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识别方法、噪声识别方法、声音拾音装置及通话设备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5


本发明属于声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噪声识别方法、声音拾音装置及通话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耳机等大多数通话设备均采用空气传导麦克风,通过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采集声音频率,达到录音和通话的功能。市场上耳机与手机采用双麦降噪方案,双麦降噪是一个麦克风采集人说话的声音,另一个麦克风采集周围环境的声音,采集周围的环境的声音进行降噪算法处理,降低周围杂音与嘈杂的环境,使通话更清晰;但是双麦降噪方案仍然存在环境背景音噪音大、通话时声音识别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噪声识别方法、声音拾音装置及通话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的声音识别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00:第一声源采集,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用户的说话声音;

s200:第二声源采集,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周围的声音;

s300:声源传递,所述第一声源和所述第二声源均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到处理器中;

s400:声源识别,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来识别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400后,还包括步骤s500:声源识别处理,以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为基础,所述处理器识别出所述第二声源中与所述第一声源相对应的电信号并将与所述第一声源相对应外的电信号屏蔽。

可选地,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模式一和模式二;

所述模式一,采集所述第一声源的骨传导麦克风工作,采集所述第二声源的空气传导麦克风停止工作或者处于待机状态;

所述模式二,采集所述第一声源的骨传导麦克风工作,采集所述第二声源的空气传导麦克风工作。

可选地,在步骤s400中,将识别后的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结合以使实现高精度语音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语音识别方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通过骨传导麦克风和空气传导麦克风配合进行声音采集,并将采集后的声音传递到处理器中进行处理,识别出所需声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一种噪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第一声源采集,骨传导麦克风采集设备的振动声音;

s200:第二声源采集,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设备周围的声音;

s300:声源传递,所述第一声源和所述第二声源均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到处理器中;

s400:声源识别,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来识别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400后,还包括步骤s500:声源识别处理,以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为基础,所述处理器识别出所述第二声源中与所述第一声源相对应的电信号,并将与所述第二声源相对应外的电信号屏蔽,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出噪音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噪声识别方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设备为汽车时,骨传导麦克风采集汽车振动声音,包括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而产生的噪声;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内的环境声音,处理器根据第一声源的电信号和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从而识别出汽车内的环境声音中因颠簸而产生的噪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一种声音拾音装置,包括骨传导麦克风、空气传导麦克风和处理器;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和所述空气传导麦克风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对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和所述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的声音电信号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声音拾音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空间,所述骨传导麦克风、所述空气传导麦克风和所述处理器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皮肤贴合的贴合面,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贴合面相对设置的安装面,所述骨传导耳机连接于所述安装面上。

可选地,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和所述空气传导麦克风设置有多个,各个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和所述空气传导麦克风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设备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通过骨传导麦克风与空气传导麦克风的结合使用,处理器对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声音清晰,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的声音失真小,骨传导麦克风与空气传导麦克风特性互补,获得优质的通话降噪与主动降噪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还一种通话设备,包括上述的声音拾音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设备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包括骨传导麦克风、空气传导麦克风和处理器;骨传导麦克风和空气传导麦克风均与处理器电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对骨传导麦克风和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的声音进行处理;通过骨传导麦克风与空气传导麦克风的结合使用,通过处理器对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声音清晰,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的声音失真小,骨传导麦克风与空气传导麦克风特性互补,获得优质的通话降噪与主动降噪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语音识别方法的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噪声识别方法的步骤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声音拾音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耳机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耳机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手机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手机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骨传导麦克风20—空气传导麦克风30—处理器

40—电源50—壳体51—容纳空间

52—贴合面53—安装面60—手机壳

61—听音部62—听筒70—外壳

100—声音拾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8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0:第一声源采集,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用户的说话声音;具体地,骨传导麦克风10只采集用户(即使用者)的说话声音;

s200:第二声源采集,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周围的声音;具体地,空气传导麦克风20可以采集除用户(即使用者)的说话声音之外,在空气传导麦克风20可采集范围内的周围环境的其他声音;

s300:声源传递,第一声源和第二声源均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到处理器中;

