进行鱼种的驯化:
d)鱼食投喂:采用科学的饲料投喂技术对鱼苗进行饲料投喂;
e)鱼塘管理:日常对鱼塘进行观察,稍加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选择池塘面积5-10亩、有优质水源和水质、排水和注水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塘;在鱼苗投放前,对池塘进行干塘处理,将100-200kg生石灰或漂白粉均匀均匀泼洒入池,泼洒后隔五天注水清理池塘,清理池塘后隔一周即可投放鱼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按照池塘80∶20高产高效养殖规模式,放养鲫鱼为主的同时搭配放养一些花鲢,其中鲫鱼产量占80%,花鲢占20%;体重规格为20-60g的鲫鱼的放养密度为1400-1500尾每亩;鱼苗在放养前,用浓度为1-3%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10min,再用20-3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10-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驯化时,降低水位至30-50cm,驯化时水质保持清澈,并在饲料中加入质量比为20%的诱食剂;所述的诱食剂为d型鱼类诱食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鱼食投喂时,幼鱼阶段日投喂量占约体重的10%,且投喂次数每天2-3次;成鱼阶段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2-3%,且投喂次数为3-5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鲫鱼的高产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日常巡查鱼塘,观察鱼体摄食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每月对池塘的池水进行更替,每次换水量应为池塘总水量的1/4-1/3;鱼塘配备水质测定仪器或水质快速检测盒测定池水相关理化指标。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