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43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进出识别装置是局域车牌识别系统的识别设备,车牌识别系统是计算机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在车辆牌照识别中的一种应用。车牌识别在高速公路和停车库车辆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车牌识别技术要求能够将运动中的汽车牌照从复杂背景中提取并识别出来,通过车牌提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车牌字符识别等技术,识别车辆牌号、颜色等信息。

现有的车辆识别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车辆识别装置上通常需要设置栏杆,当栏杆为横向设置时可以对车辆进行拦截,识别完成后栏杆会由横向转换为竖向,此时车辆可以通过,由于识别装置对于栏杆的控制与车主对于车辆的控制不同步,可能会产生栏杆还未及时变换到竖向时而车辆直接撞击到栏杆上的情况,从而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停车识别装置整体发生破坏,进而影响到车辆识别装置的正常工作;

2、在车辆识别的过程中无法检测出超载的车辆,车辆超载时可能会导致停车路面发生破坏,从而产生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它包括基座、承压座、气缸、承压管、受压管、抵推件、测重组件以及报警器,所述承压座的下端设置在承压管内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承压管,所述承压座的上端穿过基座且承压座的上端面与基座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抵推件设置在受压管内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受压管,所述气缸设置在抵推件的上端且固定设置在基座的下端面上,所述气缸与抵推件传动连接;

所述受压管设置在承压管的前侧且其后端与承压管相连通,所述承压管和受压管内且位于抵推件和承压座之间装盛有缓冲液;

所述测重组件设置在抵推件的上方且固定设置在基座的下端面上,所述测重组件与抵推件传动连接,所述测重组件与报警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重组件包括抵推块、抵推弹簧、触压块、微动开关以及承载座,所述抵推块由抵推件的后端面向后侧延伸成型,所述承载座设置在抵推块的上方,所述承载座上沿竖直方向且位于抵推块的轮廓范围内开设有承载腔,所述触压块和抵推弹簧均设置在承载腔内,所述抵推弹簧的上端固定套设在触压块上且其下端用于与抵推块抵接,所述微动开关固定设置在基座的下端面上且位于触压块的轮廓范围内,所述微动开关与报警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触压块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分布于承载腔的上方且用于与承载座的上端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停车车辆识别装置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设置在基座的下端,所述承压座、气缸、承压管、受压管、抵推件以及测重组件均设置在保护壳内。

优选地,所述承压座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滑动连接于承压管。

优选地,所述承压管内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分布于橡胶垫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均向上方延伸成型有挡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承压座,利用承压座使车辆下降对车辆进行限位来代替使用栏杆对车辆进行拦截,避免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击栏杆,消除识别装置与车主反应不同步的问题,避免了停车识别装置遭到破坏,保证了识别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设置测重组件,车辆超载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可以对超载的车辆进行检测,以防超载车辆破坏停车路面;此外,可以检测出车辆是前侧超载还是后侧超载,便于车主对重物进行选择性卸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重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0、基座;11、挡板;20、承压座;21、橡胶垫;30、气缸;41、承压管;42、受压管;50、抵推件;61、抵推块;62、抵推弹簧;63、触压块;631、挡块;64、微动开关;65、承载座;70、保护壳;a、承载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它包括基座10、承压座20、气缸30、承压管41、受压管42、抵推件50、测重组件以及报警器,承压座20的下端设置在承压管41内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承压管41,承压座20的上端穿过基座10且承压座20的上端面与基座10的上端面平齐,抵推件50设置在受压管42内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受压管42,气缸30设置在抵推件50的上端且固定设置在基座10的下端面上,气缸30与抵推件50传动连接(抵推件50的质量大于承压座20的质量,初始状态下,气缸30对抵推件50无作用力);受压管42设置在承压管41的前侧且其后端与承压管41相连通,承压管41和受压管42内且位于抵推件50和承压座20之间装盛有缓冲液;测重组件设置在抵推件50的上方且固定设置在基座10的下端面上,测重组件与抵推件50传动连接,测重组件与报警器电连接。基于以上结构,车辆在经过上述车辆识别装置时,当车辆行驶到承压座20上时,承压座20在车辆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下落,由此挤压承压管41内的缓冲液向受压管42内流动,该过程停止后,车辆位于基座10的下方(车轮位于基座10的下方,从而可以对车轮进行限位,进而限制车辆的运动),此时,车辆无法继续向前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对于栏杆等拦截物的撞击,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承压座20受车辆重力作用下压使缓冲液由承压管41向受压管42内流动过程中,抵推件50在缓冲液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当车辆超载时,由于抵推件50与测重组件传动连接,因此,当车辆超载时,抵推件50就会触发测重组件,并引发报警器报警,以表示该车辆超载,禁止入内;此外,此外,车辆经过承压座20时,前后轮依次经过承压座20,可以分别对车辆的前侧和后侧进行检测,以此可以判断车辆上哪部分超载,便于对车辆上装载的重物进行选择性卸载;最后,当车辆识别过程结束后,气缸30对抵推件50产生一个向下的驱动力,在该驱动力的作用下使受压管42内的缓冲液向承压管内流动,由于承压管41内缓冲液的增加触使承压座20向上方运动,直至承压座20的上端面与基座10的上端面平齐,此时,车辆可以继续行驶。基于此,通过设置承压座20,利用承压座20使车辆下降对车辆进行限位来代替使用栏杆对车辆进行拦截,避免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击栏杆,消除识别装置与车主反应不同步的问题,避免了识别装置遭到破坏,保证了识别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设置测重组件,车辆超载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可以对超载的车辆进行检测,以防超载车辆破坏停车路面;此外,可以检测出车辆是前侧超载还是后侧超载,便于车主对重物进行选择性卸载。