s400:声源识别,处理器根据第一声源的电信号来识别第二声源的电信号;本实施例中的电信号可为声音频率、声音数据信号、模拟信号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骨传导麦克风10和空气传导麦克风20配合进行声音采集,并将采集后的声音传递到处理器中进行处理,识别出所需声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声音采集方法在步骤400后,还包括步骤s500:声源识别处理,以第一声源的电信号为基础,处理器识别出第二声源中与第一声源相对应的电信号并将与第一声源相对应外的电信号屏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骨传导麦克风10贴合于用户的皮肤处并采集用户说话声音,为第一声源,采集的声音清晰度高,外部噪声小;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周围的其他声音,为第二声源;骨传导麦克风10和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的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到处理器中,处理器根据第一声源的电信号为基础对第二声源的电信号进行处理,筛选出第二声源与第一声源相对应的电信号,并将其余杂声电信号进行屏蔽,第一声源的电信号和第二声源的电信号结合弥补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到的用户说话声音失真的缺点,结合后的声音还原度高,声音清晰,大大降低噪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声音采集方法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模式一和模式二;所述模式一,采集所述第一声源的骨传导麦克风工作,采集所述第二声源的空气传导麦克风停止工作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所述模式二,采集所述第一声源的骨传导麦克风工作,采集所述第二声源的空气传导麦克风工作。

具体地,根据处于不同模式使用场景时,列举以下情况:

一、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的声压差在预设值范围时,采集所述第一声源的骨传导麦克风工作,采集所述第二声源的空气传导麦克风工作,此时处于模式二;

二、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的声压差超过预设值范围时,采集所述第一声源的骨传导麦克风工作,采集所述第二声源的空气传导麦克风停止工作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此时处于模式一;

三、所述第二声源采集到的不同音源种类和数量超过预设值范围,采集所述第一声源的骨传导麦克风工作,采集所述第二声源的空气传导麦克风停止工作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此时处于模式一;

四、所述第二声源采集到的不同音源种类和数量在预设值范围中,且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的声压差在预设值范围时,此时处于模式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声音采集方法将识别后的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与第一声源的电信号结合以使实现高精度语音识别;第一声源作第一次语音识别,第二声源作第二次语音识别,双层语音识别,增强声音识别效果,提高清晰度。

其中处理器中涉及电信号的处理为现有技术,不涉及软件改进,为本领域人员所熟知,以下举例说明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案:

一,通过麦克风曲线测试仪器,测试出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参数,在静音实验室测试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分别测试相同的多种频率的声音获得拾音曲线,对比相同频率声音的拾音,用仪器计算同频率下声音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拾音后的声音频率的规律与差异,反复测试很多不同的声音频率,反复计算规律与差异点,最终形成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的规律参数,利用算法芯片或者处理器实时按照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的拾音频率规律的去匹配识别出相同的声音频率,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使用者说话声音,录取的声音频率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到的声音频率去按照规律匹配,匹配成功后屏蔽除匹配声音频率以外的声音频率,达到降噪效果和人声识别效果。

二,由于不同产品的结构,用途不同,在寻找声音频率规律点上,可以使用实际产品去做频率差异测试,计算出频率差异规律。在声音算法的方案里,也可以设置锁定人声的中频频段,缩小频率曲线范围,比如测试声音频率范围缩小至500-3000hz,属于人声中频范围,这样对于频率规律测试与计算规律点更加精确。

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录制相同频率的声音。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的500hz位置有60db,600hz位置57.5db,1000hz位置58db,1500hz位置59db,2000hz位置65db。

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到的声音频率500hz位置65db,560hz位置68db,600hz位置68.5db,1000hz位置69db,1500hz位置72db,2000hz位置79db。

他们之间差异为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到的声音对比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到的声音,500hz位置-5db,1000hz位置-10db,1500hz位置-13db,2000hz位置-14db。假设人说话的时候,骨传导麦克风10录入声音频率曲线为,500hz位置50db,1000hz位置55db,1500hz位置58db,2000hz位置60db。根据之前的测试出的规律差异对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到的声音曲线进行差异规律补偿后,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的使用者说话的曲线为500hz位置55db,1000hz位置为65db,1500hz位置为71db,2000hz位置为74db,算法芯片或者算法软件去计算生产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使用者说话的声音曲线,匹配成功后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的声音保留使用者说话的声音,屏蔽去除其他声音,达到通话降噪与人声识别。

三,使用硬件或者软件算法把空气传导麦克风10采集到的声音频率进行音源分析,不同音源产生不同的频率曲线,可同时产出几百、几千个不同音源曲线,因为人说话不能同时产生多种不同声音,所以在众多音源曲线里,有人说话的频率曲线,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进行差异化规律计算后,使用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进行差异化规律补偿获得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人说话的声音频率曲线,使用骨传导麦克风20采集人说话的声音补偿曲线去在空气传导麦克风10采集的声音频率曲线库匹配,匹配成功后去除其他频率曲线的声音,达到降噪与人声识别。

