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防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又叫韭蛆,虫态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严重影响着韭菜的生生长;
因为韭蛆生长在根部且多被土壤覆盖,常用的喷洒农药很难对韭蛆真正产生作用,采用农药也容易污染环境,现有的有采用地膜覆盖在韭菜表面利用较高的温度(40度左右)将韭蛆闷死,但是该方法对杀死韭蛆的效果不明显,同时因为地膜一般覆盖从早上到晚上才有可能将温度升高到杀死韭蛆的程度,长期覆盖地膜往往影响韭菜的后期生长,另外对于冬季大棚来说因为温度较低,即使长时间覆盖地膜也无法达到较高的温度对韭蛆进行杀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包括大棚、种植区和灭蛆组件,大棚内设置种植区,种植区之间设置种植间隙,灭蛆组件两侧可移动设置于种植间隙内,灭蛆组件中部设置于种植区上部;
灭蛆组件包括移动车、加温机构和降温部,移动车上设置加温机构和降温部,加温机构可相对移动车上下移动,加温机构靠后部位置设置降温部;
移动车包括基座一、基座二、竖板一、竖板二、推手、滚轮和基座间隙,基座一和基座二均为矩形板状,基座一和基座二底部均设置滚轮,基座一一侧固定竖板一,基座一和竖板一呈“∟”状,竖板一从基座一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基座二一侧固定竖板二,基座二和竖板二呈“∟”状,竖板二从基座二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竖板一外壁和竖板二外壁一侧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推手,基座一和基座二之间设置基座间隙,基座间隙前后部呈开口状;
加温机构包括加温箱、外升降推杆、内升降推杆和加温组件,加温箱设置于移动车中部,外升降推杆设置于基座一、基座二上,外升降推杆与加温箱侧壁相固定连接,外升降推杆控制加温箱上下移动,加温箱可匹配穿过基座间隙,内升降推杆设置于加温箱内,内升降推杆与加温组件相连接,内升降推杆控制加温组件上下移动,加温组件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加温箱内;
降温部包括水箱、水泵、喷水管、喷水孔,水箱为上部开口的立体状结构,水箱一侧与水泵相固定连接且水泵通过抽水管从水箱内汲取水源,水泵与喷水管相连接,喷水管水平横向设置,喷水管位于侧板四外侧靠上部位置处,喷水管底部设置喷水孔,喷水孔为圆孔状且均匀分布于喷水管底部。
所述推手包括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和凸起部,连接杆一与竖板一侧壁相固定连接,连接杆二与竖板二侧壁相固定连接,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之间上部设置凸起部,凸起部呈“π”状。
所述加温箱包括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顶板和加温腔,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顶板构成下部开口的加温腔,加温腔为立体状结构;侧板一和侧板三底部均设置扎地部,侧板一底部两端均设置扎地部,侧板三底部两端均设置扎地部。
所述扎地部包括固定柱和刺锥,固定柱上部与侧板一或侧板三底部相固定连接,固定柱为圆杆状,固定柱外固定刺锥。
所述刺锥包括套筒和锥尖头,套筒为中空圆筒状,套筒与固定柱相匹配固定设置,套筒底部与锥尖头相固定连接,锥尖头底部为锥尖状。
所述顶板包括顶板一、塑料板和顶板二以及阶梯槽,顶板一和顶板二固定于加温腔上部,塑料板可拆卸设置于顶板一、顶板二的间隙之间,塑料板选用透明的pp或pe塑料板,顶板一、顶板二侧壁均设置阶梯槽,阶梯槽从顶板一或顶板二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塑料板两侧匹配设置于阶梯槽上,
所述外升降推杆包括推杆一、连接板一、推杆二和连接板二,推杆一底部固定于基座一上部且推杆一靠近基座一一侧边缘,推杆一上部与连接板一相固定连接,连接板一一侧与侧板一一侧中部相固定连接,推杆二底部固定于基座二上部且推杆二靠近基座二一侧边缘,推杆二上部与连接板二相固定连接,连接板二一侧与侧板三一侧中部相固定连接;所述内升降推杆包括内推杆一、内推杆二,内推杆一上端与顶板一底部相固定连接,内推杆二上端与顶板二底部相固定连接,内推杆一、内推杆二的底部均与加温组件相固定连接。
所述加温组件包括热风机、波纹管、竖直通风管、热风扩散板,热风机通过波纹管与竖直通风管相连通过,竖直通风管与热风扩散板相连通,热风扩散板将热风朝向地面均匀喷出。
