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显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像素补偿电路。
背景技术: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具有高对比度、高色域和色饱和度、宽视角以及低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新一代的显示设备当中,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因其为电流驱动发光的特性,薄膜晶体管的元件电性会直接影响灰阶亮度差异,当相异子像素内的薄膜晶体管的元件电性差异太大时,即会形成画质不均匀,如:mura现象的产生。
因此,如何提高整个显示画面的亮度均匀性的问题是oled产品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像素补偿电路,设计像素电路和外部电路,通过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由于发光二极管老化导致的亮度变化,从而提高整个显示画面的亮度均匀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包括:像素电路和外部电路,用于通过补偿保持显示画面亮度均匀;所述外部电路包括第一外部电路和第二外部电路;所述第一外部电路与所述像素电路的数据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外部电路与所述像素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像素补偿电路,第一外部电路与像素电路的数据信号端连接,第二外部电路与像素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通过像素电路与外部电路的电位变化,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补偿因发光二极管老化导致的亮度变化,并且数据线和传感线共线,减少了集成电路一半的电路数,可实现高分辨率显示,并应用于高像素密度的显示器,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电容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电容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漏极连接,源极与所述电容第二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阳极连接,漏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源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栅极与第一驱动信号端连接,源极与基准电压连接,漏极与所述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栅极与第二驱动信号端连接,源极与所述数据信号端连接,漏极与所述电容第二端、所述发光二极管阳极和所述第一晶体管源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栅极与第三驱动信号端连接,漏极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电容第二端连接,阴极为所述像素电路的输出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部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栅极连接传感信号端,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和所述数据信号端,用于对所述数据信号端进行复位;所述第六晶体管栅极连接复位信号端,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三电源输入端和所述数据信号端,用于对所述数据信号端进行传感采样;所述第二外部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栅极与感应信号端连接,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四电源输入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阴极,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阴极电位切换为高电位;所述第八晶体管栅极与显示信号端连接,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五电源输入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阴极,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阴极电位切换为低电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和所述第八晶体管均为n沟道型晶体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的复位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第二电平,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相反;
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的提取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所述第一电平,所述传感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所述第二电平;
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的取样阶段,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传感信号端和感应信号端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所述第二电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点电位进行补偿的复位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第二电平,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相反;
对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点电位进行补偿的提取阶段,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所述第一电平,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第二电平;
对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点电位进行补偿的取样阶段,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所述第二电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像素电路为显示模式,在所述第一晶体管栅极复位阶段与数据写入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所述感应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第二电平,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相反;
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阶段,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所述第一电平,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所述第二电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移除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所述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栅极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上述的像素补偿电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通过上述的像素补偿电路,第一外部电路与像素电路的数据信号端连接,第二外部电路与像素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通过像素电路与外部电路的电位变化,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补偿因发光二极管老化导致的亮度变化,并且数据线和传感线共线,减少了集成电路一半的电路数,可实现高分辨率显示,并应用于高像素密度的显示器,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电路感应模式时驱动晶体管的截止电压提取驱动信号波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电路感应模式时发光二极管器件的阳极点电位提取驱动信号波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电路显示模式时驱动信号波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显示面板及像素补偿电路。