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原油储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呼吸阀。
背景技术:
在原油集输系统中,需时常向储罐中注入液体或从储罐中排出液体。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时,随着液体的增多,储罐内腔中的压力会不断的增大,进而导致继续注入液体比较困难,甚至导致储罐爆炸。当从储罐中排出液体时,随着液体的减少,储罐内的压力会不断变小,导致储罐继续排出液体困难。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安装在储罐上的机械呼吸阀,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械呼吸阀,可以解决储罐注入液体和排出液体困难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械呼吸阀,所述机械呼吸阀包括:外筒、内筒、阀盖、第一阀芯、第二阀芯、连通筒、导向机构以及铰链机构;
所述外筒的第一端用于与储罐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盖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阀盖上,所述导向机构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阀芯上,所述第一阀芯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机构上下运动;
所述内筒位于所述外筒的内腔中,所述外筒的筒壁上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内筒的筒壁上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连通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筒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边沿固定连接,以将外界大气与所述内筒的内腔连通;
所述铰链机构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内筒的内壁上,所述铰链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芯固定连接,所述铰链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二阀芯受到所述储罐内部气压的作用时改变所述第二阀芯的位置;
所述第一阀芯的外边沿设置有第一弧面,所述内筒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能够面接触,所述第二阀芯的外边沿设有第三弧面,所述内筒的第二端设有第四弧面,所述第三弧面和所述第四弧面能够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机械呼吸阀还包括阻火装置,所述阻火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连通孔的边沿上,所述阻火装置能够使得所述内筒的内腔与所述外界大气连通且能够防止所述外界大气的火星进入内筒的内腔中。
可选地,所述阻火装置包括压盖和阻火器,所述阻火器位于所述压盖的内腔中,所述压盖固定在所述第一连通孔的边沿上。
可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杆以及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阀盖上,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阀芯上,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导向筒的内腔中,所述导向杆能够沿着所述导向筒上下运动。
可选地,所述铰链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转轴以及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内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阀芯上,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旋转孔和所述第二旋转孔中,所述连接板能够绕着所述第一转轴旋转。
可选地,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第一滚针轴承,所述第一滚针轴承套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所述第一滚针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旋转孔中。
可选地,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件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阀芯上,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三旋转孔,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设有第四旋转孔,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三旋转孔和所述第四旋转孔中,所述连接板能够绕着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绕着所述第二转轴旋转。
可选地,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第二滚针轴承,所述第二滚针轴承套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二滚针轴承位于所述第三旋转孔中。
可选地,所述外筒的中心线和所述内筒的中心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芯的中心线和所述内筒的中心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阀芯的中心线和所述内筒的中心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外筒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密封垫。
