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2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指采用自动化流水线、机组流水线、长线台座生产线生产标准定型预制构件并兼顾异型预制构件,采用固定台模线生产房屋建筑预制构件,满足预制构件的批量生产加工和集中供应要求的技术。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包括预制构件工厂规划设计、各类预制构件生产工艺设计、预制构件模具方案设计及其加工技术、钢筋制品机械化加工和成型技术、预制构件机械化成型技术、预制构件节能养护技术以及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控制技术。非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技术涵盖混凝土技术、钢筋技术、模具技术、预留预埋技术、浇筑成型技术、构件养护技术,以及吊运、存储和运输技术等。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208502269u针对已有的需要人工手持混凝土振捣装置上的软管对混凝土振捣密实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振捣装置,其通过在载物板上设置螺纹杆,在螺纹杆杆上设置l形转动杆,在振捣棒上设置转动杆的方式,克服了需要人工手持混凝土振捣装置上的软管对混凝土振捣密实的问题,但由于振捣装置在进出混凝土时会带入部分空气,并且振捣装置振捣范围有限,无法将混凝土内空气全部排出,从而会导致振捣装置对混凝土的振捣效果低下,混凝土中依然带有空气气泡,形成的模具内部结合不紧密,有随时崩裂的危险。

中国专利cn110065147a针对已有的现有的混凝土试件制作过程复杂,且制作的混凝土试件质量规格较差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模具及混凝土浇筑方法,其通过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中空结构的连接段和试模,试模与连接段的端部连接,试模具有与中空结构连通的开口,中空结构内用于填充混凝土的方式,克服了现有的混凝土试件制作过程复杂,且制作的混凝土试件质量规格较差的问题,但由于混凝土直接下落至模具内,并且未对混凝土进行定量操作,从而会导致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急速下落飞溅出模具外,浪费资源并且飞溅出的混凝土难以清理,严重者混凝土急速下落会使模具变形崩裂,损伤机器。

并且现有技术中由于模具和混凝土的重量不同,在传送带运输装有混凝土的模具时,模具和混凝土的移动加速度不同,从而会导致混凝土和模具的内壁边缘贴合不紧密,使混凝土内进入大量空气。

并且现有技术中由于混凝土不细腻的特性,从而会导致混凝土制成模具时表面会产生蜂窝麻面的现象。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够控制振捣器进出混凝土速度,避免带入空气,和减缓混凝土下落模具时的速度的预制构件成型模具,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振捣装置振捣范围有限,无法将混凝土内空气全部排出,从而会导致振捣装置对混凝土的振捣效果低下,混凝土中依然带有空气气泡,形成的模具内部结合不紧密,有随时崩裂的危险,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急速下落飞溅出模具外,浪费资源并且飞溅出的混凝土难以清理,严重者混凝土急速下落会使模具变形崩裂,损伤机器,混凝土和模具的内壁边缘贴合不紧密,使混凝土内进入大量空气,混凝土制成模具时表面会产生蜂窝麻面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振捣装置振捣范围有限,无法将混凝土内空气全部排出,从而会导致振捣装置对混凝土的振捣效果低下,混凝土中依然带有空气气泡,形成的模具内部结合不紧密,有随时崩裂的危险,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急速下落飞溅出模具外,浪费资源并且飞溅出的混凝土难以清理,严重者混凝土急速下落会使模具变形崩裂,损伤机器,混凝土和模具的内壁边缘贴合不紧密,使混凝土内进入大量空气,混凝土制成模具时表面会产生蜂窝麻面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包括支撑架,控制屏,电机,运输管,盖板,空气泵,加料机构,变速式振捣机构,振捣台,摊平机构,压实机构,升降板,第一电动推杆和出料口;支撑架内左端中部上方设置有控制屏;支撑架内底端右侧设置有电机;支撑架内中部设置有运输管;支撑架内中左侧上方设置有加料机构,并且加料机构底部与运输管相连接;支撑架内中顶部设置有变速式振捣机构,并且变速式振捣机构左端顶部与加料机构相连接;支撑架内底端中部设置有振捣台,并且振捣台后端右底部与电机相连接,而且振捣台顶端与运输管相连接;支撑架内中部右侧上方设置有摊平机构,并且摊平机构底部与运输管相连接,而且摊平机构左端顶部与变速式振捣机构相连接;支撑架内中部右侧上方设置有压实机构,并且压实机构底部与运输管相连接;运输管顶端左部与盖板进行转动连接;运输管左端底部和右端底部均设置有空气泵一组;运输管底端右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底端四个对角均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一组;第一电动推杆右侧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加料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平齿轮,轮齿板,加料管,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第三缓冲板;第一传动轮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前端轴心与平齿轮进行插接;平齿轮底端与轮齿板进行啮合;轮齿板外表面左部设置有加料管;加料管内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一缓冲板;加料管内右端中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板;加料管内左端底部设置有第三缓冲板;第一传动轮后端轴心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右侧与变速式振捣机构相连接;轮齿板底端通过安装杆与运输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变速式振捣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十字圆环,圆柱插接块,人字轮,固定滑块,平推杆,滑杆,滑道,承接架,振捣棒,第一弹性圆柱块,振动圆柱,异形振动柱和第二弹性圆柱块;第三传动轮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前端轴心与十字圆环相连接;十字圆环前端顶部与圆柱插接块相连接;圆柱插接块外表面前部设置有人字轮;人字轮前端顶部与固定滑块进行滑动连接;人字轮底端中部与平推杆进行焊接;平推杆后端底部与滑杆进行传动连接;滑杆外表面后部与滑道进行滑动连接;滑杆底端与承接架进行焊接;承接架底端左部设置有振捣棒;振捣棒内顶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圆柱块;第一弹性圆柱块底端中部与振动圆柱相连接;振动圆柱外表面右侧设置有异形振动柱;振动圆柱底端中部与第二弹性圆柱块相连接,并且第二弹性圆柱块外表面与振捣棒相连接;承接架底端左部,底端中部和底端右部均设置有振捣棒,第一弹性圆柱块,振动圆柱,异形振动柱和第二弹性圆柱块的组合一组;第三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摊平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振捣台包括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异形传动块,异形传动辊,u型块,圆柱管,圆线螺旋弹簧,第一传动推杆,球形套头,振动平台,支撑弹簧架和伸缩限位块;第五传动轮左端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顶端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前端左侧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左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异形传动块进行传动连接;异形传动块内左端底部和内右端底部均与异形传动辊相连接;异形传动辊左端顶部和右端顶部均与u型块相连接;u型块顶端中部设置有圆柱管;圆柱管内中部设置有圆线螺旋弹簧;圆线螺旋弹簧内表面与第一传动推杆相连接;第一传动推杆顶端设置有球形套头;球形套头顶端中部设置有振动平台;振动平台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架两组;振动平台内中左部和内中右部均设置有伸缩限位块两组;第五传动轮后端轴心与电机相连接;振动平台顶端与运输管相连接;支撑弹簧架底端与支撑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摊平机构包括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一柱齿轮,第二柱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一轴承块,第二丝杆,第二轴承块和圆柱滚轮;第八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三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前端底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底端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底端与第一柱齿轮相连接;第一柱齿轮右底部设置有第二柱齿轮;第二柱齿轮底端右部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五锥齿轮右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六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锥齿轮右端后部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右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八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插接;第八锥齿轮左端后部与第九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九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插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一轴承块进行啮合;第一轴承块右端中部设置有圆柱滚轮;第二丝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轴承块进行啮合,并且第二轴承块左端中部与圆柱滚轮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底端通过皮带第五传动轮相连接;第九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当第二电动推杆伸缩带动第一柱齿轮向下与第二柱齿轮进行啮合时,第一柱齿轮与第三柱齿轮不啮合,此时第一柱齿轮转动啮合第二柱齿轮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五锥齿轮进行转动,同时传动第六锥齿轮和第八锥齿轮,第六锥齿轮转动啮合第七锥齿轮进行转动,第八锥齿轮转动啮合第九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七锥齿轮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一轴承块向后移动,同时第九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二轴承块向后移动,第一轴承块和第二轴承块带动圆柱滚轮向后滚动,当第二电动推杆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第一柱齿轮与第二柱齿轮不啮合,同时与第三柱齿轮不啮合,此时第二柱齿轮和第三柱齿轮均处于静止状态。