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发光二极管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像素电路和外部电路,用于通过补偿保持显示画面亮度均匀。外部电路包括第一外部电路和第二外部电路;第一外部电路与像素电路的数据信号端连接,第二外部电路与像素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1所示,像素电路包括四个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一个电容cst,一个发光二极管oled以及6个信号端,其中,6个信号端分别为基准电压vref、第一驱动信号端scan1、第二驱动信号端scan2、第三驱动信号端em、数据信号端data和第一电源输入端vdd。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发光二极管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晶体管t1为驱动晶体管(drivethinfilmtransistor,简称dtft),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为开关晶体管(switchthinfilmtransistor,简称stft)。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晶体管ti的栅极与电容cst的第一端(图1中n1节点的一端)和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连接,源极与电容cst的第二端(图1中n2节点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oled阳极连接,漏极与第四晶体管t4源极连接;第二晶体管t2栅极与第一驱动信号端scan1连接,源极与基准电压vref连接,漏极与电容cst第一端连接;第三晶体管t3栅极与第二驱动信号端scan2连接,源极与数据信号端data连接,漏极与电容cst第二端、发光二极管oled阳极和第一晶体管t1源极连接;第四晶体管t4栅极与第三驱动信号端em连接,漏极与第一电源输入端vdd连接;发光二极管oled阳极与电容cst第二端连接,阴极为像素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外部电路包括第一外部电路和第二外部电路。其由四个晶体管组成,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第八晶体管t8。
其中,第一外部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
第五晶体管t5栅极连接传感信号端sen,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vsen和数据信号端data,用于对数据信号端和data进行复位。第六晶体管t6栅极连接复位信号端rst,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三电源输入端vint和数据信号端data,用于对数据信号端进行传感采样。
第二外部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t7和第八晶体管t8。
第七晶体管t7栅极与感应信号端sense连接,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四电源输入端vdd和发光二极管oled阴极,用于将发光二极管阴极电位切换为高电位。第八晶体管t8栅极与显示信号端display连接,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五电源输入端vss和发光二极管oled阴极,用于将发光二极管阴极电位切换为低电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像素电路和外部电路中的晶体管均为n沟道型tft(thinfilmtransistor,简称tf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电路感应模式时驱动晶体管的截止电压提取驱动信号波形图。如图2所示,当像素电路处于dtftvth的感应(sense)模式时,对第一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vth进行补偿,包括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复位阶段:复位信号端rst、感应信号端sense、第一驱动信号端scan1、第二驱动信号端scan2处于第一电平(第一电平可以为高电位),传感信号端sen、显示信号端display、第三驱动信号端em处于第二电平(第一电平与第二电平相反,第一电平为高电位,则第二电平为低电位),data线电位被复位至vint,发光二极管阴极电位为vdd,像素区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打开,第四晶体管t4关闭,则n1点电位为vref,n2点电位为vint。
vth的提取阶段:第三驱动信号端em、感应信号端sense、第一驱动信号端scan1、第二驱动信号端scan2处于第一电平(高电位),传感信号端sen、显示信号端display、复位信号端rst处于第二电平(低电位),像素区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均打开,则n1点电位为vref,n2点电位逐渐的上升,直至vref-vth为止。
因为dataline上耦合电容较多,所以vth的提取时间较长,无法每帧画面都进行实时补偿,因此,在屏幕每次打开前或关机后进行补偿,就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每个像素驱动tftvth的提取。
取样阶段:第三驱动信号端em、感应信号端sense、第一驱动信号端scan1、第二驱动信号端scan2、传感信号端sen处于第一电平(高电位),显示信号端display、复位信号端rst处于第二电平(低电位),则vsen电位为(vref-vth),完成取样。
vref电位与vsen电位之间的差值即为vth的值:vth=vref-vsen,再通过算法把所得的每个像素的vth值写入到对应像素的data电压中,形成一个新的数据电压data’,data’=data-vth,即显示时的电流大小为:
由此,通过上述过程,从而消除了vth对正常显示的影响,对dtft的阈值电压vth进行了补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电路感应模式时发光二极管器件的阳极点电位提取驱动信号波形图。如图3所示,在像素电路处于阳极点电位voled的感应(sense)模式时,对oled器件的阳极点电位voled进行补偿。包括三个阶段如下所示。
复位阶段:复位信号端rst、显示信号端display、第一驱动信号端scan1、第二驱动信号端scan2处于第一电平(高电位),传感信号端sen、感应信号端sense、第三驱动信号端em处于低电位,data线电位被复位至vint,发光二极管阴极电位为vss,像素区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打开,第四晶体管t4关闭,则n1点电位为vref,n2点电位为vint。
voled的提取阶段:第三驱动信号端em、显示信号端display、第二驱动信号端scan2处于第一电平(高电位),第一驱动信号端scan1、传感信号端sen、感应信号端sense、复位信号端rst处于低电位,像素区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均打开,则n1点电位为vref,n2点电位逐渐的上升,直至稳定。
因为dataline上耦合电容较多,所以发光二极管阳极电位voled的提取时间较长,无法每帧画面都进行实时补偿,因此在屏幕每次打开前或关机后进行补偿,就有充足的时间完成voled的提取。
取样阶段:第三驱动信号端em、感应信号端sense、第二驱动信号端scan2、传感信号端sen处于第一电平(高电位),第一驱动信号端scan1、显示信号端display、复位信号端rst处于第二电平(低电位),则vsen电位为n2点电位即阳极点电位voled,完成取样。
当oled发光器件随着工作时间增长而逐渐老化会导致取样所得的voled电位发生变化,此时通过算法将两次所取的voled电位差值换算成相对应的电位写入data电压中,使voled电位恢复到最初的值,这样即可补偿因oled器件老化所导致的显示画面亮度均匀性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像素电路显示模式时驱动信号波形图。如图4所示,当像素电路处于显示模式时,包括两个阶段,如下所示。
dtft栅极复位阶段与data写入阶段:第一驱动信号端scan1、第二驱动信号端scan2处于第一电平(高电位),复位信号端rst、显示信号端display、传感信号端sen、感应信号端sense、第三驱动信号端em处于第二电平(低电位),发光二极管阴极电位为vss,像素区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打开,第四晶体管t4关闭,则n1点电位为vref,n2点电位为data’。
