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渔业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水产养殖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种类的食材,对于优化人类营养结构,缓解粮食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水产品的代谢废物直接排放至养殖环境中,水体中代谢废物含量的上升将威胁水产品的健康,因此,需要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除菌,以改善水产品的生存环境,实现水产品的科学安全养殖。
然而,在传统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水体的净化效果,养殖者往往将净化设备长时间开启,净化设备在高负荷运转下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从而增加了养殖成本;部分养殖者依靠养殖经验间隔开启净化设备,由于不能实时对水体情况进行精准判断,常出现净化设备在水质较好条件下运转或水质恶化时净化设备停机等情况,从而降低了净化效率,并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净化效率低及养殖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渔业养殖系统。
一种渔业养殖系统,该渔业养殖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水质调节单元、外控设备调节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云服务器及移动终端,所述水质调节单元及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连接,所述数据接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收单元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器、操作面板及显示面板,所述主控制器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水质调节单元及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工作,所述操作面板及所述显示面板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用于接收养殖人员发出的指令并将所述指令传递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主控制器传递的各设备的工作参数。所述水质调节单元包括等离子净化模块、水触媒净化模块及纳米增氧模块,所述等离子净化模块、所述水触媒净化模块及所述纳米增氧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等离子净化模块用于向所述待净化养殖水输送离子空气并对养殖水进行净化,所述水触媒净化模块用于离解所述待净化养殖水产生高能并对养殖水进行净化,所述纳米增氧模块用于向所述养殖水中提供微纳米氧气泡。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水产品的生长条件,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包括气泵、水泵、灯光调节器、喂料器及水温空调,所述气泵、所述水泵、所述灯光调节器、所述喂料器及所述水温空调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水产品生长的环境参数,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若干氨氮传感器及若干水溶氧传感器,若干所述氨氮传感器及若干所述水溶氧传感器分别均匀分布于养殖环境中,且各所述氨氮传感器的输入端及所述水溶氧传感器的输入端分别位于所述养殖水的液面以下,各所述氨氮传感器及各所述水溶氧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传递的数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进一步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并显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数据接收单元还将所述数据信息传递至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出的动作指令,进而将所述动作指令传递至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水质调节单元及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动作。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接收单元传递的水体氨氮值及溶氧值数据,分别拟合出所述氨氮值数据的平均值及所述溶氧值数据的平均值并分别与其对应的系统设定值进行对比,当氨氮平均值高于氨氮的系统设定值时,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发出指令,进一步传递至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等离子净化模块及所述水触媒净化模块工作;当溶氧平均值高于溶氧的系统设定值时,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发出指令,进一步传递至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纳米增氧模块工作。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传递的数据信息并经由所述云服务器及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向所述向所述主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净化模块包括风管与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所述风管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气泵连通,所述风管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待净化养殖水连通,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安装于所述风管的内腔,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器包括介质阻挡件、第一高压极、第一低压极、高压端子、低压端子及安装外壳,所述介质阻挡件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高压极收容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低压极包围所述介质阻挡件,所述高压端子与所述第一高压极连接,所述低压端子与所述第一低压极连接,所述高压端子及所述低压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