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光唇鱼属于鲤行目,鲤科,常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山区,生活于水质清澈的山涧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湍环境中,喜好栖息与沙质底或水流湍急的河溪中,在水温18-27℃时产卵,产卵季节一般为5-8月,繁殖期一般为6-7月,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公开号为cn10657739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养殖光唇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基于就地采集野生光唇鱼幼鱼训化、培育至性成熟,采用外源性催产药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3)和地欧酮(dom),经一次注射法促使自然成熟的光唇鱼亲鱼性腺进一步发育,通过干法受精,从而获得受精卵,再经过特制孵化装备流水孵化至出膜,解决规模化生产的目的。但是,该方法孵化率较低,无法降低在培育过程中鱼苗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光唇鱼的存活率和产量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光唇鱼孵化率和产量较低,鱼苗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亲鱼选择和强化,将体重在50-200g的光唇鱼放置网箱养殖,雌雄亲鱼按1:1.2的数量比放养入产卵池,每立方米池水中放养雌亲鱼4-5尾;
s2、人工催产,对亲鱼注射催产药物进行催产,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的1/3-1/2,催产药物注射后将亲鱼置于暂养池遮光养育;
s3、人工授精,将鱼卵和雄鱼精液按照雌雄比为1:1-2充分混合并形成受精卵;
s4、人工孵化,采用静水孵化,把受精卵放入盛有养殖水的孵化箱,每个孵化箱内放入密度为3-6粒/cm3进行孵化,经过150-160h的遮光、静置孵化,通过调节养殖水的温度干预受精卵的孵化出壳期,每日早晚各换水1次,每次换水1/2,同时添加水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
s5、育苗,将孵化出的仔鱼放养入池水,培育出光唇鱼幼苗,每立方米池水放养仔鱼5000-6000尾,溶解氧为不低于8mg/l,ph值为6.8-7.2,添加水质改良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质改良剂按质量分数包括甘草10%-12%,光合细菌培养液15%,糖蜜酒精废液5%,黄腐酸3%,em菌2%,三氯化钾2%,大青叶20%-30%,余量为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在步骤s4中的养殖水的温度为控制在18-24℃。
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3中发现死卵和未受精卵时应及时排出,死卵和未受精卵排除掉以后,每3-5小时更换水一次,保持孵化水质的清洁。
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3中,将鱼卵和雄鱼精液挤入擦干的白瓷盆搅拌,搅拌好的受精卵置于装有清水的塑料大盆容器静置40min待受精卵充分吸水膨胀卵膜举起30-40min后再用清水清洗受精卵1-2次。
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1中以虾、鱿鱼、蟹、小杂鱼交替投喂,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以亲鱼停止摄食为度,日投喂量为亲鱼体中的1%-1.5%,每天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50%。
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1中,池水溶解氧不低于8.0mg/l,ph值为6.8-7.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s2中使用的催产药物组合剂量为鱼用激素中南3号:5ml/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μg/kg、地欧酮:5mg/kg。
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5中投喂水蚯蚓,慢慢过渡到水蚯蚓和饲料混合投喂,最终投喂人工饲料。
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人工催产的水温控制在16-18℃,催产效应时间为30-32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该方法繁育的光唇鱼受精卵的孵化率更高,通过添加水质改善剂在培育过程中降低了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存活率,从而了保证了光唇鱼的高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光唇鱼的繁育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亲鱼选择和强化,选择3-4龄,体重在50-200g的光唇鱼成熟个体进行养成,将光唇鱼放置网箱养殖,养殖密度10尾/m3,以虾、鱿鱼、蟹、小杂鱼交替投喂饲料,每天投喂2次,每次投喂以亲鱼停止摄食为度,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1.5%,每天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50%,辅助投喂枝状海藻,每月投喂5kg,养殖时间2-3个月;在繁殖年的前一年11月份,将雌雄亲鱼按1:1.2的数量比放养入产卵池,每立方米池水中放养雌亲鱼4-5尾,池水溶解氧不低于8.0mg/l,ph值为6.8-7.2。
s2、人工催产,每年5月开始,在水温为16-25摄氏度时,进行亲鱼催产,胸鳍基部注射催产药物,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的1/3-1/2,催产药物注射后亲鱼置于暂养池遮光养育,水温控制在16-18℃,效应时间为30h;催产药物组合剂量为鱼用激素中南3号:5ml/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μg/kg、地欧酮:5mg/kg。
s3、人工授精,鱼卵和雄鱼精液按照雌雄比为1:1-2,挤入擦干的白瓷盆中,用羽毛充分搅拌1-2分钟,加少许清水再搅拌1-2分钟,使精卵充分混合,将搅拌好的受精卵置于装有清水的塑料大盆容器静置40min待受精卵充分吸水膨胀卵膜举起35min后再用清水清洗受精卵2次;发现死卵和未受精卵时应及时排出,死卵和未受精卵排除掉以后,每4小时更换水一次,保持孵化水质的清洁。
s4、人工孵化,采用流水孵化或静水孵化,把孵化箱放入孵化槽内,加水后放入受精卵,每个孵化箱内放入密度为5粒/cm3进行孵化,养殖水的温度为18℃,经过150h的孵化,受精卵就开始破膜而出;放置受精卵3500粒,室内温度控制在16-20℃,遮光、静置孵化,每日早晚换水2次,每次换水1/2。
