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烫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发明属于熨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熨烫设备。



背景技术:

熨烫设备是能够对衣物进行熨烫的机器,熨烫设备包括挂烫设备和平烫设备,挂烫设备是将衣物挂起,然后通过蒸汽熨斗对衣物进行蒸汽熨烫,这种熨烫方式特别适用于对轻质类衣物进行熨烫,或者对不宜近距离接触的衣物进行熨烫,而平烫设备是将衣物放置在平烫板上,然后通过熨斗对衣物进行近距离熨烫,这种熨烫方式特别适用于对重质类衣物进行熨烫,或者对适用于近距离接触的衣物进行熨烫。

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挂烫设备还是平烫设备,水盒都集成在蒸汽熨斗上,这种设置方式使得蒸汽熨斗比较重,不便于用户进行熨烫操作,而且,蒸汽熨斗的内部不便于清理,长时间的使用易积聚水垢,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使用户体验不佳。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熨烫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熨烫设备的蒸汽熨斗比较笨重且无法清理内部使得长时间使用过后易积聚水垢,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熨烫设备,该熨烫设备包括蒸汽熨斗和蒸汽供给系统,蒸汽熨斗设置为能够选择性地向外释放蒸汽,蒸汽供给系统包括容水构件、锅炉和蒸汽输送管,容水构件与锅炉连接,锅炉通过蒸汽输送管与蒸汽熨斗连接,蒸汽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蒸汽输送管通断的第一控制阀。

在上述熨烫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蒸汽熨斗内设置有加热元件。

在上述熨烫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容水构件与锅炉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容水构件向锅炉中注水。

在上述熨烫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蒸汽输送管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蒸汽输送管通断的第三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置在蒸汽输送管的入口处,第三控制阀设置在蒸汽输送管的出口处。

在上述熨烫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熨烫设备还包括废水回收系统,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构件和导水管,废水收集构件通过导水管与蒸汽熨斗连接,导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导水管通断的第四控制阀。

在上述熨烫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四控制阀设置在导水管的入口处。

在上述熨烫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废水收集构件与锅炉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通断的第五控制阀。

