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具体说是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存放冷冻液化气体的罐式集装箱。为了减少漏热,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储罐中的内罐体与外罐体间均通过支撑装置形成间隙。

目前,传统的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有水平布置的储罐。所述储罐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罐体和内罐体,外罐体内表面与内罐体的外表面间有间隙。所述内罐体一端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与外罐体间均有第一支撑机构,内罐体另一端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与外罐体间均有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穿过外罐体的底部伸出在外,且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均固定在外罐体上。这种支撑装置中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均是仅固定在外罐体上的,即内罐体的重力全部传递到外罐体上,承受的重力较大,易在连接处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导致支撑的稳定性较差,且外罐体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的稳定性较好,不易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有水平布置的储罐。所述储罐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罐体和内罐体,外罐体内表面与内罐体的外表面间有间隙。所述内罐体一端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与外罐体间均有第一支撑机构,内罐体另一端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与外罐体间均有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穿过外罐体的底部伸出在外。其特点是位于内罐体底部的两个第一支撑机构和两个第二支撑机构的外伸部均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框架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内弧形板,第一内弧形板的弧度与内罐体外表面相适配,且第一内弧形板与内罐体的外表面相固连。所述第一内弧形板上固定有内固定座,内固定座上有沿第一内弧形板径向布置的第一玻璃钢管,第一玻璃钢管的一端与内固定座相抵,第一玻璃钢管四周的内固定座上有凸环,第一玻璃钢管的外侧壁与凸环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第一玻璃钢管对应的外罐体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一外弧形板,第一玻璃钢管对应的外罐体侧壁和第一外弧形板上均有让位口,远离第一内弧形板的第一玻璃钢管一端穿过外罐体和第一外弧形板的让位口伸出在外,第一玻璃钢管的外伸端上套有第一支撑筒,第一支撑筒的筒底与第一玻璃钢管相抵,第一玻璃钢管对应的第一支撑筒筒底上有第一外固定环,第一外固定环的内侧壁与第一玻璃钢管的外侧壁相抵,第一支撑筒的筒口四周固定在第一外弧形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支撑杆均固定在第一支撑筒与框架间。

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内弧形板,第二内弧形板的弧度与内罐体外表面相适配,且第二内弧形板与内罐体的外表面相固连。所述第二内弧形板上有沿第二内弧形板径向布置的第二玻璃钢管,第二玻璃钢管的一端与第二内弧形板相抵。所述第二玻璃钢管对应的外罐体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二外弧形板,第二玻璃钢管对应的外罐体侧壁和第二外弧形板上均有让位口,远离第二内弧形板的第二玻璃钢管二端穿过外罐体和第二外弧形板的让位口伸出在外,第二玻璃钢管的外伸端上套有第二支撑筒,第二支撑筒的筒底与第二玻璃钢管相抵,第二玻璃钢管对应的第二支撑筒筒底上有第二外固定环,第二外固定环的内侧壁与第二玻璃钢管的外侧壁相抵,第二支撑筒的筒口四周固定在第二外弧形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支撑杆均固定在第二支撑筒与框架间。

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平行并排布置的矩形支撑框,两个矩形支撑框均成竖向布置,所述储罐位于两个矩形支撑框间。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的中位于内罐体底部的两个第一支撑机构和两个第二支撑机构的外伸部均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框架相连。由于重力的影响,内罐体的重量大多由位于内罐体底部的两个第一支撑机构和两个第二支撑机构传递,采用支撑杆,可使大部分内罐体的重力直接传递到框架上,外罐体承受的重力较小,连接处应力集中较少,使得支撑的稳定性较好,且大大延长了外罐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位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4位图1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平行并排布置的矩形支撑框1,两个矩形支撑框1均成竖向布置,两个矩形支撑框1间有水平布置的储罐。所述储罐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罐体2和内罐体3,外罐体2内表面与内罐体3的外表面间有间隙。所述内罐体3一端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与外罐体2间均有第一支撑机构,内罐体3另一端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与外罐体2间均有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穿过外罐体2的底部伸出在外。位于内罐体3底部的两个第一支撑机构和两个第二支撑机构的外伸部均通过支撑杆4与所述框架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内弧形板10,第一内弧形板10的弧度与内罐体3外表面相适配,且第一内弧形板10与内罐体3的外表面相固连。所述第一内弧形板10上固定有内固定座11,内固定座11上有沿第一内弧形板10径向布置的第一玻璃钢管9,第一玻璃钢管9的一端与内固定座11相抵,第一玻璃钢管9四周的内固定座11上有凸环12,第一玻璃钢管9的外侧壁与凸环12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第一玻璃钢管9对应的外罐体2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一外弧形板5,第一玻璃钢管9对应的外罐体2侧壁和第一外弧形板5上均有让位口,远离第一内弧形板10的第一玻璃钢管9一端穿过外罐体2和第一外弧形板5的让位口伸出在外,第一玻璃钢管9的外伸端上套有第一支撑筒6,第一支撑筒6的筒底与第一玻璃钢管9相抵,第一玻璃钢管9对应的第一支撑筒6筒底上有第一外固定环13,第一外固定环13的内侧壁与第一玻璃钢管9的外侧壁相抵,第一支撑筒6的筒口四周固定在第一外弧形板5上。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支撑杆4均固定在第一支撑筒6与框架间。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内弧形板14,第二内弧形板14的弧度与内罐体3外表面相适配,且第二内弧形板14与内罐体3的外表面相固连。所述第二内弧形板14上有沿第二内弧形板14径向布置的第二玻璃钢管15,第二玻璃钢管15的一端与第二内弧形板14相抵。所述第二玻璃钢管15对应的外罐体2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二外弧形板7,第二玻璃钢管15对应的外罐体2侧壁和第二外弧形板7上均有让位口,远离第二内弧形板14的第二玻璃钢管15二端穿过外罐体2和第二外弧形板7的让位口伸出在外,第二玻璃钢管15的外伸端上套有第二支撑筒8,第二支撑筒8的筒底与第二玻璃钢管15相抵,第二玻璃钢管15对应的第二支撑筒8筒底上有第二外固定环16,第二外固定环16的内侧壁与第二玻璃钢管15的外侧壁相抵,第二支撑筒8的筒口四周固定在第二外弧形板7上;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支撑杆4均固定在第二支撑筒8与框架间。

