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标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在现有技术里,对智能手机铝合金壳体装配面进行加工时,如图1-2所示,阶梯倒角面的传统cnc数控加工方法是先用一把平头立铣刀分两次把两对直角面加工完,再用一把角度刀把斜面加工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阶梯倒角面的传统cnc数控加工方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包括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其底部的切削部,所述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和倒角部组成,所述排屑槽开设于所述刀头的表面并呈螺旋形状分布在所述刀头的表面,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和排屑槽的数量相等,所述倒角部以所述刀头的轴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且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数量的一半,多个所述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和倒角部均以刀头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倒角部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优选地,所述第一切削部由第一切削刃组成,所述第一切削刃的直径为d1,所述第一切削刃的直径大于刀头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切削部由第二切削刃组成,所述第二切削刃的直径为d2,所述第二切削刃的直径小于第一切削刃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形成阶梯加工刀具。

优选地,所述倒角部由倒角切削刃组成,所述倒角切削刃的直径为d。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一起切削最终构成倒角切削。

优选地,所述第一切削刃与第二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呈直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加工切削面的水平垂直形态。

优选地,所述d1-d2>2d,所述倒角切削刃和第一切削刃之间的夹角与倒角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之间的夹角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能够形成倒角形态。

优选地,所述倒角切削刃的表面呈直线或圆弧形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构成直角倒角或圆弧倒角。

优选地,所述呈螺旋形状的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刀头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a的角度范围在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所述夹角为十九度或二十一度或二十三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很好的进行排屑。

优选地,所述刀头绕轴线的回转轮廓与倒角切削刃的横截轮廓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一次便能把阶梯倒角面加工出来。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倒角部,将阶梯倒角面的先用一把平头立铣刀分两次把两对直角面加工完,再用一把角度刀把斜面加工完成的传统cnc数控加工方法改进成一次性加工完成的方法,一次走刀便可完成两对阶梯倒角面的加工,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本刀具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2、通过设置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数量的一半,能更好地实现倒角部位的磨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的传统加工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的产品倒角加工成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的刀头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的加工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的本刀具与传统刀具加工对比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的刀头结构侧视图。

图中:1、刀头;2、排屑槽;3、第一切削刃;4、第二切削刃;5、倒角切削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3-6,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包括刀头1,刀头1包括其底部的切削部,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2和倒角部组成,排屑槽2开设于刀头1的表面并呈螺旋形状分布在刀头1的表面,倒角部位于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连接处。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和排屑槽2的数量相等,倒角部以刀头1的轴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且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2数量的一半,多个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2和倒角部均以刀头1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倒角部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通过设置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2数量的一半,能更好地实现倒角部位的磨制。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部由第一切削刃3组成,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为d1,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大于刀头1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二切削部由第二切削刃4组成,第二切削刃4的直径为d2,第二切削刃4的直径小于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形成阶梯加工刀具。

进一步地,倒角部由倒角切削刃5组成,倒角切削刃5的直径为d。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第一切削刃3和第二切削刃4一起切削最终构成倒角切削。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刃3与第二切削刃4之间的夹角呈直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加工切削面的水平垂直形态。

进一步地,d1-d2>2d,倒角切削刃5和第一切削刃3之间的夹角与倒角切削刃5和第二切削刃4之间的夹角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能够形成倒角形态。

进一步地,倒角切削刃5的表面呈直线或圆弧形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构成直角倒角或圆弧倒角。

进一步地,呈螺旋形状的排屑槽2与刀头1之间的夹角为a,a的角度范围在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夹角为十九度或二十一度或二十三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很好的进行排屑。

进一步地,刀头1绕轴线的回转轮廓与倒角切削刃5的横截轮廓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一次便能把阶梯倒角面加工出来。

通过设置倒角部,将阶梯倒角面的先用一把平头立铣刀分两次把两对直角面加工完,再用一把角度刀把斜面加工完成的传统cnc数控加工方法改进成一次性加工完成的方法,一次走刀便可完成两对阶梯倒角面的加工,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本刀具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实施例一

参照图3-6,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包括刀头1,刀头1包括其底部的切削部,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2和倒角部组成,排屑槽2开设于刀头1的表面并呈螺旋形状分布在刀头1的表面,倒角部位于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连接处。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和排屑槽2的数量相等,倒角部以刀头1的轴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且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2数量的一半,多个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2和倒角部均以刀头1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倒角部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通过设置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2数量的一半,能更好地实现倒角部位的磨制。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部由第一切削刃3组成,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为d1,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大于刀头1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二切削部由第二切削刃4组成,第二切削刃4的直径为d2,第二切削刃4的直径小于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形成阶梯加工刀具。

进一步地,倒角部由倒角切削刃5组成,倒角切削刃5的直径为d。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第一切削刃3和第二切削刃4一起切削最终构成倒角切削。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刃3与第二切削刃4之间的夹角呈直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加工切削面的水平垂直形态。

进一步地,d1-d2>2d,倒角切削刃5和第一切削刃3之间的夹角与倒角切削刃5和第二切削刃4之间的夹角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能够形成倒角形态。

进一步地,倒角切削刃5的表面呈直线或圆弧形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构成直角倒角。

进一步地,呈螺旋形状的排屑槽2与刀头1之间的夹角为a,a的角度范围在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夹角为十九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很好的进行排屑。

进一步地,刀头1绕轴线的回转轮廓与倒角切削刃5的横截轮廓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一次便能把阶梯倒角面加工出来。