阻挡件的同一侧并分别与所述安装外壳连接,且所述高压端子及所述低压端子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外壳与所述介质阻挡件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包括安装部及引出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引出部连通,所述安装部用于承接所述第一高压极,所述引出部用于承接所述高压端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压极为片状极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器包括第二高压极、第一介质阻挡片、第二低压极、第二介质阻挡片及第三低压极,所述第二高压极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介质阻挡片与所述第二高压极的一面烧结连接,所述第一介质阻挡片上背向所述第二高压极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低压极烧结连接,所述第二低压极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介质阻挡片与所述第二高压极的另一面烧结连接,所述第二介质阻挡片上背向所述第二高压极的一面与所述第三低压极烧结连接,所述第三低压极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低压极及所述第二高压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介质阻挡片印刷烧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器为单片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还包括ph值传感器、orp传感器及亚盐传感器,所述ph值传感器、所述orp传感器及所述亚盐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上述渔业养殖系统,通过在养殖环境中均匀设置多个氨氮传感器及水溶氧传感器,并分别对各氨氮传感器的检测值及各水溶氧传感器的检测值求平均值,并将两个平均值分别与其相应的系统设定值进行对比,以控制等离子净化模块、水触媒净化模块及纳米增氧模块的开启,提高了数据检测值的准确度,避免了因水质调节单元的各设备在水质良好条件下无效运转产生的浪费,同时保证了水体质量下降时,水质调节单元的各设备及时开启,以维持养殖水体的水质,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净化效率,保证了水产品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提升水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渔业养殖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渔业养殖系统的逻辑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离子净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低温等离子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低温等离子反应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低温等离子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中低温等离子反应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渔业养殖系统10,该渔业养殖系统10包括控制单元100、水质调节单元200、外控设备调节单元300、数据采集单元400、数据接收单元500、云服务器600及移动终端700,水质调节单元200及外控设备调节单元300分别与控制单元100连接,数据采集单元400与数据接收单元500连接,数据接收单元500与控制单元100电性连接,数据接收单元500与云服务器600通信连接,云服务器600与移动终端700通信连接。控制单元100包括主控制器110、操作面板120及显示面板130,主控制器110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主控制器110还用于控制水质调节单元200及外控设备调节单元300工作,操作面板120及显示面板130分别与主控制器110电性连接,操作面板120用于接收养殖人员发出的指令并将指令传递至主控制器110,显示面板130用于接收并显示主控制器110传递的各设备的工作参数。水质调节单元200包括等离子净化模块210、水触媒净化模块220及纳米增氧模块230,等离子净化模块210、水触媒净化模块220及纳米增氧模块230分别与主控制器110电性连接,等离子净化模块210用于向待净化养殖水输送离子空气并对养殖水进行净化,水触媒净化模块220用于离解待净化养殖水产生高能并对养殖水进行净化,纳米增氧模块230用于向养殖水中提供微纳米氧气泡。外控设备调节单元300用于调节水产品的生长条件,外控设备调节单元300包括气泵310、水泵320、灯光调节器330、喂料器340及水温空调350,气泵310、水泵320、灯光调节器330、喂料器340及水温空调350分别与主控制器110电性连接。数据采集单元400用于采集水产品生长的环境参数,数据采集单元400包括若干氨氮传感器410及若干水溶氧传感器420,若干氨氮传感器410及若干水溶氧传感器420分别均匀分布于养殖环境中,且各氨氮传感器410的输入端及水溶氧传感器420的输入端分别位于养殖水的液面以下,各氨氮传感器410及各水溶氧传感器420分别与数据接收单元500电性连接。数据接收单元500用于接收数据采集单元400传递的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进一步传递至控制单元100并显示在显示面板130上,数据接收单元500还将数据信息传递至云服务器600,接收云服务器600发出的动作指令,进而将动作指令传递至主控制器110,控制水质调节单元200及外控设备调节单元300动作。云服务器600用于接收数据接收单元500传递的水体氨氮值及溶氧值数据,分别拟合出氨氮值数据的平均值及溶氧值数据的平均值并分别与其对应的系统设定值进行对比,当氨氮平均值高于氨氮的系统设定值时,云服务器600向数据接收单元500发出指令,进一步传递至主控制器110,控制等离子净化模块210及水触媒净化模块220工作;当溶氧平均值高于溶氧的系统设定值时,云服务器600向数据接收单元500发出指令,进一步传递至主控制器110,控制纳米增氧模块230工作。移动终端700用于接收云服务器600传递的数据信息并经由云服务器600及数据接收单元500向主控制器110发出指令,控制外控设备调节单元300工作。
上述渔业养殖系统10,通过在养殖环境中均匀设置多个氨氮传感器410及水溶氧传感器420,并分别对各氨氮传感器410的检测值及各水溶氧传感器420的检测值求平均值,并将两个平均值分别与其相应的系统设定值进行对比,以控制等离子净化模块210、水触媒净化模块220及纳米增氧模块230的开启,提高了数据检测值的准确度,避免了因水质调节单元200的各设备在水质良好条件下无效运转产生的浪费,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了水体质量下降时,水质调节单元200的各设备及时开启,以维持养殖水体的水质,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净化效率,保证了水产品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提升水产品的质量。
