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金鱼养殖水处理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水产养殖单位产量大幅度提高,高密度水产养殖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鱼类粪便和残饵,以及鱼药的残留物,他们腐败后产生的有害物质直接污染水体和底泥,轻度污染可造成鱼类生活不适,饲料系数增高,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能使鱼类中毒、发病甚至死亡,为了改善水质,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换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区,水资源也逐渐成为了锦鲤养殖发展的瓶颈。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光合细菌在锦鲤养殖中调节养殖水的方法。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步骤为:(1)水泥池水质预处理:对水泥池内金鱼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2)改善水质:在一周龄的金鱼苗的饲养中,全池均匀泼洒光合细菌,每周泼洒1次,每次每池泼洒光合细菌10-14g/m3;(3)鱼病防治:将生病的金鱼捞至水箱内调养,用稀释10倍水的光合细菌液浸泡患有霉菌病的金鱼和患有皮肤病的金鱼,浸泡病鱼10-15min,然后把金鱼放回泼洒有光合细菌的水泥池中,半月后病鱼即可恢复健康。所述的水泥池的规格为14m×15m×2m,使用时加水1.8m深。所述的步骤(1)中的预处理采用的是活性炭、石英砂、细格栅或超滤膜技术处理。所述的光合细菌为单桶5kg装,活菌数量为10亿个以上/ml。所述的光合细菌不与杀菌剂、消毒剂和化学品同时存放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光合细菌可用于金鱼饵料,也能够降解水体中的残存饲料、鱼类的粪便及其他有机物,同时,还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节约水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步骤为:(1)水泥池水质预处理:对水泥池内金鱼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水泥池的规格为14m×15m×2m,使用时加水1.8m深,采用的是活性炭、石英砂、细格栅或超滤膜技术处理水质,去除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2)改善水质:在一周龄的金鱼苗的饲养中,全池均匀泼洒光合细菌,光合细菌为单桶5kg装,活菌数量为10亿个以上/ml,光合细菌不与杀菌剂、消毒剂和化学品同时存放使用,每周泼洒1次,每次每池泼洒光合细菌10-14g/m3;(3)鱼病防治:将生病的金鱼捞至水箱内调养,用稀释10倍水的光合细菌液浸泡患有霉菌病的金鱼和患有皮肤病的金鱼,浸泡病鱼10-15min,然后把金鱼放回泼洒有光合细菌的水泥池中,半月后病鱼即可恢复健康。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一种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步骤为:(1)水泥池水质预处理:对水泥池内金鱼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水泥池的规格为14m×15m×2m,使用时加水1.8m深,采用的是活性炭、石英砂、细格栅或超滤膜技术处理水质,去除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2)改善水质:在一周龄的金鱼苗的饲养中,全池均匀泼洒光合细菌,光合细菌为单桶5kg装,活菌数量为10亿个以上/ml,光合细菌不与杀菌剂、消毒剂和化学品同时存放使用,每周泼洒1次,每次每池泼洒光合细菌10g/m3;(3)鱼病防治:将生病的金鱼捞至水箱内调养,用稀释10倍水的光合细菌液浸泡患有霉菌病的金鱼和患有皮肤病的金鱼,浸泡病鱼10min,然后把金鱼放回泼洒有光合细菌的水泥池中,半月后病鱼即可恢复健康。实施例2一种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步骤为:(1)水泥池水质预处理:对水泥池内金鱼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水泥池的规格为14m×15m×2m,使用时加水1.8m深,采用的是活性炭、石英砂、细格栅或超滤膜技术处理水质,去除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2)改善水质:在一周龄的金鱼苗的饲养中,全池均匀泼洒光合细菌,光合细菌为单桶5kg装,活菌数量为10亿个以上/ml,光合细菌不与杀菌剂、消毒剂和化学品同时存放使用,每周泼洒1次,每次每池泼洒光合细菌14g/m3;(3)鱼病防治:将生病的金鱼捞至水箱内调养,用稀释10倍水的光合细菌液浸泡患有霉菌病的金鱼和患有皮肤病的金鱼,浸泡病鱼15min,然后把金鱼放回泼洒有光合细菌的水泥池中,半月后病鱼即可恢复健康。实施例3一种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步骤为:(1)水泥池水质预处理:对水泥池内金鱼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水泥池的规格为14m×15m×2m,使用时加水1.8m深,采用的是活性炭、石英砂、细格栅或超滤膜技术处理水质,去除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2)改善水质:在一周龄的金鱼苗的饲养中,全池均匀泼洒光合细菌,光合细菌为单桶5kg装,活菌数量为10亿个以上/ml,光合细菌不与杀菌剂、消毒剂和化学品同时存放使用,每周泼洒1次,每次每池泼洒光合细菌12g/m3;(3)鱼病防治:将生病的金鱼捞至水箱内调养,用稀释10倍水的光合细菌液浸泡患有霉菌病的金鱼和患有皮肤病的金鱼,浸泡病鱼12min,然后把金鱼放回泼洒有光合细菌的水泥池中,半月后病鱼即可恢复健康。