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发明涉及送餐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餐饮业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人精神消费需求的增长,酒店、餐饮业纷纷引进送餐机器人,由此不仅提高了送餐服务的效率,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更为消费者在享用菜肴的同时增添了一份惬意的享受和消遣娱乐的方式。

但是,在目前市面上较常见的送餐机器人中,更多的只是为了满足趣味和娱乐的需求,实际的送餐能力还远远不能达到要求,存在单次只能送同一桌消费者,而且每次送餐运送的菜品数量很少,要运送多次才能完成对一桌消费者的上菜工作的问题,菜品还容易被污染,同时还存在机器人推出菜品的位置比较低,不人性化等对消费者的使用不够友好的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能有效提高送餐效率,且对消费者使用比较友好的送餐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送餐机器人送餐效率较低,菜品运送过程不够干净卫生,且对消费者使用不友好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

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包括壳体结构、餐盒结构和传送结构,所述壳体结构与所述餐盒结构转动连接,且套设于所述传送结构的外侧,所述餐盒结构与所述传送结构固定连接,且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的外周侧,所述传送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侧,所述餐盒结构包括保温盒套、封闭门和递送托盘,所述保温盒套与所述传送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封闭门与所述保温盒套大小相互契合且转动连接,所述递送托盘则设置于所述保温盒套的内部。

其中,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置菜门、壳体本体、电机和车轮,所述置菜门与所述壳体本体的大小相互契合,且与所述壳体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本体为矩形框结构,且与所述传送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所述车轮均匀外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置菜门包括观察窗、出菜口、封闭环和锁具,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材料制成,且沿所述置菜门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出菜口大小与保温盒套相同,且沿所述置菜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置菜门,并设置于所述观察窗的上侧,所述封闭环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沿所述置菜门相对靠近所述壳体本体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所述锁具则分别卡扣连接所述置菜门和所述壳体本体。

其中,所述封闭门还包括转动轴、磁条和显示屏,所述转动轴分别与所述封闭门和所述保温盒套固定连接,所述磁条则固定设置于所述封闭门相对接近所述保温盒套的一侧,所述显示屏固定设置于所述封闭门相对远离所述保温盒套的一侧,且所述显示屏的大小与所述观察窗相同。

其中,所述递送托盘还具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固定设置于所述递送托盘的下侧,且与所述保温盒套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传送结构包括传动齿轮组件、传送带和支撑轴,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内部,且与所述传送带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与所述餐盒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则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结构和所述传动齿轮组件。

