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控制电路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控制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变频空调迅速普及,变频空调是加装了变频器的常规空调,变频空调通过控制和调整压缩机转速,使压缩机始终处于最佳的转速状态,从而提高能效比。由于变频空调所具备的高效节能的优点,越发受到消费者青睐。当前,变频空调内置有直流风机,直流风机的转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那么就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当变频空调输入的电压过低时,直流风机如若继续以设定转速工作,则可能导致变频空调过度升温,造成损毁;当变频空调输入的电压过高时,直流风机如若继续以设定转速工作,则可能因过压造成损坏。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和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的风机转速不能灵活调整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控制电路,所述风机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电压检测电路、风机控制芯片以及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并将所述电压值发送给风机控制芯片;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值,输出对应的pwm信号至所述风机驱动电路以控制风机的转速。可选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比例放大子电路,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端作为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入偏置电压,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可选地,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可选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偏置子电路,所述偏置子电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四电容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外接电源,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中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并输出偏置电压。可选地,所述偏置子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以及第五电容;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可选地,所述风机控制电路还包括风机继电器、滤波整流电路以及隔离电路;所述风机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风机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输出端,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可选地,所述隔离电路还包括隔离控制子电路,所述隔离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隔离ic、第一三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以及电解电容;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外接电源,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ic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隔离控制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ic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机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隔离ic的第三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隔离控制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稳压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稳压电容的第二端。可选地,所述隔离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以及第六电容;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可选地,所述隔离电路还包括隔离反馈子电路,所述隔离反馈子电路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七电容以及第二隔离ic;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隔离反馈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ic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隔离ic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隔离ic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二隔离ic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外接电源,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隔离反馈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以及风机控制电路,所述风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如上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和空调器,所述风机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电压检测电路、风机控制芯片以及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通过设置上述电路并限定上述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设置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并将所述电压值发送至风机控制芯片,使得风机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电压值输出对应的pwm信号至风机驱动电路,来达到控制风机转速的目的,进而使得风机的转速随着输入电压进行调整,达到灵活调整风机转速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比例放大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偏置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控制电路另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图5为隔离控制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隔离反馈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电源电路r10第十电阻20电压检测电路r11第十一电阻30风机控制芯片r12第十二电阻40风机驱动电路r13第十三电阻50风机继电器r14第十四电阻60滤波整流电路r15第十五电阻70隔离电路c1第一电容71第一隔离icc2第二电容72第二隔离icc3第三电容r1第一电阻c4第四电容r2第二电阻c5第五电容r3第三电阻c6第六电容r4第四电阻c7第七电容r5第五电阻q1第一三极管r6第六电阻e1电解电容r7第七电阻dz1稳压二极管r8第八电阻u1第一运算放大器r9第九电阻u2第二运算放大器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控制电路,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所述风机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0、电压检测电路20、风机控制芯片30以及风机驱动电路40;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电压检测电路20检测电源电路10输出的电压值,并将所述电压值发送至风机控制芯片30,使得风机控制芯片30根据所述电压值输出对应的pwm信号至风机驱动电路40,来达到控制风机转速的目的。一般的,当电压值处于165v以下时,确定空调器当前处于低电压状态,则对应的调低风机转速;当电压值处于165v至260v时,确定空调器当前的电压状态正常,则不对风机转速进行调整。进而使得风机的转速随着输入电压进行调整,达到灵活调整风机转速的目的,应当理解的是,具体确定电压值处于低电压范围还是正常电压范围由空调器的具体型号等因素确定,本实施例在此不对低电压和高电压的范围进行限定。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2为比例放大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压检测电路20包括比例放大子电路,比例放大子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r2第一端作为比例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入偏置电压,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进一步地,比例放大子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三电容c3;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作为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风机控制芯片,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接入电源电10路输出的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接入偏置电压,比例放大子电路用于对电源电路10输入的电压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电压进行滤波,将滤波后的电压输入在风机控制芯片30的ad接口中进行电压检测,以确定电压是属于高电压、低电压还是正常电压。通过设置比例放大子电路对空调器的电源电压进行准确的检测。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3为偏置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偏置子电路,偏置子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四电容c4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外接电源,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中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并输出偏置电压。进一步地,偏置子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r9以及第五电容c5;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本实施例中的偏置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比例放大子电路中的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输出偏置电压为第一运算放大器提供偏置,通过将交流电压负半轴电压抬高至0v以上,使得第一运算放大器u1能对电源电路10的输入电压进行放大。