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含乳饮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解酒护肝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文化受酒影响颇为深刻,酒从发明之初到今天,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人们对酒是爱之入骨而又畏之如虎。酒作为一种饮品,一次过量引用会引起头晕、呕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醉酒症状。而长期饮酒会引起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使脏腑发生病变。调查研究显示在长期饮酒的患者中,约57.5%的病人有脂肪肝,15%的患者有肝硬化。一些消化系统的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的发病率上升也和酒精中毒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饮酒时除提倡少饮或不饮外,如何研究有效的解酒饮料,对降低和消除酒精的危害,预防和治疗酒精相关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葛根有着“千年人参”的美誉,为豆科植物野葛、甘葛或粉葛的干燥根,是生活中较常见的药食两用资源。《中国药典2010》中记载,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胃、肺经,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用葛根来治疗发烧、腹泻、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葛根含有丰富的异黄酮,主要以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为主,其他化学成分包括淀粉、三萜皂苷、多糖和生物碱,葛根素是葛根中主要的活性成分。朱振元等(葛根功能饮料的急性毒性及解酒护肝功效评价)研究发现,饮酒之前适量饮用葛根饮料能起到增加酒量、防醉、解酒的作用,有效避免或减轻酒精造成的急性肝脏损伤。
甘草为众药之王,具有解百毒之功效。甘草提取物主要成分为甘草酸(glycynhizicacid),又称甘草甜素,为一种三萜衍生物,溶于水,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由于甘草酸有糖皮质激素样药理作用而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支气管炎和艾滋病,还具有抗癌防癌、诱生干扰素及细胞免疫调节剂等功能。张霞等(甘草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实验发现,甘草提取物可以增强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加快乙醇代谢,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缓解和恢复酒精性肝组织损伤,增强肝脏自身器质性生理功能。
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和种子。性味,甘酸,平,主归脾经,主治醉酒,烦躁,口渴,呕吐及二便不利。据《本草拾遗》记载,其有“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滇南本草》记载其有能解酒毒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椇子具有显著的解酒毒,抗肝纤维化,抗过氧化,保肝护肝,抗疲劳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黄酮,皂苷,有机酸,葡萄糖等成分。任发政等(枳椇子浸提液影响乙醇吸收的研究)研究发现,枳椇子浸润液可抑制消化道对乙醇的吸收,可有效地减缓和阻碍乙醇进入体内的速度和浓度,从而减少乙醇对肝脏器官带来的损害。汤银红等(枳椇子水提物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会影响到血液中乙醇的浓度,该酶活性的降低可使乙醇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进而加重乙醇对脑、肝脏等器官的危害,枳椇子水提液可以显著提高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具有解酒作用。任发政等(枳椇子影响乙醇代谢机理研究)研究发现,枳椇子可逆转乙醇所致的乙醇脱氢酶活性的下降,保持乙醇氧化中间产物乙醛的产生与积累间的平衡。
藤茶,又名茅岩莓茶、端午茶、藤婆茶、龙须茶、山甜茶等,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的幼嫩茎叶加工而成,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菌和解酒保肝等生物活性。分析测定结果显示,藤茶中主要成分二氢杨梅素的含量可以达到30%,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中单体成分含量最高的植物。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lin),又称蛇葡萄素(ampelopsin),首先由kotake和kubota于1940年从蛇葡萄属植物楝叶玉葡萄(mpelopsismeliaefolia)的叶中分离得到,是一种二氢黄酮醇类黄酮化合物,化学结构为3,5,7,3’,4’,5’-六羟基-2,3双氢黄酮醇。二氢杨梅素广泛存在于蛇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中,也存在于杨梅科、杜鹃科、藤黄科、大戟科、橄榄科、豆科、山榄科及柳科等科植物中,既往研究证实二氢杨梅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降压、降脂、解酒保肝及抗病原微生物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潘人琦等(二氢杨梅素解酒作用的研究)研究发现,二氢杨梅素不仅能降低小鼠死亡率,还能延长酒精耐受时间,缩短醉酒睡眠时间,有很好的防醉和解酒效果;研究还发现二氢杨梅素的防醉效果优于解酒效果。