进一步的,压实机构包括第三柱齿轮,第十锥齿轮,第三丝杆,第四丝杆,第三轴承块,第四轴承块,第二传动推杆,第三传动推杆,立式支撑座,滑动压板和立式滑轨;第三柱齿轮顶端右部与第十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十锥齿轮右端轴心与第三丝杆进行插接;第三丝杆右端与第四丝杆进行焊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三轴承块进行啮合;第四丝杆外表面中部与第四轴承块进行啮合;第三轴承块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轴承块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推杆前端底部与第二传动推杆相连接;第二传动推杆前端底部与立式支撑座相连接,并且立式支撑座后端与第三传动推杆相连接;立式支撑座底端与滑动压板相连接;滑动压板左端和右端设置有立式滑轨一组;当第二电动推杆收缩带动第一柱齿轮向上与第三柱齿轮进行啮合时,第一柱齿轮与第二柱齿轮不啮合,此时第一柱齿轮转动啮合第三柱齿轮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十锥齿轮进行转动,第十锥齿轮转动通过传动杆带动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进行转动,使第三轴承块和第四轴承块相向运动,同时使第二传动推杆和第三传动推杆异向转动,使立式支撑座上下移动,实现滑动压板在立式滑轨上的上下往复滑动。

进一步的,人字轮内顶端设置有与固定滑块滑轨相匹配的滑轨凹糟。

进一步的,振捣棒设置有三组,并且中间一组的长度比左右两组的长度短。

进一步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为左右对称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急速下落使模具变形,混凝土溢出模具导致浪费,振捣器进出混凝土时产生气泡,振捣效果不佳,模具内深层混凝土未被振捣器振捣,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缝导致成型强度不够,设计了加料机构,变速式振捣机构,振捣台,摊平机构和压实机构,使用时人工将模具放入运输管中,通过空气泵利用压力差将模具匀速地左右移动,通过移动加料以及在混凝土下落过程中设置缓冲板均匀地向模具内加料,通过变速式振捣机构和振捣台的配合使用对模具内混凝土进行全方面振捣,排出内部空气,然后摊平机构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往复推平,消除表面裂缝,接着压实机构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持续冲压,清除表面气泡,使混凝土结合更加紧密,从而达到了对预制构件模具的加料,振捣和压光的机械化运行,保证了向模具内加入混凝土时不会损坏模具,又不会导致溢出浪费,保证了振捣时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提高了振捣完成度,保证了表面不会存在气泡以及裂缝,提高了预制构件的强度,同时又可批量生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变速式振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振捣台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摊平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压实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撑架,2-控制屏,3-电机,4-运输管,5-盖板,6-空气泵,7-加料机构,8-变速式振捣机构,9-振捣台,10-摊平机构,11-压实机构,12-升降板,13-第一电动推杆,14-出料口,701-第一传动轮,702-第二传动轮,703-平齿轮,704-轮齿板,705-加料管,706-第一缓冲板,707-第二缓冲板,708-第三缓冲板,801-第三传动轮,802-第四传动轮,803-十字圆环,804-圆柱插接块,805-人字轮,806-固定滑块,807-平推杆,808-滑杆,809-滑道,8010-承接架,8011-振捣棒,8012-第一弹性圆柱块,8013-振动圆柱,8014-异形振动柱,8015-第二弹性圆柱块,901-第五传动轮,902-第六传动轮,903-第七传动轮,904-第一锥齿轮,905-第二锥齿轮,906-异形传动块,907-异形传动辊,908-u型块,909-圆柱管,9010-圆线螺旋弹簧,9011-第一传动推杆,9012-球形套头,9013-振动平台,9014-支撑弹簧架,9015-伸缩限位块,1001-第八传动轮,1002-第九传动轮,1003-第三锥齿轮,1004-第四锥齿轮,1005-第二电动推杆,1006-第一柱齿轮,1007-第二柱齿轮,1008-第五锥齿轮,1009-第六锥齿轮,10010-第七锥齿轮,10011-第八锥齿轮,10012-第九锥齿轮,10013-第一丝杆,10014-第一轴承块,10015-第二丝杆,10016-第二轴承块,10017-圆柱滚轮,1101-第三柱齿轮,1102-第十锥齿轮,1103-第三丝杆,1104-第四丝杆,1105-第三轴承块,1106-第四轴承块,1107-第二传动推杆,1108-第三传动推杆,1109-立式支撑座,11010-滑动压板,11011-立式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如图1-6所示,包括支撑架1,控制屏2,电机3,运输管4,盖板5,空气泵6,加料机构7,变速式振捣机构8,振捣台9,摊平机构10,压实机构11,升降板12,第一电动推杆13和出料口14;支撑架1内左端中部上方设置有控制屏2;支撑架1内底端右侧设置有电机3;支撑架1内中部设置有运输管4;支撑架1内中左侧上方设置有加料机构7,并且加料机构7底部与运输管4相连接;支撑架1内中顶部设置有变速式振捣机构8,并且变速式振捣机构8左端顶部与加料机构7相连接;支撑架1内底端中部设置有振捣台9,并且振捣台9后端右底部与电机3相连接,而且振捣台9顶端与运输管4相连接;支撑架1内中部右侧上方设置有摊平机构10,并且摊平机构10底部与运输管4相连接,而且摊平机构10左端顶部与变速式振捣机构8相连接;支撑架1内中部右侧上方设置有压实机构11,并且压实机构11底部与运输管4相连接;运输管4顶端左部与盖板5进行转动连接;运输管4左端底部和右端底部均设置有空气泵6一组;运输管4底端右部设置有升降板12;升降板12底端四个对角均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13一组;第一电动推杆13右侧设置有出料口14。

