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收纳中层架组合物。
背景技术:
现代桌椅为了提升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在支架中间设定中层架。传统的中层架一般是固定在桌子的四角中,移动和收纳均不方便,且也无法调整中层架的高度,致使中层架的功能得到了限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根据桌子的长宽随意改变中层架大小,且根据需求调整中层架的高度的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收纳中层架组合物,包括安装在桌子四个立柱上的支撑组件和安装在立柱之间的中层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
所述固定端设有第一连接杆;
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设有通过折叠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杆竖直向下设置;
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片和连接片下方的凸片,所述凸片中心为镂空,所述镂空的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外径相配合;所述连接片和凸片相互垂直;所述连接片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固定件和连接件通过凸片和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相互配合连接;
所述中层架包括两个可伸缩的主支架,所述两个主支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主支架之间设有与主支架相互垂直的多个支撑条;所述主支架与第一连接杆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主支架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四个立柱上竖直分布有多个第一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螺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与主支架的内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架内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条的外径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相互配合;所述支撑条通过第二连接孔嵌入至所述主支架中。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为可伸缩支撑条。
本实用新型可收纳中层架组合物,其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固定件在立柱上的移动,以及固定件与连接件和中层架之间的联动,可带动中层架在立柱的竖直方向上改变位置,根据需求调整中层架的高度,提高中层架的使用范围。
(2)利用连接件和固定件的相互配合,中层架在立柱上的固定更加快捷,方便;
(3)主支架和支撑条为可伸缩设置,可根据具体桌子的大小进行调整,多规格使用,降低了生产设备的成本;且可收纳,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桌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中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中层架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固定件和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1立柱,2第一连接孔,3中层架,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三连接杆,7折叠连接件,8连接片,9凸片,10镂空,11第一螺孔,12主支架,13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可收纳中层架3组合物,如图1-图5所示,包括安装在桌子四个立柱1上的支撑组件和安装在立柱1之间的中层架3,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固定端设有第一连接杆4;
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之间设有通过折叠连接件7连接;第二连接杆5与第一连接杆4相互垂直;第二连接杆5竖直向下设置;固定件包括连接片8和连接片8下方的凸片9,凸片9中心为镂空10,镂空10的大小与第一连接杆4或第二连接杆5的外径相配合;连接片8和凸片9相互垂直;连接片8上设有第一螺孔11,固定件和连接件通过凸片9和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的相互配合连接;中层架3包括两个可伸缩的主支架12,两个主支架12相对设置,两个主支架12之间设有与主支架12相互垂直的多个支撑条13,主支架12内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支撑条13的外径与第二连接孔的孔径相互配合;支撑条13通过第二连接孔嵌入至主支架12中,使用时可直接将支撑条13插入第二连接孔中,若需要拆卸或调整支撑条13之间;直接将支撑条13拆除即可;主支架12与第一连接杆4相互垂直焊接固定。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插入至固定件中的楼空中,此时第三连接杆6超出凸片9的厚度,同时通过折叠连接件7将第三连接杆6折叠,使第三连接与凸片9的水平面平行,达到固定的作用。折叠连接件7为现有的常规技术,能够将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随时折叠并复原,达到固定的目的即可,其结构和原理在此不以赘述。四个立柱1上竖直分布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第一连接孔2与固定件的第一螺孔1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条13和主支架12均为可伸缩,均为常规的可伸缩空心圆柱体杆。当主支架12缩短时,可减少支撑条13的数量,以达到合适的尺寸。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一种可收纳中层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桌子四个立柱上的支撑组件和安装在立柱之间的中层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所述固定端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设有通过折叠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杆竖直向下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片和连接片下方的凸片,所述凸片中心为镂空,所述镂空的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外径相配合;所述连接片和凸片相互垂直;所述连接片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固定件和连接件通过凸片和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相互配合连接;
所述中层架包括两个可伸缩的主支架,所述两个主支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主支架之间设有与主支架相互垂直的多个支撑条,所述主支架与第一连接杆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收纳中层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主支架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收纳中层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立柱上竖直分布有多个第一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收纳中层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螺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收纳中层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与主支架的内侧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收纳中层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内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支撑条的外径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相互配合;所述支撑条通过第二连接孔嵌入至所述主支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收纳中层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为可伸缩支撑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