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现有的分类垃圾桶都为多个内桶横向并列排布结构,但由于此类垃圾桶体积一般较大,所占用的空间和占地面积大,不适于家居生活使用,尽管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适合居家使用的新式的分类垃圾桶,例如专利号:201120104749.2所述的一种双层隔离式分类垃圾桶,但其存在以下不足:1、第一内桶的桶盖翻起后无法固定,在往第一内桶投放垃圾的过程中必须要时刻都挡住桶盖以防止其关闭,对使用这来说操作麻烦费力;2、在往第二内桶投放垃圾时,必须要脚踩踏板以触发第二内桶伸出,因触发机构的各部件配合不好,第二内桶不能一次到位的翻出或收回,另外因翻转角度有限,使第二内桶的桶开口不能最大程度露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分类明确和节省空间的双层分类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层分类垃圾桶,包括内部分割成上、下两个空间的外桶体,其中上空间内设有至少两个独立且并列设置的翻盖桶,下空间内设有至少两个独立且并列设置的旋转桶,上空间的顶部设有与各翻盖桶对应的开口,各开口处配合安装有翻盖,下空间的正面设有可使旋转桶伸出的通口,所述翻盖与外桶体之间设有可使关闭状态下的翻盖转动打开后并卡合定位的转动定位结构,所述旋转桶与所述外桶体之间设有可使关闭状态下的旋转桶平移伸出后并旋转翻出的平移旋转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且呈u形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翻盖的后侧边,另一端的左右两外侧面均设有呈椭圆状的连接轴,上空间的顶部内侧对应各转动臂的外侧设有一组耳板,耳板上设有与连接轴相适配的活动槽,所述连接轴插入所述活动槽内与之配合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旋转结构包括呈弧形的引导条,所述引导条分别设在所述旋转桶的左右两外侧面,下空间内位于各旋转桶的左右两外侧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与所述引导条相适配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条插入所述引导槽内与之配合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槽呈倒凸字形,包括抵顶设置的转动槽以及自所述转动槽向下延伸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轴的长径。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槽包括呈四边形的平移槽,该平移槽的前后两侧边呈弧形设置,上下两侧边呈水平设置,还包括自所述平移槽的前上端同弧度延伸的旋转槽。
进一步地,上空间的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周边设有一圈向下的凸沿,后侧凸沿对应各转动臂设有自下而上凹陷形成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凸沿除后侧的凸沿以外均设有与之垂直凸出用以承搭翻盖的挡沿,所述翻盖的顶部前侧设有弹出按钮,对应所述挡沿上设有与所述弹出按钮配合的按钮锁扣。
进一步地,所述通口的底边设有向上凸起的挡边,对应所述旋转桶的底部前侧向内凹陷形成可沿着挡边相对滑动的滑槽,下空间的内部底面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导条,对应所述旋转桶的底部设有可沿导条相对滑动的导槽。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桶的正面上边设有弹出按钮,对应所述通口的上边设有与所述弹出按钮配合的按钮锁扣。