加料机构7包括第一传动轮701,第二传动轮702,平齿轮703,轮齿板704,加料管705,第一缓冲板706,第二缓冲板707和第三缓冲板708;第一传动轮701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7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2前端轴心与平齿轮703进行插接;平齿轮703底端与轮齿板704进行啮合;轮齿板704外表面左部设置有加料管705;加料管705内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一缓冲板706;加料管705内右端中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板707;加料管705内左端底部设置有第三缓冲板708;第一传动轮701后端轴心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701右侧与变速式振捣机构8相连接;轮齿板704底端通过安装杆与运输管4相连接。

变速式振捣机构8包括第三传动轮801,第四传动轮802,十字圆环803,圆柱插接块804,人字轮805,固定滑块806,平推杆807,滑杆808,滑道809,承接架8010,振捣棒8011,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振动圆柱8013,异形振动柱8014和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第三传动轮801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802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802前端轴心与十字圆环803相连接;十字圆环803前端顶部与圆柱插接块804相连接;圆柱插接块804外表面前部设置有人字轮805;人字轮805前端顶部与固定滑块806进行滑动连接;人字轮805底端中部与平推杆807进行焊接;平推杆807后端底部与滑杆808进行传动连接;滑杆808外表面后部与滑道809进行滑动连接;滑杆808底端与承接架8010进行焊接;承接架8010底端左部设置有振捣棒8011;振捣棒8011内顶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底端中部与振动圆柱8013相连接;振动圆柱8013外表面右侧设置有异形振动柱8014;振动圆柱8013底端中部与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相连接,并且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外表面与振捣棒8011相连接;承接架8010底端左部,底端中部和底端右部均设置有振捣棒8011,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振动圆柱8013,异形振动柱8014和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的组合一组;第三传动轮801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70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801右端通过皮带与摊平机构10相连接。

振捣台9包括第五传动轮901,第六传动轮902,第七传动轮903,第一锥齿轮904,第二锥齿轮905,异形传动块906,异形传动辊907,u型块908,圆柱管909,圆线螺旋弹簧9010,第一传动推杆9011,球形套头9012,振动平台9013,支撑弹簧架9014和伸缩限位块9015;第五传动轮901左端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902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902顶端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903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903前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9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904前端左侧与第二锥齿轮905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905左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异形传动块906进行传动连接;异形传动块906内左端底部和内右端底部均与异形传动辊907相连接;异形传动辊907左端顶部和右端顶部均与u型块908相连接;u型块908顶端中部设置有圆柱管909;圆柱管909内中部设置有圆线螺旋弹簧9010;圆线螺旋弹簧9010内表面与第一传动推杆9011相连接;第一传动推杆9011顶端设置有球形套头9012;球形套头9012顶端中部设置有振动平台9013;振动平台9013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架9014两组;振动平台9013内中左部和内中右部均设置有伸缩限位块9015两组;第五传动轮901后端轴心与电机3相连接;振动平台9013顶端与运输管4相连接;支撑弹簧架9014底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