可选地,所述外筒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密封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当储罐不注入液体也不排出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具备隔绝储罐的内腔与外界大气的功能,以使储罐在密封环境中运行。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可以避免注入液体比较困难,甚至导致储罐爆炸的情况发生。当储罐排出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可以避免储罐排出液体困难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机械呼吸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机械呼吸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机械呼吸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阻火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机械呼吸阀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铰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铰链机构的爆炸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铰链机构的爆炸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铰链机构的爆炸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机械呼吸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筒;2:内筒;3:阀盖;4:第一阀芯;5:第二阀芯;6:连通筒;7:导向机构;8:铰链机构;9:阻火装置;
11:第一连通孔;12:第一密封垫;13:第二密封垫;21:第二连通孔;71:导向杆;72:导向筒;81:第一固定件;82:第一转轴;83:连接板;84:第一滚针轴承;85:第二固定件;86:第二转轴;87:第二滚针轴承;91:压盖;92:阻火器;
831:第二旋转孔;832:第四旋转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呼吸阀的剖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呼吸阀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及图2,该机械呼吸阀包括:外筒1、内筒2、阀盖3、第一阀芯4、第二阀芯5、连通筒6、导向机构7以及铰链机构8。外筒1的第一端用于与储罐固定连接,外筒1的第二端与阀盖3的边沿固定连接,导向机构7的第一端固定在阀盖3上,导向机构7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一阀芯4上,第一阀芯4能够沿着导向机构7上下运动。内筒2位于外筒1的内腔中,外筒1的筒壁上设有第一连通孔11,内筒2的筒壁上设有第二连通孔21,连通筒6的第一端与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固定连接,连通筒6的第二端与第二连通孔21的边沿固定连接,以将外界大气与内筒2的内腔连通。铰链机构8的第一端固定在内筒2的内壁上,铰链机构8的第二端与第二阀芯5固定连接,铰链机构8能够在第二阀芯5受到储罐内部气压的作用时改变第二阀芯5的位置。第一阀芯4的外边沿设置有第一弧面,内筒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弧面,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能够面接触,第二阀芯5的外边沿设有第三弧面,内筒2的第二端设有第四弧面,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能够面接触。
当储罐不注入液体也不排出液体,储罐内部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由于外筒1的筒壁上设有第一连通孔11,内筒2的筒壁上设有第二连通孔21,连通筒6的第一端与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固定连接,连通筒6的第二端与第二连通孔21的边沿固定连接,这样,外界大气可以通过连通筒6进入到内筒2的内腔中,也即是,内筒2的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又由于第一阀芯4的外边沿设置有第一弧面,内筒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弧面,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能够面接触,第二阀芯5的外边沿设有第三弧面,内筒2的第二端设有第四弧面,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能够面接触,因此,该内筒2的第一端和内筒2的第二端均可以被密封,也即是,该内筒2的内腔可以只和外界大气连通。此外,由于外筒1的第一端用于与储罐固定连接,外筒1的第二端与阀盖3的边沿固定连接,内筒2位于外筒1的内腔中,而内筒2的内腔可以只和外界大气连通,因此,内筒2与外筒1之间的空间可以只和储罐的内腔连通,也即是,当储罐不注入液体也不排出液体,使得内筒2的第一端和内筒2的第二端均被密封时,该机械呼吸阀具备隔绝储罐内腔与外界大气的功能。
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导致储罐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储罐内部的气体会通过外筒1的第一端进入内筒2与外筒1之间的空间。由于铰链机构8的第一端固定在内筒2的内壁上,铰链机构8的第二端与第二阀芯5固定连接,储罐内部的气体会通过外筒1的第一端进入内筒2与外筒1之间的空间,又由于铰链机构8能够在第二阀芯5受到储罐内部气压的作用时改变第二阀芯5的位置,因此,第二阀芯5将会在储罐内部气压的作用下改变位置,使得第二阀芯5的第三弧面与内筒2的第二端的第四弧面之间的面接触被解除,进而使得储罐内部气压进入到内筒2的内腔中,也即是,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可以使得储罐内部气体通过机械呼吸阀从储罐的内腔中排出,使得储罐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避免了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时,随着液体的增多,注入液体比较困难,甚至导致储罐爆炸的情况发生。
