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分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未知雷达信号脉间间隔恒参、参差和组参差三种调制模式分选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技术在军事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对电子装备依赖程度急剧增加,电子对抗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雷达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陆基、舰载、机载和导弹等现代武器装备上的关键设备,也使得雷达对抗技术成为国家防务发展的重中之重。雷达信号分选方法是雷达侦查装备的大脑和核心技术,是对敌方雷达进行识别、威胁评估和干扰的前提和基础,而雷达信号分选是一个np完全问题,特别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计算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目前,雷达侦查装备中往往采用库匹配形式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学术文献中侧重研究长骨架周期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机器学习一类算法侧重雷达信号识别方面的应用;而实际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信号分选会受到信号丢失、高密度、高噪声和强干扰因素的影响,这些方法很难达到准确完整的效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雷达信号分选工作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分选方法,以解决现有分选方法在信号丢失、高密度、高噪声和强干扰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准确分选的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雷达信号pri频次计算:对任意两个信号的si和sj到达时间,按照公式(1.1)得到差值priij,如果priij满足(1.2),就存储到脉间间隔矩阵t;
priij=|toaj-toai|…………………………(1.1)
pri_min≤priij≤pri_max…………………………(1.2)
基于脉间间隔矩阵t,统计出每一个pri出现的次数,对任意两个prii和prij,如果满足(1.3)条件,做归一化处理,归一prii,保留prij;
prij-prii≤δ………………………………(1.3)
公式(1.3)中,prij>prii,δ为误差阈值,范围为(0.5,1.5);
遍历所有pri,记录每个pri的前点和后点;
步骤s2、分选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对于s1中频次计算后的pri,如果存在该pri的后点和该pri的前点相同,则进行连线查找;如信号si能够连接为长度大于某一阈值,并且所对应的pri不是骨架周期,提取所对应的pri,即可找出恒参模式雷达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步骤s1雷达信号pri频次计算后,进行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按照任意两个时间间隔a和b的前点集信息求取交集,如果交集大于阈值,认为是小骨架周期,移除小骨架pri;之后计算时间间隔a后点集和时间间隔b前点集的交集,如果大于阈值,进行连线,认为(a,b)是参差信号的一个起始可行解,按照此方法,记录所有的起始可行解,根据起始可行解,执行递归过程,以集合的形式存储查找到的pri和对应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包含信号数目最多的可行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步骤s2分选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后,将查找到的恒参模式雷达信号从脉间间隔矩阵t中删除,重新统计pri频次,根据pri的前后点信息,形成每个pri的前后点集,然后进行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按照任意两个时间间隔a和b的前点集信息求取交集,如果交集大于阈值,认为是小骨架周期,移除小骨架pri;之后计算时间间隔a后点集和时间间隔b前点集的交集,如果大于阈值,进行连线,认为(a,b)是参差信号的一个起始可行解,按照此方法,记录所有的起始可行解,根据起始可行解,执行递归过程,以集合的形式存储查找到的pri和对应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包含信号数目最多的可行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步骤s2找出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后,进行组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记录步骤s2分选的每个恒参时间间隔的前点集和后点集,遍历所有恒参时间间隔,对任一恒参时间间隔a,和恒参时间间隔b,计算a的后点集和b的前点集的交集,如果大于阈值,进行连线,认为(a,b)是组参差信号的一个起始可行解,按照此方法,记录所有的起始可行解,根据起始可行解,执行递归过程,以集合的形式存储查找到的pri和对应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包含信号数目最多的可行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步骤s2在进行连线时,从后往前,先拿出一个点,看是否能够连到其余线的后面,如果能,那么加入该线,否则成立一个新的线。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1)发明参差信号分选时先移除小骨架周期,避免在迭代查找参差信号的过程中,由小骨架周期导致的计算量急剧增长的问题;然后在通过计算起始可行解找出参差模式雷达信号;最后参照上述两种分选方式完成对组参差信号的分选,分选速度快、准确性高。