其解酒和防醉作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含乳饮料是一种常见的营养型饮料,口味丰富,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尤其是发酵型活性乳酸菌饮料,所含有的活性乳酸菌可以在肠道内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如果将具有解酒护肝的草本原料与含有活性益生菌的乳酸菌饮料进行组合,制成具有解酒护肝的乳酸菌饮料,可以使产品的功效性得到更大的提升。但是,所选草本的特有的味道、添加草本原料后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保证产品活菌数符合要求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保证产品口味好、性质稳定,并且保质期内产品的活菌数符合要求就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解酒护肝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草本原料的添加对饮料产品口感、蛋白稳定性及活菌数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对酸奶基料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适当控制和调整,并配合乳饮料整体配方和工艺的调整,制备出了在货架期内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解酒护肝活性乳酸菌饮料,其具有良好的口感,活菌数高且具有良好的货架期存活率。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乳酸菌饮料,以原料总量1000重量份计,其原料包含200-400(例如200、250、300、350或400)重量份酸奶基料和600-800(例如600、650、700、750或800)重量份糖液;所述酸奶基料是以牛奶和还原糖为发酵底物经过褐变发酵制得,所述糖液包含甜味料、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草本原料、稳定剂和水。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酸奶基料的主要原料牛奶是指符合我国生鲜牛乳收购标准的鲜奶或还原乳,可以是全脂牛奶、部分脱脂的低脂牛奶、全部脱脂的牛奶,或由全脂奶粉、脱脂奶粉或部分脱脂奶粉得到的还原乳。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酸奶基料的主要原料还原糖可以选自葡萄糖、木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以原料总量1000重量份计,所述发酵底物包含260-290(例如260、270、280或290)重量份牛奶和10-40(例如10、20、30或40)重量份还原糖。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发酵的牛奶为还原乳,例如由脱脂奶粉和水制得的还原乳。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以原料总量1000重量份计,发酵底物包含100-150(例如100、110、120、130、135、140、145或150)重量份脱脂奶粉、10-40(例如10、20、30或40)重量份还原糖,以及110-190(例如110、120、130、135、140、150、160、170、180或190)重量份水。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发酵的菌种选自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lgg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菌种的初始添加量为约1.0×107cfu/g至3.0×107cfu/g(例如约1.0×107cfu/g、约2.0×107cfu/g或约3.0×107cfu/g)。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糖液中的甜味料可以选自白砂糖、果糖、糖浆、低聚糖和代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代糖可以选自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甜味料为白砂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以原料总量1000重量份计,甜味料的添加量为80-200重量份(例如80-100、100-120、120-150、150-180或180-200重量份)。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草本原料选自甘草粉、葛根粉、枳椇子粉、藤茶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草本原料占原料总重量的0.1%-5%(例如0.1%-0.4%、0.4%-0.6%、0.6%-0.7%、0.7%-0.9%、0.9%-1%、1%-2%、2%-3%、3%-4%或4%-5%)。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糖液中的稳定剂选自果胶和大豆多糖中的一种或两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稳定剂占原料总重量的0.1%-1%(例如0.1%-0.35%、0.35%-0.5%、0.5%-0.7%或0.7%-1%)。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酸菌饮料的颜色为褐色。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酸菌饮料为解酒护肝活性乳酸菌饮料。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酸菌饮料中的活菌数≥3.0×108cfu/ml(例如为3.0×108cfu/ml-6.0×108cfu/ml、6.0×108cfu/ml-7.0×108cfu/ml或7.0×108cfu/ml-8.0×108cfu/ml,例如为6.0×108cfu/ml-6.3×108cfu/ml、6.3×108cfu/ml-6.8×108cfu/ml、6.8×108cfu/ml-6.9×108cfu/ml或6.9×108cfu/ml-7.0×108cfu/ml)。所述活菌数可以是乳酸菌饮料刚下线冷却后测得的,也可以是下线冷却后的第7天、14天、21天或28天测得的。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酸菌饮料中的蛋白含量≥1.0%(例如为1.0%-2.0%,例如为1.0%-1.2%,例如为1.12%-1.15%、1.15%-1.17%或1.17%-1.19%)。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乳酸菌饮料的酸度为50-70°t(例如50°t、60°t或70°t)。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制备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以牛奶和还原糖为发酵底物,进行水合、均质、杀菌、褐变、发酵,得到酸奶基料;