所述热风机固定于竖板一或竖板二的内侧壁上部,波纹管一端与热风机相连通,波纹管另一端穿过侧板一或侧板三并与竖直通风管上部一侧相连通,竖直通风管为中空圆管状且上部为密封状,竖直通风管底部与热风扩散板一侧相连通,热风扩散板为矩形板状,热风扩散板内设置中空腔,热风扩散板底部设置出风孔,出风孔倾斜朝下设置。
所述热风扩散板一侧固定挡板,挡板为竖直板,挡板从热风扩散板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挡板底部为尖棱状,热风扩散板下部与挡板一侧形成加热区;加热区下部靠近种植间隙的土层上部,加热区另一侧靠近种植区的植物一侧,相邻的加热区之间为种植区;所述热风机底部固定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放置腔内,侧板一或侧板三上设置导线过道,放置腔开设于侧板一或侧板三内侧壁上,放置腔端部设置入口,入口高度小于放置腔内部的深度。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避免了药物杀灭韭蛆对韭菜造成的污染,同时杀灭韭蛆的效率高;不受冬季大棚外界较低温度的影响,通过间接升高土壤温度的原理杀灭韭蛆,整个过程绿色无污染,可以较快速的杀灭藏匿于韭菜根部土壤中的韭蛆;避免了长时间直接在韭菜上铺设塑料薄膜长时间“闷”韭菜对韭菜造成的损坏,同时降温部对处理过的韭菜及时补充水分,不影响韭菜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灭蛆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侧板四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侧板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加温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大棚1、种植区2、种植间隙21、灭蛆组件3、移动车31、加温机构32和降温部33、基座一311、基座二312、竖板一313、竖板二314、推手315、滚轮316、基座间隙317、推手315、连接杆一3151、连接杆二3152、凸起部3153、加温机构32、加温箱321、外升降推杆322、内升降推杆323、加温组件324、侧板一3211、侧板二3212、侧板三3213、侧板四3214、顶板3215、加温腔3216、扎地部3217、固定柱32171、刺锥32172、套筒321721、锥尖头321722、顶板一32151、塑料板32152、顶板二32153、推杆一3221、连接板一3222、推杆二3223、连接板二3224、内推杆一3231、内推杆二3232、包括热风机3241、波纹管3242、竖直通风管3243、热风扩散板3244、降温部33、水箱331、水泵332、喷水管333、喷水孔3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6所示的一种绿色农业害虫防治装置,包括大棚1、种植区2和灭蛆组件3,大棚1内设置种植区2,种植区2之间设置种植间隙21,灭蛆组件3两侧可移动设置于种植间隙21内,灭蛆组件3中部设置于种植区2上部;种植区2用于韭菜的种植,灭蛆组件3在种植间隙21内移动,避免了对韭菜苗的破坏,同时灭蛆组件3能够将种植区2内的韭菜罩住,对种植区2内的土壤进行加温,从而将藏匿于韭菜根部的韭蛆进行高温灭除,而灭蛆组件3的可移动性可以及时的对不同区域的种植区2进行连续的害虫灭除,提高了害虫的防治效率。
灭蛆组件3包括移动车31、加温机构32和降温部33,移动车31上设置加温机构32和降温部33,加温机构32可相对移动车31上下移动,加温机构32靠后部位置设置降温部33。移动车31可以带动加温机构32和降温部33整体移动,加温机构32用于对韭菜根部土壤及附近进行加温将韭蛆闷死,而降温部33则用于对加温后的韭菜进行及时的降温处理,避免影响韭菜后期的生长。
移动车31包括基座一311、基座二312、竖板一313、竖板二314、推手315、滚轮316和基座间隙317,基座一311和基座二312均为矩形板状,基座一311和基座二312底部均设置滚轮316,基座一311一侧固定竖板一313,基座一311和竖板一313呈“∟”状,竖板一313从基座一31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基座二312一侧固定竖板二314,基座二312和竖板二314呈“∟”状,竖板二314从基座二312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竖板一313外壁和竖板二314外壁一侧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推手315,推手315一方面起到连接移动车31左右两部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推手使用便于推动移动车前进,基座一311和基座二312之间设置基座间隙317,基座间隙317前后部呈开口状;移动车31移动灵活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同时移动车31还便于加温机构32的升降作业,灵活地对需要加温杀虫的区域进行作业。