(2)本发明提供的分选方法在有误差和信号缺失15%时仍然能够成功分离恒参、参差、组参差信号,对恒参信号分选准确率高达91.3%,运行时间58.3ms,对参差信号分选的准确率为74.2%,运行时间45.1ms,对组参差信号分选的准确率为82.6%,运行时间54.4ms,具有高效性和实时性;有效解决传统信号分选方法在面对高误差、信号缺失和高噪声等情况,处理能力明显不足,无法有效的分选雷达信号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整个分选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100组随机实验恒参信号分选结果图;
图3是100组随机实验参差信号分选结果图;
图4是100组随机实验组参差信号分选结果图;
图5是脉间间隔矩阵;
图6是恒参调制模式序列特征;
图7是参差调制模式序列特征;
图8是组参差调制模式序列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实施例1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分选
参阅图1,一种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雷达信号pri频次计算
s1.1、统计pri:输入信号为任意一个包含n个信号的时间序列s={s1,s2,...,sn},已知任意信号sn的抵达时间toan,对任意两个信号的si和sj到达时间,按照公式(1.1)得到差值priij,priij的高阶差分可以构成一个n*n的脉间间隔矩阵t;如果priij满足(1.2),就存储到脉冲间隔矩阵t,同时统计每个pri出现的次数;所述脉间间隔矩阵t如图5所示,该矩阵是一个下三角矩阵。
priij=|toaj-toai|…………………………(1.1)
pri_min≤priij≤pri_max…………………………(1.2)
公式(1.2)中,pri_min为20ms,pri_max为2500s。
s1.2、pri归一化处理:将步骤s1.1统计的pri以及与其对应的时间间隔统计次数存成数组形式,对任意两个prii和prij,如果满足(1.3)条件,做归一化处理,归一prii,保留prij;同时,把被归一化的prii累积保留已有的pri数组中,更新现有pri数组;
prij-prii≤δ………………………………(1.3)
公式(1.3)中,prij>prii,δ为误差阈值,范围为(0.5,1.5),其值可根据pri的大小确定;如两个pri小于100的时间间隔做差值δ为0.5,两个pri为[100,1000]的时间间隔做差值δ为1,两个pri为[1000,2500]的时间间隔做差值δ为1.5;
s1.3、记录pri前点和后点:步骤s1.2中已经记录了pri归一化的对照值,遍历所有pri,记录每个pri出现的频次(次数)和对应的信号,每一个时间间隔由两个信号si和sj组成,将每个时间间隔的si和sj看成二维空间中的点,si为该pri的前点,sj为该pri的后点,记录每个pri的前点和后点,针对每个pri形成前点集和后点集;例如:
pri=192=toa2-toa1=toa8-toa2=toa16-toa8=toa30-toa16=toa38-toa30=t
oa60-toa38,所以pri192前点集如公式(1.4)所示,pri192后点集如公式(1.5)所示;按照此种方式针对每个pri即可形成前点集和后点集;对于出现次数小于3的时间间隔的可以不做处理;
pri192前点集={s1,s2,s8,s16,s30,s38}………………………(1.4)
pri192后点集={s2,s8,s16,s30,s38,s60}………………………(1.5)
步骤s2、分选恒参模式雷达信号
s2.1、遍历所有pri,对于s1中频次计算后的pri,任意一个时间间隔的恒参调制雷达在信号中可以表示为图6的三条线的形式,竖向的两条线代表pri的前点和后点,横向的线代表时间间隔,横向线的长短与pri的大小有关;如果存在该pri的后点和该pri的前点相同,则将相同的前点和后点重合,进行连线(参见图6),在进行连线时,从后往前,先拿出一个点,看是否能够连到其余线的后面,如果能,那么加入该线,否则成立一个新的线;
s2.2、通过查找si是否能够连接为长度大于某一阈值,并且所对应的pri不是骨架周期(倍数关系),提取所对应的pri,即可找出恒参模式雷达信号;
s2.3、更新数据:将s2.2查找的恒参模式雷达信号从步骤s1预处理的pri中去除,代表与这些信号组成间隔的不再考虑,不参加信号分选。
进一步,在查找恒参雷达信号时,判断线条长度时,看该线条是否由大于3的短线连接构成(也可看该线条是否由大于4的信号点连接构成)。
实施例2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
继续参阅图1,一种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雷达信号pri频次计算:参见实施例1;
步骤s2、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
s2.1移除小骨架间隔:如果时间间隔a>时间间隔b,并且a的前点大部分被b的前点所覆盖,求两者的交集,交集值大于a前点的30%,则认为a是小骨架周期,移除,不作为参差可查找的时间间隔;
s2.2、记录所有起始可行解:对s2.1移除小骨架间隔后的任一时间间隔a和时间间隔b,计算a后点集和b前点集的交集,如果大于阈值3,进行连线(见图7),认为(a,b)是参差信号的一个起始可行解,按照此方法,记录所有的起始可行解;
s2.3、对每个起始可行解,分别记录所对应的pri和信号个数,开始递归过程;对任一个起始可行解,只返回一个最长的结果;
s2.4、得到所有可行解的集合,进行排序,包含信号个数越多的再前面,过滤后面的可行解,如果可行解c覆盖了可行解d中的大部分时间间隔,那么不考虑可行解d的结果,即过滤可行解d;
s2.5、对剩下的所有可行解,更新结果集,更新结果集的过程是一个覆盖过程。
进一步,为降低参差信号查找时的计算量,在步骤s1获取每个pri前点集和后点集后,先进行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分选,具体分选方式见实施例1,然后将查找到的恒参模式雷达信号从脉间间隔矩阵t中删除,重新统计pri频次,根据pri的前后点信息,形成每个pri的前后点集,然后进行步骤s2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