进一步地,下空间的两侧面设有气味净化器,气味净化器的充电电源以及充电插口设在下空间的背面下方,气味净化器的控制按钮设在上空间的顶面前侧,气味净化器的显示屏设在上空间的正面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效果是:1、节省占用空间:垃圾桶采用双层立式设计,分类收集垃圾,减少了垃圾桶的横向体积,解决了现有横向设置多桶分离垃圾桶占地大的问题,且外形更加美观;2、独立隔离分类:翻盖桶与旋转桶均为独立设置,可独自使用分类收集垃圾,使不同类型的垃圾互不污染和掺杂;3、使用方便和结构简单:翻盖桶的翻盖旋转打开后可限位固定住,避免出现投放垃圾的过程中翻盖关闭的现象,且旋转桶先平行后旋转翻出,使旋转桶的桶开口能够最大程度露出,方便使用者操作,实现垃圾的最大装载量;4、除味净化:气味净化器可以过滤垃圾桶内的恶臭气味,使垃圾桶保持卫生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盖与外桶体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桶体的下空间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双层分类垃圾桶,包括内部分割成上、下两个空间1.1、1.2的外桶体1,其中上空间1.1内设有至少两个独立且并列设置的翻盖桶2,下空间1.2内设有至少两个独立且并列设置的旋转桶3,上空间1.1的顶部设有与各翻盖桶2对应的开口1.1.1,各开口1.1.1处配合安装有翻盖4,下空间1.2的正面设有可使旋转桶3伸出的通口1.2.1,翻盖4与外桶体1之间设有可使关闭状态下的翻盖4转动打开后并卡合定位的转动定位结构,旋转桶3与外桶体1之间设有可使关闭状态下的旋转桶3平移伸出后并旋转翻出的平移旋转结构。翻盖桶2的翻盖4旋转打开后可限位固定住避免出现投放垃圾的过程中翻盖4关闭的现象,且旋转桶3先平移后旋转翻出可使旋转桶3的桶开口能够最大程度露出,方便使用者操作。
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且呈u形的转动臂5,转动臂5的一端连接于翻盖4的后侧边,另一端的左右两外侧面均设有呈椭圆状的连接轴5.1,上空间1.1的顶部内侧对应各转动臂5的外侧设有一组耳板1.1.2,耳板1.1.2上设有与连接轴5.1相适配的活动槽1.1.3,连接轴5.1插入活动槽1.1.3内与之配合活动。活动槽1.1.3呈倒凸字形,包括抵顶设置的转动槽1.1.3.1以及自转动槽1.1.3.1向下延伸的移动槽1.1.3.2,移动槽1.1.3.2的宽度小于连接轴5.1的长径。翻盖4处于关闭时,连接轴5.1呈横向状态插置在转动槽1.1.3.1中,翻盖4旋转至90°时不再转动,此时连接轴5.1转呈纵向状态,翻盖4向下运动使连接轴5.1嵌入移动槽1.1.3.2内,从而使翻盖4被限制固定。详细地叙述,在本实施例中翻盖4下移的距离为12mm。
上空间1.1的顶部位于开口1.1.1的周边设有一圈向下的凸沿1.1.4,后侧凸沿1.1.4对应各转动臂5设有自下而上凹陷形成缺口1.1.4.1。缺口1.1.4.1的设置起到限定翻盖4转动角度的作用,翻盖4旋转打开呈90°时,旋转臂5卡在缺口1.1.4.1中使翻盖4无法再旋转。
凸沿1.1.4除后侧的凸沿以外均设有与之垂直凸出用以承搭翻盖4的挡沿1.1.5,翻盖4的顶部前侧设有弹出按钮4.1,对应挡沿1.1.5上设有与弹出按钮4.1配合的按钮锁扣1.1.6。只需按压弹出按钮4.1即可解除锁定状态使翻盖4弹出,关闭翻盖4时,按压弹出按钮4.1使之与按钮锁扣1.1.6扣合,翻盖4搭设在挡沿1.1.5上使翻盖4与外桶体1的开口1.1.1紧密配合,密封性能好,且操作省力便捷。
平移旋转结构包括呈弧形的引导条6,引导条6分别设在旋转桶3的左右两外侧面,下空间1.2内位于各旋转桶3的左右两外侧均设有挡板1.2.2,挡板1.2.2上设有与引导条6相适配的引导槽1.2.3,引导条6插入引导槽1.2.3内与之配合活动。引导槽1.2.3包括呈四边形的平移槽1.2.3.1,该平移槽1.2.3.1的前后两侧边呈弧形设置,上下两侧边呈水平设置,还包括自平移槽1.2.3.1的前上端同弧度延伸的旋转槽1.2.3.2。旋转桶3处于关闭时,引导条6处于平移槽1.2.3.1的后侧边,通过引导条6沿着平移槽1.2.3.1移动从而带动旋转桶3向外平移,当引导条6移至平移槽1.2.3.1的前侧边时旋转桶3不再平移,引导条6向前上方运动进入旋转槽1.2.3.2从而使旋转桶3旋转翻出。详细地叙述,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桶3的平移距离为60mm,旋转桶3的旋转角度最大为30°。
通口1.2.1的底边设有向上凸起的挡边1.2.4,对应旋转桶3的底部前侧向内凹陷形成可沿着挡边1.2.4相对滑动的滑槽3.1,下空间1.2的内部底面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导条1.2.5,对应旋转桶3的底部设有可沿导条1.2.5相对滑动的导槽3.2。挡边1.2.4起到配合旋转桶3滑动旋转的作用,当挡边1.2.4卡在滑槽3.1的后侧时说明旋转桶3平移到位,且当旋转桶3旋转翻出,旋转桶3被挡边1.2.4卡住可防止旋转桶3从下空间1.2内脱落出。导条1.2.5和导槽3.2的设置方便旋转桶3前后平移。