推手315包括连接杆一3151、连接杆二3152和凸起部3153,连接杆一3151与竖板一313侧壁相固定连接,连接杆二3152与竖板二314侧壁相固定连接,连接杆一3151和连接杆二3152之间上部设置凸起部3153,凸起部3153呈“π”状。凸起部3153便于推动装置整体移动。
加温机构32包括加温箱321、外升降推杆322、内升降推杆323和加温组件324,加温箱321设置于移动车31中部,外升降推杆322设置于基座一311、基座二312上,外升降推杆322与加温箱321侧壁相固定连接,外升降推杆322控制加温箱321上下移动,加温箱321可匹配穿过基座间隙317,内升降推杆323设置于加温箱321内,内升降推杆323与加温组件324相连接,内升降推杆323控制加温组件324上下移动,加温组件324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加温箱321内。加温箱321起到遮挡罩的作用,同时为温度升温提供一个密封环境提高升温速度,外升降推杆322可以控制加温箱321上下移动,在需要加温时可以将加温箱321下压,在不需要加温时可以将加温箱321拉起,内升降推杆323可以控制加温组件324,在需要加温时将加温组件324放下从而提高加温组件324对土壤的加温效果,在不需要加温时候可以将加温组件324提起跟随移动车31移动。
加温箱321包括侧板一3211、侧板二3212、侧板三3213、侧板四3214、顶板3215和加温腔3216,侧板一3211、侧板二3212、侧板三3213、侧板四3214、顶板3215构成下部开口的加温腔3216,加温腔3216为立体状结构;
请重点参阅图1、3,侧板一3211和侧板三3213底部均设置扎地部3217,侧板一3211底部两端均设置扎地部3217,侧板三3213底部两端均设置扎地部3217;
请重点参阅图3,扎地部3217包括固定柱32171和刺锥32172,固定柱32171上部与侧板一3211或侧板三3213底部相固定连接,固定柱32171为圆杆状,固定柱32171外固定刺锥32172,固定柱32171分布于侧板一3211两端或者固定柱32171分布于侧板三3213两端,刺锥32172底部为锥尖状。
刺锥32172包括套筒321721和锥尖头321722,套筒321721为中空圆筒状,套筒321721与固定柱32171相匹配固定设置,套筒321721底部与锥尖头321722相固定连接,锥尖头321722底部为锥尖状。在需要将加温箱321插入地面形成较密闭环境从而避免热量散失时可以将扎地部3217的套筒321721对准固定柱32171固定安装,此时套筒321721固定于固定柱32171的正下部,然后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利用锥尖头321722扎入土壤中。
请重点参阅图1、2,顶板3215包括顶板一32151、塑料板32152和顶板二32153以及阶梯槽32154,顶板一32151和顶板二32153固定于加温腔3216上部,塑料板32152可拆卸设置于顶板一32151、顶板二32153的间隙之间,塑料板32152选用透明的pp或pe塑料板,一方面透明便于观察加温箱321内部情况,另一方面塑料板32152较玻璃板的保温效果好质量也轻便于后期的移动拆卸这样便于在需要时及时保温或散热,顶板一32151、顶板二32153侧壁均设置阶梯槽32154,阶梯槽32154从顶板一32151或顶板二32153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塑料板32152两侧匹配设置于阶梯槽32154上,外升降推杆322包括推杆一3221、连接板一3222、推杆二3223和连接板二3224,推杆一3221底部固定于基座一311上部且推杆一3221靠近基座一311一侧边缘,推杆一3221上部与连接板一3222相固定连接,连接板一3222一侧与侧板一3211一侧中部相固定连接,推杆二3223底部固定于基座二312上部且推杆二3223靠近基座二312一侧边缘,推杆二3223上部与连接板二3224相固定连接,连接板二3224一侧与侧板三3213一侧中部相固定连接;外升降推杆322可以控制加温箱321在移动车31上的自由升降;内升降推杆323包括内推杆一3231、内推杆二3232,内推杆一3231上端与顶板一32151底部相固定连接,内推杆二3232上端与顶板二32153底部相固定连接,内推杆一3231、内推杆二3232的底部均与加温组件324相固定连接,内升降推杆323用于控制加温组件324距离土壤的垂直距离,便于直接给土壤加热。
加温组件324包括热风机3241、波纹管3242、竖直通风管3243、热风扩散板3244,热风机3241通过波纹管3242与竖直通风管3243相连通过,竖直通风管3243与热风扩散板3244相连通,热风扩散板3244将热风朝向地面均匀喷出;提高了加热效果。