从而实现对电源电压的准确检测。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控制电路另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所述风机控制电路还包括风机继电器50、滤波整流电路60以及隔离电路70;风机继电器50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路10的输出端,风机继电器50的输出端连接滤波整流电路60的输入端,滤波整流电路6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风机驱动电路40的第二输入端,滤波整流电路6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风机控制芯片30的第二输入端;隔离电路70的输入端连接风机控制芯片30的输出端,隔离电路70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机继电器50、滤波整流电路60以及隔离电路70。所述滤波整流电路60用于对电源电路10输出的电压进行滤波整流。容易理解的是,当电源电压处于高电压范围时,例如260v以上,通过将风机继电器50闭合,使得风机停止工作,从而避免风机损坏,提高空调器的可靠性,延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图5为隔离控制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隔离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一隔离ic71、第一三极管q1、第一稳压二极管dz1以及电解电容e1;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外接电源,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隔离ic71的第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隔离控制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风机驱动电路,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隔离ic71的第二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机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隔离ic71的第三端,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作为所述隔离控制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风机控制芯片,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和稳压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连接稳压电容的第二端。进一步地,隔离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r12以及第六电容c6;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和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和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本实施例中,隔离控制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风机控制芯片30,风机控制芯片30向隔离控制子电路输入pwm信号,以调节风机转速。具体的,风机控制芯片30通过调节pwm信号的占空比,对隔离控制子电路中的电解电容e1进行充放电,将芯片输出的pwm数字信号转化为相同比例的模拟信号,得到转速控制电压,通过调节转速控制电压的大小,实现对于风机转速的控制。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图6为隔离反馈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隔离反馈子电路包括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七电容c7以及第二隔离ic72;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隔离反馈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风机驱动电路,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隔离ic72的第一端,第二隔离ic72的第二端连接风机驱动电路,第二隔离ic72的第三端接地,第二隔离ic72的第四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外接电源,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作为所述隔离反馈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风机控制芯片,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本实施例中,隔离反馈子电路输入端接收风机驱动电路40输出的转速信号,所述转速信号通过第二隔离ic72,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离ic72为光耦隔离ic,将转速信号转换为与风机转速相同脉宽的数据信号,并将上述数据信号发送给风机控制芯片30,使得风机控制芯片30通过上述数据信号,判断风机的转速是否正常。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以及风机控制电路,该风机控制电路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了上述风机控制电路的技术方案,因此该空调器具有上述风机控制电路所有的有益效果。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电压检测电路、风机控制芯片以及风机驱动电路;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并将所述电压值发送给风机控制芯片;

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值,输出对应的pwm信号至所述风机驱动电路以控制风机的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比例放大子电路,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端作为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入偏置电压,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偏置子电路,所述偏置子电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四电容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外接电源,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例放大子电路中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并输出偏置电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子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以及第五电容;

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控制电路还包括风机继电器、滤波整流电路以及隔离电路;

所述风机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风机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的输出端,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还包括隔离控制子电路,所述隔离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隔离ic、第一三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以及电解电容;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外接电源,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ic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隔离控制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ic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机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隔离ic的第三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隔离控制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稳压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稳压电容的第二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以及第六电容;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还包括隔离反馈子电路,所述隔离反馈子电路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七电容以及第二隔离ic;

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隔离反馈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ic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隔离ic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风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隔离ic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二隔离ic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外接电源,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隔离反馈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控制芯片,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器本体以及风机控制电路,所述风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和空调器,所述风机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电压检测电路、风机控制芯片以及风机驱动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风机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端,风机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风机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通过设置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电源电路输出的电压值,并将所述电压值发送至风机控制芯片,使得风机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电压值输出对应的PWM信号至风机驱动电路,来达到控制风机转速的目的,进而使得风机的转速随着输入电压进行调整,达到灵活调整风机转速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亮;习涛;黄育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2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