在上述熨烫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蒸汽熨斗中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在上述熨烫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锅炉中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在上述熨烫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容水构件为水盒。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容水构件设置在蒸汽熨斗的外侧,使得蒸汽熨斗的重量极大地降低,便于用户进行熨烫操作,避免用户产生疲劳感,同时在蒸汽熨斗不向外释放蒸汽时,可以通过锅炉向蒸汽熨斗中注水来对蒸汽熨斗的内部进行清洁,避免水垢积聚,提高蒸汽熨斗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通过加热元件不仅能够在熨烫时对衣物进行加热熨烫,还可以在蒸汽熨斗进行自清洁时使蒸汽熨斗中的水迅速升温并剧烈沸腾,从而提高对水垢的清洁效果,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的组合作用可以实现蒸汽输送管的通断,使得在第一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其中一个失灵时,仍然可以操作另一个来实现蒸汽输送管的通断,此外,通过第一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可以将一部分冷水蓄积在蒸汽输送管中,在锅炉加热并且蒸汽熨斗自清洁时,如果蒸汽熨斗内的温度过高,可以将第三控制阀打开,使冷水迅速进入到蒸汽熨斗中进行降温,避免蒸汽熨斗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通过废水收集构件可以将蒸汽熨斗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避免冷凝水在蒸汽熨斗中积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通过第五控制阀可以在锅炉加热或者自清洁时避免锅炉温度过高而损坏锅炉,即在锅炉温度过高时可以将锅炉中的水及时排入到废水收集构件中,从而保护锅炉,不会由于温度过高而使锅炉损坏。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蒸汽熨斗中的温度,在蒸汽熨斗的温度过高时能够及时反馈从而对蒸汽熨斗进行降温处理。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锅炉中的温度,在锅炉的温度过高时能够及时反馈从而对锅炉进行降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熨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蒸汽熨斗;2、锅炉;3、蒸汽输送管;4、水盒;5、加热元件;6、导水管;7、废水收集盒;8、连接管;9、第一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11、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第五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熨烫设备的蒸汽熨斗比较笨重且无法清理内部使得长时间使用过后易积聚水垢,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熨烫设备,旨在降低蒸汽熨斗的重量,并且能够对蒸汽熨斗进行自清洁,避免水垢积聚,提高蒸汽熨斗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熨烫设备包括蒸汽熨斗1和蒸汽供给系统,蒸汽熨斗1设置为能够选择性地向外释放蒸汽,蒸汽供给系统包括容水构件、锅炉2和蒸汽输送管3,容水构件与锅炉2连接,锅炉2通过蒸汽输送管3与蒸汽熨斗1连接,蒸汽输送管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蒸汽输送管3通断的第一控制阀9。其中,容水构件可以为水盒,还可以为水箱,又可以为设置在熨烫设备的机体上的水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容水构件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容水构件可以对水进行容纳即可。蒸汽熨斗1上设置有蒸汽喷口,蒸汽熨斗1上还设置有能够将蒸汽喷口进行遮挡的遮挡结构,使得蒸汽熨斗1能够选择性地向外释放蒸汽,进而实现熨烫,例如,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蒸汽熨斗1的熨烫板可以包括两层板,两层板上都设置有彼此相对应的通口,当两层板对齐时,通口连通,使得蒸汽喷口打开,两层板错位时,通口封闭,使得蒸汽喷口关闭,在这种情形中,两层板的相对移动可以采用手动式,还可以采用自动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蒸汽熨斗1实现蒸汽喷口开闭的具体结构,例如还可以在蒸汽喷口上设置防尘塞,通过防尘塞的拆装来实现蒸汽喷口的开闭,这种结构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以容水构件是水盒4为例,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进行蒸汽熨烫时,首先打开第一控制阀9,水盒4中的水注入到锅炉2中,锅炉2加热水产生蒸汽并使蒸汽通过蒸汽输送管3进入到蒸汽熨斗1中,从而使用户能够对衣物进行熨烫,当蒸汽熨斗1进行自清洁时,第一控制阀9仍然打开,水盒4中的水进入到锅炉2中,然后锅炉2将水注入到蒸汽熨斗1中,这个时候可以通过高低位的方式来实现,即此时将蒸汽熨斗1的放置位置低于锅炉2,使得锅炉2中的水能够自动进入到蒸汽熨斗1中进行自清洁,又或者,在锅炉2中加入一个水泵,通过水泵的作用将水注入到蒸汽熨斗1中,此时蒸汽熨斗1的位置不受限制。在一种优选的情形中,蒸汽熨斗1内设置有加热元件5,通过加热元件5使得蒸汽熨斗1中的水急速沸腾,此时将第一控制阀9关闭,避免水回流到锅炉2中,蒸汽熨斗1中的水在沸腾时能够将水垢除掉,达到清洁蒸汽熨斗1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在水中加入除垢剂,以提高蒸汽熨斗1的除垢效果。其中,加热元件5可以为加热板,该加热板还可以在熨烫的过程中起到熨烫衣物的作用,当然,加热元件5还可以为电动加热棒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加热元件5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加热元件5能够对蒸汽熨斗1中的水进行加热即可。

优选地,水盒4与锅炉2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10用于控制水盒4向锅炉2中注水。通过控制第二控制阀10的开闭能够控制水盒4向锅炉2中注水,使得在锅炉2需要补水时才向锅炉2内注水,在锅炉2不需要补水时则不向锅炉2内注水。

优选地,蒸汽输送管3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蒸汽输送管3通断的第三控制阀11,第一控制阀9设置在蒸汽输送管3的入口处,第三控制阀11设置在蒸汽输送管3的出口处。即蒸汽输送管3上采用双阀结构,通过这样的设置,在进行蒸汽熨烫时,需要打开第一控制阀9和第三控制阀11,使得锅炉2中产生的蒸汽能够进入到蒸汽熨斗1中,从而便于用户进行熨烫,在进行蒸汽熨斗1自清洁时,打开第一控制阀9和第三控制阀11,使得水从锅炉2进入到蒸汽熨斗1中,此时关闭第一控制阀9和第三控制阀11,或者先关闭第一控制阀9再关闭第三控制阀11,使得蒸汽输送管3中存有一定量的冷水,在蒸汽熨斗1进行自清洁的过程中,如果蒸汽熨斗1的温度过高,则打开第三控制阀11,使得蒸汽输送管3中的冷水进入到蒸汽熨斗1中,使得蒸汽熨斗1的温度降低,避免烧坏蒸汽熨斗1。其中,可以在蒸汽熨斗1中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来对蒸汽熨斗1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当然,还可以通过用户视觉观察或者通过时间长短判断来主动打开第三控制阀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判断蒸汽熨斗1的温度是否过高的方式,只要能够判断出蒸汽熨斗1内的温度是否过高即可。

