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绣花工艺及绣花织物。
背景技术:
彩绣泛指以各种彩色绣线统制花纹图案的刺绣技艺,具有绣面平服、针法丰富、线迹精细、色彩鲜明的特点,在服装饰品中多有应用。彩绣的色彩变化也十分丰富,它以线代笔,通过多种彩色绣线的重叠、并置、交错产生华而不俗的色彩效果。尤其以套针针法来表现图案色彩的细微变化最有特色,色彩深浅融汇,具有国画渲染的效果。
传统的彩绣利用多种不同的彩色绣花线达到色彩绚丽的效果,主要通过设计好的绣花带传输到绣花机上,然后上好需要用到的彩色绣花线色,选取需要用到的绣花机针柱,然后开机绣花,通过不同的绣花线色的组合,完成绣花,最终达到色彩绚丽的彩色线绣花的效果。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绣花的线色多、面积大,往往会遇到起皱,手感硬的问题,而且彩色线绣花给人的观感在颜色的转换变化上过于死板生硬,类似一段一段颜色拼凑起来形成整个图案,缺乏自然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绣花工艺及绣花织物,以解决传统的彩绣方法由于绣花的线色多、面积大而导致起皱,手感硬,并且缺乏自然感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绣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绣花织物的待绣花位置覆盖于绣花朴上;
取隔离膜覆盖于所述待绣花织物的待绣花位置上;
对所述隔离膜、所述待绣花织物以及所述绣花朴一同进行绣花处理,得到具有绣花图案的绣花叠层;
对所述绣花叠层的所述隔离膜一侧的绣花图案进行热转印处理,得到所述绣花图案具有颜色渐变效果的热转印叠层;
去除所述热转印叠层上的所述绣花朴和所述隔离膜,得到绣花织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绣花工艺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将待绣花织物的绣花位置覆盖于绣花朴上的步骤之前,在固定底朴上形成绣花让位孔;
将所述绣花朴胶贴在所述固定底朴上并覆盖所述绣花让位孔;
在所述绣花处理之后,且所述热转印处理之前,绣花工艺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绣花叠层与所述固定底朴上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转印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绣花图案上覆盖热升华纸;
在所述热升华纸上覆盖离型纸;
进行第一热压烫处理;
在完成所述第一热压烫处理后,取走所述离型纸和所述热升华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压烫处理的工艺条件包括:压烫温度为100℃~300℃,时间为10s~30s,压强为0.2mpa~0.4mp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为水溶胶膜,清除所述隔离膜的方法为水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有多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绣花处理之后,且在所述热转印处理之前,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绣花叠层的所述隔离膜一侧覆盖压烫裁片;
进行第二热压烫处理;
在完成所述第二热压烫处理后,取走所述压烫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压烫处理的工艺条件包括:压烫温度为100℃~300℃,时间为3s~8s,压强为0.2mpa~0.4mp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绣花处理采用单一颜色纱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转印处理采用具有颜色渐变图案的热升华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绣花朴选用厚可撕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绣花工艺制作得到的绣花织物。
与现有方案相比,上述绣花工艺及绣花织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绣花工艺通过绣花与热转印相结合,在进行绣花时可以采用单一颜色纱线,例如白色纱线,而热转印采用颜色渐变图案,如此,可实现渐变色绣花的效果。这种做法能够形成新的绣花外观效果,从彩色线绣花的观感做到了绣花的自然渐变的效果,绣花织物的绣花的表面平整,手感柔软,对于丰富绣花的多样性、提升绣花的技术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绣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绣花织物的待绣花位置覆盖于绣花朴上;
取隔离膜覆盖于待绣花织物的待绣花位置上;
对隔离膜、待绣花织物以及绣花朴一同进行绣花处理,得到具有绣花图案的绣花叠层;