通过设置倒角部,将阶梯倒角面的先用一把平头立铣刀分两次把两对直角面加工完,再用一把角度刀把斜面加工完成的传统cnc数控加工方法改进成一次性加工完成的方法,一次走刀便可完成两对阶梯倒角面的加工,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本刀具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实施例二

参照图3-6,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包括刀头1,刀头1包括其底部的切削部,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2和倒角部组成,排屑槽2开设于刀头1的表面并呈螺旋形状分布在刀头1的表面,倒角部位于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连接处。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和排屑槽2的数量相等,倒角部以刀头1的轴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且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2数量的一半,多个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2和倒角部均以刀头1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倒角部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通过设置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2数量的一半,能更好地实现倒角部位的磨制。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部由第一切削刃3组成,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为d1,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大于刀头1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二切削部由第二切削刃4组成,第二切削刃4的直径为d2,第二切削刃4的直径小于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形成阶梯加工刀具。

进一步地,倒角部由倒角切削刃5组成,倒角切削刃5的直径为d。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第一切削刃3和第二切削刃4一起切削最终构成倒角切削。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刃3与第二切削刃4之间的夹角呈直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加工切削面的水平垂直形态。

进一步地,d1-d2>2d,倒角切削刃5和第一切削刃3之间的夹角与倒角切削刃5和第二切削刃4之间的夹角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能够形成倒角形态。

进一步地,倒角切削刃5的表面呈直线或圆弧形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构成直角倒角。

进一步地,呈螺旋形状的排屑槽2与刀头1之间的夹角为a,a的角度范围在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夹角为二十一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很好的进行排屑。

进一步地,刀头1绕轴线的回转轮廓与倒角切削刃5的横截轮廓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一次便能把阶梯倒角面加工出来。

通过设置倒角部,将阶梯倒角面的先用一把平头立铣刀分两次把两对直角面加工完,再用一把角度刀把斜面加工完成的传统cnc数控加工方法改进成一次性加工完成的方法,一次走刀便可完成两对阶梯倒角面的加工,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本刀具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实施例三

参照图3-6,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包括刀头1,刀头1包括其底部的切削部,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2和倒角部组成,排屑槽2开设于刀头1的表面并呈螺旋形状分布在刀头1的表面,倒角部位于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连接处。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和排屑槽2的数量相等,倒角部以刀头1的轴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且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2数量的一半,多个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2和倒角部均以刀头1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倒角部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通过设置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2数量的一半,能更好地实现倒角部位的磨制。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部由第一切削刃3组成,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为d1,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大于刀头1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二切削部由第二切削刃4组成,第二切削刃4的直径为d2,第二切削刃4的直径小于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形成阶梯加工刀具。

进一步地,倒角部由倒角切削刃5组成,倒角切削刃5的直径为d。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同第一切削刃3和第二切削刃4一起切削最终构成倒角切削。

进一步地,第一切削刃3与第二切削刃4之间的夹角呈直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加工切削面的水平垂直形态。

进一步地,d1-d2>2d,倒角切削刃5和第一切削刃3之间的夹角与倒角切削刃5和第二切削刃4之间的夹角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能够形成倒角形态。

进一步地,倒角切削刃5的表面呈圆弧形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构成直角倒角或圆弧倒角。

进一步地,呈螺旋形状的排屑槽2与刀头1之间的夹角为a,a的角度范围在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夹角为二十三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很好的进行排屑。

进一步地,刀头1绕轴线的回转轮廓与倒角切削刃5的横截轮廓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一次便能把阶梯倒角面加工出来。

通过设置倒角部,将阶梯倒角面的先用一把平头立铣刀分两次把两对直角面加工完,再用一把角度刀把斜面加工完成的传统cnc数控加工方法改进成一次性加工完成的方法,一次走刀便可完成两对阶梯倒角面的加工,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本刀具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包括刀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包括其底部的切削部,所述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2)和倒角部组成,所述排屑槽(2)开设于所述刀头(1)的表面并呈螺旋形状分布在所述刀头(1)的表面,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和排屑槽(2)的数量相等,所述倒角部以所述刀头(1)的轴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且倒角部的数量为排屑槽(2)数量的一半,多个所述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2)和倒角部均以刀头(1)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部由第一切削刃(3)组成,所述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为d1,所述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大于刀头(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削部由第二切削刃(4)组成,所述第二切削刃(4)的直径为d2,所述第二切削刃(4)的直径小于第一切削刃(3)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部由倒角切削刃(5)组成,所述倒角切削刃(5)的直径为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刃(3)与第二切削刃(4)之间的夹角呈直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d1-d2>2d,所述倒角切削刃(5)和第一切削刃(3)之间的夹角与倒角切削刃(5)和第二切削刃(4)之间的夹角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切削刃(5)的表面呈直线或圆弧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其特征在于:呈螺旋形状的所述排屑槽(2)与所述刀头(1)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a的角度范围在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所述夹角为十九度或二十一度或二十三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绕轴线的回转轮廓与倒角切削刃(5)的横截轮廓保持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标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包括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其底部的切削部,所述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排屑槽和倒角部组成,所述排屑槽开设于所述刀头的表面并呈螺旋形状分布在所述刀头的表面,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连接处。该高效加工阶梯倒角面的铣刀,通过设置倒角部,将阶梯倒角面的先用一把平头立铣刀分两次把两对直角面加工完,再用一把角度刀把斜面加工完成的传统CNC数控加工方法改进成一次性加工完成的方法,一次走刀便可完成两对阶梯倒角面的加工,传统加工方法需要分三次加工完成的阶梯倒角面,用本刀具只需一次即可完成,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侯兴钢;朱学明;熊轶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锐胜精机(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1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