四,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人说话声音后的声音曲线,用软件或者硬件将这段曲线模拟给空气传导麦克风20拾音,得到新的声音频率曲线,通过以上对比算法计算出频率曲线差异点,识别出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到的使用者说话的声音,进行人声曲线合成和识别,达到降噪与人声识别。

在硬件与软件上,实际情况是产品本身在软硬件支持下进行0.001-1hz精度或者更高精度的规律计算和每秒上百次到万次以上的计算速度,以上方案是实施案例的一种,并不做固定方案限定,由于是举例说明,并不做技术性详细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声音采集方法的步骤s100中使用多个骨传导麦克风10进行声音采集,提高声音采集效果,提高声音采集的精确度,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声音采集方法的步骤s200中使用多个空气传导麦克风20进行声音采集,提高声音采集效果,适用范围广,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况。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噪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第一声源采集,骨传导麦克风采集设备的振动声音,本实施例中的设备为汽车;

s200:第二声源采集,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设备周围的声音,即采集汽车内的声音;

s300:声源传递,第一声源和第二声源均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到处理器中;

s400:声源识别,处理器根据第二声源的电信号来识别第一声源的电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汽车振动声音,包括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而产生的噪声;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内和汽车外的环境声音,处理器对第一声源的电信号和第二声源的电信号处理,从而识别出汽车内和汽车外的环境声音中因颠簸而产生的噪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噪声识别方法,在步骤400后,还包括步骤s500:声源识别处理,以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为基础,处理器识别出第二声源中与第一声源相对应的电信号,并将与第二声源相对应外的电信号屏蔽,处理器根据第二声源采集的电信号与第一声源采集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出噪音源;处理器根据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为基础对第一声源的电信号进行处理,筛选出第二声源与第一声源相对应的电信号,并将其余杂声电信号进行屏蔽;具体地,第一声源体与第二声源体安装在同一处位置,骨传导麦克风和空气传导麦克风组合为噪音识别模块设置在汽车内,也可将骨传导麦克风和空气传导麦克风间隔设置,便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发动机等噪声进行处理;该方案在应用过程中可适配一喇叭,上述方案识别噪声并经过处理后,处理后的电信号发送至喇叭中,喇叭发声与汽车内的噪声相抵消实现降噪效果。

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提供一种声音拾音装置,包括骨传导麦克风10、空气传导麦克风20和处理器30;骨传导麦克风10和空气传导麦克风20均与处理器30电连接以使得处理器30对骨传导麦克风10和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的声音电信号进行处理;通过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的结合使用,处理器30对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的声音清晰,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的声音失真小,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特性互补,获得优质的通话降噪与主动降噪体验。处理器30属于现有技术,为本领域人员所熟知,故不阐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声音拾音装置还包括壳体50;壳体50内设有容纳空间51,骨传导麦克风10、空气传导麦克风20和处理器30均设于容纳空间51内;壳体50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皮肤贴合的贴合面52,壳体50的内侧壁上设有与贴合面52相对设置的安装面53,骨传导耳机10连接于安装面53上;贴合面52贴合人体皮肤,骨传导麦克风10通过骨骼对声音的频率进行采集并传递到处理器30中进行处理,通过设置贴合面52,提高骨传导麦克风10的声音收集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声音拾音装置的骨传导麦克风10设置有多个,设置多个骨传导麦克风10,提高声音采集效果,适用范围广,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声音拾音装置的空气传导麦克风20设置有多个,各个空气传导麦克风20均与处理器30电连接;设置多个空气传导麦克风20,提高声音采集效果,适用范围广,满足不同的使用情况。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声音拾音装置100还包括电源40;电源40分别与骨传导麦克风10、空气传导麦克风20和处理器30电连接。

实施例四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话设备,包括上述的声音拾音装置;该声音拾音装置可为耳机或者手机。