发光阶段:第三驱动信号端em、显示信号端display处于第一电平(高电位),第一驱动信号端scan1、第二驱动信号端scan2、传感信号端sen、感应信号端sense、复位信号端rst处于第二电平(低电位),像素区第一晶体管t1、第四晶体管t4打开,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关闭,则发光二极管发光。正常显示时,屏幕处于高频驱动状态,如60hz,区别与sense阶段。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补偿电路,如图5所示,将图1所示的像素补偿电路中第四晶体管t4移除,第一晶体管t1漏极直接与第一电源输入端vdd连接。
通过图5所示的补偿电路同样可完成对dtft的阈值电压vth的补偿,还可以补偿因oled老化导致的亮度变化等。与图1所示的补偿电路相比,其补偿原理相同,只是像素区去掉一个发光控制tft。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补偿电路,如图6所示,在图1的基础上,将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连接,图6所示的补偿电路可完成对dtft的阈值电压vth的补偿,但是无法补偿因oled老化导致的亮度变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像素补偿电路,第一外部电路与像素电路的数据信号端连接,第二外部电路与像素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通过像素电路与外部电路的电位变化,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补偿因发光二极管老化导致的亮度变化,并且数据线和传感线共线,减少了集成电路一半的电路数,可实现高分辨率显示,并应用于高像素密度的显示器,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上述的像素补偿电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显示面板,通过上述的像素补偿电路,第一外部电路与像素电路的数据信号端连接,第二外部电路与像素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通过像素电路与外部电路的电位变化,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以及补偿因发光二极管老化导致的亮度变化,并且数据线和传感线共线,减少了集成电路一半的电路数,可实现高分辨率显示,并应用于高像素密度的显示器,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1.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素电路和外部电路,用于通过补偿保持显示画面亮度均匀;
所述外部电路包括第一外部电路和第二外部电路;所述第一外部电路与所述像素电路的数据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外部电路与所述像素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电容和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电容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漏极连接,源极与所述电容第二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阳极连接,漏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源极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栅极与第一驱动信号端连接,源极与基准电压连接,漏极与所述电容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栅极与第二驱动信号端连接,源极与所述数据信号端连接,漏极与所述电容第二端、所述发光二极管阳极和所述第一晶体管源极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栅极与第三驱动信号端连接,漏极与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
所述发光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电容第二端连接,阴极为所述像素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
所述第五晶体管栅极连接传感信号端,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和所述数据信号端,用于对所述数据信号端进行复位;
所述第六晶体管栅极连接复位信号端,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三电源输入端和所述数据信号端,用于对所述数据信号端进行传感采样;
所述第二外部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
所述第七晶体管栅极与感应信号端连接,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四电源输入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阴极,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阴极电位切换为高电位;
所述第八晶体管栅极与显示信号端连接,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第五电源输入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阴极,用于将所述发光二极管阴极电位切换为低电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和所述第八晶体管均为n沟道型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的复位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第二电平,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相反;
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的提取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所述第一电平,所述传感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所述第二电平;
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的取样阶段,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传感信号端和感应信号端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所述第二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点电位进行补偿的复位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第二电平,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相反;
对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点电位进行补偿的提取阶段,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所述第一电平,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第二电平;
对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点电位进行补偿的取样阶段,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所述第二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电路为显示模式,在所述第一晶体管栅极复位阶段与数据写入阶段,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所述感应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第二电平,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相反;
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阶段,所述第三驱动信号端和所述显示信号端为所述第一电平,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端、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端、所述传感信号端、所述复位信号端和所述感应信号端为所述第二电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移除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漏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晶体管栅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栅极连接。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