当储罐排出液体,导致储罐内部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也即是,内筒2与外筒1之间的空间的气压小于内筒2内腔中的气压时,第一阀芯4将会受到内筒2内腔中的气压的作用。由于导向机构7的第一端固定在阀盖3上,导向机构7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一阀芯4上,第一阀芯4能够沿着导向机构7上下运动,因此,当第一阀芯4受到内筒2内腔中的气压的作用时,第一阀芯4将会沿着导向机构7向上运动,使得第一阀芯4的第一弧面与内筒2的第一端的第二弧面之间的面接触被解除,进而使得外界大气进入到储罐的内腔中,也即是,当储罐排出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可以使得外界大气通过机械呼吸阀进入到储罐的内腔中,使得储罐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进而避免了随着液体减少,储罐内的压力变小,导致储罐排出液体困难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当储罐不注入液体也不排出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具备隔绝储罐的内腔与外界大气的功能,以使储罐在密封环境中运行。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可以避免注入液体比较困难,甚至导致储罐爆炸的情况发生。当储罐排出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可以避免储罐排出液体困难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当储罐不注入液体也不排出液体时,此时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面接触,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面接触,机械呼吸阀使得储罐内腔与外界大气隔绝。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时,此时第二阀芯5的第三弧面与内筒2的第二端的第四弧面之间的面接触被解除,储罐内腔中的气体排出外界大气,该机械呼吸阀起到呼气的作用。当储罐排出液体,此时第一阀芯4第一弧面与内筒2的第一端的第二弧面之间的面接触被解除,外界大气进入到储罐内腔中,该机械呼吸阀起到吸气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外筒1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螺钉与储罐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储罐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外筒1的第二端与阀盖3的边沿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外筒1的第二端与阀盖3的边沿之间的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的限定。另外,连通筒6的第一端与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连通筒6的第一端与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连通筒6的第二端与第二连通孔21的边沿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连通筒6的第二端与第二连通孔21的边沿之间的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通孔11和第二连通孔21的形状均可以为圆形,当然第一连通孔11和第二连通孔21的形状也均可以为其他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机械呼吸阀还可以包括阻火装置9,阻火装置9固定在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上,阻火装置9能够使得内筒2的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且能够防止外界大气的火星进入内筒2的内腔中。这样,当该机械呼吸阀吸气时,阻火装置9便可以过滤掉外界大气中的火星,使得储罐的运行更加的安全。示例性地,假设技术人员在储罐的附近吸烟,导致储罐附近的空气中含有肉眼难以发现的火星,此时,在火星进入到储罐的过程中阻火装置9便可以将该火星过滤掉,避免火星进入到储罐的内腔中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需要说明是,阻火装置9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上,当然,阻火装置9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4,阻火装置9可以包括压盖91和阻火器92,阻火器92位于压盖91的内腔中,压盖91固定在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上。需要说明的是,压盖91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上,当然,压盖9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上,比如压盖91可以通过螺固定到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导向机构7可以包括导向杆71以及导向筒72,导向筒72的第一端固定在阀盖3上,导向杆71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阀芯4上,导向杆71的第二端位于导向筒72的内腔中,导向杆71能够沿着导向筒72上下运动。这样,当第一阀芯4受到气压的作用力时,由于导向杆71能够沿着导向筒72上下运动,因此,该第一阀芯4也将能够沿着导向筒72上下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导向筒72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阀盖3上,当然,导向筒72与阀盖3还可以是通过数控加工一体成型的一个零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另外,导向杆71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阀芯4上,当然,导向杆71与第一阀芯4还可以是通过数控加工一体成型的一个零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铰链机构8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件81、第一转轴82以及连接板83,第一固定件81的第一端固定在内筒2的内壁上,第一固定件81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旋转孔,连接板83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阀芯5上,连接板83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旋转孔831,第一转轴82位于第一旋转孔和第二旋转孔831中,连接板83能够绕着第一转轴82旋转。