热风机3241固定于竖板一313或竖板二314的内侧壁上部,波纹管3242一端与热风机3241相连通,波纹管3242留有一定的余量,便于跟随加温箱321上下移动,波纹管3242另一端穿过侧板一3211或侧板三3213并与竖直通风管3243上部一侧相连通,竖直通风管3243为中空圆管状且上部为密封状,竖直通风管3243底部与热风扩散板3244一侧相连通,热风扩散板3244为矩形板状,热风扩散板3244内设置中空腔32440,热风扩散板3244底部设置出风孔32441,出风孔32441倾斜朝下设置。热风扩散板3244可以均匀的将热量吹送给加温箱321罩着的图层,从而实现图层的快速均匀升温。
热风扩散板3244一侧固定挡板32442,挡板32442为竖直板,挡板32442从热风扩散板3244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挡板32442底部为尖棱状,热风扩散板3244下部与挡板32442一侧形成加热区32443;加热区32443下部靠近种植间隙21的土层上部,加热区32443另一侧靠近种植区2的植物一侧,相邻的加热区32443之间为种植区2;热风扩散板3244可以将热风均匀的朝向地面喷出,避免了不同区域温度的不均匀,提高了加热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加热区32443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不仅能及时将种植间隙21的待处理土壤温度加热,还可以将种植区2的植物直接接触的土壤进行快速加热。
请重点参阅图1、6,热风机3241底部固定控制器32411,控制器32411通过导线32412与温度传感器32413相连接,温度传感器32413设置于放置腔32414内,侧板一3211或侧板三3213上设置导线过道324121,放置腔32414开设于侧板一3211或侧板三3213内侧壁上,放置腔32414端部设置入口324141,入口324141高度小于放置腔32414内部的深度。温度传感器32413可以及时监测加温箱321内的温度,使得热风机3241适时工作从而给加温箱321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避免了被处理土壤温度的波动,提高对韭蛆的杀灭效果。
降温部33包括水箱331、水泵332、喷水管333、喷水孔334,水箱331为上部开口的立体状结构,水箱331一侧与水泵332相固定连接且水泵332通过抽水管3321从水箱331内汲取水源,水泵332与喷水管333相连接,喷水管333水平横向设置,喷水管333位于侧板四3214外侧靠上部位置处,喷水管333底部设置喷水孔334,喷水孔334为圆孔状且均匀分布于喷水管333底部。在加温组件324作用后将韭蛆“闷死”后通过降温部33及时对被处理过后的韭菜喷水适量的水分进行降温,有助于韭菜及时恢复生长,避免韭菜产生“黄叶”现象。
使用时将移动车31推入韭菜地中;
移动车31两侧滚轮落入种植间隙21内,通过外升降推杆322将加温箱321提升至高于韭菜苗的高度,移动加温机构32的加温箱321对准种植区2的韭菜上部放置;
启动外升降推杆322将加温箱321对准韭菜苗下降,扎地部3217扎入图层内使得加温箱321具有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
启动内升降推杆323,将热风扩散板3244靠近需要加热的土壤;
启动热风机3241对土壤进行加热,加热至40-50度,此时温度传感器32413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2411,控制器32411控制热风机3241停止工作,当温度低于40度时控制器32411控制热风机3241继续工作,从而使得土壤保持40-50度的恒定温度,对韭蛆进行杀灭;
然后依次启动内升降推杆323和外升降推杆322将加温机构32复位,对下一个区域的韭菜进行作业,如此循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一种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种植区和灭蛆组件,大棚内设置种植区,种植区之间设置种植间隙,灭蛆组件两侧可移动设置于种植间隙内,灭蛆组件中部设置于种植区上部;
灭蛆组件包括移动车、加温机构和降温部,移动车上设置加温机构和降温部,加温机构可相对移动车上下移动,加温机构靠后部位置设置降温部;
移动车包括基座一、基座二、竖板一、竖板二、推手、滚轮和基座间隙,基座一和基座二均为矩形板状,基座一和基座二底部均设置滚轮,基座一一侧固定竖板一,基座一和竖板一呈“∟”状,竖板一从基座一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基座二一侧固定竖板二,基座二和竖板二呈“∟”状,竖板二从基座二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竖板一外壁和竖板二外壁一侧上部之间固定连接推手,基座一和基座二之间设置基座间隙,基座间隙前后部呈开口状;
