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脱硫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脱硫泵。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机组须进行烟气脱硫,在该过程中需要通过脱硫泵将石灰石浆液输送至脱硫塔上,用以中和烟气中的硫酸根等。然而,现有脱硫泵的使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碳化硅脱硫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泵体、右泵体和叶轮,其结构要点左泵体右端与右泵体左端通过紧固件相连组成泵体,泵体内壁设置有碳化硅层,左泵体下端设置有排液口,左泵体左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左耐磨板,左耐磨板与叶轮左端之间为过流间隙;

右泵体右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右耐磨板,右耐磨板右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轴承托架,轴承托架内设置有轴承体,轴承体中部安装有轴,轴左端安装叶轮并置于泵体内,轴穿过右泵体右端中部开口,右泵体右端中部开口处的轴的外周通过密封件与右泵体右端中部开口相连,轴的前部通过前轴承与轴承体内壁相连,轴的后部通过后轴承与轴承体内壁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叶轮流道宽度为220mm。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流间隙为0.7-1mm。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叶轮轴向调节部件。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叶轮轴向调节部件包括横向螺栓,螺栓前端穿过轴承托架右端上的通孔后旋入轴承体上的螺纹孔内,轴承托架与轴承体之间的螺栓上旋有左螺母和中螺母,轴承托架外侧的螺栓上旋有右螺母,左螺母与轴承体端面之间设置有左垫圈,中螺母与轴承托架之间设置有中垫圈,右螺母与轴承托架之间设置有右垫圈;轴承托架上设置有左螺母和中螺母的调节开口。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叶轮采用陶瓷叶轮。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件采用带有外冲洗的机械密封。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轴左端旋有叶轮螺母,叶轮螺母右端与叶轮相抵。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左泵体与右泵体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左环形槽和右环形槽,左环形槽设置在右环形槽内侧,左环形槽设置在左泵体的端面上,右环形槽设置在右泵体的端面上,左环形槽内设置有左密封圈,右环形槽内设置有右密封圈。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前轴承采用滚子轴承,后轴承采用滚动轴承。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前轴承前侧轴外壁通过防尘盘组件与轴承体前端相连,防尘盘组件包括与轴连接的防尘盘和与轴承体前端连接的轴承压盖,防尘盘包括筒状体,筒状体前端通过紧固件与轴相连,筒状体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环状遮挡板,遮挡板后端具有环状凸起,筒状体后部外壁沿筒状体长度方向具有多个环状槽;

轴承压盖为环状体,轴承压盖前端相应于环状凸起设置有环状凹槽,轴承压盖内壁相应于环状槽设置有环状槽,轴承压盖后外端通过紧固件与轴承体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托架左部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体中部设置有放气口,放气口处螺纹连接有放气塞。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体上设置有油气流通孔和回油槽。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泵体采用分体结构,运输、组装、检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设置耐磨板,防护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轴通过密封件与右泵体相连,通过轴承与轴承体相连,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c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的d部放大图。

图中,1为密封件、2为散热片、3为回油槽、4为油气流通孔、5为螺栓、6为轴、7为后轴承、8为润滑油、9为前轴承、10为放气塞、11为轴承体、12为左密封圈、13为轴承托架、14为防尘盘、15为右耐磨板、16为右泵体、17为右密封圈、18为叶轮流道、19为左泵体、20为左耐磨板、21为过流间隙、22为叶轮、23为叶轮螺母、24为排液口、25为左螺母、26为中螺母、27为右螺母、28为轴承压盖、29为环状凸起、30为环状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泵体、右泵体和叶轮,左泵体右端与右泵体左端通过紧固件相连组成泵体,左泵体下端设置有排液口(当设备停止运转,为防止介质沉积成硬块堵塞叶轮流道和泵腔,需要将介质通过排液口排出,排液口可与使用现场的排污管路相连接),左泵体左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左耐磨板,左耐磨板与叶轮左端之间为过流间隙;

右泵体右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右耐磨板,右耐磨板右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轴承托架,轴承托架内设置有轴承体,轴承体中部安装有轴,轴左端安装叶轮并置于泵体内,轴穿过右泵体右端中部开口,右泵体右端中部开口处的轴的外周通过密封件与右泵体右端中部开口相连,轴的前部通过前轴承与轴承体内壁相连,轴的后部通过后轴承与轴承体内壁相连。

叶轮流道宽度为220mm。

所述过流间隙为0.7-1mm。

还包括叶轮轴向调节部件。

所述叶轮轴向调节部件包括横向螺栓,螺栓前端穿过轴承托架右端上的通孔后旋入轴承体上的螺纹孔内,轴承托架与轴承体之间的螺栓上旋有左螺母和中螺母,轴承托架外侧的螺栓上旋有右螺母,左螺母与轴承体端面之间设置有左垫圈,中螺母与轴承托架之间设置有中垫圈,右螺母与轴承托架之间设置有右垫圈;轴承托架上设置有左螺母和中螺母的调节开口。首先左螺母拧紧,中螺母保持松开状态,用扳手拧紧右螺母,则螺栓带动轴承体整体向右侧移动。若想让轴承整体向左侧移动,则用扳手旋转中螺母即可。