s5、育苗,将仔鱼放养入池水的水温为22-25℃,溶解氧为不低于8mg/l,ph值为7,每立方米池水放养仔鱼5000尾,定期添加水质改良剂,第一周每天投喂蚯蚓浆三次,每次投喂量为10-15g/尾;一周后,开始投喂粉末状的粗蛋白和蚯蚓浆,质量比为1:1-2,蛋白含量为40-50%,早晚各投喂一下,从而得到光唇鱼幼苗。计算出育苗发病率为11.2%,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1.5%,幼苗的产量为24立方/k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还具有以下实施过程,
在步骤s4和步骤s5中添加水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水质改良剂按质量分数包括甘草12%,光合细菌培养液15%,糖蜜酒精废液5%,黄腐酸3%,em菌2%,三氯化钾2%,大青叶25%,余量为水。在步骤s4中,通过调节孵化养殖水的温度控制在18.3℃附近,以此干预受精卵的孵化出壳期,计算出育苗发病率为1.2%,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1.8%,幼苗的产量为27立方/kg,从而降低了发病率。
其它具体步骤实施过程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还具有以下实施过程,
在步骤s4和步骤s5中添加水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水质改良剂按质量分数包括甘草12%,光合细菌培养液15%,糖蜜酒精废液5%,黄腐酸3%,em菌2%,三氯化钾2%,大青叶25%,余量为水。在步骤s4中,通过调节孵化养殖水的温度控制在24℃以上,计算出育苗发病率为0.8%,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3.6%,幼苗的产量为28立方/kg,养殖水的温度干预受精卵的孵化出壳期,从而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
其它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还具有以下实施过程,
在步骤s4和步骤s5中添加水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水质改良剂按质量分数包括甘草12%,光合细菌培养液15%,糖蜜酒精废液5%,黄腐酸3%,em菌2%,三氯化钾2%,大青叶25%,余量为水。在步骤s4中,通过调节孵化养殖水的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附近,干预受精卵的孵化出壳期,计算出育苗发病率为0.9%,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7.3%,幼苗的产量为30立方/kg,从而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产量。
其它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实施例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孵化养殖水的温度控制在小于18℃,且不添加水质改良剂,其他操作步骤参照实施例1。
将上述实施例的繁育方法与对比例的繁育方法进行对比,具体通过发病率、孵化率以及幼苗的产量进行评价,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的评价对比表
由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的光唇鱼繁育方法得到的光唇鱼,其孵化率至少提高了5%,发病率降低了近10%,产量至少提高了20%,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的繁育方法得到的光唇鱼提高了孵化和产量,降低了发病率,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1.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亲鱼选择和强化,将体重在50-200g的光唇鱼放置网箱养殖,雌雄亲鱼按1:1.2的数量比放养入产卵池,每立方米池水中放养雌亲鱼4-5尾;
s2、人工催产,对亲鱼注射催产药物进行催产,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的1/3-1/2,催产药物注射后将亲鱼置于暂养池遮光养育;
s3、人工授精,将鱼卵和雄鱼精液按照雌雄比为1:1-2充分混合并形成受精卵;
s4、人工孵化,采用静水孵化,把受精卵放入盛有养殖水的孵化箱,每个孵化箱内放入密度为3-6粒/cm3进行孵化,经过150-160h的遮光、静置孵化,通过调节养殖水的温度干预受精卵的孵化出壳期,每日早晚各换水1次,每次换水1/2,同时添加水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
s5、育苗,将孵化出的仔鱼放养入池水,每立方米池水放养仔鱼5000-6000尾,溶解氧为不低于8mg/l,ph值为6.8-7.2,添加水质改良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改良剂按质量分数包括甘草10%-12%,光合细菌培养液15%,糖蜜酒精废液5%,黄腐酸3%,em菌2%,三氯化钾2%,大青叶20%-30%,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s4中的养殖水的温度控制在18-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发现死卵和未受精卵时应及时排出,死卵和未受精卵排除掉以后,每3-5小时更换水一次,保持孵化水质的清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将鱼卵和雄鱼精液挤入擦干的白瓷盆搅拌,搅拌好的受精卵置于装有清水的塑料大盆容器静置40min待受精卵充分吸水膨胀卵膜举起30-40min后再用清水清洗受精卵1-2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以虾、鱿鱼、蟹、小杂鱼交替投喂,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以亲鱼停止摄食为度,日投喂量为亲鱼体中的1%-1.5%,每天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池水溶解氧不低于8.0mg/l,ph值为6.8-7.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使用的催产药物组合剂量为鱼用激素中南3号:5ml/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μg/kg、地欧酮:5mg/k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投喂水蚯蚓,慢慢过渡到水蚯蚓和饲料混合投喂,最终投喂人工饲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唇鱼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人工催产的水温控制在16-18℃,催产效应时间为30-32h。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