摊平机构10包括第八传动轮1001,第九传动轮1002,第三锥齿轮1003,第四锥齿轮1004,第二电动推杆1005,第一柱齿轮1006,第二柱齿轮1007,第五锥齿轮1008,第六锥齿轮1009,第七锥齿轮10010,第八锥齿轮10011,第九锥齿轮10012,第一丝杆10013,第一轴承块10014,第二丝杆10015,第二轴承块10016和圆柱滚轮10017;第八传动轮1001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1002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1002前端轴心与第三锥齿轮1003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1003前端底部与第四锥齿轮1004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1004底端与第二电动推杆1005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005底端与第一柱齿轮1006相连接;第一柱齿轮1006右底部设置有第二柱齿轮1007;第二柱齿轮1007底端右部与第五锥齿轮1008进行啮合;第五锥齿轮1008右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六锥齿轮1009进行传动连接;第六锥齿轮1009右端后部与第七锥齿轮10010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1009右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八锥齿轮10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锥齿轮10010后端轴心与第一丝杆10013进行插接;第八锥齿轮10011左端后部与第九锥齿轮10012进行啮合;第九锥齿轮10012后端轴心与第二丝杆10015进行插接;第一丝杆10013外表面中部与第一轴承块10014进行啮合;第一轴承块10014右端中部设置有圆柱滚轮10017;第二丝杆10015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轴承块10016进行啮合,并且第二轴承块10016左端中部与圆柱滚轮10017相连接;第八传动轮1001底端通过皮带第五传动轮901相连接;第九传动轮1002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801相连接;当第二电动推杆1005伸缩带动第一柱齿轮1006向下与第二柱齿轮1007进行啮合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三柱齿轮1101不啮合,此时第一柱齿轮1006转动啮合第二柱齿轮1007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五锥齿轮1008进行转动,同时传动第六锥齿轮1009和第八锥齿轮10011,第六锥齿轮1009转动啮合第七锥齿轮10010进行转动,第八锥齿轮10011转动啮合第九锥齿轮10012进行转动,第七锥齿轮10010带动第一丝杆10013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一轴承块10014向后移动,同时第九锥齿轮10012转动带动第二丝杆10015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二轴承块10016向后移动,第一轴承块10014和第二轴承块10016带动圆柱滚轮10017向后滚动,当第二电动推杆1005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二柱齿轮1007不啮合,同时与第三柱齿轮1101不啮合,此时第二柱齿轮1007和第三柱齿轮1101均处于静止状态。

压实机构11包括第三柱齿轮1101,第十锥齿轮1102,第三丝杆1103,第四丝杆1104,第三轴承块1105,第四轴承块1106,第二传动推杆1107,第三传动推杆1108,立式支撑座1109,滑动压板11010和立式滑轨11011;第三柱齿轮1101顶端右部与第十锥齿轮1102进行啮合;第十锥齿轮1102右端轴心与第三丝杆1103进行插接;第三丝杆1103右端与第四丝杆1104进行焊接;第三丝杆1103外表面中部与第三轴承块1105进行啮合;第四丝杆1104外表面中部与第四轴承块1106进行啮合;第三轴承块1105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推杆1107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轴承块1106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推杆110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推杆1108前端底部与第二传动推杆1107相连接;第二传动推杆1107前端底部与立式支撑座1109相连接,并且立式支撑座1109后端与第三传动推杆1108相连接;立式支撑座1109底端与滑动压板11010相连接;滑动压板11010左端和右端设置有立式滑轨11011一组;当第二电动推杆1005收缩带动第一柱齿轮1006向上与第三柱齿轮1101进行啮合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二柱齿轮1007不啮合,此时第一柱齿轮1006转动啮合第三柱齿轮1101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十锥齿轮1102进行转动,第十锥齿轮1102转动通过传动杆带动第三丝杆1103和第四丝杆1104进行转动,使第三轴承块1105和第四轴承块1106相向运动,同时使第二传动推杆1107和第三传动推杆1108异向转动,使立式支撑座1109上下移动,实现滑动压板11010在立式滑轨11011上的上下往复滑动。

人字轮805内顶端设置有与固定滑块806滑轨相匹配的滑轨凹糟。

振捣棒8011设置有三组,并且中间一组的长度比左右两组的长度短。

第一丝杆10013和第二丝杆10015为左右对称放置。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通过支撑架1水平放置在所要使用的位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2调配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接着人工打开盖板5,将模具放入运输管4中,启动空气泵6,在运输管4内左侧增加空气压强,内右侧减小空气压强,在模具左右两端形成压力差,对模具位置进行调节,当模具到达加料位置时,启动电机3,使加料机构7向模具内均匀加入定量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全部进入到模具内后,通过空气泵6使模具到达振捣位置,通过变速式振捣机构8对模具内混凝土上层进行振捣,通过振捣台9对模具内混凝土下层进行振捣,当振捣一段时间后,再次通过空气泵6推动模具,同时空气泵6产生的空气压强覆盖模具左端和右端,通过空气差实现模具的左右移动,并且之间形成的作用力可以使模具内壁和混凝土贴合更加紧密,排出模具内壁边缘空气,然后模具到达摊平位置,通过摊平机构10对模具内混凝土表面进行摊平,接着通过压实机构11对模具内混凝土进一步压实,压实到指定高度后,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3使升降板12带动模具向下移动,接着通过出料口14对成品进行收集,该装置利用空气泵6实现对模具位置的快速调节,并且使模具内壁与混凝土贴合更加紧密,通过定量加入混凝土防止溢出浪费,接着通过上层和下层同时进行振捣,既全方位排出空气,又节省加工时间,通过对模具的摊平和压实,消除了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现象,使混凝土强度达到预制构件标准,机器代替人工,可批量生产。