控制单元100用于控制水质调节单元200及外控设备调节单元300工作,以及时调整水产品的生存环境。一实施例中,主控制器110为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具有体积小、控制功能强、功耗低、环境适应能力强、扩展灵活和使用方便等优点。采用单片机控制水质调节单元200及外控设备调节单元300时,在保证主控制器110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及控制能力的同时,降低了养殖系统的能耗,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例中,操作面板120还与显示面板130电性连接,这样一来,养殖人员在操作面板120上输入的指令可实时表示在显示面板130上,以利于记录养殖活动,并便于其他养殖人员了解养殖进度。
水质调节单元200用于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并向水体中通入氧气,以增加水体的溶氧值,从而保证水产品的正常生长。其中,等离子净化模块210用于向水体中提供高能电子及自由基,以促进水体中的杂质颗粒带电沉降,并使得水体中的细菌病毒变性失活。请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等离子净化模块210包括风管211与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风管211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气泵连通,风管211的输出端用于与待净化养殖水连通,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安装于风管211的内腔,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与主控制器110电性连接。风管211用于装设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并为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产生的高能电子及自由基的流动提供通道,从而将高能电子及自由基的发生及流动限定在较小空间内,以保证外部气泵鼓入的气流对高能电子及自由基具有较大冲击力,这样一来,裹挟有高能电子及自由基的气流进入养殖水体后对水体冲击较大,气流更易形成大量微小气泡,从而增大高能电子及自由基与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净化效果。
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用于在通电情况下产生高能电子及自由基,以便于对水体进行净化。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与图5,一实施例中,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包括介质阻挡件241、第一高压极242、第一低压极243、高压端子244、低压端子245及安装外壳246,介质阻挡件241开设有卡槽247,第一高压极242收容于卡槽247内,第一低压极243包围介质阻挡件241,高压端子244与第一高压极242连接,低压端子245与第一低压极243连接,高压端子244及低压端子245分别设置于介质阻挡件241的同一侧并分别与安装外壳246连接,且高压端子244及低压端子245分别与主控制器110电性连接,安装外壳246与介质阻挡件241的连接。具体的,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的高压端子244及低压端子245接通电流后,第一高压极242将在电流作用下激发出电子,电子通过介质阻挡件241的微孔隙进入第一高压极242与第一低压极243之间的反应气体,并在反应气体中迁移,进而向第一低压极243运动,从而形成电场,当该电场的电压达到反应气体的放电电压时,反应气体被击穿,产生由高能电子、离子、原子及自由基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在外部气泵送入的气流作用下进入待净化的水体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将风管211的输出端伸入待净化水体的液面以下,如此,当混合气体进入水体中时,由于液压作用,将产生微小气泡,这些微小气泡内部包含大量高能电子及自由基,气泡在水体中受浮力及气压作用不断上升并破裂,该过程中高能电子及自由基与水体中的污染物作用,使得污染物分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分解,从而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该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通过将第一高压极242收容于介质阻挡件241的卡槽247内,使第一低压极243包围在介质阻挡件241的外侧,可适当增加介质阻挡件241的厚度改变绝缘层厚度,以防止介质阻挡件241被击穿,从而延长反应器的使用寿命。
介质阻挡件241用于将风管211内的空气及水汽与第一高压极242及第一低压极243隔开,避免湿空气腐蚀第一高压极242与第一低压极243,以延长第一高压极242与第一低压极243的使用寿命,保证反应器的有效使用。一实施例中,卡槽247包括安装部247a及引出部247b,安装部247a与引出部247b连通,安装部247a用于承接第一高压极242,引出部247b用于承接高压端子244。如此,在高压端子244与第一高压极242连接的条件下,可经由卡槽247的引出部247b将高压端子244引出至外部,也就是说,卡槽247的引出部247b实际所起的作用是为高压端子244与主控制器110的连接提供穿接通道,以利于高压端子244与主控制器110电性连接。
第一高压极242用于在接通电流的情况下激发高能电子,高能电子经由第一高压极242与第一低压极243之间的空气移动至第一低压极243,从而形成电场。具体的,随着外部电压的逐渐升高,第一高压极242与第一低压极243之间电场的电压逐渐升高,也就是说,流经空气的电流逐渐增大,当第一高压极242与第一低压极243之间的电压达到风管211内气体的击穿电压时,电场可提供较大能量以供反应气体的分子击穿并生成自由基及准分子,从而实现对水体中的化学物质的电离。一实施例中,第一高压极242为片状极板。通过将第一高压极242设计为片状极板,仅需将第一高压极242插入介质阻挡件241的卡槽247中,即实现第一高压极242与介质阻挡件241的连接,降低了第一高压极242的安装难度。