具体地,如图4所示,耳机包括外壳70,声音拾音装置100设于外壳70中,佩戴耳机后,外壳70贴合皮肤,骨骼发出的频率通过外壳70传递到声音拾音装置100,骨传导麦克风10负责采集人说话的声音频率,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外界声音与人说话的声音频率,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到的人说话的频率,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到的人说话的声音频率与外界声音频率,通过处理器30的处理,以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到的人说话的声音频率为依据,将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到的声音频率与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到的人说话的频率合成一个还原度高的使用者说话的声音,达到通话质量好的通话降噪效果,该模式下手机或者耳机进行通话或者录音时,可以不受周围环境音的干扰,能够清晰的录音,也可以指向性的拾音,根据骨传导收集的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进行人声频率的录入。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与上述耳机的不同之处在于,耳机上设有可弯折的支架,空气传导麦克风20设于支架上用于采集用户周围的声音。

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的使用对比传统空气麦克风降噪存在的环境吵闹情况下降噪性能不强,人说话的声音识别率低,环境杂音明显等缺点,该技术方案下的通话降噪效果更好,不受环境杂音的影响,增加了语音识别率。

具体地,如图6~8所示,该手机包括手机壳60,手机壳60的外侧壁上设有听音部61,听音部61上设有听筒62,声音拾音装置100连接于听音部61并位于听筒62的一侧;骨传导麦克风10设置于靠近手机听筒62的位置并与手机壳60的贴合,空气传导麦克风20可设置与手机壳60侧面或者手机壳60背面,开启骨传导麦克风10与空气传导麦克风20通话降噪时,当人拿着手机通话,听筒62位置贴合到耳朵时,人的骨骼与肌肉振动频率通过听筒62传递到骨传导麦克风10,以骨传导麦克风10采集到人说话声频率为依据,识别空气传导麦克风20采集到的声音频率中人说话的声音频率,通过处理器30的处理,去除环境杂音,得到清晰,高度还原的人说话的声音,达到降噪效果。

传统耳机受到耳机腔体大小影响,麦克风位置设计困难,干扰影响大,对比传统anc降噪耳机,该技术方案采用骨传导麦克风10降低了结构设计难度,减少麦克风与麦克风之间干扰,本发明中的空气传导麦克风20用于环境音采集,骨传导麦克风10用于通话人声采集,由于骨传导麦克风10只通过物体振动频率录入声音,不受外界环境杂音干扰,所以在主动降噪工作时,同时进行通话对方听不到外界环境音达到了通话降噪效果,也增加了语音识别率。其中,处理器30的降噪功能是属于现有技术,不做具体技术细节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第一声源采集,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用户的说话声音;

s200:第二声源采集,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周围的声音;

s300:声源传递,所述第一声源和所述第二声源均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到处理器中;

s400:声源识别,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来识别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00后,还包括步骤s500:声源识别处理,以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为基础,所述处理器识别出所述第二声源中与所述第一声源相对应的电信号并将与所述第一声源相对应外的电信号屏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模式一和模式二;

所述模式一,采集所述第一声源的骨传导麦克风工作,采集所述第二声源的空气传导麦克风停止工作或者处于待机状态;

所述模式二,采集所述第一声源的骨传导麦克风工作,采集所述第二声源的空气传导麦克风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0中,将识别后的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结合处理以使实现高精度语音识别。

5.一种噪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第一声源采集,骨传导麦克风采集设备的振动声音;

s200:第二声源采集,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设备周围的声音;

s300:声源传递,所述第一声源和所述第二声源均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到处理器中;

s400:声源识别,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来识别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噪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00后,还包括步骤s500:声源识别处理,以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为基础,所述处理器识别出所述第二声源中与所述第一声源相对应的电信号,并将与所述第二声源相对应外的电信号屏蔽,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声源的电信号与所述第一声源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出噪音源。

7.一种声音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骨传导麦克风、空气传导麦克风和处理器;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和所述空气传导麦克风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对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和所述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的声音电信号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音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拾音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空间,所述骨传导麦克风、所述空气传导麦克风和所述处理器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皮肤贴合的贴合面,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贴合面相对设置的安装面,所述骨传导耳机连接于所述安装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声音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和所述空气传导麦克风设置有多个,各个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和所述空气传导麦克风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10.一种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声音拾音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声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噪声识别方法、声音拾音装置及通话设备,包括S100: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用户的说话声音;S200:空气传导麦克风采集周围的声音;S300:第一声源和第二声源均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到处理器中;S400:处理器根据第一声源的电信号来识别第二声源的电信号;通过骨传导麦克风和空气传导麦克风配合进行声音采集,并将采集后的声音传递到处理器中进行处理,识别出所需声音。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法兰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55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