旋转桶3的正面上边设有弹出按钮3.3,对应通口1.2.1的上边设有与弹出按钮3.3配合的按钮锁扣1.2.6。只需按压弹出按钮3.3即可解除锁定状态使旋转桶3弹出,关闭旋转桶3时,按压弹出按钮3.3使之与按钮锁扣1.2.6扣合,旋转桶3的正面与外桶体1的通口1.2.1紧密配合,密封性能好,且操作省力便捷。
下空间1.2的两侧面设有气味净化器9,气味净化器9的充电电源7以及充电插口8设在下空间1.2的背面下方,气味净化器9的控制按钮10设在上空间1.1的顶面前侧,气味净化器9的显示屏11设在上空间1.1的正面下方。详细地叙述,气味净化器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显示屏11以显示垃圾桶容量,可以显示使用净化效果时间等,气味净化器9启动后可以将垃圾桶内部气味过滤掉,无恶臭气味溢出,确保垃圾桶内空气清新干净卫生。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1.一种双层分类垃圾桶,包括内部分割成上、下两个空间的外桶体,其中上空间内设有至少两个独立且并列设置的翻盖桶,下空间内设有至少两个独立且并列设置的旋转桶,其特征在于,上空间的顶部设有与各翻盖桶对应的开口,各开口处配合安装有翻盖,下空间的正面设有可使旋转桶伸出的通口,所述翻盖与外桶体之间设有可使关闭状态下的翻盖转动打开后并卡合定位的转动定位结构,所述旋转桶与所述外桶体之间设有可使关闭状态下的旋转桶平移伸出后并旋转翻出的平移旋转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且呈u形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翻盖的后侧边,另一端的左右两外侧面均设有呈椭圆状的连接轴,上空间的顶部内侧对应各转动臂的外侧设有一组耳板,耳板上设有与连接轴相适配的活动槽,所述连接轴插入所述活动槽内与之配合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旋转结构包括呈弧形的引导条,所述引导条分别设在所述旋转桶的左右两外侧面,下空间内位于各旋转桶的左右两外侧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与所述引导条相适配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条插入所述引导槽内与之配合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呈倒凸字形,包括抵顶设置的转动槽以及自所述转动槽向下延伸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轴的长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包括呈四边形的平移槽,该平移槽的前后两侧边呈弧形设置,上下两侧边呈水平设置,还包括自所述平移槽的前上端同弧度延伸的旋转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上空间的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周边设有一圈向下的凸沿,后侧凸沿对应各转动臂设有自下而上凹陷形成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除后侧的凸沿以外均设有与之垂直凸出用以承搭翻盖的挡沿,所述翻盖的顶部前侧设有弹出按钮,对应所述挡沿上设有与所述弹出按钮配合的按钮锁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的底边设有向上凸起的挡边,对应所述旋转桶的底部前侧向内凹陷形成可沿着挡边相对滑动的滑槽,下空间的内部底面设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导条,对应所述旋转桶的底部设有可沿导条相对滑动的导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桶的正面上边设有弹出按钮,对应所述通口的上边设有与所述弹出按钮配合的按钮锁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下空间的两侧面设有气味净化器,气味净化器的充电电源以及充电插口设在下空间的背面下方,气味净化器的控制按钮设在上空间的顶面前侧,气味净化器的显示屏设在上空间的正面下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