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石墨膜模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导热石墨散热膜已成为智能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智能手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及智能vr穿戴设备等。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子设备的芯片集成度不断增加以满足多功能化的实现,从而对散热的需求将更高、更密集。石墨膜为层状二维材料结构,通过层与层之间范德华力堆叠而成,层间的范德华力远远小于石墨面内由sp2组成的共价键力,所以石墨膜容易分层,却可以在面内方向承受大的应力。在石墨模切领域,石墨分层是一直存在并困扰着整个行业的顽疾。同时这也是石墨的层状结构决定了其易分层的特点。
因此,开发一种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将直接提高石墨膜在模切时的良率,以满足电子设备对快速散热的要求,促进智能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对推进我国电子材料的精密加工、快速散热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科学与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易操作、耗能低,解决石墨膜在模切时造成的分层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包括:在石墨膜模切后,将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处多余的空气排出,使上下包边沿石墨膜边缘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按压物的尖锐端或尖锐边沿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处按压数次;
(2)将按压后得到的石墨膜模切成品贴于平整的板上,并按压整个成品确保完整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膜模切成品采用的石墨膜为双层石墨膜,每一层厚为32μm。
进一步的,使用铅笔或形似于铅笔的竹、木制品作为按压物对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进行按压。
进一步的,步骤(1)中,包边按压的次数为1~3次,按压的强度0.6~1.5mpa。
进一步的,步骤(2)中,使用2kg的油画滚轮来所述石墨膜模切成品对回辊压3次。
进一步的,步骤(1)中,使用一与所述石墨膜模切成品包边形状一致的刀模作为按压物对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进行套位按压。
进一步的,所述刀模的形状按所述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的形状等比放大100.1-102%。
进一步的,所述刀模的刀口与托底膜间的距离设置为所述石墨膜模切成品上石墨膜部分的厚度的50%-80%。
本发明的设计思想是:
本发明提供了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在将石墨膜模切后,利用诸如带尖端的铅笔、形似铅笔而带尖锐端的物体或者直接利用刀模(刀模上的刀口即为一种本发明所述的尖锐边)对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处进行按压,将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处多余的空气排出,上下包边沿石墨膜边缘紧密贴合从而改善模切后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石墨膜模切的良品率,本发明解决了原有石墨膜在模切时造成的易分层这一一直困扰模切界存的普遍性问题,该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易操作、耗能低,可广泛应用于不同材料模切工艺,提高良品率,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直接按压产品包边,即可解决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问题,良品率提升至85~100%。
2、本发明可直接在模切线添加一个包边套位按压工位,从而实现连续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中均对模切后的双层石墨膜模切成品进行分层改善,双层石墨膜中每一层石墨膜的厚度为32μm。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方法如下:
将判定为分层的石墨膜模切成品选取出来,固定于平整的操作台上;利用带尖端的2b铅笔沿石墨膜模切成品包边处按压2次,按压强度为0.8mpa;将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和无改善的石墨膜模切成品贴于平整的钢板上,并用2kg的油画滚轮对其来回辊压3次,确保整个石墨膜模切成品完整贴合。
撕开石墨膜模切成品保护膜,无按压包边的石墨膜严重分层,经过按压包边处理后的石墨膜不分层;石墨膜分层改善率10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方法如下:
将判定为分层的石墨膜模切成品选取出来,置于模切线最末的套位按压工位前处,套位按压工位采用一与所述成品包边一致的刀模对成品的包边进行套位按压,该刀模的形状与成品包边的形状相比,仅仅是尺寸上扩大至102%,刀模的刀口与托底膜间距离设置为石墨膜的总厚度的50%,即32μm;开启模切产线,让分层石墨膜模切成品进行一次套位按压工序,套位按压工位的压强为1.5mpa;将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和无改善的石墨膜模切成品贴于平整的钢板上,并用2kg的油画滚轮对其来回辊压1次,确保整个石墨膜模切成品保完整贴合。
撕开石墨膜模切成品保护膜,无按压包边的石墨膜严重分层,经过按压包边处理后的石墨膜几乎不分层;石墨膜分层改善率9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方法如下:
将判定为分层的石墨膜模切成品选取出来,置于模切线最末的套位按压工位前处;开启模切产线,让分层石墨膜模切成品进行一次如实施例2中所述的套位按压工序,本实施例中套位按压的压强为0.6mpa,采用的刀模的形状与成品包边的形状与成品包边的形状相比,仅仅是尺寸上扩大至100.1%,刀模的刀口与托底膜间距离设置为石墨膜的总厚度的80%,即51.2μm;将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和无改善的石墨膜模切成品贴于平整的钢板上,并用2kg的油画滚轮对其来回辊压2次,确保整个石墨膜模切成品完整贴合。
撕开石墨膜模切成品保护膜,无按压包边的石墨膜严重分层,经过按压包边处理后的石墨膜少部分层;石墨膜分层改善率8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方法如下:
将判定为分层的石墨膜模切成品选取出来,固定于平整的操作台上;利用带尖端的竹制品杆状物沿石墨膜模切成品包边处按压3次,按压强度为0.9mpa;将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和无改善的石墨膜模切成品贴于平整的钢板上,并用2kg的油画滚轮对其来回辊压3次,确保整个石墨膜模切成品完整贴合。
撕开石墨膜模切成品保护膜,无按压包边的石墨膜严重分层,经过按压包边处理后的石墨膜不分层;石墨膜分层改善率10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方法如下:
将判定为分层的石墨膜模切成品选取出来,固定于平整的操作台上;利用带尖端的木制品杆状物沿石墨膜模切成品包边处按压3次,按压强度为1.2mpa;将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和无改善的石墨膜模切成品贴于平整的钢板上,并用2kg的油画滚轮对其来回辊压3次,确保整个石墨膜模切成品完整贴合。
撕开石墨膜模切成品保护膜,无按压包边的石墨膜严重分层,经过按压包边处理后的石墨膜不分层;石墨膜分层改善率100%.
本发明提供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在将石墨膜模切后,利用诸如带尖端的铅笔、形似铅笔而带尖锐端的物体或者直接利用刀模对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处进行按压,进而将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处多余的空气排出,再对石墨膜模切成品进行按压,进而大大改善了石墨膜模切后的分层,提高了石墨膜模切的良品率,良品率提升至85~100%。
本发明解决原有石墨膜在模切时造成的易分层问题,可直接在模切线添加一个包边套位按压工位,从而实现连续化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易操作、耗能低,可广泛应用于不同材料模切工艺,提高良率,降低成本。
1.一种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石墨膜模切后,将石墨膜模切的成品的包边处多余的空气排出,使上下包边沿石墨膜边缘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按压物的尖锐端或尖锐边沿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处按压数次;
(2)将按压后得到的石墨膜模切成品贴于平整的板上,并按压整个成品确保完整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膜模切成品采用的石墨膜为双层石墨膜,每一层厚为32μm。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铅笔或形似于铅笔的竹、木制品作为按压物对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进行按压。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包边按压的次数为1~3次,按压的强度0.6~1.5mpa。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使用2kg的油画滚轮来所述成品对回辊压3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一与所述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形状一致的刀模作为按压物对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进行套位按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模的形状按所述石墨膜模切成品的包边的形状等比放大100.1-10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善石墨膜模切成品分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模的刀口与托底膜间的距离设置为所述石墨膜模切成品上石墨膜部分的厚度的50%-8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