优选地,本发明熨烫设备还包括废水回收系统,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构件和导水管6,废水收集构件通过导水管6与蒸汽熨斗1连接,导水管6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导水管6通断的第四控制阀12。其中,废水收集构件可以为废水收集盒、废水收集箱或者是设置在熨烫设备的机体上的废水收集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废水收集构件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废水收集构件可以对水进行收集即可。通过第四控制阀12可以控制导水管6的通断,避免蒸汽熨斗1中形成较多的冷凝水,使得冷凝水可以被收集到废水收集构件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四控制阀12设置在导水管6的入口处,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在蒸汽熨斗1的温度过高时,可以将第四控制阀12迅速打开,使得高温水能够及时从蒸汽熨斗1中排出,避免损坏蒸汽熨斗1。

优选地,废水收集构件(下面以废水收集盒7为例)与锅炉2通过连接管8连接,连接管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8通断的第五控制阀13。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对锅炉2进行自清洁,即通过控制第二控制阀10可以使水从水盒4中注入到锅炉2中,此时将第二控制阀10关闭,锅炉2加热来对锅炉2进行自清洁,如果在加热过程中锅炉2内的温度过高,则将第五控制阀13打开,使水排入到废水收集构件中,避免损坏锅炉2。其中,可以在锅炉2中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来对锅炉2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当然,还可以通过用户视觉观察或者通过时间长短判断来主动打开第五控制阀1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判断锅炉2的温度是否过高的方式,只要能够判断出锅炉2内的温度是否过高即可。

在本发明中,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11、第四控制阀12和第五控制阀13均可以采用电磁阀,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当然,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11、第四控制阀12和第五控制阀13还可以采用手动阀门结构,从而进行人工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11、第四控制阀12和第五控制阀13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第三控制阀11、第四控制阀12和第五控制阀13能够实现相应的管路通断即可。下面结合第一控制阀9为第一电磁阀,第二控制阀10为第二电磁阀,第三控制阀11为第三电磁阀,第四控制阀12为第四电磁阀,第五控制阀13为第五电磁阀为例,阐述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参见图1,在用户进行蒸汽熨烫时,打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使得水盒4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锅炉2中,锅炉2将水加热后产生蒸汽,然后蒸汽进入到蒸汽熨斗1中,蒸汽熨斗1将蒸汽喷口打开进行熨烫,在熨烫过程中,蒸汽熨斗1中的冷凝水可以进入到废水收集盒7中。在进行蒸汽熨斗1和锅炉2自清洁时,将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关闭,使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打开,以向锅炉2和蒸汽熨斗1中注水,此时将蒸汽熨斗1的蒸汽喷口关闭,然后关闭第二电磁阀,使得锅炉2和蒸汽熨斗1可以在封闭的空间内进行自清洁,在自清洁结束后,将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打开,使得蒸汽熨斗1中的水和锅炉2中的水被排入到废水收集盒7中。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设备包括蒸汽熨斗和蒸汽供给系统,所述蒸汽熨斗设置为能够选择性地向外释放蒸汽,所述蒸汽供给系统包括容水构件、锅炉和蒸汽输送管,所述容水构件与所述锅炉连接,所述锅炉通过所述蒸汽输送管与所述蒸汽熨斗连接,所述蒸汽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蒸汽输送管通断的第一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熨斗内设置有加热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构件与所述锅炉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容水构件向所述锅炉中注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送管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蒸汽输送管通断的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蒸汽输送管的入口处,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蒸汽输送管的出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设备还包括废水回收系统,所述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构件和导水管,所述废水收集构件通过所述导水管与所述蒸汽熨斗连接,所述导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导水管通断的第四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导水管的入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收集构件与所述锅炉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管通断的第五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熨斗中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中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构件为水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熨烫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熨烫设备的蒸汽熨斗比较笨重且无法清理内部使得长时间使用过后易积聚水垢,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熨烫设备,该熨烫设备包括蒸汽熨斗和蒸汽供给系统,蒸汽熨斗设置为能够选择性地向外释放蒸汽,蒸汽供给系统包括容水构件、锅炉和蒸汽输送管,容水构件与锅炉连接,锅炉通过蒸汽输送管与蒸汽熨斗连接,蒸汽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蒸汽输送管通断的第一控制阀。本发明能够降低蒸汽熨斗的重量,并且能够对蒸汽熨斗进行自清洁,避免水垢积聚,提高蒸汽熨斗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邴进东;卞国龙;王健;刘海飞;张丽;杨原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55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