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类垃圾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志,生活垃圾被重新划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表示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用蓝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用红色垃圾容器收集,其它垃圾表示分类以外的垃圾,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544676u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箱,该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弹性件、第一垃圾丢弃框、第一把手、第一l型挡雨板、第二l型挡雨板、第二把手、第二垃圾丢弃框、第二弹性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透明板、第二透明板、第一标志板、第二标志板、第一蝶形螺栓和u型固定板;该一种垃圾分类箱达到了对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明确的分类,提高了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辨识度的效果。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垃圾箱箱体内的可回收垃圾以及不可回收垃圾收集满后不便于倾倒,使用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通过设置了第一限位卡块、第二限位卡块以及膨胀栓,依次将第一限位卡块以及第二限位卡块取出,此时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之间分离,可回收箱与不可回收箱之间拆离,使用人员可将可回收箱与不可回收箱内的垃圾进行倾倒,便于垃圾箱箱体的再次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箱箱体,所述垃圾箱箱体包括可回收箱和不可回收箱,所述可回收箱的一侧设置有不可回收箱,且可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回收腔,所述不可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回收腔,所述可回收箱以及不可回收箱的周向侧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口;

所述第一连接口的顶端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接口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与第一限位孔之间竖直共线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卡块,所述第一限位卡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卡块,且第一限位卡块与第二限位卡块之间安装有膨胀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卡块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尖端,且第一限位卡块与限位尖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卡块的周向侧内壁开设有螺纹,且第一限位卡块与膨胀栓通过螺纹螺纹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回收箱的顶端表面开设有第一投入口,所述不可回收箱的顶端表面开设有第二投入口。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回收箱的内腔靠近第一连接口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可回收箱的内腔侧壁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与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第一限位卡块、第二限位卡块以及膨胀栓,依次将第一限位卡块以及第二限位卡块取出,此时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之间分离,可回收箱与不可回收箱之间拆离,使用人员可将可回收箱与不可回收箱内的垃圾进行倾倒,便于垃圾箱箱体的再次使用,同时减轻了集中倾倒工作的负担。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安装板以及滤网,通过第一投入口投入可回收垃圾,当固体垃圾中携带的液态水可通过滤网落入到第一回收腔的内部,实现了第一回收腔的可回收垃圾的固液分离,第一回收腔的上层可容纳可回收固体,第一回收腔的下层容纳可回收液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限位卡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限位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垃圾箱箱体、2可回收箱、3不可回收箱、4第一投入口、5第二投入口、6第一连接口、7第二连接块口、8第一回收腔、9第二回收腔、10第一限位卡块、11第二限位卡块、12第一限位孔、13第二限位孔、14限位尖端、15螺纹、16安装板、17固定块、18滤网、19膨胀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箱箱体1,所述垃圾箱箱体1包括可回收箱2和不可回收箱3,所述可回收箱2的一侧设置有不可回收箱3,且可回收箱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回收腔8,所述不可回收箱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回收腔9,所述可回收箱2以及不可回收箱3的周向侧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口6,所述第一连接口6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口7。

参照说明书附图-4,该实施例的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第一限位孔12,所述第一连接口6的顶端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2,所述第二连接口7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3,所述第二限位孔13与第一限位孔12之间竖直共线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孔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卡块10,所述第一限位卡块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卡块11,且第一限位卡块10与第二限位卡块11之间安装有膨胀栓1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卡块10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尖端14,且第一限位卡块10与限位尖端14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卡块10的周向侧内壁开设有螺纹15,且第一限位卡块10与膨胀栓19通过螺纹15螺纹连接。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过程中,垃圾箱箱体1设计为可拆卸式结构,当使用人员需要对垃圾箱箱体1内的垃圾进行倾倒时,可拨动着膨胀栓19,膨胀栓19与第一限位卡块10以及第二限位卡块11螺纹转动,膨胀栓19向上运动,当膨胀栓19完全离开第一限位卡块10以及第二限位卡块11的内部,此时第一限位卡块10以及第二限位卡块11在第一限位孔12和第二限位孔13的内部松动,依次将第一限位卡块10以及第二限位卡块11取出,此时第一连接口6与第二连接口7之间分离,可回收箱2与不可回收箱3之间拆离,使用人员可将可回收箱2与不可回收箱3内的垃圾进行倾倒,便于垃圾箱箱体1的再次使用,当垃圾箱箱体1倾倒结束后,可依次将第一限位卡块10以及第二限位卡块11插入到第一限位孔12和第二限位孔13的内部,随后转动着膨胀栓19,限位尖端14与第二连接块口7的底端表面接触,实现了垃圾箱箱体1的拼接,本实施例具体解决了垃圾箱箱体1不易于倾倒的问题。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2和图5,该实施例的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第一投入口4,所述可回收箱2的顶端表面开设有第一投入口4,所述不可回收箱3的顶端表面开设有第二投入口5。

