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脖风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一般在夏天的时候乘凉的方式少不了吹风扇,而风扇为了便于使用更是出现的微型的风扇以及可以直接挂在脖子上的挂脖风扇,使使用者携带起来更加的方便。
但是,就目前而言所使用的挂脖风扇虽然体积较小也便于携带,不过功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提出一种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风扇本体,所述风扇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把手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风扇前盖,所述风扇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风扇后盖,所述风扇后盖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装饰外盖,所述第一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主体,所述空腔的内部且位于电池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振动马达,所述空腔的内部且位于上振动马达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键,所述第一本体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本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后侧设置有电池仓盖,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顶部均设置有防护垫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护垫板的材料为软质橡胶材料,所述防护垫板的位置靠近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顶部中心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形状均为“u”型,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风扇前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装饰配件,且装饰配件的位置位于风扇前盖的顶部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件、把手、风扇本体的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连接件、把手、风扇本体的位置位于第一本体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键的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调节键远离第一本体的一端延伸至通孔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可直接悬挂于脖颈部,脖子后侧紧贴着防护垫板,然后可通过把手调整风扇本体的位置,然后通过开关启动风扇本体以及上振动马达,通过上振动马达的振动能够对脖颈部起到按摩作用,使用调节键可以对上振动马达振动频率以及风扇本体的转速进行调节,整个装置把挂脖风扇增加了一个震动按摩功能,可以很好缓解人的疲累,非常的使用,长期使用有利于健康.并且本产品结构非常简单,使用也简单方便,非常适合户外运动和办公人员。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该把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方便在是使用时调节合适的吹风位置,此外,防护垫板采用软质橡胶材质能够在上振动马达进行振动按摩时对脖颈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增加佩戴者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本体;2、第一连接件;3、把手;4、第二连接件;5、风扇前盖;6、空腔;7、风扇本体;8、电池主体;9、上振动马达;10、防护垫板;11、通孔;12、第二本体;13、螺栓;14、电池仓盖;15、风扇后盖;16、装饰外盖;17、调节键;18、装饰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包括第一本体1,第一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3,具有一定可塑性,能够调节风扇本体7的吹风位置,第一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风扇本体7,风扇本体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4与把手3远离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将风扇本体7与装置连接为一体,风扇本体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风扇前盖5,风扇本体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风扇后盖15,起到保护作用,能够防止人体直接触碰到风扇本体7,风扇后盖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装饰外盖16,第一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6,空腔6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主体8,为装置的使用提供电能,空腔6的内部且位于电池主体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振动马达9,起到振动按摩的作用,空腔6的内部且位于上振动马达9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键17,便于对上振动马达9的频率预计风扇本体7的转速进行调节,第一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1,第一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本体12,第二本体12的后侧设置有电池仓盖14,对电池主体8起到保护作用,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12的顶部均设置有防护垫板10。
防护垫板10的材料为软质橡胶材料,防护垫板10的位置靠近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12的顶部中心处,使佩戴者在使用时更加的舒适,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12的形状均为“u”型,便于很好悬挂于脖颈处,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12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增加装置的牢固性,风扇前盖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装饰配件18,且装饰配件18的位置位于风扇前盖5的顶部两侧,增加装置的美观性,第一连接件2、把手3、风扇本体7的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连接件2、把手3、风扇本体7的位置位于第一本体1的两侧,调节键17的与通孔11的位置相对应,调节键17远离第一本体1的一端延伸至通孔11的外侧,方便需要调节时的操作。
工作原理:使用时,可直接将装置悬挂于脖颈部,脖子后侧紧贴着防护垫板10,然后可通过把手3调整风扇本体7的位置,然后通过开关启动风扇本体7以及上振动马达9,通过上振动马达9的振动能够对脖颈部起到按摩作用,使用调节键17可以对上振动马达9振动频率以及风扇本体7的转速进行调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包括第一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第一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风扇本体(7),所述风扇本体(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二连接件(4)与把手(3)远离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本体(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风扇前盖(5),所述风扇本体(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风扇后盖(15),所述风扇后盖(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装饰外盖(16),所述第一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6),所述空腔(6)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主体(8),所述空腔(6)的内部且位于电池主体(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振动马达(9),所述空腔(6)的内部且位于上振动马达(9)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键(17),所述第一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11),所述第一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本体(12),所述第二本体(12)的后侧设置有电池仓盖(14),所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12)的顶部均设置有防护垫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板(10)的材料为软质橡胶材料,所述防护垫板(10)的位置靠近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12)的顶部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12)的形状均为“u”型,所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12)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前盖(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装饰配件(18),且装饰配件(18)的位置位于风扇前盖(5)的顶部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把手(3)、风扇本体(7)的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连接件(2)、把手(3)、风扇本体(7)的位置位于第一本体(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带振动按摩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键(17)的与通孔(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调节键(17)远离第一本体(1)的一端延伸至通孔(11)的外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