使用时,采用支撑杆4,可使大部分内罐体3的重力直接传递到框架上,外罐体2承受的重力较小,连接处应力集中较少,使得支撑的稳定性较好,且大大延长了外罐体2的使用寿命。而且,利用内固定座11对第一玻璃钢管9进行限位,使得四个第一支撑机构对应的内罐体3一端为固定端,从而便于在固定端铺设管道。第二玻璃钢管15与第二内弧形板14间没有周向限位,使得四个第二支撑机构对应的内罐体3一端为滑动端,在装载冷冻液化气导致内罐体3冷缩时,第二支撑机构与内罐体3间成滑动配合,避免整个支撑机构产生塑性变形。


技术特征:

1.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有水平布置的储罐;所述储罐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罐体(2)和内罐体(3),外罐体(2)内表面与内罐体(3)的外表面间有间隙;所述内罐体(3)一端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与外罐体(2)间均有第一支撑机构,内罐体(3)另一端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与外罐体(2)间均有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穿过外罐体(2)的底部伸出在外;其特征在于位于内罐体(3)底部的两个第一支撑机构和两个第二支撑机构的外伸部均通过支撑杆(4)与所述框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内弧形板(10),第一内弧形板(10)的弧度与内罐体(3)外表面相适配,且第一内弧形板(10)与内罐体(3)的外表面相固连;所述第一内弧形板(10)上固定有内固定座(11),内固定座(11)上有沿第一内弧形板(10)径向布置的第一玻璃钢管(9),第一玻璃钢管(9)的一端与内固定座(11)相抵,第一玻璃钢管(9)四周的内固定座(11)上有凸环(12),第一玻璃钢管(9)的外侧壁与凸环(12)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第一玻璃钢管(9)对应的外罐体(2)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一外弧形板(5),第一玻璃钢管(9)对应的外罐体(2)侧壁和第一外弧形板(5)上均有让位口,远离第一内弧形板(10)的第一玻璃钢管(9)一端穿过外罐体(2)和第一外弧形板(5)的让位口伸出在外,第一玻璃钢管(9)的外伸端上套有第一支撑筒(6),第一支撑筒(6)的筒底与第一玻璃钢管(9)相抵,第一玻璃钢管(9)对应的第一支撑筒(6)筒底上有第一外固定环(13),第一外固定环(13)的内侧壁与第一玻璃钢管(9)的外侧壁相抵,第一支撑筒(6)的筒口四周固定在第一外弧形板(5)上;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支撑杆(4)均固定在第一支撑筒(6)与框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内弧形板(14),第二内弧形板(14)的弧度与内罐体(3)外表面相适配,且第二内弧形板(14)与内罐体(3)的外表面相固连;所述第二内弧形板(14)上有沿第二内弧形板(14)径向布置的第二玻璃钢管(15),第二玻璃钢管(15)的一端与第二内弧形板(14)相抵;所述第二玻璃钢管(15)对应的外罐体(2)外表面上固定有第二外弧形板(7),第二玻璃钢管(15)对应的外罐体(2)侧壁和第二外弧形板(7)上均有让位口,远离第二内弧形板(14)的第二玻璃钢管(15)二端穿过外罐体(2)和第二外弧形板(7)的让位口伸出在外,第二玻璃钢管(15)的外伸端上套有第二支撑筒(8),第二支撑筒(8)的筒底与第二玻璃钢管(15)相抵,第二玻璃钢管(15)对应的第二支撑筒(8)筒底上有第二外固定环(16),第二外固定环(16)的内侧壁与第二玻璃钢管(15)的外侧壁相抵,第二支撑筒(8)的筒口四周固定在第二外弧形板(7)上;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支撑杆(4)均固定在第二支撑筒(8)与框架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平行并排布置的矩形支撑框(1),两个矩形支撑框(1)均成竖向布置,所述储罐位于两个矩形支撑框(1)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具体说是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内外罐支撑装置。它包括框架,框架上有水平布置的储罐。所述储罐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罐体和内罐体,外罐体内表面与内罐体的外表面间有间隙。所述内罐体一端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与外罐体间均有第一支撑机构,内罐体另一端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与外罐体间均有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穿过外罐体的底部伸出在外。其特点是位于内罐体底部的两个第一支撑机构和两个第二支撑机构的外伸部均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框架相连。该支撑装置的稳定性较好,不易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谭万将;单新华;巩良;朱伟;单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海核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6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