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医院使用的病历夹车均是由可放置病历的卡槽、抽屉组成,虽可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单纯放置病历的需要,但是不论放置或取用均需人工按照病历号一一对应查找,费时费事,缺乏人性化、智能化。当有病历夹未放回指定位置时,四处寻找,极其浪费时间,而且造成管理混乱。且目前病历夹车的安全防丢设置是靠左右两侧自上而下的挡板,挡板的开关用钥匙控制,如打开左侧的挡板钥匙可以取出放置在左侧的病历夹,但是因反复开锁造成临床使用不方便,钥匙便形同虚设,病历夹随时有被非医护人员取走、随意翻阅,存在丢失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以解决所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包括cpu、触摸屏、无线收发模块、固态继电器k1和电源e,所述cpu分别连接触摸屏、无线收发模块和固态继电器k1,cpu还通过电阻r1连接二极管d1到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3.3v电源,cpu还通过电阻r2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喇叭b,喇叭b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固态继电器k1还连接电源e的正极和电磁负载,cpu还连接红外光耦合器h1,cpu还连接放大器芯片u2的输出端,放大器芯片u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de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和5v电源,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cpu还连接开关管v2的控制极,开关管v2一端连接步进电机m,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红色发光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cpu的型号为stm32f103r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触摸屏为tft触摸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4为激光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大器芯片u2的型号为lf35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全封闭式电子病历夹车控制器,首先可有效保证清洁。其次密码系统可以有效防止无关人员随意取阅病历,防止丢失,且有效避免目前用钥匙开关所花费的时间,省时、省力、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病历夹存储控制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包括用于综合信号处理的cpu、用于显示各项数据信息的触摸屏、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收发模块、固态继电器k1和电源e,所述cpu分别连接触摸屏、无线收发模块和固态继电器k1,cpu还通过电阻r1连接二极管d1到的阴极,二极管d1为红色发光二极管,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3.3v电源,cpu还通过电阻r2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喇叭b,喇叭b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固态继电器k1还连接电源e的正极和电磁负载,cpu还连接红外光耦合器h1,cpu还连接放大器芯片u2的输出端,放大器芯片u2的型号为lf357,放大器芯片u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de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和5v电源,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4为激光二极管,cpu还连接开关管v2的控制极,开关管v2一端连接步进电机m,另一端接地。

触摸屏设在病历夹车的上层,触摸屏分为左右两列,左侧为可以分页显示的病历夹号码,每排5个,一页显示4排,一共是三页,共可供60张床位病区使用。右侧是密码及固定选择键,有:取、存、确认、查找、全览。触摸屏后有控制主板,主板包括arm微控制器、固态继电器、红外光传感器及电源模块。

触摸屏为tft触摸屏,触摸屏下是病历夹车柜体部分,前面是全封闭的,柜体中间设有取放口,大小是一个病历夹横着放的尺寸,柜体的门在背后,可以打开进行维修、或前期病历夹的整体放入,平时使用中背后的后是不能打开的。柜体内部是放置病历夹的盒体,从柜体的左到右有横轴固定环形架,60个病历夹盒首尾相接组成环形架式,可上下环形转动。每个病历夹和对应病历夹盒均贴有条形码,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在程序上,由所有病历夹的条形码组成一个常量数值,病历夹编号就是数值的下标,输入病历夹编号即可找到相对应的条形码,反之,输入条形码也可查询到其在数组的下标,即病历夹编号。存取口上方设有激光扫描装置,内置激光二极管,当有病历夹放入存取口时二极管发出光束开始扫描病历夹上的条形码,得到一组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电转换器产生电信号并输入整形与放大电路,该电信号经过与非门后产生的标准矩形脉冲输入cpu,由cpu计算并译码识别,译码是通过pa.3、pa.4脚上的输入信号产生不同上升沿触发中断,触发cpu内的两个计数器计数,由此分别计算出条宽宽度、空宽宽度,组合成一个二进制码,此二进制码与病历夹上的条码编号一致,并以此作地址,寻址cpu内部flash存储器并读出该地址存放的双字节值,此值高字节部分为此病历夹所存放的病历盒编号。cpu发出pwm脉冲控制直流电机转动,带动环形档案架转动,病历柜内有由红外光传感器组成的位置定标器,每当病历夹盒经过定标器时,病历夹盒将阻断红外光传播路径,红外光传感器无法接收到红外光,这时产生一个高电平pa.2脚传入cpu,当病历夹盒离开定标器处后,将产生一个低电平,从而形成一个脉冲,cpu内部计数器累加计数,当病历夹盒转过60个后(计数器同时也将累加计数至60),计数器清零,重新开始计数,如此循环,目的是保证每一个计数值对应一个病历夹盒。

病历夹是横向斜放入病历夹盒,节约空间,病历夹盒之间的高度为2cm,临床中使用的病历夹本身厚均<1cm,夹50页a4纸张后共厚<1.5cm,可满足多数运行中病历厚度的需求,如果遇到特殊住院时间长,病历夹中的纸张页数特别多,无法放入病历夹盒中,可以打开柜体后门,将此病历夹盒两侧和横轴接触处的固定卡向上拨起打开,上下调整位置,重新用固定夹向下压紧固定好即可。

由于本设计是针对现有的病历夹车内部电气部分进行的设计,因此其包括柜体、柜门等部件组成的结构与外壳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本申请不再赘述。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本设计的病历夹车柜体下有四个万向轮,可以满足来回移动的需要。柜体背后下电源插孔。本病历夹车需要有电源方可使用,因医院均为双电路供电,不用担心断电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包括cpu、触摸屏、无线收发模块、固态继电器k1和电源e,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分别连接触摸屏、无线收发模块和固态继电器k1,cpu还通过电阻r1连接二极管d1到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3.3v电源,cpu还通过电阻r2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喇叭b,喇叭b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固态继电器k1还连接电源e的正极和电磁负载,cpu还连接红外光耦合器h1,cpu还连接放大器芯片u2的输出端,放大器芯片u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de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和5v电源,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cpu还连接开关管v2的控制极,开关管v2一端连接步进电机m,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为红色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pu的型号为stm32f103r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为tft触摸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4为激光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芯片u2的型号为lf35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历夹存储控制器,包括CPU、触摸屏、无线收发模块、固态继电器K1和电源E,所述CPU分别连接触摸屏、无线收发模块和固态继电器K1,CPU还通过电阻R1连接二极管D1到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3.3V电源,CPU还通过电阻R2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喇叭B,喇叭B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本实用新型为全封闭式电子病历夹车控制器,首先可有效保证清洁。其次密码系统可以有效防止无关人员随意取阅病历,防止丢失,且有效避免目前用钥匙开关所花费的时间,省时、省力、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翟艳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翟艳萍
技术研发日:2020.01.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5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