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便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6


本发明涉及小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便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小便器按照其是否具有感应冲水功能,通常可分为感应式小便器和非感应式的传统小便器。

对于传统小便器而言,由于无需拆装感应器,一般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得小便器坯体,随后经干燥、烧成后制得小便器。

参照图1,在小便器坯体100a的成型过程中,由于需要在小便器顶部形成冲水用的水箱,因而坯体的顶部及其附近的周壁往往通过单面浆成型的方式,由石膏模具单面的吸附泥浆,在达到吸浆时间后将多余泥浆从放浆口排出,从而在小便器坯体100a的顶部形成用于储水且封闭的空心腔体。

上述制造方法所制得的小便器,其水箱部位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对应于水箱部分的坯体是通过单面浆成型的,其外壁面的形状和表面平整度可通过与其接触的模具面来控制,但其内壁面是通过泥浆吸附在模具面后自然成型的,存在不规则形状且难以有效控制。因而,坯体在烧成过程中,内外壁面的收缩率也难以被控制在相同水平,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小便器的整体强度和美观度;

(2)由于需要在小便器顶部形成封闭的水箱,在注浆成型过程中,泥浆通常由模具底部注入,随后从低处向上注满整个空腔,在空腔的顶部,沿各壁面流动的泥浆会在该位置具有不同的流向,从而在该位置汇集并相互碰撞,产生碰浆痕迹。即便在将多余泥浆排出后,在上述碰浆位置的产生的碰浆痕迹仍会遗留下来,其在烧成后便会在小便器顶部的水箱部位留下明细痕迹,致使小便器顶部不平,大大影响了产品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小便器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将小便器坯体合理分体,使其成型为双面浆结构后再进行粘接,从而在烧成过程不易变形,烧成后的小便器成品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美观度,整体强度也得到有效提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小便器,由小便器坯体经干燥、烧成后制得;所述小便器坯体包括:

主体坯体,其顶端形成有敞口的储水腔,该储水腔的侧壁和底壁为双面浆结构;

顶盖坯体,其为双面浆结构,并粘接于主体坯体的顶端,以封闭所述储水腔。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坯体通过第一模具组一次注浆成型;所述第一模具组包括第一前模、第一背模、第一顶模和第一底模;其中,所述第一前模和第一背模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模配合,以在所述主体坯体的顶端形成侧壁和底壁为双面浆结构的所述储水腔。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坯体通过第二模具组一次注浆成型;所述第二模具组由第二顶模和第二底模组成,其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双面浆结构的顶盖坯体。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坯体与所述主体坯体顶端的形状适配。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坯体和顶盖坯体经粘接、干燥、烧成后,分别构成小便器的主体和顶盖;所述储水腔构成小便器的水箱;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便池,以及若干用于连通所述水箱和便池的冲刷孔;所述水箱通过冲刷孔向便池内提供冲刷水。

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上还形成有所述水箱的进水口。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小便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成型主体坯体;其中,所述主体坯体的顶端形成有敞口的储水腔,该储水腔的侧壁和底壁为双面浆结构;

成型顶盖坯体,该顶盖坯体为双面浆结构;

将所述顶盖坯体粘接于所述主体坯体的顶端,以形成小便器坯体;

将所述小便器坯体干燥、烧成,以制成所述小便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的小便器,将小便器坯体分体为主体坯体和顶盖坯体,并通过双面浆成型工艺将二者的主要连接部位成型为双面浆结构,使得二者粘接所构成的坯体在对应小便器水箱的位置形成周壁为双面浆结构的封闭腔体;由于该封闭腔体的各周壁均是在两个模具面间吸浆成型的,腔体内外壁面的形状和平整度都能够通过模具面进行较好的控制,因而在坯体烧成时内外壁面收缩率可以保持一致,不易产生变形,有效提升了小便器成品的整体强度和美观度;