加温机构包括加温箱、外升降推杆、内升降推杆和加温组件,加温箱设置于移动车中部,外升降推杆设置于基座一、基座二上,外升降推杆与加温箱侧壁相固定连接,外升降推杆控制加温箱上下移动,加温箱可匹配穿过基座间隙,内升降推杆设置于加温箱内,内升降推杆与加温组件相连接,内升降推杆控制加温组件上下移动,加温组件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加温箱内;
降温部包括水箱、水泵、喷水管、喷水孔,水箱为上部开口的立体状结构,水箱一侧与水泵相固定连接且水泵通过抽水管从水箱内汲取水源,水泵与喷水管相连接,喷水管水平横向设置,喷水管位于侧板四外侧靠上部位置处,喷水管底部设置喷水孔,喷水孔为圆孔状且均匀分布于喷水管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包括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和凸起部,连接杆一与竖板一侧壁相固定连接,连接杆二与竖板二侧壁相固定连接,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之间上部设置凸起部,凸起部呈“π”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箱包括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顶板和加温腔,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顶板构成下部开口的加温腔,加温腔为立体状结构;侧板一和侧板三底部均设置扎地部,侧板一底部两端均设置扎地部,侧板三底部两端均设置扎地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地部包括固定柱和刺锥,固定柱上部与侧板一或侧板三底部相固定连接,固定柱为圆杆状,固定柱外固定刺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锥包括套筒和锥尖头,套筒为中空圆筒状,套筒与固定柱相匹配固定设置,套筒底部与锥尖头相固定连接,锥尖头底部为锥尖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顶板一、塑料板和顶板二以及阶梯槽,顶板一和顶板二固定于加温腔上部,塑料板可拆卸设置于顶板一、顶板二的间隙之间,塑料板选用透明的pp或pe塑料板,顶板一、顶板二侧壁均设置阶梯槽,阶梯槽从顶板一或顶板二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塑料板两侧匹配设置于阶梯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升降推杆包括推杆一、连接板一、推杆二和连接板二,推杆一底部固定于基座一上部且推杆一靠近基座一一侧边缘,推杆一上部与连接板一相固定连接,连接板一一侧与侧板一一侧中部相固定连接,推杆二底部固定于基座二上部且推杆二靠近基座二一侧边缘,推杆二上部与连接板二相固定连接,连接板二一侧与侧板三一侧中部相固定连接;所述内升降推杆包括内推杆一、内推杆二,内推杆一上端与顶板一底部相固定连接,内推杆二上端与顶板二底部相固定连接,内推杆一、内推杆二的底部均与加温组件相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组件包括热风机、波纹管、竖直通风管、热风扩散板,热风机通过波纹管与竖直通风管相连通过,竖直通风管与热风扩散板相连通,热风扩散板将热风朝向地面均匀喷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固定于竖板一或竖板二的内侧壁上部,波纹管一端与热风机相连通,波纹管另一端穿过侧板一或侧板三并与竖直通风管上部一侧相连通,竖直通风管为中空圆管状且上部为密封状,竖直通风管底部与热风扩散板一侧相连通,热风扩散板为矩形板状,热风扩散板内设置中空腔,热风扩散板底部设置出风孔,出风孔倾斜朝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效绿色农业大棚种植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扩散板一侧固定挡板,挡板为竖直板,挡板从热风扩散板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挡板底部为尖棱状,热风扩散板下部与挡板一侧形成加热区;加热区下部靠近种植间隙的土层上部,加热区另一侧靠近种植区的植物一侧,相邻的加热区之间为种植区;所述热风机底部固定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放置腔内,侧板一或侧板三上设置导线过道,放置腔开设于侧板一或侧板三内侧壁上,放置腔端部设置入口,入口高度小于放置腔内部的深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