这样,当第二阀芯5受到气压的作用力时,由于连接板83能够绕着第一转轴82旋转,连接板83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阀芯5上,因此该第二阀芯5也将能够绕着第一转轴82旋转以改变第二阀芯5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板83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阀芯5上,当然,连接板83的第一端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固定在第二阀芯5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铰链机构8还可以包括第一滚针轴承84,第一滚针轴承84套在第一转轴82上且第一滚针轴承84位于第一旋转孔中。这样,连接板83绕着第一转轴82旋转时将更加的顺滑。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铰链机构8还可以包括第二固定件85和第二转轴86,第二固定件85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阀芯5上,第二固定件85的第二端设有第三旋转孔,连接板83的第一端设有第四旋转孔832,第二转轴86位于第三旋转孔和第四旋转孔832中,连接板83能够绕着第一转轴82旋转,第二固定件85能够绕着第二转轴86旋转。这样,由于连接板83能够绕着第一转轴82旋转,第二固定件85能够绕着第二转轴86旋转,且第二固定件85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阀芯5上,因此,该第二阀芯5能够在第一转轴82和第二转轴86的双重作用下更加的灵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件85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二阀芯5上,当然,第二固定件85与第二阀芯5还可以通过数控机床一体式加工而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铰链机构8还可以包括第二滚针轴承87,第二滚针轴承87套在第二转轴86上且第二滚针轴承87位于第三旋转孔中。这样,第二固定件85绕着第二转轴86旋转时将更加的顺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筒1的中心线可以和内筒2的中心线重合。这样,在将内筒2通过连通筒6固定在外筒1的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上时更加的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芯4的中心线可以和内筒2的中心线重合,这样,第一阀芯4对内筒2的第一端的密封性能将更好。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阀芯5的中心线可以和内筒2的中心线重合,这样第二阀芯5对内筒2的第二端的密封性能将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外筒1的第一端可以设有第一密封垫12。这样,就可以防止外筒1的第一端与储罐的连接部位漏气。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外筒1的第二端可以设有第二密封垫13,这样,就可以防止外筒1的第二端与阀盖3的边沿之间漏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储罐不注入液体也不排出液体,储罐内部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由于外筒1的筒壁上设有第一连通孔11,内筒2的筒壁上设有第二连通孔21,连通筒6的第一端与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固定连接,连通筒6的第二端与第二连通孔21的边沿固定连接,这样,外界大气可以通过连通筒6进入到内筒2的内腔中,也即是,内筒2的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又由于第一阀芯4的外边沿设置有第一弧面,内筒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弧面,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能够面接触,第二阀芯5的外边沿设有第三弧面,内筒2的第二端设有第四弧面,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能够面接触,因此,该内筒2的第一端和内筒2的第二端均可以被密封,也即是,该内筒2的内腔可以只和外界大气连通。此外,由于外筒1的第一端用于与储罐固定连接,外筒1的第二端与阀盖3的边沿固定连接,内筒2位于外筒1的内腔中,而内筒2的内腔可以只和外界大气连通,因此,内筒2与外筒1之间的空间可以只和储罐的内腔连通,也即是,当储罐不注入液体也不排出液体,使得内筒2的第一端和内筒2的第二端均被密封时,该机械呼吸阀具备隔绝储罐内腔与外界大气的功能。
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导致储罐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储罐内部的气体会通过外筒1的第一端进入内筒2与外筒1之间的空间。由于铰链机构8的第一端固定在内筒2的内壁上,铰链机构8的第二端与第二阀芯5固定连接,储罐内部的气体会通过外筒1的第一端进入内筒2与外筒1之间的空间,又由于铰链机构8能够在第二阀芯5受到储罐内部气压的作用时改变第二阀芯5的位置,因此,第二阀芯5将会在储罐内部气压的作用下改变位置,使得第二阀芯5的第三弧面与内筒2的第二端的第四弧面之间的面接触被解除,进而使得储罐内部气压进入到内筒2的内腔中,也即是,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可以使得储罐内部气体通过机械呼吸阀从储罐的内腔中排出,使得储罐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避免了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时,随着液体的增多,注入液体比较困难,甚至导致储罐爆炸的情况发生。