实施例4一种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步骤为:(1)水泥池水质预处理:对水泥池内金鱼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水泥池的规格为14m×15m×2m,使用时加水1.8m深,采用的是活性炭、石英砂、细格栅或超滤膜技术处理水质,去除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2)改善水质:在一周龄的金鱼苗的饲养中,全池均匀泼洒光合细菌,光合细菌为单桶5kg装,活菌数量为10亿个以上/ml,光合细菌不与杀菌剂、消毒剂和化学品同时存放使用,每周泼洒1次,每次每池泼洒光合细菌13g/m3;(3)鱼病防治:将生病的金鱼捞至水箱内调养,用稀释10倍水的光合细菌液浸泡患有霉菌病的金鱼和患有皮肤病的金鱼,浸泡病鱼13min,然后把金鱼放回泼洒有光合细菌的水泥池中,半月后病鱼即可恢复健康。实施例5一种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步骤为:(1)水泥池水质预处理:对水泥池内金鱼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水泥池的规格为14m×15m×2m,使用时加水1.8m深,采用的是活性炭、石英砂、细格栅或超滤膜技术处理水质,去除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2)改善水质:在一周龄的金鱼苗的饲养中,全池均匀泼洒光合细菌,光合细菌为单桶5kg装,活菌数量为10亿个以上/ml,光合细菌不与杀菌剂、消毒剂和化学品同时存放使用,每周泼洒1次,每次每池泼洒光合细菌12g/m3;(3)鱼病防治:将生病的金鱼捞至水箱内调养,用稀释10倍水的光合细菌液浸泡患有霉菌病的金鱼和患有皮肤病的金鱼,浸泡病鱼14min,然后把金鱼放回泼洒有光合细菌的水泥池中,半月后病鱼即可恢复健康。采用实验池和对照池对比光合细菌的水调节作用,试验池1号、试验池2号和对照池在同一批金鱼中随机投放,数量均为每池200尾,饲养管理方法相同,1号和2号试验池,以实施例1和实施例2技术方案中的方法对水泥池内的水质预处理和改善水质,对照池不使用光合细菌,正常饲养管理,试验池和对照池都采集水样检测,每天1次,每次采水时间、地点固定,并分别测定溶氧、ph、氨氮和亚硝酸盐。如表1所示水质情况表。池号氨氮/(mg/l)ph溶氧量/(mg/l)亚硝酸盐/(mg/l)试验池1号1.017.996.792.06试验池2号1.238.066.811.88对照池0.867.996.051.54维持水泥池内水质保持稳定,经过76d的试验,试验池1号水表读数为341m3,试验池2号水表读数为206m3,对照池水表读数487m3,试验池1号养殖期间共用水719m3,试验池2号养殖期间共用水584m3,对照池养殖期间共用865m3,两个试验池平均用水652m3,比对照池减少用水量213m3,节水24.6%。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1)水泥池水质预处理:对水泥池内金鱼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2)改善水质:在一周龄的金鱼苗的饲养中,全池均匀泼洒光合细菌,每周泼洒1次,每次每池泼洒光合细菌10-14g/m3;
(3)鱼病防治:将生病的金鱼捞至水箱内调养,用稀释10倍水的光合细菌液浸泡患有霉菌病的金鱼和患有皮肤病的金鱼,浸泡病鱼10-15min,然后把金鱼放回泼洒有光合细菌的水泥池中,半月后病鱼即可恢复健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池的规格为14m×15m×2m,使用时加水1.8m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预处理采用的是活性炭、石英砂、细格栅或超滤膜技术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合细菌为单桶5kg装,活菌数量为10亿个以上/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合细菌不与杀菌剂、消毒剂和化学品同时存放使用。
技术总结一种用光合细菌调节金鱼养殖水的方法,其步骤为:(1)水泥池水质预处理:对水泥池内金鱼养殖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部分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2)改善水质:在一周龄的金鱼苗的饲养中,全池均匀泼洒光合细菌,每周泼洒1次,每次每池泼洒光合细菌10‑14g/m3;(3)鱼病防治:将生病的金鱼捞至水箱内调养,用稀释10倍水的光合细菌液浸泡患有霉菌病的金鱼和患有皮肤病的金鱼,浸泡病鱼10‑15min。本发明光合细菌可用于金鱼饵料,也能够降解水体中的残存饲料、鱼类的粪便及其他有机物,同时,还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节约水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曲木;段霁航;赵子续;侯树旺;翟胜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晨辉饲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