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3


本发明涉及开壳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



背景技术:

贝类中绝大多数种均可食用,很多贝类肉质肥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但贝类对人类也有一定危害,其中贝类富集能力强,能大量富集水体中的微量金属元素,为此实验室需要定期采集贝类样品进行化验。而贝类的身体虽然柔软,但是有坚硬的贝壳保护身体。贝类的闭壳肌非常有力,当它紧紧闭住时,需要借用开壳工具进行打开。

现有的产品绝大多数是针对某种特定种类或者特定大小的双壳贝类进行开壳,例如蚌的开壳器,只适用于开启大型的贝类,对于不同形状的中小型贝壳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其设计简陋粗糙,缺乏核心技术,开壳过程中有造成手部受伤的风险,极易造成贝壳的受损破坏导致样品死亡。在以往的实验研究中,为提取青蛤等中小型贝类的组织,一般采用刀撬或切割机切割等方法。这些方法或者效率低下,或者对实验样品的破坏极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被破坏的贝类在提取完组织之后不可重复使用,只能选择遗弃,造成浪费,大大增加了试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在实验条件下对不同形状大小的双壳类贝壳进行非破坏性开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包括手持部和双链开壳部,所述手持部包括静止握柄和活动握柄,所述静止握柄与活动握柄之间通过连接轴铰接,所述静止握柄的的右侧壁上端连接有贝壳放置托盘,所述双链开壳部由a链和b链合并而成,所述a链和b链均在延伸方向呈柔性、垂直方向呈刚性,所述a链和b链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组楔形刀片,所述a链连接静止握柄的顶部前端,所述b链连接活动握柄的顶部前端,所述静止握柄的顶部后端连接有双链固定架。

优选地,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中,所述楔形刀片在双链开壳部上呈交错行排列且刀口成一条直线。

优选地,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中,所述手持部的顶部后端连接有双链固定架。

优选地,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中,所述a链和b链的结合处设有卡口。

优选地,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中,所述贝壳放置托盘内壁设有防滑层,所述贝壳放置托盘外壁连接有托盘后挡板。

优选地,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中,所述静止握柄的右壁中间段连接有可折叠支撑架。

优选地,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中,所述静止握柄和活动握柄下端之间设有相配合的棘齿条。

优选地,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中,所述静止握柄和活动握柄的下部套接有防滑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在实验中能够对不同形状大小的双壳类贝壳进行开壳,适用性广,使用该开壳器将贝壳扣住之后,单手握持即可完成开壳,操作简单快捷;

2、本装置在开壳过程中对贝类样品本身不造成生理性破坏,有利于保障贝壳的完整性以及防止内部组织的撕裂和功能性损伤,保证经过开壳操作后贝壳样品的存活,从而可以二次实验,有助于降低试验成本;

3、本装置通过棘齿条咬合程度控制手持部间距,能够精确控制开壳缝隙大小,满足不同的开壳需求;

4、本装置能够通过可折叠支撑架进行支撑,在开壳后解放双手,从而便于后期提取组织样品或进行显微注射的实验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前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包括手持部和双链开壳部,手持部包括静止握柄1和活动握柄2,静止握柄1与活动握柄2之间通过连接轴3铰接,静止握柄1与活动握柄2上端初始时贴合,用力握持后打开,静止握柄1的的右侧壁上端连接有贝壳放置托盘4,能够对贝壳进行托载,双链开壳部由a链5和b链6合并而成,a链5和b链6均在延伸方向呈柔性、垂直方向呈刚性,结构类似于机械手表链,在延伸方向能够弯曲折叠,在垂直方向可承受一定的力度而不发生太大形变,a链5和b链6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组楔形刀片7,a链5连接静止握柄1的顶部前端,b链6连接活动握柄2的顶部前端。

楔形刀片7在双链开壳部上呈交错行排列且刀口成一条直线,便于贴合不不同尺寸的贝壳缝隙,方便下一步开壳。

手持部的顶部后端连接有双链固定架8,在链状结构与贝壳贴合收紧后能够固定链条。

a链5和b链6的结合处设有卡口,在开壳时卡口打开,以便双链分离。

贝壳放置托盘4内壁设有防滑层,贝壳放置托盘4外壁连接有托盘后挡板,能够防止贝壳后移。

静止握柄1的右壁中间段连接有可折叠支撑架101,在开壳完成后能够对装置进行支撑,便于解放双手进行后续操作。

静止握柄1和活动握柄2下端之间设有相配合的棘齿条9,能够互相咬合,从而保持开壳器的开合大小。

静止握柄1和活动握柄2的下部套接有防滑套,增大摩擦力,便于开壳时握持。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以开青蛤为例,本装置在工作时,先将青蛤放置在静止握柄1前端的贝壳放置托盘4内,然后拉出双链开壳部,从起始端的楔形刀片7楔入青蛤双壳间的缝隙中,在贝类的韧带部分插入第一个楔形刀片7,使贝类盾面绞合部出现缝隙,从而插入第二个楔形刀片7,以此类推将楔形刀片7插入贝类的绞合部,尽量使之贴合,多余部分拉入双链固定架8将链条卡住,保证链条的收紧,双链开壳部与将手持部上的双链固定架8扣合之后,开壳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手持静止握柄1和活动握柄2用力挤压,使其绕连接轴3转动,进而使得a链5与b链6分离,从而将贝壳撬开,然后通过棘齿条9的咬合保持贝壳张开,通过荆棘咬合个数可确定贝壳的开启缝隙的大小,之后打开可折叠支撑架101,能够将开壳器平放到实验操作台上以方便后续观察、注射或取样等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包括手持部和双链开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静止握柄(1)和活动握柄(2),所述静止握柄(1)与活动握柄(2)之间通过连接轴(3)铰接,所述静止握柄(1)的的右侧壁上端连接有贝壳放置托盘(4),所述双链开壳部由a链(5)和b链(6)合并而成,所述a链(5)和b链(6)均在延伸方向呈柔性、垂直方向呈刚性,所述a链(5)和b链(6)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组楔形刀片(7),所述a链(5)连接静止握柄(1)的顶部前端,所述b链(6)连接活动握柄(2)的顶部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刀片(7)在双链开壳部上呈交错行排列且刀口成一条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的顶部后端连接有双链固定架(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链(5)和b链(6)的结合处设有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放置托盘(4)内壁设有防滑层,所述贝壳放置托盘(4)外壁连接有托盘后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握柄(1)的右壁中间段连接有可折叠支撑架(1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握柄(1)和活动握柄(2)下端之间设有相配合的棘齿条(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握柄(1)和活动握柄(2)的下部套接有防滑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握式万能双壳贝类开壳器,包括手持部和双链开壳部,手持部包括静止握柄和活动握柄,静止握柄与活动握柄之间通过连接轴铰接,静止握柄的的右侧壁上端连接有贝壳放置托盘,双链开壳部由A链和B链合并而成,A链和B链均在延伸方向呈柔性、垂直方向呈刚性,A链和B链的顶部间隔设置有多组楔形刀片,A链连接静止握柄的顶部前端,B链连接活动握柄的顶部前端,静止握柄的顶部后端连接有双链固定架。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适用性广,操作简单快捷,有助于降低试验成本,能够精确控制开壳缝隙大小,满足不同的开壳需求,在开壳后解放双手,从而便于后期提取组织样品或进行显微注射的实验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魏敏;宋杰;王亦我;董志国;吴雨晨;仉佳文;张明月;吴磊;仇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3.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55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