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68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



背景技术:

泡茶是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在泡茶之前,人们只会把茶叶放在嘴里咀嚼,在泡茶之后,茶饮才真正实现了普及,成为世界各地茶人的至爱,实木茶桌顾名思义是用实木制作而成,供喝茶时用,也有人称为实木茶桌,实木茶台。

然而现有的茶桌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市面上现有的茶桌功能单一,仅仅具有泡茶的功能,其造型和功能都过于单一,整个泡茶的流程不能有效的在茶桌上进行一一实现,而且茶叶收集筒的摆放位置过于占用空间,且容易遭受脚部的撞击,导致收集桶的侧翻,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解决了造型和功能都过于单一,茶叶收集筒单独的摆放过于占用空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包括:底座;两个l型板,两个所述l型板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l型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相互连接;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两个所述l型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滤网,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顶部;置物板,所述置物板设置于两个所述l型板的顶部;旋转储物盘,所述旋转储物盘设置于所述置物板的底部;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设置于所述置物板的底部和所述底座的顶部之间;l型拉杆,所述l型拉杆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一侧,所述l型拉杆的顶部设置有托架,并且所述托架的内表面设置有泡茶炉;若干个万向轮,若干个所述万向轮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设置于所述置物板的顶部,并且所述旋转板的顶部设置有茶盘。

优选的,所述茶盘的直径为225毫米,所述旋转板的至今为325毫米。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所述置物板的长宽均为600毫米。

优选的,所述托架的宽度为245毫米,且位于泡茶炉的宽度为200毫米,所述托架的厚度为20毫米。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所述置物板之间的距离为650毫米,所述底座和所述茶盘之间的距离为680毫米。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的设置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挡板并延伸至所述挡板的另一侧,所述丝杆延伸至所述挡板的另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套,所述弧形夹紧套的底部通过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通过收集桶的设置,可以用于茶水废水的收集,而且茶盘可以进行旋转,可以使主人和客人互动更为便捷,旋转储物盘的设置,可以用于茶叶的存放,便于操作人员拿取茶叶,中心轴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主要是可以将废茶水引入到收集桶的内部,而且滤网的设置,可以用于对茶叶的过滤,而且泡茶炉的设置,可以用于对茶壶的加热,用于烧茶,而且托架可以在l型板上进行伸缩,而且右侧的l型板上设置有与托架和泡茶炉相适配的滑槽,便于托架的伸缩运动,茶桌一体化、多功能凸显准确,将内藏式拉伸泡茶台,内置茶水收集桶,不仅整体美观,而且避免倾倒,旋转储物圆盘,可以易于拿取茶叶等物品,茶盘可以使主人和客人互动更为便捷,将整个泡茶的流程都在茶桌上得以实现,提升日常生活品质,让茶文化走入千家万户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展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l型板,3、收集桶,4、滤网,5、置物板,6、旋转储物盘,7、中心轴,8、l型拉杆,9、托架,10、泡茶炉,11、万向轮,12、旋转板,13、茶盘,14、夹紧结构,141、挡板,142、螺纹套筒,143、旋转把手,144、丝杆,145、弧形夹紧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展开图。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包括:底座1;两个l型板2,两个所述l型板2均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l型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相互连接;收集桶3,所述收集桶3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两个所述l型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滤网4,所述滤网4设置于所述收集桶3的顶部;置物板5,所述置物板5设置于两个所述l型板2的顶部;旋转储物盘6,所述旋转储物盘6设置于所述置物板5的底部;中心轴7,所述中心轴7设置于所述置物板5的底部和所述底座1的顶部之间;l型拉杆8,所述l型拉杆8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的一侧,所述l型拉杆8的顶部设置有托架9,并且所述托架9的内表面设置有泡茶炉10;若干个万向轮11,若干个所述万向轮11均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旋转板12,所述旋转板12设置于所述置物板5的顶部,并且所述旋转板12的顶部设置有茶盘13,在这里收集桶3为茶水收集桶,用于茶水废水的收集,而且茶盘13可以进行旋转,可以使主人和客人互动更为便捷,旋转储物盘6的设置,主要是用于茶叶的存放,便于操作人员拿取茶叶,中心轴7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主要是可以将废茶水引入到收集桶3的内部,而且滤网4的设置,可以用于对茶叶的过滤,而且泡茶炉10为电子泡茶炉,与外界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而且托架9可以在l型板2上进行伸缩,而且右侧的l型板2上设置有与托架9和泡茶炉10相适配的滑槽,便于托架9的伸缩运动,并且整体茶桌的正面设置有桌门。