当储罐排出液体,导致储罐内部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也即是,内筒2与外筒1之间的空间的气压小于内筒2内腔中的气压时,第一阀芯4将会受到内筒2内腔中的气压的作用。由于导向机构7的第一端固定在阀盖3上,导向机构7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一阀芯4上,第一阀芯4能够沿着导向机构7上下运动,因此,当第一阀芯4受到内筒2内腔中的气压的作用时,第一阀芯4将会沿着导向机构7向上运动,使得第一阀芯4的第一弧面与内筒2的第一端的第二弧面之间的面接触被解除,进而使得外界大气进入到储罐的内腔中,也即是,当储罐排出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可以使得外界大气通过机械呼吸阀进入到储罐的内腔中,使得储罐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进而避免了随着液体减少,储罐内的压力变小,导致储罐排出液体困难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当储罐不注入液体也不排出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具备隔绝储罐的内腔与外界大气的功能,以使储罐在密封环境中运行。当向储罐中注入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可以避免注入液体比较困难,甚至导致储罐爆炸的情况发生。当储罐排出液体时,该机械呼吸阀可以避免储罐排出液体困难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呼吸阀包括:外筒(1)、内筒(2)、阀盖(3)、第一阀芯(4)、第二阀芯(5)、连通筒(6)、导向机构(7)以及铰链机构(8);
所述外筒(1)的第一端用于与储罐固定连接,所述外筒(1)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盖(3)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7)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阀盖(3)上,所述导向机构(7)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阀芯(4)上,所述第一阀芯(4)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机构(7)上下运动;
所述内筒(2)位于所述外筒(1)的内腔中,所述外筒(1)的筒壁上设有第一连通孔(11),所述内筒(2)的筒壁上设有第二连通孔(21),所述连通筒(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筒(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通孔(21)的边沿固定连接,以将外界大气与所述内筒(2)的内腔连通;
所述铰链机构(8)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内筒(2)的内壁上,所述铰链机构(8)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阀芯(5)固定连接,所述铰链机构(8)能够在所述第二阀芯(5)受到所述储罐内部气压的作用时改变所述第二阀芯(5)的位置;
所述第一阀芯(4)的外边沿设置有第一弧面,所述内筒(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能够面接触,所述第二阀芯(5)的外边沿设有第三弧面,所述内筒(2)的第二端设有第四弧面,所述第三弧面和所述第四弧面能够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呼吸阀还包括阻火装置(9),所述阻火装置(9)固定在所述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上,所述阻火装置(9)能够使得所述内筒(2)的内腔与所述外界大气连通且能够防止所述外界大气的火星进入内筒(2)的内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装置(9)包括压盖(91)和阻火器(92),所述阻火器(92)位于所述压盖(91)的内腔中,所述压盖(91)固定在所述第一连通孔(11)的边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7)包括导向杆(71)以及导向筒(72),所述导向筒(72)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阀盖(3)上,所述导向杆(7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阀芯(4)上,所述导向杆(7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导向筒(72)的内腔中,所述导向杆(71)能够沿着所述导向筒(72)上下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8)包括第一固定件(81)、第一转轴(82)以及连接板(83),所述第一固定件(8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内筒(2)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件(81)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连接板(8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阀芯(5)上,所述连接板(83)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旋转孔(831),所述第一转轴(82)位于所述第一旋转孔和所述第二旋转孔(831)中,所述连接板(83)能够绕着所述第一转轴(82)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8)还包括第一滚针轴承(84),所述第一滚针轴承(84)套在所述第一转轴(82)上且所述第一滚针轴承(84)位于所述第一旋转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8)还包括第二固定件(85)和第二转轴(86),所述第二固定件(85)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阀芯(5)上,所述第二固定件(85)的第二端设有第三旋转孔,所述连接板(83)的第一端设有第四旋转孔(832),所述第二转轴(86)位于所述第三旋转孔和所述第四旋转孔(832)中,所述连接板(83)能够绕着所述第一转轴(82)旋转,所述第二固定件(85)能够绕着所述第二转轴(86)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8)还包括第二滚针轴承(87),所述第二滚针轴承(87)套在所述第二转轴(86)上且所述第二滚针轴承(87)位于所述第三旋转孔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中心线和所述内筒(2)的中心线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4)的中心线和所述内筒(2)的中心线重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5)的中心线和所述内筒(2)的中心线重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密封垫(12)。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机械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密封垫(1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