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4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钻头,均为实心钻头,钻头在进行加工时,由于钻头与被加工工件之间的摩擦力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钻头多为硬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迅速传递到钻头上,过高的温度会使钻头的切削性能下降,以及会影响钻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该钻头能有效的解决钻头过热的问题,并且可循环利用冷却液。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包括钻头本体、钻套、冷却液管道和冷却装置,所述钻头本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钻柄、钻身、钻体和钻尖,所述钻头本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为u形且下端延伸至钻尖处,所述冷却流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设置于钻身两侧,所述进口相对于出口更靠近钻尖,所述钻身的外侧包覆有钻套,所述钻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钻身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分别与进口和第一通孔连通,第二环形槽分别与出口和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在的平面与钻头的中轴线垂直,所述冷却液管道一端与第二通孔连接,所述冷却液管道的另一端与分支管的中部连通,所述分支管一端第一通孔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输送管连通,所述分支管上还设置有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冷却液输送至进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管道位于钻头外部的部位上设置有冷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分支管和冷却液输送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仅允许液体由冷却液输送管向分支管单向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输送管包括第一冷却液输送管和第二冷却液输送管,所述第一冷却液输送管和第二冷却液输送管的一端连通形成连通端,且所述连通端与分支管一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管道在分支点处分为若干子管道,所有子管道的另一端在汇聚点处合并为冷却液管道,所述子管道外侧设置有冷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为装有冷水的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液为水,所述第二冷却液为乙二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冷却液分别通过第一冷却液输送管和第二冷却液输送管输送,在经过分支管时会相互融合,减少了冷却液的混合工件;冷却液在冷却流道吸收钻头的热量后流向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在为冷却液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可重新流向冷却通道,可达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冷却液管道上设置的水泵可保证冷却液有效的完成循环;在流向冷却装置时,冷却液管道分出若干子管道,增加了管道与冷却装置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传递效率;钻身位于进口和出口处开设的环形槽,可让钻头在旋转时,冷却液由冷却液管道流入通孔,再流入环形槽内,在流入进口,或者由出口流向槽内,再流向通孔,再流向冷却液管道,可让钻头在旋转时也能完成冷却液的循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钻头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钻头本体,11、钻柄,12、钻身,13、钻体,14、钻尖,15、第一环形槽,16、第二环形槽,2、钻套,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3、冷却液管道,31、分支管,4、冷却装置,5、冷却流道,51、进口,52、出口,6、第一冷却液输送管,7、第二冷却液输送管,8、水泵,9、单向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包括钻头本体1、钻套2、冷却液管道3和冷却装置4,所述钻头本体1由上到下依次包括钻柄11、钻身12、钻体13和钻尖14,所述钻头本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流道5,所述冷却流道5为u形且下端延伸至钻尖14处,所述冷却流道5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51和出口52,所述进口51和出口52设置于钻身12两侧,所述进口51相对于出口52更靠近钻尖14,所述钻身12的外侧包覆有钻套2,所述钻套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所述钻身12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5和第二环形槽16,所述第一环形槽15分别与进口51和第一通孔21连通,第二环形槽16分别与出口52和第二通孔22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槽15和第二环形槽16所在的平面与钻头的中轴线垂直,所述冷却液管道3一端与第二通孔22连接,所述冷却液管道3的另一端与分支管31的中部连通,所述分支管31一端第一通孔21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输送管连通,所述分支管31上还设置有设置有水泵8,所述水泵8用于将冷却液输送至进口51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液管道3位于钻头外部的部位上设置有冷却装置4。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分支管31和冷却液输送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门9,所述单向阀门9仅允许液体由冷却液输送管向分支管31单向输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液输送管包括第一冷却液输送管6和第二冷却液输送管7,所述第一冷却液输送管6和第二冷却液输送管7的一端连通形成连通端,且所述连通端与分支管31一端连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液管道3在分支点处分为若干子管道,所有子管道的另一端在汇聚点处合并为冷却液管道3,所述子管道外侧设置有冷却装置4。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装置4为装有冷水的水箱。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冷却液为水,所述第二冷却液为乙二醇。

本实用新型冷却液循环流程:

第一冷却液通过第一冷却液输送管输入,第二冷却液通过第二冷却液输送管输入,第一冷却液与第二冷却液一同流向分支管,通过水泵提供的压力,第一冷却液与第二冷却液相互混合为冷却液,冷却液流向钻套上的第一通孔,通过第一通孔流向钻身外部开设的第一环形槽内,再从第一环形槽流向进口,再流入冷却流道;冷却液在冷却流道内,由钻身流向钻体,由钻体流向钻尖,再由钻尖流向钻体,由钻体流向钻身,再流向出口,对整个钻头进行全面冷却,再从出口流入钻身外部开设的第二环形槽内,再从第二环形槽流向冷却液管道,在流动过程中,冷却液吸收钻头的热量;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再通过冷却液管道流向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吸收冷却液的热量,分支管上设置的单向阀门阻止冷却液流出,从冷却装置流出的冷却液将重新流向进口,完成一次循环;整个循环内的冷却液达到饱和后,第一冷却液输送管和第二冷却液输送管将停止输送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混合冷却液在钻头和冷却液管道之间循环流动,持续冷却。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本体(1)、钻套(2)、冷却液管道(3)和冷却装置(4),所述钻头本体(1)由上到下依次包括钻柄(11)、钻身(12)、钻体(13)和钻尖(14),所述钻头本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流道(5),所述冷却流道(5)为u形且下端延伸至钻尖(14)处,所述冷却流道(5)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51)和出口(52),所述进口(51)和出口(52)设置于钻身(12)两侧,所述进口(51)相对于出口(52)更靠近钻尖(14),所述钻身(12)的外侧包覆有钻套(2),所述钻套(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所述钻身(12)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5)和第二环形槽(16),所述第一环形槽(15)分别与进口(51)和第一通孔(21)连通,第二环形槽(16)分别与出口(52)和第二通孔(22)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槽(15)和第二环形槽(16)所在的平面与钻头的中轴线垂直,所述冷却液管道(3)一端与第二通孔(22)连接,所述冷却液管道(3)的另一端与分支管(31)的中部连通,所述分支管(31)一端第一通孔(21)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液输送管连通,所述分支管(31)上还设置有设置有水泵(8),所述水泵(8)用于将冷却液输送至进口(5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道(3)位于钻头外部的部位上设置有冷却装置(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31)和冷却液输送管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门(9),所述单向阀门(9)仅允许液体由冷却液输送管向分支管(31)单向输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包括第一冷却液输送管(6)和第二冷却液输送管(7),所述第一冷却液输送管(6)和第二冷却液输送管(7)的一端连通形成连通端,且所述连通端与分支管(31)一端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道(3)在分支点处分为若干子管道,所有子管道的另一端在汇聚点处合并为冷却液管道(3),所述子管道外侧设置有冷却装置(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4)为装有冷水的水箱。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液为水,所述第二冷却液为乙二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循环冷却功能的钻头,包括钻头本体、钻套、冷却液管道和冷却装置,所述钻头本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钻柄、钻身、钻体和钻尖,所述钻头本体内部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为U形且下端延伸至钻尖处,所述冷却流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设置于钻身两侧,所述进口相对于出口更靠近钻尖,所述钻身的外侧包覆有钻套,所述钻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钻身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分别与进口和第一通孔连通,第二环形槽分别与出口和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在的平面与钻头的中轴线垂直。该钻头能有效的解决钻头过热的问题,并且可循环利用冷却液。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松;官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鄂州市兴方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5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