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箱2的内腔靠近第一连接口6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8,所述滤网18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16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的一端与可回收箱2的内腔侧壁固定连接,且固定块17与安装板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实施场景具体为:使用时,可回收箱2与不可回收箱3实现了垃圾箱箱体1的分类,其中可回收箱2设计为两层,第一回收腔8的上层可容纳可回收固体,第一回收腔8的下层容纳可回收液体,第二回收腔9可容纳不可回收固体,使用人员可通过第一投入口4投入可回收垃圾,当固体垃圾中携带的液态水可通过滤网18落入到第一回收腔8的内部,实现了第一回收腔8的可回收垃圾的固液分离。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设置了第一限位卡块10、第二限位卡块11以及膨胀栓19,依次将第一限位卡块10以及第二限位卡块11取出,此时第一连接口6与第二连接口7之间分离,可回收箱2与不可回收箱3之间拆离,使用人员可将可回收箱2与不可回收箱3内的垃圾进行倾倒,便于垃圾箱箱体1的再次使用,同时减轻了集中倾倒工作的负担。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2和图5,设置了安装板16以及滤网18,通过第一投入口4投入可回收垃圾,当固体垃圾中携带的液态水可通过滤网18落入到第一回收腔8的内部,实现了第一回收腔8的可回收垃圾的固液分离,第一回收腔8的上层可容纳可回收固体,第一回收腔8的下层容纳可回收液体。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箱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箱体(1)包括可回收箱(2)和不可回收箱(3),所述可回收箱(2)的一侧设置有不可回收箱(3),且可回收箱(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回收腔(8),所述不可回收箱(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回收腔(9),所述可回收箱(2)以及不可回收箱(3)的周向侧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口(6),所述第一连接口(6)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口(7);

所述第一连接口(6)的顶端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2),所述第二连接口(7)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3),所述第二限位孔(13)与第一限位孔(12)之间竖直共线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孔(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卡块(10),所述第一限位卡块(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卡块(11),且第一限位卡块(10)与第二限位卡块(11)之间安装有膨胀栓(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卡块(10)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尖端(14),且第一限位卡块(10)与限位尖端(14)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卡块(10)的周向侧内壁开设有螺纹(15),且第一限位卡块(10)与膨胀栓(19)通过螺纹(1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箱(2)的顶端表面开设有第一投入口(4),所述不可回收箱(3)的顶端表面开设有第二投入口(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箱(2)的内腔靠近第一连接口(6)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8),所述滤网(18)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6)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的一端与可回收箱(2)的内腔侧壁固定连接,且固定块(17)与安装板(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具体涉及分类垃圾桶技术领域,包括垃圾箱箱体,所述垃圾箱箱体包括可回收箱和不可回收箱,所述可回收箱的一侧设置有不可回收箱,且可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回收腔,所述不可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回收腔,所述可回收箱以及不可回收箱的周向侧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限位卡块、第二限位卡块以及膨胀栓,可回收箱与不可回收箱之间拆离,使用人员可将可回收箱与不可回收箱内的垃圾进行倾倒,便于垃圾箱箱体的再次使用,设置了安装板以及滤网,实现了第一回收腔的可回收垃圾的固液分离,第一回收腔的上层可容纳可回收固体,第一回收腔的下层容纳可回收液体。

技术研发人员:史先春;姜迪;郭露露;薛朝文;胡国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57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