加料机构7包括第一传动轮701,第二传动轮702,平齿轮703,轮齿板704,加料管705,第一缓冲板706,第二缓冲板707和第三缓冲板708;第一传动轮701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7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2前端轴心与平齿轮703进行插接;平齿轮703底端与轮齿板704进行啮合;轮齿板704外表面左部设置有加料管705;加料管705内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一缓冲板706;加料管705内右端中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板707;加料管705内左端底部设置有第三缓冲板708;第一传动轮701后端轴心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701右侧与变速式振捣机构8相连接;轮齿板704底端通过安装杆与运输管4相连接。

通过空气泵6形成的压力差使模具到达加料位置,向加料管705内加入定量混凝土,接着启动电机3,使第一传动轮701进行转动,同时带动第二传动轮702进行转动,第二传动轮702转动带动平齿轮703进行转动,平齿轮703逆时针转动带动轮齿板704向右移动,使加料管705内混凝土逐渐下落,混凝土通过第一缓冲板706,第二缓冲板707和第三缓冲板708慢速地向模具内移动,直至全部进入,然后将电机3反转,此时平齿轮703顺时针转动带动轮齿板704向左运动,回到原位,接着向加料管705内加入定量混凝土,再次反转电机3,进行下一次的填料,通过轮齿板704的左右往复运动可以实现模具的快速填料,同时在混凝土下落过程中通过设置三组缓冲板使混凝土下落速度减慢,防止急速下落导致模具变形损坏,同时不影响加工速度。

变速式振捣机构8包括第三传动轮801,第四传动轮802,十字圆环803,圆柱插接块804,人字轮805,固定滑块806,平推杆807,滑杆808,滑道809,承接架8010,振捣棒8011,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振动圆柱8013,异形振动柱8014和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第三传动轮801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802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802前端轴心与十字圆环803相连接;十字圆环803前端顶部与圆柱插接块804相连接;圆柱插接块804外表面前部设置有人字轮805;人字轮805前端顶部与固定滑块806进行滑动连接;人字轮805底端中部与平推杆807进行焊接;平推杆807后端底部与滑杆808进行传动连接;滑杆808外表面后部与滑道809进行滑动连接;滑杆808底端与承接架8010进行焊接;承接架8010底端左部设置有振捣棒8011;振捣棒8011内顶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底端中部与振动圆柱8013相连接;振动圆柱8013外表面右侧设置有异形振动柱8014;振动圆柱8013底端中部与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相连接,并且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外表面与振捣棒8011相连接;承接架8010底端左部,底端中部和底端右部均设置有振捣棒8011,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振动圆柱8013,异形振动柱8014和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的组合一组;第三传动轮801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70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801右端通过皮带与摊平机构10相连接。

当模具完成填料工作后,通过空气泵6形成的压力差使模具到达振捣位置,通过电机3运作使第三传动轮801进行转动,同时带动第四传动轮802进行转动,第四传动轮802转动带动十字圆环803转动,十字圆环803带动人字轮805以圆柱插接块804为定点进行转动,同时固定滑块806通过人字轮805内凹槽对转动轨迹进行限制,使人字轮805转动半径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实现快速向下,慢速向上,接着人字轮805通过平推杆807使滑杆808在滑道809上进行向下快速滑动,同时带动承接架8010向下移动,使振捣棒8011快速插入模具内的混凝土中,然后控制振动圆柱8013和异形振动柱8014进行转动,通过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和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带动振捣棒8011进行振捣,使用时利用重心偏移原理产生振动,且能控制振动速率,通过设置三组振捣棒8011并且中间一组的长度比左右两组的长度短,使振捣棒8011更加贴合模具两边低,中间高的形状,将两边空气挤入模具内中部再统一排出,提高振捣效果,同时通过人字轮805在特定轨迹内运动,使振捣棒8011能够快速进入混凝土中,振捣完成后慢速抽出,避免了振捣棒8011在进出混凝土时带入空气,产生气泡。

振捣台9包括第五传动轮901,第六传动轮902,第七传动轮903,第一锥齿轮904,第二锥齿轮905,异形传动块906,异形传动辊907,u型块908,圆柱管909,圆线螺旋弹簧9010,第一传动推杆9011,球形套头9012,振动平台9013,支撑弹簧架9014和伸缩限位块9015;第五传动轮901左端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902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902顶端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903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903前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9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904前端左侧与第二锥齿轮905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905左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异形传动块906进行传动连接;异形传动块906内左端底部和内右端底部均与异形传动辊907相连接;异形传动辊907左端顶部和右端顶部均与u型块908相连接;u型块908顶端中部设置有圆柱管909;圆柱管909内中部设置有圆线螺旋弹簧9010;圆线螺旋弹簧9010内表面与第一传动推杆9011相连接;第一传动推杆9011顶端设置有球形套头9012;球形套头9012顶端中部设置有振动平台9013;振动平台9013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架9014两组;振动平台9013内中左部和内中右部均设置有伸缩限位块9015两组;第五传动轮901后端轴心与电机3相连接;振动平台9013顶端与运输管4相连接;支撑弹簧架9014底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

当模具处于振捣位置,通过伸缩限位块9015将模具固定,通过电机3带动第五传动轮901进行转动,同时带动第六传动轮902进行转动,第六传动轮902传动第七传动轮903,第七传动轮903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904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二锥齿轮905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905通过传动杆带动异形传动块906进行转动,异形传动块906通过异形传动辊907带动u型块908进行上下往复运动,u型块908向上运动时对第一传动推杆9011施加一个向上的推力,使第一传动推杆9011向上运动,同时压缩圆线螺旋弹簧9010,当u型块908向下运动时,对第一传动推杆9011不再施加向上推力,此时第一传动推杆9011通过圆线螺旋弹簧9010的回复作用力向下运动恢复原位,接着u型块908再次向上运动对第一传动推杆9011产生向上推力,使第一传动推杆9011进行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圆柱管909保持第一传动推杆9011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使第一传动推杆9011通过球形套头9012对振动平台9013施加一个向上的间歇式振动力,振动平台9013在支撑弹簧架9014的作用下进行上下振动,实现对混凝土的进一步振捣,避免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振捣之后下层混凝土仍存在部分气泡,使混凝土密实结合,同时消除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的现象,达到预制构件要求。

