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110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狭义的说,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世界上已知鱼类约有26000多种,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我国现有鱼类近3千种,其中淡水鱼有1000余种。

夏季是养殖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鱼病暴发的高峰期,伴随高温季节的到来,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高温季节淡水鱼疾病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可能包括:养殖品种种质退化、养殖水环境恶化、养殖过程健康管理意识淡薄以及病原进化等,现有对高温季节的鱼病的发生,并没有良好的防治装置和防治方法,易导致大量的淡水鱼发生疫情,进而鱼死亡,为养殖业带来了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它防治效果佳,防治方法科学合理,有效降低了高温季节鱼的发病率,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换水:使用抽水装置和注水装置进行换水,每隔6~8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深度为15~20厘米,保持水位在1~2米;

s2、喷洒生石灰和二氧化氯消毒粉:全池泼洒生石灰,每7~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30~35克的剂量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消毒粉,每7~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5~10克的剂量全池泼洒二氧化氯一次;

s3、施用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每8~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15~20克的剂量直接加入水中;

s4、泼洒硫酸铜:按每立方米水体1.5克全池泼洒硫酸铜,在泼洒硫酸铜2~4天之后按每立方米水体15~20克的剂量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

s5、增氧和活水:使用增氧装置进行增氧,使用活水装置使池内的水活动起来;

s6、科学喂食:每隔一天按每立方米水体喂食20~30克的鱼饲料,每晚9:00定时开启诱虫装置,次日早晨6:00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第一大型水泵、第二排水管、第二抽水管、池塘和地面,所述第一大型水泵固定连接于地面的上端,所述第二排水管法兰连接于第一大型水泵的出水口,所述第二抽水管法兰连接于第一大型水泵的抽水口,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于第二抽水管的另一端孔口处,所述第二抽水管的另一端插接于池塘内,利用抽水装置进行抽水。

进一步的,所述注水装置包括第二大型水泵、第三抽水管、和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二大型水泵固定连接于地面的上端,所述第三抽水管法兰连接于第二大型水泵的抽水口,所述第三排水管法兰连接于第二大型水泵的出水口,所述第三排水管的另一端插接于池塘内,利用注水装置可向池塘内注水。

进一步的,所述增氧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太阳能光伏板、第一蓄电池、增氧泵和氧气管,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均固定连接于池塘的池底端,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每隔4米均匀设置,所述第一太阳能光伏板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一蓄电池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右端,所述增氧泵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右端,且增氧泵位于第一蓄电池的下侧,所述氧气管法兰连接于增氧泵的出氧口,所述氧气管的另一端插接于池塘内,所述活水装置包括小型水泵、第一抽水管、第一排水管、净化箱、海绵层、活性炭颗粒层、矿物质石头层、磁性石头层、负离子石头层、出水孔、挡网和连接管,所述小型水泵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右端,且小型水泵位于第一蓄电池和增氧泵之间,所述第一抽水管法兰连接于小型水泵的抽水口,所述第一排水管法兰连接于小型水泵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净化箱的上端并延伸至净化箱内,所述净化箱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左端,所述海绵层、活性炭颗粒层、矿物质石头层、磁性石头层和负离子石头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净化箱内,所述出水孔开凿于净化箱的下端,所述挡网固定连接于出水孔的上孔口内壁之间,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于净化箱的下端,所述连接管位于出水孔的下侧,所述连接管的直径大于出水孔的直径,增氧装置可保证鱼有充足的氧气,活水装置使得水流动起来,可有效防止鱼病。

进一步的,所述鱼饲料按重量份包括豆粕~份、佛手~份、麸皮~份、植物蛋白~份、菜粕~份、鱼粉~份、小麦胚芽~份、蚯蚓~份,上述材料均粉碎至~目制得预混料,将预混料搅拌混合均匀,使用膨化造粒机制得初料,初料在~℃的环境下烘干,并且在烘干后的初料表面喷洒色拉油制得鱼饲料,该鱼饲料便于消化,营养健康。