对绣花叠层的隔离膜一侧的绣花图案进行热转印处理,得到所述绣花图案具有颜色渐变效果的热转印叠层;
清除热转印叠层的绣花朴和隔离膜,得到绣花织物。
待绣花织物可以是衣服的某一个部位,比如衣服的前幅、后幅等。
其中,绣花朴可以减少待绣花织物在绣花、热转印过程中起皱、穿洞、走位、变形等问题,使绣花外观漂亮。绣花朴可选用厚可撕朴,可选用ao156型号,在热转印完成之后,可以方便轻松地将绣花朴撕掉。
上述绣花工艺在进行绣花时可以采用单一颜色纱线,例如白色纱线,而热转印采用颜色渐变图案,如此,即可形成渐变颜色的绣花图案,可以避免传统的彩绣方法由于绣花的线色多、面积大,而存在起皱、手感硬的问题,并且可以实现色彩自然转换。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绣花工艺还包括步骤:
在将待绣花织物的绣花位置覆盖于绣花朴上的步骤之前,在固定底朴上形成绣花让位孔;
将绣花朴胶贴在固定底朴上并覆盖绣花让位孔。
在本示例中,在绣花处理之后,且在热转印处理之前,绣花工艺还包括步骤:
将绣花叠层与固定底朴上分离。
在本示例中,固定底朴为大面积的纱朴,可采用t6111型号。固定底朴用于固定待绣花织物,防止在绣花过程中待绣花织物发生移动。
具体地,通过绣花机在固定纱朴上绣出开位线,再沿着开位先进行裁剪,形成绣花让位孔,亦可称为开位孔。绣花朴的面积略大于绣花让位孔,例如绣花朴的面积比绣花让位孔的面积大1/8,在绣花让位孔的边缘贴设胶条后,将绣花朴粘接在绣花让位孔处。后续通过绣花机在绣花让位孔对应位置对隔离膜、待绣花织物以及绣花朴一同进行绣花,完成绣花后将绣花叠层从固定底朴上揭下,进行后续的热压烫。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热转印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在绣花叠层的隔离膜一侧的绣花图案覆盖热升华纸;
在热升华纸上覆盖离型纸;
进行第一热压烫处理;
在完成第一热压烫处理后,取走离型纸和热升华纸。
热升华纸是通过数码技术把需要的图案打印到纸上,将热升华纸具有图案的一侧盖在隔离膜的绣花位置,须把热升华纸铺平,不能有皱,再通过热压烫的方法将图案转移到绣花上。由于隔离膜的存在,隔开热升华纸与待绣花织物,防止热升华压烫的时候,热升华纸的图案颜色转移到待绣花织物上,如此,热升华纸的图案颜色仅转移在隔离膜的绣花纱线上。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一热压烫处理的工艺条件包括:压烫温度为100℃~300℃,时间为10s~30s,压强为0.2mpa~0.4mpa。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一热压烫处理的工艺条件包括:压烫温度为200℃,时间为17s,压强为0.3mpa。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隔离膜为水溶胶膜,清除隔离膜的方法为水洗。水溶胶膜可以采用vt-wm35型号。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隔离膜有多层,例如2~3层。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在绣花处理之后,且在热转印之前,绣花工艺还包括步骤:
在绣花叠层的隔离膜一侧覆盖压烫裁片;
进行第二热压烫处理;
在完成第二热压烫处理后,取走压烫裁片。
由于水溶胶膜在绣花的时候有收缩,所以很容易不平整,盖上原身布压烫的目的是使水溶胶膜压得更平整,方便后续上色均匀。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二热压烫处理的工艺条件包括:压烫温度为100℃~300℃,时间为3s~8s,压强为0.2mpa~0.4mpa。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二热压烫处理的工艺条件包括:压烫温度为200℃,时间为5s,压强为0.3mpa。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绣花织物,其通过上述任一示例的绣花工艺制作得到。
以下以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绣花工艺作进一步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的绣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固定底朴,采用t6111型号,铺展在绣花机机台上,用绣花机在固定底朴上绣出开位线,沿着开位线进行裁剪,剪出绣花让位孔。
步骤2,在绣花让位孔的周围贴设双面胶。
步骤3,取绣花朴,选用厚可撕朴,ao156型号,其尺寸略大于绣花让位孔,通过上述双面胶贴在固定底朴上,并且绣花朴覆盖绣花让位孔。
步骤4,取待绣花织物,将待绣花织物的待绣花位置覆盖于绣花朴上。
步骤5,取两层水溶胶膜,采用vt-wm35型号,叠放覆盖于待绣花织物的待绣花位置上。
步骤6,在绣花让位孔对应位置对水溶胶膜、待绣花织物以及绣花朴一同进行绣花,绣花采用单一白色纱线,此时水溶胶膜、待绣花织物以及绣花朴由绣花线缝制在一起,得到绣花叠层。
步骤7,在在绣花叠层的隔离膜一侧覆盖原身布,即衣服本身的布,进行热压烫,热压烫的工艺条件为:压烫温度为200℃,时间为5s,压强为0.3mpa。通过热压烫,使得在绣花过程中变得不平整的水溶胶膜压得更平整,方便后续上色均匀。