其中,所述传送带还具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的大小与所述保温盒套相互契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对现有的送餐机器人进行改进,通过增设传送结构,可以同时多批次的运送菜品,又增设餐盒结构,让菜品存放在所述保温盒套中,利用所述封闭门将所述保温盒套进行封闭,可以让菜品在运送过程中更干净卫生,增设所述递送托盘,可以让菜品递送到消费者面前,避免消费者需要蹲下或弯腰取菜,让送菜进行得更人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无置菜门结构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餐盒结构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餐盒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0-壳体结构、20-餐盒结构、30-传送结构、11-电机、12-置菜门、13-车轮、14-壳体本体、21-保温盒套、22-封闭门、23-递送托盘、31-传动齿轮组件、32-传送带、33-支撑轴、121-观察窗、122-出菜口、123-锁具、124-封闭环、221-转动轴、222-磁条、223-显示屏、234-伸缩轴、321-卡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包括壳体结构10、餐盒结构20和传送结构30,所述壳体结构10与所述餐盒结构20转动连接,且套设于所述传送结构30的外侧,所述餐盒结构20与所述传送结构30固定连接,且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30的外周侧,所述传送结构30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10的内侧,所述餐盒结构20包括保温盒套21、封闭门22和递送托盘23,所述保温盒套21与所述传送结构30转动连接,所述封闭门22与所述保温盒套21大小相互契合且转动连接,所述递送托盘23则设置于所述保温盒套21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餐机器人在运送时,所述餐盒结构20的保温盒套21对菜品进行保温,保证菜品在运送到消费者面前时不会接触外界,又利用所述壳体结构10运送到消费者面前,避免消费者自己去后厨取菜的过程,所述传送结构30则在送餐机器人到达消费者所在的位置后,将消费者的菜品从恰当的高度递送出送餐机器人的内部,到达消费者的面前,减少消费者的弯腰取菜动作,体现出人性化,而所述保温盒套21采用双层真空结构,可采用不锈钢、玻璃等材料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结构10包括置菜门12、壳体本体14、电机11和车轮13,所述置菜门12与所述壳体本体14的大小相互契合,且与所述壳体本体14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本体14为矩形框结构,且与所述传送结构30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14的内部,所述车轮13均匀外置于所述壳体本体14的外侧,且与所述电机11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送餐机器人送餐前,由使用者将做好的菜品,通过所述置菜门12依次放入各个所述保温盒套21中,所述壳体本体14则是提供保护,避免人员不小心触碰到送餐机器人内部的齿轮结构,产生机械伤害,所述电机11和所述车轮13则是给送餐机器人提供运动的动力和方法,让送餐机器人可以进行运动,所述壳体结构10中还内置有电源,电源与所述电机11电性连接,送餐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内置芯片并编制固定路线,让送餐机器人安装预设路径进行运送,又如在餐厅地下铺设磁性地砖,在送餐机器人外侧增设探测器,利用探测器对磁性地砖进行识别,以实现对路径的确定,本发明未对电控部分做详细说明。

进一步的,所述置菜门12包括观察窗121、出菜口122、封闭环124和锁具123,所述观察窗121为透明材料制成,且沿所述置菜门12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出菜口122大小与保温盒套21相同,且沿所述置菜门12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置菜门12,并设置于所述观察窗121的上侧,所述封闭环124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沿所述置菜门12相对靠近所述壳体本体14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所述锁具123则分别卡扣连接所述置菜门12和所述壳体本体1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送餐机器人到达消费者处后,送餐机器人会将菜品从所述出菜口122送出,而消费者利用所述观察窗121,查看各个餐盒结构20即可确定后续是否有自己的菜品,避免漏取或少取,所述透明材料包括玻璃、橡胶、塑料,所述锁具123的作用则是将所述置菜门12和所述壳体本体14进行封闭,防止其他人打开,所述封闭环124的作用则是进一步的提高所述壳体结构10的密封性,防止外界对菜品的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门22还包括转动轴221、磁条222和显示屏223,所述转动轴221分别与所述封闭门22和所述保温盒套21固定连接,所述磁条222则固定设置于所述封闭门22相对接近所述保温盒套21的一侧,所述显示屏223固定设置于所述封闭门22相对远离所述保温盒套21的一侧,且所述显示屏223的大小与所述观察窗12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消费者通过所述出菜口122和所述观察口看到与自己相符的标记的显示屏223后,用手打开所述封闭门22,送餐机器人收到所述封闭门22被打开后的信号后,会自动将菜品送出所述出菜口122让消费者取走,直到消费者将所述封闭门22关上后,送餐机器人才进行后续的送菜,所述封闭门22在所述转动轴221的作用下可以进行转动,而所述磁条222则能增强所述封闭门22与所述保温盒套21之间的密闭性,所述转动轴221通过自身为可转动结构从而完成所述封闭门22的开关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递送托盘23还具有伸缩轴234,所述伸缩轴234固定设置于所述递送托盘23的下侧,且与所述保温盒套2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餐机器人将菜品送出所述出菜口122就是依靠所述伸缩轴234实现,所述伸缩轴234可沿固定方向进行伸缩,而所述递送托盘23放置在所述伸缩轴234的上侧,在消费者打开所述封闭门22后,所述伸缩轴234即伸长,将放置于所述递送托盘23上的菜品递送出去,然后又自动收缩,直到消费者关闭所述封闭门22后,送餐机器人进行后续的送菜。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结构30包括传动齿轮组件31、传送带32和支撑轴33,所述传动齿轮组件31设置于所述传送带32的内部,且与所述传送带32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32与所述餐盒结构2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33则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结构10和所述传动齿轮组件3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结构30是让送餐机器人进行多批次消费者送餐的关键,利用所述传动齿轮组件31和所述传送带32,让所述传送带32绕所述传动齿轮组件31进行转动,而所述保温盒套21与所述传送带32固定连接,也即带动所述保温盒套21进行转动,当所述保温盒套21转动到最高处时,即到达所述出菜口122的位置,以此来实现对每个保温盒套21的递送工作,被取出菜品后的保温盒套21随着所述传送带32的转动而转动,直到每个所述保温盒套21内的菜品都被取出,支撑轴33的作用则是将所述传动齿轮组件31和所述传送带32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32还具有卡扣槽321,所述卡扣槽321的大小与所述保温盒套21相互契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卡扣槽321来将所述保温盒套21进行固定,将所述保温盒套21卡接进所述卡扣槽321中,以此来实现所述保温盒套21随所述传送带32的转动而转动。