进一步的,所述诱虫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太阳能光伏板、第二蓄电池、诱虫灯和电网,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池塘的池底端中部,所述第二太阳能光伏板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二蓄电池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的右端,所述诱虫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的左端,所述电网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的左端,所述诱虫灯位于电网内,使用诱虫装置可进行诱虫和灭虫,灭杀的昆虫直接落入池塘内,供鱼食用,提供充足的食物,减少企业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换水,有效改善水质,为鱼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喷洒生石灰和二氧化氯,可有效进行消毒,进一步改善水质,有效防治鱼病,通过施用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用于净化水质,可以降低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从而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进一步防治鱼病,通过泼洒硫酸铜有效抑制蓝藻暴发,从而改善水质,在泼洒硫酸铜之后再次进行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通过增氧和活水的方式,使鱼有充足的氧气,使其更加健康成长,活水可使水流动起来,同时起到良好的净化过滤作用,使的水质更佳,有效防治鱼病,通过科学的喂食,可减少鱼病,同时本发明的鱼饲料易吸收,药用价值较高,有利于鱼的健康成长,通过诱虫装置的设置,有效减少企业的成本,为鱼提供充足的食物,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第一太阳能光伏板和第二太阳能光伏板的设置,使得本发明较为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池塘、2第一支撑杆、201第一太阳能光伏板、202第一蓄电池、203增氧泵、204氧气管、205小型水泵、206第一抽水管、207第一排水管、208净化箱、209海绵层、210活性炭颗粒层、211矿物质石头层、212磁性石头层、213负离子石头层、214出水孔、215挡网、216连接管、3第一大型水泵、301第二排水管、302第二抽水管、303过滤网、4第二大型水泵、401第三抽水管、402第三排水管、5第二支撑杆、501第二太阳能光伏板、502第二蓄电池、503诱虫灯、504电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换水:使用抽水装置和注水装置进行换水,每隔6~8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深度为15~20厘米,保持水位在1~2米,换水可有效改善水质,从而有效防治鱼病;

s2、喷洒生石灰和二氧化氯消毒粉:全池泼洒生石灰,每7~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30~35克的剂量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消毒粉,每7~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5~10克的剂量全池泼洒二氧化氯一次,生石灰和二氧化氯的配合使用,可有效进行消毒,灭杀细菌,进一步改善水质,有效防治鱼病;

s3、施用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每8~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15~20克的剂量直接加入水中,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用于净化水质,可以降低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从而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s4、泼洒硫酸铜:按每立方米水体1.5克全池泼洒硫酸铜,在泼洒硫酸铜2~4天之后按每立方米水体15~20克的剂量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泼洒硫酸铜有效抑制蓝藻暴发,从而改善水质,在泼洒硫酸铜之后再次进行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

s5、增氧和活水:使用增氧装置进行增氧,使用活水装置使池内的水活动起来,增氧使得鱼可得到充足的氧气,供鱼呼吸,活水使得水流动起来,使鱼不易发病;

s6、科学喂食:每隔一天按每立方米水体喂食20~30克的鱼饲料,每晚9:00定时开启诱虫装置,次日早晨6:00关闭,吸收,药用价值较高,有利于鱼的健康成长,通过诱虫装置的设置,有效减少企业的成本,为鱼提供充足的食物,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请参阅图1,抽水装置包括第一大型水泵3、第二排水管301、第二抽水管302、池塘1和地面,第一大型水泵3固定连接于地面的上端,第二排水管301法兰连接于第一大型水泵3的出水口,第二抽水管302法兰连接于第一大型水泵3的抽水口,过滤网303固定连接于第二抽水管302的另一端孔口处,第二抽水管302的另一端插接于池塘1内,利用抽水装置进行抽水,启动第一大型水泵3,经过第一大型水泵3的作用通过第二抽水管302将池塘1内的水抽出,过滤网303可有效防止在抽水的过程中将鱼从抽入第二抽水管302中,最终从第二排水管301排出。

请参阅图1,注水装置包括第二大型水泵4、第三抽水管401、和第三排水管402,第二大型水泵4固定连接于地面的上端,第三抽水管401法兰连接于第二大型水泵4的抽水口,第三抽水管401的另一端插接于外部干净的水源中,第三排水管402法兰连接于第二大型水泵4的出水口,第三排水管402的另一端插接于池塘1内,利用注水装置可向池塘1内注水,经过第二大型水泵4的作用,通过第三抽水管401将外部干净的水源抽出,从第三排水管402向池塘1内进行注水。