(2)本发明实施例的小便器,由于小便器坯体在对应水箱的位置是通过双面浆成型的,在注浆过程中泥浆由注浆口向放浆口单向流动,不会如单面浆成型工艺中出现多方向的泥浆流动并在碰浆位置产生碰撞的现象,也就不会在坯体上对应水箱的位置产生碰浆痕迹;此外,正由于采用的是双面浆成型,坯体上对应于水箱位置所形成的封闭腔体,其内外壁面均是通过两个紧贴的模具面吸浆成型的,壁面的形状和平整度均受到两模具面的严格限制,故坯体上不会遗留有碰浆痕迹,其烧成后形成的小便器顶端的表面较为平整,美观度较高;

(3)本发明实施例的小便器制造方法,突破了传统小便器采用单面浆工艺形成封闭水箱的固有成型思维,巧妙地将小便器的水箱结构分体为敞口的储水腔和用于封闭该储水腔的顶盖,从而可以采用双面浆成型再粘接的方式形成内外壁面的形状和平整度均具有较佳效果的小便器坯体,坯体的良品率能受到较好控制,其所制得的成品,在整体强度和美观度两方面均能得到较大地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小便器坯体注浆成型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小便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小便器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体坯体注浆成型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坯体注浆成型过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坯体粘接于主体坯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坯体粘接于主体坯体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小便器10、主体11、顶盖12、水箱13、便池14、冲刷孔15;

小便器坯体100、主体坯体110、储水腔111、顶盖坯体120;

第一前模210、第一背模220、第一顶模230、第一底模240;

第二顶模310、第二底模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照图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便器及其制造方法,意图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小便器顶部的水箱部分在烧成过程易变形以及烧成后表面不平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小便器10,其由小便器坯体100经干燥、烧成后制得。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主要通过对小便器坯体100改进来实现对小便器成品的改进,因而下文主要介绍小便器坯体100,其包括主体坯体110和顶盖坯体120。

所述主体坯体110用于在烧成后形成小便器10的主体11,因而在坯体状态下,其基本已经成型出小便器的所有构造,包括在烧成后构成便池14、冲刷孔15等基本功能件的构造。由于本发明未对这些功能件改进,便不再赘述坯体上对应于这些功能件的部分的具体构造。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坯体110的顶端形成有敞口的储水腔111,该储水腔的侧壁和底壁为双面浆结构。

所述顶盖坯体120用于在烧成后形成小便器10的顶盖12,其也为双面浆结构,并粘接于主体坯体110的顶端,以封闭所述储水腔111,并构成所述的小便器坯体100。不言而喻的,所述顶盖坯体120应与所述主体坯体110顶端的形状适配,从而使得小便器坯体100及烧成后的小便器成品具有合理且美观的外形构造。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的双面浆结构即通过双面浆工艺注浆成型所形成的坯体结构,即将泥浆持续注入两石膏模具面之间的空腔中,通过石膏模具吸附泥浆中的水分,直到空腔中的泥浆全部成为坯体为止。通过以上方式形成的坯体,其内外壁面均是通过模具面对应地吸附泥浆形成的,即可称之为双面浆结构。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体坯体110和顶盖坯体120粘接后构成的小便器坯体100,在对应小便器水箱的位置形成周壁为双面浆结构的封闭腔体。由于该封闭腔体的各周壁均是在两个模具面间吸浆成型的,腔体内外壁面的形状和平整度都能够通过模具面进行较好的控制,因而在坯体烧成时内外壁面收缩率可以保持一致,不易产生变形,有效提升了小便器成品的整体强度和美观度。

另一方面,由于小便器坯体100在对应水箱的位置是通过双面浆成型的,在注浆过程中泥浆由注浆口向放浆口单向流动,不会如单面浆成型工艺中出现多方向的泥浆流动并在碰浆位置产生碰撞的现象,也就不会在坯体上对应水箱的位置产生碰浆痕迹。此外,也正由于采用的是双面浆成型,坯体上对应于水箱位置所形成的封闭腔体,其内外壁面均是通过两个紧贴的模具面吸浆成型的,壁面的形状和平整度均受到两模具面的严格限制,故坯体上不会遗留有碰浆痕迹,其烧成后形成的小便器10顶端的表面较为平整,美观度较高。