所述叶轮采用陶瓷叶轮,防腐蚀效果好。

所述密封件采用带有外冲洗的机械密封。

所述轴左端旋有叶轮螺母,叶轮螺母右端与叶轮相抵。

所述左泵体与右泵体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左环形槽和右环形槽,左环形槽设置在右环形槽内侧,左环形槽设置在左泵体的端面上,右环形槽设置在右泵体的端面上,左环形槽内设置有左密封圈,右环形槽内设置有右密封圈。

所述前轴承采用滚子轴承,后轴承采用滚动轴承。

所述前轴承前侧轴外壁通过防尘盘组件与轴承体前端相连,防尘盘组件包括与轴连接的防尘盘和与轴承体前端连接的轴承压盖,防尘盘包括筒状体,筒状体前端通过紧固件与轴相连,筒状体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环状遮挡板,遮挡板后端具有环状凸起,筒状体后部外壁沿筒状体长度方向具有多个环状槽(当设备旋转时,环形槽可以形成封闭的低压空间,保证外界灰尘及杂质不会进入轴承体内,不会污染油池,从而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

轴承压盖为环状体,轴承压盖前端相应于环状凸起设置有环状凹槽,轴承压盖内壁相应于环状槽设置有环状槽,轴承压盖后外端通过紧固件与轴承体相连。

轴承压盖与轴承体前端面之间可设置有密封垫31。所述后轴承后侧轴外壁可通过防尘盘组件与轴承体后端相连。

所述轴承托架左部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

所述轴承体中部设置有放气口(当设备运行时,因轴承转动会产生热量,油池内的用于润滑轴承的润滑油会挥发成气态,通过放气口排出),放气口处螺纹连接有放气塞。

所述轴承体上设置有油气流通孔和回油槽。

油气流通孔和回油槽与油池相连接,油气流通孔将轴承和轴承压盖之间的空腔内挥发出的油气及时排出,回油槽保证轴承两侧油位的平衡。油气流通路径见图中箭头。

所述叶轮与轴可通过键连接。

所述叶轮22上可设置回流孔32。机械密封有冲洗泵腔的冲洗孔,当设备停止转动时,外供冲洗水进入泵腔内,通过该回流孔,将叶轮流道内剩余介质不断冲刷,直到从排液口排净为止。以防止因介质沉积堵塞叶轮流道、泵腔。

所述轴承体11内中部下端可设置螺旋状的水管33,水管两端与轴承体11下端两侧的进出水接头34、35连接。通过水管33可对润滑油8进行冷却。

轴承托架13上可设置起吊环36,便于泵体起吊。

如图所示,泵入口37设置在泵体前端,泵出口38设置在泵体一侧上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包括左泵体、右泵体和叶轮,其特征在于左泵体右端与右泵体左端通过紧固件相连组成泵体,泵体内壁设置有碳化硅层,左泵体下端设置有排液口,左泵体左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左耐磨板,左耐磨板与叶轮左端之间为过流间隙;

右泵体右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右耐磨板,右耐磨板右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轴承托架,轴承托架内设置有轴承体,轴承体中部安装有轴,轴左端安装叶轮并置于泵体内,轴穿过右泵体右端中部开口,右泵体右端中部开口处的轴的外周通过密封件与右泵体右端中部开口相连,轴的前部通过前轴承与轴承体内壁相连,轴的后部通过后轴承与轴承体内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叶轮轴向调节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轴向调节部件包括横向螺栓,螺栓前端穿过轴承托架右端上的通孔后旋入轴承体上的螺纹孔内,轴承托架与轴承体之间的螺栓上旋有左螺母和中螺母,轴承托架外侧的螺栓上旋有右螺母,左螺母与轴承体端面之间设置有左垫圈,中螺母与轴承托架之间设置有中垫圈,右螺母与轴承托架之间设置有右垫圈;轴承托架上设置有左螺母和中螺母的调节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左端旋有叶轮螺母,叶轮螺母右端与叶轮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泵体与右泵体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左环形槽和右环形槽,左环形槽设置在右环形槽内侧,左环形槽设置在左泵体的端面上,右环形槽设置在右泵体的端面上,左环形槽内设置有左密封圈,右环形槽内设置有右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采用滚子轴承,后轴承采用滚动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前侧轴外壁通过防尘盘组件与轴承体前端相连,防尘盘组件包括与轴连接的防尘盘和与轴承体前端连接的轴承压盖,防尘盘包括筒状体,筒状体前端通过紧固件与轴相连,筒状体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环状遮挡板,遮挡板后端具有环状凸起,筒状体后部外壁沿筒状体长度方向具有多个环状槽;

轴承压盖为环状体,轴承压盖前端相应于环状凸起设置有环状凹槽,轴承压盖内壁相应于环状槽设置有环状槽,轴承压盖后外端通过紧固件与轴承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托架左部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中部设置有放气口,放气口处螺纹连接有放气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上设置有油气流通孔和回油槽。

技术总结
一种碳化硅脱硫泵属于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脱硫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碳化硅脱硫泵。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泵体、右泵体和叶轮,其结构要点左泵体右端与右泵体左端通过紧固件相连组成泵体,泵体内壁设置有碳化硅层,左泵体下端设置有排液口,左泵体左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左耐磨板,左耐磨板与叶轮左端之间为过流间隙;右泵体右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右耐磨板,右耐磨板右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轴承托架,轴承托架内设置有轴承体,轴承体中部安装有轴,轴左端安装叶轮并置于泵体内,轴穿过右泵体右端中部开口。

技术研发人员:袁宗久;于晓滨;王连飞;辛莘;李林;刘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九和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60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