请参阅图6与图7,另一实施例中,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包括第二高压极251、第一介质阻挡片252、第二低压极253、第二介质阻挡片254及第三低压极255,第二高压极251与主控制器110电性连接,第一介质阻挡片252与第二高压极251的一面烧结连接,第一介质阻挡片252上背向第二高压极251的一面与第二低压极253烧结连接,第二低压极253与主控制器110电性连接,第二介质阻挡片254与第二高压极251的另一面烧结连接,第二介质阻挡片254上背向第二高压极251的一面与第三低压极255烧结连接,第三低压极255与主控制器11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通过分别使第二高压极251、第一介质阻挡片252及第二低压极253依序烧结连接,并使第二高压极251、第二介质阻挡片254及第三低压极255依序烧结连接,避免了因使用胶水引起的胶水失效问题的发生,提高了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结构的稳定性,并延长了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的使用寿命;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仅由第二高压极251、第一介质阻挡片252、第二低压极253、第二介质阻挡片254及第三低压极255等五部件组成,结构简单,避免了复杂的装配方式,进而提高了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的生产效率。
一实施例中,第一介质阻挡片252为陶瓷片,第二低压极253及第二高压极251分别与第一介质阻挡片252印刷烧结连接。具体的,将金属浆料材料印刷在陶瓷片,经过热压叠层,然后在1650摄氏度的氢气氛围保护下,使陶瓷片和金属共同烧结,从而实现第二低压极253在第一介质阻挡片252上的印刷烧结或第二高压极251在第一介质阻挡片252上的印刷烧结。印刷烧结后,第二低压极253与第一介质阻挡片252之间及第二高压极251与第一介质阻挡片252之间形成欧姆接触,在提高低温等离子反应器212的绝缘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第二低压极253与第一介质阻挡片252及第二高压极251与第一介质阻挡片252连接的牢固程度。
水触媒净化模块220包括水箱及水触媒发生器,水箱的一侧面的顶部开设有入水口,水箱的另一对立侧面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入水口用于与待净化水体连通,出水口用于与外部养殖循环池连通,水触媒发生器安装于水箱并与主控制器110电性连接,水触媒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水箱的内腔连通。具体的,水触媒发生器接通电流后,水触媒发生器的发射极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这些高能粒子进入水箱后,对水箱中的待净化水进行簇射轰击,使得水箱中待净化水的水分子发生裂解及还原反应,并释放出大量能量,进而促进水体中杂质有害物的分解,并使得水体中的细菌及病毒物质变性失活,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该过程中,并未引入化学药剂,依靠水分子自身的裂解及还原反应产生的能量对水体中的杂质及细菌病毒进行清除,减小了化学药剂的残留,提高了净化作业的安全性。
纳米增氧模块230包括氧气发生器及纳米气泡泵,氧气发生器用于将通入其内腔的空气中的氧气及氮气进行分离,以得到高浓度的氧气,进而为纳米气泡的产生提供原料,纳米气泡泵用于将氧气发生器产生的氧气及通入纳米气泡泵内腔的水共同搅拌切割,形成气泡粒径达到微纳米级的纳米气泡水,以提高氧气在养殖水中的溶解度,进而达到改善水产品生存环境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纳米气泡泵是通过其内部电机在1000转/分钟至1500转/分钟转速下转动,并带动内部叶轮对水体及氧气泡进行高速切割,得到无数微小气泡,从而实现对微纳米氧气泡的制取,其具体工作原理属于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于此不再赘述。
外控设备调节单元300用于调节水产品的生长条件,以保证水产品在适宜的气压、水量、光照、温度及食物条件下生长,从而促进水产品的科学高效养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生产中,还可在养殖系统中添加定时器,以便于主控制器110周期性的对水产品投喂食物、对养殖环境的气压、养殖水量及光照进行调节,以实现养殖系统的自动运行,提高系统的智能化。
数据采集单元400用于采集水产品养殖的环境参数,以利于向云服务器600提供数据分析的基础信息。一实施例中,数据采集单元400还包括ph值传感器430、orp传感器440及亚盐传感器450,ph值传感器430、orp传感器440及亚盐传感器450分别与数据接收单元500电性连接。其中,ph值传感器430用于检测养殖水体的酸碱度,并通过数据接收单元500将该酸碱度值传递至主控制器110,随后显示在显示面板130上,如此养殖人员可根据显示的酸碱度检测值对养殖水体进行酸碱度调节,使水产品在适宜的酸碱度下生长,保证水产品的健康。orp传感器440用于采集养殖环境的温湿度,并将该温湿度值经由数据接收单元500传递至云服务器600,并向移动终端700设备传递,养殖人员在较远距离即可通过移动终端700设备实时掌握养殖环境的温湿度,并根据季节及水产品生长阶段的不同,通过移动终端700设备向云服务器600发出指令,并经由数据接收单元500最终传递至主控制器110,主控制器110即调节水温空调350升温或降温,以使得养殖环境适应水产品的生长。亚盐传感器450用于检测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并将该亚硝酸盐的检测值经由数据接收单元500传递至云服务器600,由云服务器600将该亚硝酸盐检测值与系统设定维持水产品健康的基础值进行比较,若该检测值高于基础值,则云服务器600经由数据接收单元500向主控制发出指令,进而使得主控制器110控制纳米增氧模块230工作,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溶氧量的增加将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保证水产品的安全生长。
数据接收单元500用于接收数据采集单元400传递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分别发送给主控制器110及云服务器600,以利于实时在显示面板130上显示养殖参数并利于云服务器600对数据进行分析,此外,数据接收单元500还用于接收由云服务器600发出或传递的指令,并将指令进一步传递至主控制器110,以调节各设备的正常工作。事实上,可以将数据接收单元500看作是养殖系统的数据中转站,其与云服务器600双向连接,从而实现对水产养殖活动的反馈调节。
云服务器600可快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养殖环境变化的响应速度。移动终端700用于远距离接收养殖活动的相关数据,以掌握水产养殖的情况,移动终端700还用于向云服务器600发出指令,进一步通过主控制器110调动相应的设备工作,以应对养殖环境中突发情况的发生。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700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当然,在实际生产中,养殖者还可采用其他便携式智能终端设备来接收云服务器600传递的信息,于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水质调节单元、外控设备调节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云服务器及移动终端,所述水质调节单元及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连接,所述数据接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接收单元与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器、操作面板及显示面板,所述主控制器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水质调节单元及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工作,所述操作面板及所述显示面板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用于接收养殖人员发出的指令并将所述指令传递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主控制器传递的各设备的工作参数;