实施例3组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
一种组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雷达信号pri频次计算:参见实施例1;
步骤s2、分选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参见实施例1;
步骤s3、分选组参差模式雷达信号
s3.1、记录每个恒参线段的前点集和后点集:组参差信号包括多组恒参信号,记录步骤s2分选的每个恒参线段的前点集和后点集;
s3.2、记录所有起始可行解:遍历所有恒参时间间隔,对任一恒参时间间隔a和恒参时间间隔b,计算a的后点集和b的前点集的交集,如果大于阈值3,进行连线(见图8),认为(a,b)是组参差信号的一个起始可行解,否则,重复s3.3,记录所有可行解;
s3.3、遍历所有连线,记录所对应的pri和信号个数,开始递归过程;对任一个起始可行解,只返回一个最长的结果;
s3.4、得到所有可行解的集合,按包含信号个数进行降序排序,遍历可行解集合,如果可行解c覆盖了可行解d中的大部分(大于50%)时间间隔,去除可行解d;即过滤可行解d;
s3.5、对剩下的所有可行解,更新结果集。
分选准确性的检测
准确率计算:对于任意一个包含n个信号的时间序列s={s1,s2,...,sn},已知任意信号si的抵达时间toai,s中包含的所有调制模式为p={p1,p2,...,pk},已知每个信号si的类别为pi,表示为{p1,p1,p100,p2,p1,p1,p2,...pk},其中p100分表示该信号为噪声信号,计算方法如下:
(1)循环遍历序列中每部雷达i的信号分选结果;
①计算数据中信号的个数。遍历信号序列,去除噪声信号;
②分选数据中每部雷达信号,记录每部雷达信号个数;
③记录每个雷达信号分选结果最大的个数correct;
(2)计算所有雷达信号的个数totalnumbe;
(3)计算总共正确计算的雷达信号个数totalcorrect;
(4)准确率=totalcorrect/totalnumber。
本方法在有误差和信号缺失15%时的100组随机实验中,5组恒参信号分选准确率为91.3%,运行时间58.3ms,如图2;5组参差信号分选的准确率为74.2%,运行时间45.1ms,如图3;3组恒参和3组参差信号组成的混合信号分选的准确率为82.6%,运行时间54.4ms,如图4。可见该分选方法具有高效性和实时性;有效解决传统信号分选方法在面对高误差、信号缺失和高噪声等情况,处理能力明显不足,无法有效的分选雷达信号的技术难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雷达信号pri频次计算:对任意两个信号的si和sj到达时间,按照公式(1.1)得到差值priij,如果priij满足(1.2),就存储到脉间间隔矩阵t;
priij=|toaj-toai|…………………………(1.1)
pri_min≤priij≤pri_max…………………………(1.2)
基于脉间间隔矩阵t,统计出每一个pri出现的次数,对任意两个prii和prij,如果满足(1.3)条件,做归一化处理,归一prii,保留prij;
prij-prii≤δ………………………………(1.3)
公式(1.3)中,prij>prii,δ为误差阈值,范围为(0.5,1.5);
遍历所有pri,记录每个pri的前后点信息;
步骤s2、分选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对于s1中频次计算后的pri,如果存在该pri的后点和该pri的前点相同,则进行连线查找;如信号si能够连接为长度大于某一阈值,并且所对应的pri不是骨架周期,提取所对应的pri,即可找出恒参模式雷达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雷达信号pri频次计算后,进行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按照任意两个时间间隔a和b的前点集信息求取交集,如果交集大于阈值,认为是小骨架周期,移除小骨架pri;之后计算时间间隔a后点集和时间间隔b前点集的交集,如果大于阈值,进行连线,认为(a,b)是参差信号的一个起始可行解,按照此方法,记录所有的起始可行解,根据起始可行解,执行递归过程,以集合的形式存储查找到的pri和对应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包含信号数目最多的可行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分选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后,将查找到的恒参模式雷达信号从脉间间隔矩阵t中删除,重新统计pri频次,根据pri的前后点信息,形成每个pri的前后点集,然后进行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按照任意两个时间间隔a和b的前点集信息求取交集,如果交集大于阈值,认为是小骨架周期,移除小骨架pri;之后计算时间间隔a后点集和时间间隔b前点集的交集,如果大于阈值,进行连线,认为(a,b)是参差信号的一个起始可行解,按照此方法,记录所有的起始可行解,根据起始可行解,执行递归过程,以集合的形式存储查找到的pri和对应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包含信号数目最多的可行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找出恒参模式雷达信号后,进行组参差模式雷达信号分选:记录步骤s2分选的每个恒参时间间隔的前点集和后点集,遍历所有恒参时间间隔,对任一恒参时间间隔a,和恒参时间间隔b,计算a的后点集和b的前点集的交集,如果大于阈值,进行连线,认为(a,b)是组参差信号的一个起始可行解,按照此方法,记录所有的起始可行解,根据起始可行解,执行递归过程,以集合的形式存储查找到的pri和对应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包含信号数目最多的可行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在进行连线时,从后往前,先拿出一个点,看是否能够连到其余线的后面,如果能,那么加入该线,否则成立一个新的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