步骤8,完成热压烫后,取走原身布。
步骤9,在绣花叠层的水溶胶膜一侧的绣花位置覆盖热升华纸,热升华纸的转印图案为浅蓝至深蓝的渐变纹路。水溶胶膜的边缘比热升华纸的边缘长1cm,热升华纸的尺寸能够覆盖绣花图案。
步骤10,在热升华纸上覆盖离型纸。
步骤11,进行热压烫,使得热升华纸的图案转移至绣花纱线上。热压烫的工艺条件包括:压烫温度为200℃,时间为17s,压强为0.3mpa。此时由于水溶胶膜的存在,将热升华纸与待绣花织物隔开,防止热升华压烫的时候,热升华纸的图案颜色转移到待绣花织物上。
步骤12,在完成热转印之后,将离型纸和热升华纸取走,得到热转印叠层。
步骤13,撕掉绣花朴,剪掉多余的水溶胶膜,并且将余下部分进行水洗,洗掉剩余的水溶胶膜,得到具有渐变颜色图案的绣花织物。
获得的绣花织物可通过后续的工序,缝制在原身布上。
上述绣花工艺通过绣花与热转印相结合,在进行绣花时可以采用单一颜色纱线,例如白色纱线,而热转印采用颜色渐变图案,如此,可实现渐变色绣花的效果。这种做法能够形成新的绣花外观效果,从彩色线绣花的观感做到了绣花的自然渐变的效果,绣花织物的绣花的表面平整,出来的手感柔软,对于丰富绣花的多样性、提升绣花的技术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上述绣花工艺不仅整体效果多样且手感软,色牢度好,而且突破了绣花的部分局限,创新了绣花的新做法,满足了客户以及市场的需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绣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绣花织物的待绣花位置覆盖于绣花朴上;
取隔离膜覆盖于所述待绣花织物的待绣花位置上;
对所述隔离膜、所述待绣花织物以及所述绣花朴一同进行绣花处理,得到具有绣花图案的绣花叠层;
对所述绣花叠层的所述隔离膜一侧的绣花图案进行热转印处理,得到所述绣花图案具有颜色渐变效果的热转印叠层;
去除所述热转印叠层上的所述绣花朴和所述隔离膜,得到绣花织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花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将待绣花织物的绣花位置覆盖于绣花朴上的步骤之前,在固定底朴上形成绣花让位孔;
将所述绣花朴胶贴在所述固定底朴上并覆盖所述绣花让位孔;
在所述绣花处理之后,且所述热转印处理之前,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绣花叠层与所述固定底朴上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绣花图案上覆盖热升华纸;
在所述热升华纸上覆盖离型纸;
进行第一热压烫处理;
在完成所述第一热压烫处理后,取走所述离型纸和所述热升华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绣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烫处理的工艺条件包括:压烫温度为100℃~300℃,时间为10s~30s,压强为0.2mpa~0.4mpa。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绣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为水溶胶膜,清除所述隔离膜的方法为水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绣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有多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绣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绣花处理之后,且在所述热转印处理之前,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绣花叠层的所述隔离膜一侧覆盖压烫裁片;
进行第二热压烫处理;
在完成所述第二热压烫处理后,取走所述压烫裁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绣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压烫处理的工艺条件包括:压烫温度为100℃~300℃,时间为3s~8s,压强为0.2mpa~0.4mpa。
9.如权利要求1~4、6~8任一项所述的绣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绣花处理采用单一颜色纱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绣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处理采用具有颜色渐变图案的热升华纸。
11.通过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绣花工艺制作得到的绣花织物。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