请参阅图1和图2,增氧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2、第一太阳能光伏板201、第一蓄电池202、增氧泵203和氧气管204,第一支撑杆2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支撑杆2均固定连接于池塘1的池底端,多个第一支撑杆2每隔4米均匀设置,第一太阳能光伏板201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第一蓄电池202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右端,增氧泵203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右端,且增氧泵203位于第一蓄电池202的下侧,氧气管204法兰连接于增氧泵203的出氧口,氧气管204的另一端插接于池塘1内,活水装置包括小型水泵205、第一抽水管206、第一排水管207、净化箱208、海绵层209、活性炭颗粒层210、矿物质石头层211、磁性石头层212、负离子石头层213、出水孔214、挡网215和连接管216,小型水泵205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右端,且小型水泵205位于第一蓄电池202和增氧泵203之间,第一抽水管206法兰连接于小型水泵205的抽水口,第一排水管207法兰连接于小型水泵205的出水口,第一排水管207的另一端贯穿净化箱208的上端并延伸至净化箱208内,净化箱208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左端,海绵层209、活性炭颗粒层210、矿物质石头层211、磁性石头层212和负离子石头层21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净化箱208内,海绵层209可起良好的吸收杂质的作用,活性炭颗粒层210能吸收氯、去除异味和颜色,矿物质石头层211可加入对鱼有益的离子矿物元素,如铁、镁、锌、钙、钠、钾、锰等,磁性石头层212创造磁场以将水进一步分解成小水分子团水,负离子石头层213使水质口感更甘甜,出水孔214开凿于净化箱208的下端,挡网215固定连接于出水孔214的上孔口内壁之间,挡网215起良好的阻挡作用,连接管216固定连接于净化箱208的下端,连接管216位于出水孔214的下侧,连接管216的直径大于出水孔214的直径,增氧装置可保证鱼有充足的氧气,活水装置使得水流动起来,可有效防止鱼病,增氧泵203将空气抽入,最终形成氧气,经氧气管204排入池塘1内,经过小型水泵205的作用,经第一抽水管206将池塘1内的水抽出,经第一排水管207排入净化箱208内,经过海绵层209、活性炭颗粒层210、矿物质石头层211和磁性石头层212、负离子石头层213的共同作用,得到干净和富含营养的水质,经出水孔214流入连接管216中,再流入池塘1内,不仅使得水流动起来,同时可有效净化过滤,进一步改善水质,防治鱼病。

进一步的,鱼饲料按重量份包括豆粕35~40份、佛手30~35份、麸皮25~30份、植物蛋白15~20份、菜粕15~25份、鱼粉15~18份、小麦胚芽15~20份、蚯蚓5~10份,上述材料均粉碎至90~100目制得预混料,将预混料搅拌混合均匀,使用膨化造粒机制得初料,初料在120~135℃的环境下烘干,并且在烘干后的初料表面喷洒色拉油制得鱼饲料,该鱼饲料便于消化,营养健康。

请参阅图1和图3,诱虫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5、第二太阳能光伏板501、第二蓄电池502、诱虫灯503和电网504,第二支撑杆5固定连接于池塘1的池底端中部,第二太阳能光伏板501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第二蓄电池502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5的右端,诱虫灯503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5的左端,电网504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5的左端,诱虫灯503位于电网504内,诱虫灯503用于诱虫,电网504用于灭杀昆虫,灭杀的昆虫直接落入池塘1内,供鱼食用,提供充足的食物,减少企业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换水:使用抽水装置和注水装置进行换水,每隔6~8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深度为15~20厘米,保持水位在1~2米;

s2、喷洒生石灰和二氧化氯消毒粉:全池泼洒生石灰,每7~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30~35克的剂量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消毒粉,每7~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5~10克的剂量全池泼洒二氧化氯一次;

s3、施用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每8~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15~20克的剂量直接加入水中;

s4、泼洒硫酸铜:按每立方米水体1.5克全池泼洒硫酸铜,在泼洒硫酸铜2~4天之后按每立方米水体15~20克的剂量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

s5、增氧和活水:使用增氧装置进行增氧,使用活水装置使池内的水活动起来;

