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23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袋。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垃圾分类要求居民生活垃圾干湿分离,湿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和园林垃圾,厨余垃圾有大量油脂。由于湿垃圾在回收后多作生物处理用于沼气发电,即便是可降解垃圾袋也不能与湿垃圾混在一起,这就要求居民在倒袋装厨余湿垃圾时必须将垃圾袋与垃圾分离。

因为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氟乙烯,聚氯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与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有很大的空隙,可以通过油分子。所以当使用塑料袋盛装厨余垃圾时,油分子可以通过塑料袋的聚氟乙烯分子间隙渗到塑料袋的外表面,人手在分离垃圾袋与垃圾的过程中易受污染,同时也不易将垃圾倾倒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倒袋装湿垃圾时不易倾倒,且易污染双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袋,其包括垃圾袋本体和捏持部,所述捏持部固定于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外表面底部。

优选地,所述垃圾袋本体与所述捏持部一体成型。

优选地,折叠后的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捏持部配合的凹槽,捏持部位于折叠后的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底部,一个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底部与另一个所述垃圾袋的顶部通过切断线连接,且捏持部位于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多个首尾相接的所述垃圾袋本体卷起后形成垃圾卷。

优选地,所述捏持部的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手。

优选地,所述捏持部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垃圾袋,其包括垃圾袋本体和捏持部,其中,用户在倾倒垃圾时,可以捏持垃圾袋本体底部的捏持部将袋内的垃圾迅速倒出,这有效地避免了人手与垃圾袋外表面的油污或者细菌接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以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垃圾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垃圾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垃圾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垃圾袋本体,2-捏持部,3-切断线,4-提手,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袋,其包括垃圾袋本体1和捏持部2,捏持部2固定于垃圾袋本体1的外表面底部,且垃圾袋本体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手4。用户可以通过提手4来手提垃圾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垃圾袋为生活中较常见的背心式的垃圾袋。

在本实施中,用户在倾倒垃圾时,可以捏持垃圾袋本体1底部的捏持部2将袋内的垃圾迅速倒出,这有效地避免了人手与垃圾袋外表面的油污或者细菌接触。

本实施例提供的垃圾袋,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其极大地杜绝用户在倾倒袋厨余湿垃圾时污染双手,而且更加方便倾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垃圾袋,其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对不同部分进行介绍。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1和捏持部2,捏持部2固定于垃圾袋本体1的外表面底部。在本实施例中,该垃圾袋为直筒式垃圾袋,可以通过折叠得到规则图形,从而方便多个垃圾袋的卷折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垃圾袋本体1不限于直筒式垃圾袋或背心式垃圾袋,其也可以为纸袋等等。

优选地,垃圾袋本体1与捏持部2一体成型,这进一步简化了垃圾袋的制造工艺,有助于节约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捏持部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方便手指穿过。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后的垃圾袋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捏持部2配合的凹槽5,捏持部2位于折叠后的垃圾袋本体1的底部,一个垃圾袋本体1的底部与另一个垃圾袋的顶部通过切断线3连接,切断线3使得垃圾袋之间的分离更加方便;捏持部2位于凹槽5中,这使得垃圾袋本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

优选地,多个首尾相接的垃圾袋本体1卷起后形成垃圾卷,这进一步方便垃圾袋的储存、携带和使用。

进一步优选地,捏持部2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为矩形,也可以为半圆形等方便捏持的形状,这大大地方便用户的捏持。

本实施例提供的垃圾袋,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其极大地杜绝用户在倾倒袋厨余湿垃圾时污染双手,而且更加方便倾倒。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和捏持部,所述捏持部固定于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外表面底部;折叠后的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捏持部配合的凹槽,捏持部位于折叠后的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底部,一个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底部与另一个所述垃圾袋的顶部通过切断线连接,且捏持部位于所述凹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袋本体与所述捏持部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多个首尾相接的所述垃圾袋本体卷起后形成垃圾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捏持部的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捏持部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垃圾袋,其包括垃圾袋本体和捏持部,所述捏持部固定于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外表面底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垃圾袋,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在倾倒垃圾时,人手可以捏持垃圾袋本体底部的捏持部将袋内的垃圾迅速倒出,其有效地避免了人手与垃圾袋外表面的油污或者细菌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殷忠鹏;顾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顾颢
技术研发日:2019.07.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3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