摊平机构10包括第八传动轮1001,第九传动轮1002,第三锥齿轮1003,第四锥齿轮1004,第二电动推杆1005,第一柱齿轮1006,第二柱齿轮1007,第五锥齿轮1008,第六锥齿轮1009,第七锥齿轮10010,第八锥齿轮10011,第九锥齿轮10012,第一丝杆10013,第一轴承块10014,第二丝杆10015,第二轴承块10016和圆柱滚轮10017;第八传动轮1001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1002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1002前端轴心与第三锥齿轮1003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1003前端底部与第四锥齿轮1004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1004底端与第二电动推杆1005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005底端与第一柱齿轮1006相连接;第一柱齿轮1006右底部设置有第二柱齿轮1007;第二柱齿轮1007底端右部与第五锥齿轮1008进行啮合;第五锥齿轮1008右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六锥齿轮1009进行传动连接;第六锥齿轮1009右端后部与第七锥齿轮10010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1009右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八锥齿轮10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锥齿轮10010后端轴心与第一丝杆10013进行插接;第八锥齿轮10011左端后部与第九锥齿轮10012进行啮合;第九锥齿轮10012后端轴心与第二丝杆10015进行插接;第一丝杆10013外表面中部与第一轴承块10014进行啮合;第一轴承块10014右端中部设置有圆柱滚轮10017;第二丝杆10015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轴承块10016进行啮合,并且第二轴承块10016左端中部与圆柱滚轮10017相连接;第八传动轮1001底端通过皮带第五传动轮901相连接;第九传动轮1002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801相连接;当第二电动推杆1005伸缩带动第一柱齿轮1006向下与第二柱齿轮1007进行啮合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三柱齿轮1101不啮合,此时第一柱齿轮1006转动啮合第二柱齿轮1007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五锥齿轮1008进行转动,同时传动第六锥齿轮1009和第八锥齿轮10011,第六锥齿轮1009转动啮合第七锥齿轮10010进行转动,第八锥齿轮10011转动啮合第九锥齿轮10012进行转动,第七锥齿轮10010带动第一丝杆10013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一轴承块10014向后移动,同时第九锥齿轮10012转动带动第二丝杆10015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二轴承块10016向后移动,第一轴承块10014和第二轴承块10016带动圆柱滚轮10017向后滚动,当第二电动推杆1005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二柱齿轮1007不啮合,同时与第三柱齿轮1101不啮合,此时第二柱齿轮1007和第三柱齿轮1101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模具完成振捣工作,通过空气泵6产生的压力差将模具移动到摊平位置,此时第五传动轮901转动带动第八传动轮1001进行转动,同时传动第九传动轮1002,第九传动轮1002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1003,同时传动第一柱齿轮1006,此时第二电动推杆1005向下伸展,直至第一柱齿轮1006和第二柱齿轮1007相互啮合,此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三柱齿轮1101不啮合,第三柱齿轮1101保持静止状态,第一柱齿轮1006转动啮合第二柱齿轮1007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五锥齿轮1008进行转动,同时传动第六锥齿轮1009和第八锥齿轮10011,第六锥齿轮1009转动啮合第七锥齿轮10010进行转动,第八锥齿轮10011转动啮合第九锥齿轮10012进行转动,第七锥齿轮10010带动第一丝杆10013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一轴承块10014向后移动,同时第九锥齿轮10012转动带动第二丝杆10015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二轴承块10016向后移动,第一轴承块10014和第二轴承块10016带动圆柱滚轮10017向后滚动,对模具内混凝土进行摊平,消除表面裂缝,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及抗渗性能。

压实机构11包括第三柱齿轮1101,第十锥齿轮1102,第三丝杆1103,第四丝杆1104,第三轴承块1105,第四轴承块1106,第二传动推杆1107,第三传动推杆1108,立式支撑座1109,滑动压板11010和立式滑轨11011;第三柱齿轮1101顶端右部与第十锥齿轮1102进行啮合;第十锥齿轮1102右端轴心与第三丝杆1103进行插接;第三丝杆1103右端与第四丝杆1104进行焊接;第三丝杆1103外表面中部与第三轴承块1105进行啮合;第四丝杆1104外表面中部与第四轴承块1106进行啮合;第三轴承块1105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推杆1107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轴承块1106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推杆110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推杆1108前端底部与第二传动推杆1107相连接;第二传动推杆1107前端底部与立式支撑座1109相连接,并且立式支撑座1109后端与第三传动推杆1108相连接;立式支撑座1109底端与滑动压板11010相连接;滑动压板11010左端和右端设置有立式滑轨11011一组;当第二电动推杆1005收缩带动第一柱齿轮1006向上与第三柱齿轮1101进行啮合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二柱齿轮1007不啮合,此时第一柱齿轮1006转动啮合第三柱齿轮1101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十锥齿轮1102进行转动,第十锥齿轮1102转动通过传动杆带动第三丝杆1103和第四丝杆1104进行转动,使第三轴承块1105和第四轴承块1106相向运动,同时使第二传动推杆1107和第三传动推杆1108异向转动,使立式支撑座1109上下移动,实现滑动压板11010在立式滑轨11011上的上下往复滑动。