具体结构中,所述主体坯体110通过第一模具组一次注浆成型,该第一模具组包括第一前模210、第一背模220、第一顶模230和第一底模240。其中,所述第一前模210和第一背模220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模230配合,以在所述主体坯体110的顶端形成侧壁和底壁为双面浆结构的所述敞口的储水腔111。对于所述储水腔111,第一前模210和第一背模220主要对应其外壁面,而第一顶模230被构造为凸模,因而其主要对应于储水腔111的内壁面,储水腔111的厚度由第一顶模230与第一前模210、第一背模220的间距所决定。此外,所述第一前模210、第一背模230的其他部分,与第一底模240和其他小件相应配合,用以成型主体坯体110的其他构造。所述顶盖坯体120则通过第二模具组一次注浆成型,该第二模具组由第二顶模310和第二底模320组成,其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双面浆结构的顶盖坯体120。

所述主体坯体110和顶盖坯体120经粘接、干燥、烧成后,分别构成小便器10的主体11和顶盖12,所述储水腔111构成小便器的水箱13。此外,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便池14,以及若干用于连通所述水箱和便池的冲刷孔15,所述水箱13通过冲刷孔15向便池14内提供冲刷水。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12上还形成有所述水箱13的进水口。由于小便器的其他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故不再对其赘述。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小便器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如上所述的小便器10,其包括如下步骤:

成型主体坯体110;其中,所述主体坯体110的顶端形成有敞口的储水腔111,该储水腔111的侧壁和底壁为双面浆结构;

成型顶盖坯体120,该顶盖坯体120为双面浆结构;

将所述顶盖坯体120粘接于所述主体坯体110的顶端,以形成小便器坯体100;

将所述小便器坯体100干燥、烧成,以制成所述小便器10。

本发明实施例的小便器制造方法,突破了传统小便器采用单面浆工艺形成封闭水箱的固有成型思维,巧妙地将小便器的水箱结构分体为敞口的储水腔和用于封闭该储水腔的顶盖,从而可以采用双面浆成型再粘接的方式形成内外壁面的形状和平整度均具有较佳效果的小便器坯体100,坯体的良品率能受到较好控制,其所制得的成品,在整体强度和美观度两方面均能得到较大地提升。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便器,由小便器坯体经干燥、烧成后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便器坯体包括:

主体坯体,其顶端形成有敞口的储水腔,该储水腔的侧壁和底壁为双面浆结构;

顶盖坯体,其为双面浆结构,并粘接于主体坯体的顶端,以封闭所述储水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坯体通过第一模具组一次注浆成型;

所述第一模具组包括第一前模、第一背模、第一顶模和第一底模;

其中,所述第一前模和第一背模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模配合,以在所述主体坯体的顶端形成侧壁和底壁为双面浆结构的所述储水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坯体通过第二模具组一次注浆成型;

所述第二模具组由第二顶模和第二底模组成,其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双面浆结构的顶盖坯体。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坯体与所述主体坯体顶端的形状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坯体和顶盖坯体经粘接、干燥、烧成后,分别构成小便器的主体和顶盖;所述储水腔构成小便器的水箱;

所述主体内形成有便池,以及若干用于连通所述水箱和便池的冲刷孔;所述水箱通过冲刷孔向便池内提供冲刷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还形成有所述水箱的进水口。

7.一种小便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成型主体坯体;其中,所述主体坯体的顶端形成有敞口的储水腔,该储水腔的侧壁和底壁为双面浆结构;

成型顶盖坯体,该顶盖坯体为双面浆结构;

将所述顶盖坯体粘接于所述主体坯体的顶端,以形成小便器坯体;

将所述小便器坯体干燥、烧成,以制成所述小便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便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的小便器由小便器坯体经干燥、烧成后制得,所述小便器坯体包括主体坯体和顶盖坯体。所述主体坯体的顶端形成有敞口的储水腔,该储水腔的侧壁和底壁为双面浆结构;所述顶盖坯体为双面浆结构,其粘接于主体坯体的顶端,以封闭所述储水腔。本发明通过将小便器坯体合理分体,使其成型为双面浆结构后再进行粘接,从而在烧成过程不易变形,烧成后的小便器成品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美观度,整体强度也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陈兴新;林志伟;王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56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