为便于使用测重组件对待识别车辆的负载进行测量,本实施例的测重组件包括抵推块61、抵推弹簧62、触压块63、微动开关64以及承载座65,抵推块61固定设置在抵推件50的上端面上,承载座65设置在抵推块61的上方且固定设置在基座10的下端面上,承载座65沿竖直方向上且位于抵推块61的轮廓范围内开设有承载腔a,触压块63和抵推弹簧62均设置在承载腔a内,抵推弹簧62的上端固定套设在触压块63上且其下端用于与抵推块61抵接,微动开关64固定设置在基座10的下端面上且位于触压块63的轮廓范围内,微动开关64与报警器电连接。基于以上结构,承压座20受车辆的重力作用下降,从而挤压缓冲液由承压管41内流入到受压管42内,进而驱动抵推件50向上方运动,由于车辆负载越大,抵推件50向上方运动的距离就越大,当车辆超载时,抵推块61向上运动过程中与抵推弹簧62抵接并驱动触压块63打开微动开关64,由于微动开关与报警器电连接,因此,车辆超载时可以控制报警器报警。

为防止抵推弹簧62复位时弹出承载腔a,本实施例的触压块63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挡块631,挡块631分布于承载腔a的上方且用于与承载座65的上端面抵接。基于以上结构,车辆离开时,抵推弹簧62复位,抵推弹簧62由压缩状态转换为伸长状态,此时抵推弹簧62受到向下的驱动力,从而使抵推弹簧62向下运动,通过设置挡块631,利用挡块631的下端面与承载座65的上端面抵接的特点,对抵推弹簧62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防止抵推弹簧62复位时弹出承载腔a。

为保护停车车辆识别装置的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停车车辆识别装置还包括保护壳70,保护壳70设置在基座10的下端,承压座20、气缸30、承压管41、受压管42、抵推件50以及测重组件均设置在保护壳70内。

为防止承压座20出现磨损,本实施例的承压座20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垫21,橡胶垫21滑动连接于承压管41。基于以上结构,承压座20在滑动连接于承压管41的过程中,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导致承压座20磨损,通过在承压座20下端设置橡胶垫21,并利用橡胶垫2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承压管41,橡胶垫21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后可以对其进行更换,相对于对承压座20整体进行更换,仅更换橡胶垫21可以进一步地节省使用成本。

为防止承压座向上运动过度导致承压座凸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承压管内固定设置有限位环411,限位环411分布于橡胶垫21的上方。

为防止车辆发生侧偏,进而影响到测试效果,本实施例的基座10的左右两侧均向上方延伸成型有挡板11。基于以上结构,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偏移,从而会影响到识别装置对于车辆的限位作用,通过设置挡板11,便于车主通过车窗观察行驶路径,使车主朝着正确的路径行驶,同时挡板11还可以对车轮起到阻挡作用,从而防止车辆发生侧偏,进而保证了该识别装置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前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前。


技术特征:

1.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承压座、气缸、承压管、受压管、抵推件、测重组件以及报警器,所述承压座的下端设置在承压管内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承压管,所述承压座的上端穿过基座且承压座的上端面与基座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抵推件设置在受压管内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受压管,所述气缸设置在抵推件的上端且固定设置在基座的下端面上,所述气缸与抵推件传动连接;

所述受压管设置在承压管的前侧且其后端与承压管相连通,所述承压管和受压管内且位于抵推件和承压座之间装盛有缓冲液;

所述测重组件设置在抵推件的上方且固定设置在基座的下端面上,所述测重组件与抵推件传动连接,所述测重组件与报警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重组件包括抵推块、抵推弹簧、触压块、微动开关以及承载座,所述抵推块由抵推件的后端面向后侧延伸成型,所述承载座设置在抵推块的上方且固定设置在基座的下端面上,所述承载座上沿竖直方向且位于抵推块的轮廓范围内开设有承载腔,所述触压块和抵推弹簧均设置在承载腔内,所述抵推弹簧的上端固定套设在触压块上且其下端用于与抵推块抵接,所述微动开关固定设置在基座的下端面上且位于触压块的轮廓范围内,所述微动开关与报警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压块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分布于承载腔的上方且用于与承载座的上端面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车辆识别装置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设置在基座的下端,所述承压座、气缸、承压管、受压管、抵推件以及测重组件均设置在保护壳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座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滑动连接于承压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管内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分布于橡胶垫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均向上方延伸成型有挡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停车车辆识别装置。它包括基座、承压座、气缸、连通管、抵推件、测重组件以及报警器,连通管包括承压管和受压管,测重组件与报警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承压座,利用承压座使车辆下降对车辆进行限位来代替使用栏杆对车辆进行拦截,避免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击栏杆,消除识别装置与车主反应不同步的问题,避免了停车识别装置遭到破坏;同时,通过设置测重组件,车辆超载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可以对超载的车辆进行检测,以防超载车辆破坏停车路面;此外,可以检测出车辆是前侧超载还是后侧超载,便于车主对重物进行选择性卸载。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哲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毅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5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