当混凝土完成摊平过程后,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005收缩使第一柱齿轮1006向上移动直至与第三柱齿轮1101相互啮合,此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二柱齿轮1007不啮合,第二柱齿轮1007保持静止状态,第一柱齿轮1006转动啮合第三柱齿轮1101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十锥齿轮1102进行转动,第十锥齿轮1102转动通过传动杆第三丝杆1103和第四丝杆1104进行转动,使第三轴承块1105和第四轴承块1106相向运动,同时使第二传动推杆1107和第三传动推杆1108异向转动,使立式支撑座1109向下移动,实现滑动压板11010在立式滑轨11011上的向下滑动,完成对混凝土的压实,消除表面气泡,同时使混凝土更加密实,降低混凝土的透水性,防止冻胀。

人字轮805内顶部设置有与固定滑块806滑轨相匹配的凹糟,使振捣棒8011快速进入混凝土,慢速抽出,达到防止进出过程中产生气泡的效果。

振捣棒8011设置有三组,并且中间一组的长度比左右两组的长度短,使振捣棒8011更加贴合模具两边低,中间高的形状,将两边空气挤入模具内中部再统一排出,提高振捣效果。

第一丝杆10013和第二丝杆10015为左右对称放置,实现了圆柱滚轮10017的前后滚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摊平。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控制屏(2),电机(3),运输管(4),盖板(5),空气泵(6),加料机构(7),变速式振捣机构(8),振捣台(9),摊平机构(10),压实机构(11),升降板(12),第一电动推杆(13)和出料口(14);支撑架(1)内左端中部上方设置有控制屏(2);支撑架(1)内底端右侧设置有电机(3);支撑架(1)内中部设置有运输管(4);支撑架(1)内中左侧上方设置有加料机构(7),并且加料机构(7)底部与运输管(4)相连接;支撑架(1)内中顶部设置有变速式振捣机构(8),并且变速式振捣机构(8)左端顶部与加料机构(7)相连接;支撑架(1)内底端中部设置有振捣台(9),并且振捣台(9)后端右底部与电机(3)相连接,而且振捣台(9)顶端与运输管(4)相连接;支撑架(1)内中部右侧上方设置有摊平机构(10),并且摊平机构(10)底部与运输管(4)相连接,而且摊平机构(10)左端顶部与变速式振捣机构(8)相连接;支撑架(1)内中部右侧上方设置有压实机构(11),并且压实机构(11)底部与运输管(4)相连接;运输管(4)顶端左部与盖板(5)进行转动连接;运输管(4)左端底部和右端底部均设置有空气泵(6)一组;运输管(4)底端右部设置有升降板(12);升降板(12)底端四个对角均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13)一组;第一电动推杆(13)右侧设置有出料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加料机构(7)包括第一传动轮(701),第二传动轮(702),平齿轮(703),轮齿板(704),加料管(705),第一缓冲板(706),第二缓冲板(707)和第三缓冲板(708);第一传动轮(701)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7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702)前端轴心与平齿轮(703)进行插接;平齿轮(703)底端与轮齿板(704)进行啮合;轮齿板(704)外表面左部设置有加料管(705);加料管(705)内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一缓冲板(706);加料管(705)内右端中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板(707);加料管(705)内左端底部设置有第三缓冲板(708);第一传动轮(701)后端轴心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701)右侧与变速式振捣机构(8)相连接;轮齿板(704)底端通过安装杆与运输管(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变速式振捣机构(8)包括第三传动轮(801),第四传动轮(802),十字圆环(803),圆柱插接块(804),人字轮(805),固定滑块(806),平推杆(807),滑杆(808),滑道(809),承接架(8010),振捣棒(8011),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振动圆柱(8013),异形振动柱(8014)和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第三传动轮(801)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802)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802)前端轴心与十字圆环(803)相连接;十字圆环(803)前端顶部与圆柱插接块(804)相连接;圆柱插接块(804)外表面前部设置有人字轮(805);人字轮(805)前端顶部与固定滑块(806)进行滑动连接;人字轮(805)底端中部与平推杆(807)进行焊接;平推杆(807)后端底部与滑杆(808)进行传动连接;滑杆(808)外表面后部与滑道(809)进行滑动连接;滑杆(808)底端与承接架(8010)进行焊接;承接架(8010)底端左部设置有振捣棒(8011);振捣棒(8011)内顶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底端中部与振动圆柱(8013)相连接;振动圆柱(8013)外表面右侧设置有异形振动柱(8014);振动圆柱(8013)底端中部与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相连接,并且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外表面与振捣棒(8011)相连接;承接架(8010)底端左部,底端中部和底端右部均设置有振捣棒(8011),第一弹性圆柱块(8012),振动圆柱(8013),异形振动柱(8014)和第二弹性圆柱块(8015)的组合一组;第三传动轮(801)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70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801)右端通过皮带与摊平机构(1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振捣台(9)包括第五传动轮(901),第六传动轮(902),第七传动轮(903),第一锥齿轮(904),第二锥齿轮(905),异形传动块(906),异形传动辊(907),u型块(908),圆柱管(909),圆线螺旋弹簧(9010),第一传动推杆(9011),球形套头(9012),振动平台(9013),支撑弹簧架(9014)和伸缩限位块(9015);第五传动轮(901)左端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902)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902)顶端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903)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903)前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9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904)前端左侧与第二锥齿轮(905)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905)左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异形传动块(906)进行传动连接;异形传动块(906)内左端底部和内右端底部均与异形传动辊(907)相连接;异形传动辊(907)左端顶部和右端顶部均与u型块(908)相连接;u型块(908)顶端中部设置有圆柱管(909);圆柱管(909)内中部设置有圆线螺旋弹簧(9010);圆线螺旋弹簧(9010)内表面与第一传动推杆(9011)相连接;