本发明在现有送餐机器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增设传送结构30和餐盒结构20,分别来实现送餐的人性化,以及送餐过程中保证菜品干净卫生的目的,同时,又增设显示屏223以及观察口,来让消费者能清晰的知道是送餐机器人中是否有自己点的菜品,以及取菜是否取完,来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同时,也是对不同批次的消费者的区分,并以此来实现对不同批次消费者进行送菜的目的,从而提高送餐机器人送菜品的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结构、餐盒结构和传送结构,所述壳体结构与所述餐盒结构转动连接,且套设于所述传送结构的外侧,所述餐盒结构与所述传送结构固定连接,且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的外周侧,所述传送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内侧,所述餐盒结构包括保温盒套、封闭门和递送托盘,所述保温盒套与所述传送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封闭门与所述保温盒套大小相互契合且转动连接,所述递送托盘则设置于所述保温盒套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置菜门、壳体本体、电机和车轮,所述置菜门与所述壳体本体的大小相互契合,且与所述壳体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本体为矩形框结构,且与所述传送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所述车轮均匀外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置菜门包括观察窗、出菜口、封闭环和锁具,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材料制成,且沿所述置菜门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出菜口大小与保温盒套相同,且沿所述置菜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置菜门,并设置于所述观察窗的上侧,所述封闭环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沿所述置菜门相对靠近所述壳体本体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所述锁具则分别卡扣连接所述置菜门和所述壳体本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门还包括转动轴、磁条和显示屏,所述转动轴分别与所述封闭门和所述保温盒套固定连接,所述磁条则固定设置于所述封闭门相对接近所述保温盒套的一侧,所述显示屏固定设置于所述封闭门相对远离所述保温盒套的一侧,且所述显示屏的大小与所述观察窗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递送托盘还具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固定设置于所述递送托盘的下侧,且与所述保温盒套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包括传动齿轮组件、传送带和支撑轴,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内部,且与所述传送带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与所述餐盒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则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结构和所述传动齿轮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还具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的大小与所述保温盒套相互契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包括壳体结构、餐盒结构和传送结构,所述壳体结构与所述餐盒结构转动连接,所述餐盒结构与所述传送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餐盒结构包括保温盒套、封闭门和递送托盘,所述保温盒套与所述传送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封闭门与所述保温盒套大小相互契合且转动连接,本发明对现有的送餐机器人进行改进,通过增设传送结构,可以同时多批次的运送菜品,又增设餐盒结构,让菜品存放在所述保温盒套中,利用所述封闭门将所述保温盒套进行封闭,可以让菜品在运送过程中更干净卫生,增设所述递送托盘,可以让菜品递送到消费者面前,避免消费者需要蹲下或弯腰取菜,让送菜进行得更人性化。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涛;张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好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6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