所述茶盘13的直径为225毫米,所述旋转板12的至今为325毫米。

所述底座1和所述置物板5的长宽均为600毫米。

所述托架9的宽度为245毫米,且位于泡茶炉10的宽度为200毫米,所述托架9的厚度为20毫米。

所述底座1和所述置物板5之间的距离为650毫米,所述底座1和所述茶盘13之间的距离为680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收集桶3的设置,可以用于茶水废水的收集,而且茶盘13可以进行旋转,可以使主人和客人互动更为便捷,旋转储物盘6的设置,可以用于茶叶的存放,便于操作人员拿取茶叶,中心轴7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主要是可以将废茶水引入到收集桶3的内部,而且滤网4的设置,可以用于对茶叶的过滤,而且泡茶炉10的设置,可以用于对茶壶的加热,用于烧茶,而且托架9可以在l型板2上进行伸缩,而且右侧的l型板2上设置有与托架9和泡茶炉10相适配的滑槽,便于托架9的伸缩运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收集桶3的设置,可以用于茶水废水的收集,而且茶盘13可以进行旋转,可以使主人和客人互动更为便捷,旋转储物盘6的设置,可以用于茶叶的存放,便于操作人员拿取茶叶,中心轴7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主要是可以将废茶水引入到收集桶3的内部,而且滤网4的设置,可以用于对茶叶的过滤,而且泡茶炉10的设置,可以用于对茶壶的加热,用于烧茶,而且托架9可以在l型板2上进行伸缩,而且右侧的l型板2上设置有与托架9和泡茶炉10相适配的滑槽,便于托架9的伸缩运动,茶桌一体化、多功能凸显准确,将内藏式拉伸泡茶台,内置茶水收集桶3,不仅整体美观,而且避免倾倒,旋转储物圆盘,可以易于拿取茶叶等物品,茶盘13可以使主人和客人互动更为便捷,将整个泡茶的流程都在茶桌上得以实现,提升日常生活品质,让茶文化走入千家万户中。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5,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的不同之处在于,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所述底座1的顶部的设置有夹紧结构14,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两个挡板141,两个所述挡板141相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142,所述螺纹套筒1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43,夹紧结构14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对收集桶进行夹紧,避免由于茶桌的晃动,造成收集桶3的侧翻。

所述螺纹套筒14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144,所述丝杆144的一端贯穿所述挡板141并延伸至所述挡板141的另一侧,所述丝杆144延伸至所述挡板141的另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套145,所述弧形夹紧套145的底部通过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手动旋转螺纹套筒142的旋转,可以带动丝杆144左右运动,再通过丝杆144左右的运动,可以带动弧形夹紧套145进行运动,进而可以对收集桶3进行夹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两个l型板,两个所述l型板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l型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相互连接;

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两个所述l型板相对的一侧之间;

滤网,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顶部;

置物板,所述置物板设置于两个所述l型板的顶部;

旋转储物盘,所述旋转储物盘设置于所述置物板的底部;

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设置于所述置物板的底部和所述底座的顶部之间;

l型拉杆,所述l型拉杆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一侧,所述l型拉杆的顶部设置有托架,并且所述托架的内表面设置有泡茶炉;

若干个万向轮,若干个所述万向轮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设置于所述置物板的顶部,并且所述旋转板的顶部设置有茶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盘的直径为225毫米,所述旋转板的至今为32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置物板的长宽均为60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宽度为245毫米,且位于泡茶炉的宽度为200毫米,所述托架的厚度为2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置物板之间的距离为650毫米,所述底座和所述茶盘之间的距离为68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的设置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挡板并延伸至所述挡板的另一侧,所述丝杆延伸至所述挡板的另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套,所述弧形夹紧套的底部通过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所述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包括:底座;两个L型板,两个所述L型板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L型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相互连接;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两个所述L型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滤网,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收集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多功能一体化茶桌,茶桌一体化、多功能,将内藏式拉伸泡茶台,内置茶水收集桶,不仅整体美观,而且避免倾倒,旋转储物圆盘,可以易于拿取茶叶等物品,茶盘可以使主人和客人互动更为便捷,将整个泡茶的流程都在茶桌上得以实现,提升日常生活品质,让茶文化走入千家万户中。

技术研发人员:李可;邓莉文;何欣洋;陈曼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3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