第一传动推杆(9011)顶端设置有球形套头(9012);球形套头(9012)顶端中部设置有振动平台(9013);振动平台(9013)底端左部和底端右部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架(9014)两组;振动平台(9013)内中左部和内中右部均设置有伸缩限位块(9015)两组;第五传动轮(901)后端轴心与电机(3)相连接;振动平台(9013)顶端与运输管(4)相连接;支撑弹簧架(9014)底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摊平机构(10)包括第八传动轮(1001),第九传动轮(1002),第三锥齿轮(1003),第四锥齿轮(1004),第二电动推杆(1005),第一柱齿轮(1006),第二柱齿轮(1007),第五锥齿轮(1008),第六锥齿轮(1009),第七锥齿轮(10010),第八锥齿轮(10011),第九锥齿轮(10012),第一丝杆(10013),第一轴承块(10014),第二丝杆(10015),第二轴承块(10016)和圆柱滚轮(10017);第八传动轮(1001)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1002)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1002)前端轴心与第三锥齿轮(1003)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1003)前端底部与第四锥齿轮(1004)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1004)底端与第二电动推杆(1005)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005)底端与第一柱齿轮(1006)相连接;第一柱齿轮(1006)右底部设置有第二柱齿轮(1007);第二柱齿轮(1007)底端右部与第五锥齿轮(1008)进行啮合;第五锥齿轮(1008)右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六锥齿轮(1009)进行传动连接;第六锥齿轮(1009)右端后部与第七锥齿轮(10010)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1009)右端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八锥齿轮(10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锥齿轮(10010)后端轴心与第一丝杆(10013)进行插接;第八锥齿轮(10011)左端后部与第九锥齿轮(10012)进行啮合;第九锥齿轮(10012)后端轴心与第二丝杆(10015)进行插接;第一丝杆(10013)外表面中部与第一轴承块(10014)进行啮合;第一轴承块(10014)右端中部设置有圆柱滚轮(10017);第二丝杆(10015)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轴承块(10016)进行啮合,并且第二轴承块(10016)左端中部与圆柱滚轮(10017)相连接;第八传动轮(1001)底端通过皮带第五传动轮(901)相连接;第九传动轮(1002)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801)相连接;当第二电动推杆(1005)伸缩带动第一柱齿轮(1006)向下与第二柱齿轮(1007)进行啮合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三柱齿轮(1101)不啮合,此时第一柱齿轮(1006)转动啮合第二柱齿轮(1007)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五锥齿轮(1008)进行转动,同时传动第六锥齿轮(1009)和第八锥齿轮(10011),第六锥齿轮(1009)转动啮合第七锥齿轮(10010)进行转动,第八锥齿轮(10011)转动啮合第九锥齿轮(10012)进行转动,第七锥齿轮(10010)带动第一丝杆(10013)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一轴承块(10014)向后移动,同时第九锥齿轮(10012)转动带动第二丝杆(10015)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二轴承块(10016)向后移动,第一轴承块(10014)和第二轴承块(10016)带动圆柱滚轮(10017)向后滚动,当第二电动推杆(1005)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二柱齿轮(1007)不啮合,同时与第三柱齿轮(1101)不啮合,此时第二柱齿轮(1007)和第三柱齿轮(1101)均处于静止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压实机构(11)包括第三柱齿轮(1101),第十锥齿轮(1102),第三丝杆(1103),第四丝杆(1104),第三轴承块(1105),第四轴承块(1106),第二传动推杆(1107),第三传动推杆(1108),立式支撑座(1109),滑动压板(11010)和立式滑轨(11011);第三柱齿轮(1101)顶端右部与第十锥齿轮(1102)进行啮合;第十锥齿轮(1102)右端轴心与第三丝杆(1103)进行插接;第三丝杆(1103)右端与第四丝杆(1104)进行焊接;第三丝杆(1103)外表面中部与第三轴承块(1105)进行啮合;第四丝杆(1104)外表面中部与第四轴承块(1106)进行啮合;第三轴承块(1105)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推杆(1107)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轴承块(1106)前端中部与第三传动推杆(110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推杆(1108)前端底部与第二传动推杆(1107)相连接;第二传动推杆(1107)前端底部与立式支撑座(1109)相连接,并且立式支撑座(1109)后端与第三传动推杆(1108)相连接;立式支撑座(1109)底端与滑动压板(11010)相连接;滑动压板(11010)左端和右端设置有立式滑轨(11011)一组;当第二电动推杆(1005)收缩带动第一柱齿轮(1006)向上与第三柱齿轮(1101)进行啮合时,第一柱齿轮(1006)与第二柱齿轮(1007)不啮合,此时第一柱齿轮(1006)转动啮合第三柱齿轮(1101)进行转动并且啮合第十锥齿轮(1102)进行转动,第十锥齿轮(1102)转动通过传动杆带动第三丝杆(1103)和第四丝杆(1104)进行转动,使第三轴承块(1105)和第四轴承块(1106)相向运动,同时使第二传动推杆(1107)和第三传动推杆(1108)异向转动,使立式支撑座(1109)上下移动,实现滑动压板(11010)在立式滑轨(11011)上的上下往复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人字轮(805)内顶端设置有与固定滑块(806)滑轨相匹配的滑轨凹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振捣棒(8011)设置有三组,并且中间一组的长度比左右两组的长度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丝杆(10013)和第二丝杆(10015)为左右对称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一种预制构件成型模具,包括支撑架,控制屏,电机,运输管,盖板,空气泵,加料机构,变速式振捣机构,振捣台,摊平机构,压实机构,升降板,第一电动推杆和出料口;支撑架内左端中部上方设置有控制屏;支撑架内底端右侧设置有电机。本发明达到了对预制构件模具的加料,振捣和压光的机械化运行,保证了向模具内加入混凝土时不会损坏模具,又不会导致溢出浪费,保证了振捣时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提高了振捣完成度,保证了表面不会存在气泡以及裂缝,提高了预制构件的强度,同时又可批量生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杜文雅
技术研发日:2020.02.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55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