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相变蓄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变蓄能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相变蓄能装置或模块,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蓄能模块蓄热或者是降温时,需要将相变蓄能装置或者模块完全放置到热水蓄热或者放置到制冷设备中进行制冷。但是,由于大多的相变蓄能模块或者装置均是采用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塑料材料导热率低,造成蓄热或者降温制冷过程中塑料材料由于导热效果差、生产成本高等;以及使用过程中保温效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变蓄能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相变蓄能模块,包括:设置安装空腔的外壳体,与外壳体密封配合连接的内壳体,以及填装在内壳体腔体内的相变蓄能材料;所述内壳体或外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并在所述内壳体的腔体壳外侧设置至少一个限位的凸缘,在所述外壳体内腔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与内壳体的凸缘配合限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条,所述外壳体安装空腔的底部设置使所述凸条内嵌配合安装的凹槽环。
进一步地,所述凸条外侧还安装有密封环。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壳体的腔体壳的同一高度上的凸缘沿内壳体的腔体壳外侧环绕形成连续的限位条,所述外壳体内腔侧壁同一高度上的凹槽沿外壳体的内腔侧壁环绕形成连续的凹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腔体壳外侧在不同的高度上设置有限位的凸缘,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侧壁的不同高度设置与所述凸缘配合限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向外侧延伸,使得外壳体的侧壁端面与内壳体的底部的端面接触连接,外壳体的侧壁外侧与内壳体的底部侧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变蓄能模块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相变蓄能模块由于采用了与密封连接的热导率高的金属材料制造的内壳体或外壳体,使得本实用新型不管是在需要对相变蓄能模块蓄热或者降温制冷过程中,还是具体使用过程中对商品进行保温或者低温保鲜,由于金属材料内壳体或外壳体热导率高,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蓄热或者降温制冷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只有导热率较高的面和产品接触,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高温保温和低温保鲜的效果,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相变蓄能模块主视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外壳体;2-内壳体;3-相变蓄能材料;4-凸缘;5-凹槽;6-凸条;7-凹槽环;8-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附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变蓄能模块进行说明。所述相变蓄能模块,包括设置安装空腔的外壳体1,与外壳体1密封配合连接的内壳体2,以及填装在内壳体2的腔体内的相变蓄能材料3。内壳体2采用金属材料,并在内壳体2的腔体壳外侧设置至少一个限位的凸缘4,在外壳体1内腔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与内壳体2的凸缘4配合限位的凹槽5。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变蓄能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有硫酸钠、醋酸钠、氯化钙、磷酸氢二钠、碳酸盐、硝酸盐、氯化钠、氟化锂、脂酸类、多元醇任何一种或者可以组合使用的多种。根据使用的具体要求,是为了对产品进行保温还是对产品进行制冷保鲜的具体要求,选择满足使用要求的相变蓄能材料。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导热性能更好的金属材料做内壳体或外壳体,当需要对相变蓄能材料进行蓄热或者制冷操作时,由于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好,能实现较快蓄热或者较快制冷,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使用时由于金属材料内壳体或外壳体的存在,当需要保温时,相变蓄能材料能及时释放热量对需要保温的产品进行保温;当需要制冷保鲜时,相变蓄能材料能及时吸收产品存放空间的热量,对需要保鲜的产品进行保鲜处理;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保温和保鲜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中只有一个面与产品接触,将会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长,降低成本。
为了提高内壳体2与外壳体1配合连接效果以及密封性,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内壳体2开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条6,在外壳体1安装空腔的底部设置使凸条6内嵌配合安装的凹槽环7。使得外壳体1与内壳体2装配时,凸条6完全嵌合到凹槽环7中,提高装配的效果和密封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的密封性,在某一实施方式中还在凸条6外侧安装有密封环8,使得凸条6嵌合到凹槽环7中时压紧密封环8,进一步提高内壳体2和外壳体1装配的密封性。
为了保证装配连接的可靠性,在内壳体2的腔体壳的同一高度上的凸缘4沿内壳体2的腔体壳外侧环绕形成连续的限位条,在外壳体1内腔侧壁同一高度上的凹槽5沿外壳体1的内腔侧壁环绕形成连续的凹环槽,使得外壳体1与内壳体2装配时内壳体2的限位条能完全嵌合到外壳体1的凹环槽内进行限位卡扣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在内壳体2的腔体壳外侧在不同的高度上设置有限位的凸缘4,在外壳体1的内腔侧壁的不同高度设置与凸缘4配合限位的凹槽5。
为了进一步保证使用方便,在某一实施方式中,将内壳体2的底部向外侧延伸,使得外壳体1的侧壁端面与内壳体2的底部的端面接触连接,外壳体1的侧壁外侧与内壳体2的底部侧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使用一块相变蓄能模块,或者多块相变蓄能模块组合使用。尤其是具有腔体的箱体内使用时,可在箱体底部放置相变蓄能模块、以及沿箱体侧壁分别放置相变蓄能模块;并在多个相变蓄能模块中间放置产品进行保温或者保鲜,以提高保温或者保鲜的整体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相变蓄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安装空腔的外壳体,与外壳体密封配合连接的内壳体,以及填装在内壳体腔体内的相变蓄能材料;所述内壳体或外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并在所述内壳体的腔体壳外侧设置至少一个限位的凸缘,在所述外壳体内腔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与内壳体的凸缘配合限位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条,所述外壳体安装空腔的底部设置使所述凸条内嵌配合安装的凹槽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蓄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外侧还安装有密封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壳体的腔体壳的同一高度上的凸缘沿内壳体的腔体壳外侧环绕形成连续的限位条,所述外壳体内腔侧壁同一高度上的凹槽沿外壳体的内腔侧壁环绕形成连续的凹环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腔体壳外侧在不同的高度上设置有限位的凸缘,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侧壁的不同高度设置与所述凸缘配合限位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向外侧延伸,使得外壳体的侧壁端面与内壳体的底部的端面接触连接,外壳体的侧壁外侧与内壳体的底部侧面平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