所述水质调节单元包括等离子净化模块、水触媒净化模块及纳米增氧模块,所述等离子净化模块、所述水触媒净化模块及所述纳米增氧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等离子净化模块用于向所述待净化养殖水输送离子空气并对养殖水进行净化,所述水触媒净化模块用于离解所述待净化养殖水产生高能并对养殖水进行净化,所述纳米增氧模块用于向所述养殖水中提供微纳米氧气泡;
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水产品的生长条件,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包括气泵、水泵、灯光调节器、喂料器及水温空调,所述气泵、所述水泵、所述灯光调节器、所述喂料器及所述水温空调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水产品生长的环境参数,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若干氨氮传感器及若干水溶氧传感器,若干所述氨氮传感器及若干所述水溶氧传感器分别均匀分布于养殖环境中,且各所述氨氮传感器的输入端及所述水溶氧传感器的输入端分别位于所述养殖水的液面以下,各所述氨氮传感器及各所述水溶氧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传递的数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进一步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并显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数据接收单元还将所述数据信息传递至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发出的动作指令,进而将所述动作指令传递至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水质调节单元及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动作;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接收单元传递的水体氨氮值及溶氧值数据,分别拟合出所述氨氮值数据的平均值及所述溶氧值数据的平均值并分别与其对应的系统设定值进行对比,
当氨氮平均值高于氨氮的系统设定值时,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发出指令,进一步传递至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等离子净化模块及所述水触媒净化模块工作;
当溶氧平均值高于溶氧的系统设定值时,所述云服务器向所述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发出指令,进一步传递至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纳米增氧模块工作;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云服务器传递的数据信息并经由所述云服务器及所述数据接收单元向所述向所述主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所述外控设备调节单元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净化模块包括风管与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所述风管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气泵连通,所述风管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待净化养殖水连通,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安装于所述风管的内腔,所述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器包括介质阻挡件、第一高压极、第一低压极、高压端子、低压端子及安装外壳,所述介质阻挡件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高压极收容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低压极包围所述介质阻挡件,所述高压端子与所述第一高压极连接,所述低压端子与所述第一低压极连接,所述高压端子及所述低压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介质阻挡件的同一侧并分别与所述安装外壳连接,且所述高压端子及所述低压端子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外壳与所述介质阻挡件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安装部及引出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引出部连通,所述安装部用于承接所述第一高压极,所述引出部用于承接所述高压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极为片状极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等离子反应器包括第二高压极、第一介质阻挡片、第二低压极、第二介质阻挡片及第三低压极,所述第二高压极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介质阻挡片与所述第二高压极的一面烧结连接,所述第一介质阻挡片上背向所述第二高压极的一面与所述第二低压极烧结连接,所述第二低压极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介质阻挡片与所述第二高压极的另一面烧结连接,所述第二介质阻挡片上背向所述第二高压极的一面与所述第三低压极烧结连接,所述第三低压极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压极及所述第二高压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介质阻挡片印刷烧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为单片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还包括ph值传感器、orp传感器及亚盐传感器,所述ph值传感器、所述orp传感器及所述亚盐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