s6、科学喂食:每隔一天按每立方米水体喂食20~30克的鱼饲料,每晚9:00定时开启诱虫装置,次日早晨6:00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包括第一大型水泵(3)、第二排水管(301)、第二抽水管(302)、池塘(1)和地面,所述第一大型水泵(3)固定连接于地面的上端,所述第二排水管(301)法兰连接于第一大型水泵(3)的出水口,所述第二抽水管(302)法兰连接于第一大型水泵(3)的抽水口,所述过滤网(303)固定连接于第二抽水管(302)的另一端孔口处,所述第二抽水管(302)的另一端插接于池塘(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装置包括第二大型水泵(4)、第三抽水管(401)、和第三排水管(402),所述第二大型水泵(4)固定连接于地面的上端,所述第三抽水管(401)法兰连接于第二大型水泵(4)的抽水口,所述第三排水管(402)法兰连接于第二大型水泵(4)的出水口,所述第三排水管(402)的另一端插接于池塘(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2)、第一太阳能光伏板(201)、第一蓄电池(202)、增氧泵(203)和氧气管(204),所述第一支撑杆(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均固定连接于池塘(1)的池底端,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每隔4米均匀设置,所述第一太阳能光伏板(201)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所述第一蓄电池(202)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右端,所述增氧泵(203)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右端,且增氧泵(203)位于第一蓄电池(202)的下侧,所述氧气管(204)法兰连接于增氧泵(203)的出氧口,所述氧气管(204)的另一端插接于池塘(1)内,所述活水装置包括小型水泵(205)、第一抽水管(206)、第一排水管(207)、净化箱(208)、海绵层(209)、活性炭颗粒层(210)、矿物质石头层(211)、磁性石头层(212)、负离子石头层(213)、出水孔(214)、挡网(215)和连接管(216),所述小型水泵(205)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右端,且小型水泵(205)位于第一蓄电池(202)和增氧泵(203)之间,所述第一抽水管(206)法兰连接于小型水泵(205)的抽水口,所述第一排水管(207)法兰连接于小型水泵(205)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排水管(207)的另一端贯穿净化箱(208)的上端并延伸至净化箱(208)内,所述净化箱(208)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左端,所述海绵层(209)、活性炭颗粒层(210)、矿物质石头层(211)、磁性石头层(212)和负离子石头层(21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净化箱(208)内,所述出水孔(214)开凿于净化箱(208)的下端,所述挡网(215)固定连接于出水孔(214)的上孔口内壁之间,所述连接管(216)固定连接于净化箱(208)的下端,所述连接管(216)位于出水孔(214)的下侧,所述连接管(216)的直径大于出水孔(214)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饲料按重量份包括豆粕35~40份、佛手30~35份、麸皮25~30份、植物蛋白15~20份、菜粕15~25份、鱼粉15~18份、小麦胚芽15~20份、蚯蚓5~10份,上述材料均粉碎至90~100目制得预混料,将预混料搅拌混合均匀,使用膨化造粒机制得初料,初料在120~135℃的环境下烘干,并且在烘干后的初料表面喷洒色拉油制得鱼饲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5)、第二太阳能光伏板(501)、第二蓄电池(502)、诱虫灯(503)和电网(504),所述第二支撑杆(5)固定连接于池塘(1)的池底端中部,所述第二太阳能光伏板(501)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所述第二蓄电池(502)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5)的右端,所述诱虫灯(503)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5)的左端,所述电网(504)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杆(5)的左端,所述诱虫灯(503)位于电网(504)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鱼高温季节鱼病防治装置及方法,属于养殖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换水:使用抽水装置和注水装置进行换水,每隔6~8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深度为15~20厘米,保持水位在1~2米;喷洒生石灰和二氧化氯消毒粉:全池泼洒生石灰,每7~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30~35克的剂量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施用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每8~1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15~20克的剂量直接加入水中;泼洒硫酸铜:按每立方米水体1.5克全池泼洒硫酸铜,增氧和活水、使用增氧装置进行增氧;科学喂食:每隔一天按每立方米水体喂食20~30克的鱼饲料,防治效果佳,防治方法科学合理,有效降低了高温季节鱼的发病率,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任德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年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4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