步骤2:将甜味料、草本原料、稳定剂混合均匀并溶解于加热后的水中,经过杀菌、降温,得到糖液;
步骤3:将酸奶基料和糖液混合均匀,进行均质、冷却、灌装,得到乳酸菌饮料;
其中,步骤1可以在步骤2之前进行,可以与步骤2同时进行,也可以在步骤2之后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水合之前,将牛奶和还原糖在40-50℃(例如40℃、45℃或50℃)的温度下进行化料。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水合在30-60℃(例如30℃、40℃、45℃、50℃或60℃)的温度下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水合进行30-60分钟(例如30、40、50或60分钟)。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均质在150-300bar(例如150bar、180bar、200bar、260bar或300bar)的压力下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杀菌在85-105℃(例如85℃、90℃、95℃、100℃或105℃)的温度下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杀菌进行3-15分钟(例如3、4、5、6、10、12或15分钟)。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褐变在85-105℃(例如85℃、90℃、95℃、100℃或105℃)的温度下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褐变进行2-6小时(例如2、3、4、5或6小时)。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褐变之后将发酵底物冷却到36-43℃(例如36℃、37℃、38℃、39℃、40℃、41℃、42℃或43℃),之后进行发酵。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发酵在36-43℃(例如36℃、37℃、38℃、39℃、40℃、41℃、42℃或43℃)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的发酵进行至酸度100-200°t(例如100°t、120°t、140°t、160°t、180°t或200°t)时停止。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的加热后的水是指50-80℃(例如50℃、60℃、70℃或80℃)的水。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的杀菌在85-121℃(例如85℃、90℃、95℃、100℃、105℃、110℃、115℃、120℃或121℃)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的杀菌进行4秒-30分钟(例如4-10秒、10-60秒、1-3分钟、3-5分钟、5-10分钟或10-30分钟)。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的糖液在杀菌之后,降温到5-40℃(例如5-10℃、10-20℃、20-25℃或25-4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的均质在150-300bar(例如150bar、180bar、200bar、260bar或300bar)的压力下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2的糖液在均质后被冷却到5-40℃(例如5-10℃、10-20℃、20-25℃、25-30℃或30-4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酸奶基料和糖液在混合均匀后,获得酸度为50-70°t(例如50°t、60°t或70°t)的料液。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的均质在150-300bar(例如150bar、180bar、200bar、260bar或300bar)的压力下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将均质后的料液冷却至2-10℃(例如2℃-4℃、4℃-6℃、6℃-8℃或8℃-10℃)后进行灌装。
本发明中,除特别注明外,所述比例和含量均为重量比例和含量。
本发明中,各原料均可商购获得,各原料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根据产品的口味需求,本发明的饮料产品中还可添加适量的香精香料、果汁或其他的营养强化剂,具体操作可以按照本领域的现有技术进行。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中所用的设备均可采用本领域中的公知设备和相关技术,在此不再对具体的生产设备和灌装工艺进行赘述。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中含有解酒护肝的草本原料和活性乳酸菌,具有保健功能,且兼具传统乳酸菌饮料的清爽口感。本发明的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口感清爽,风味独特,酸甜适中,且产品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在低温(0~6℃)冷藏下保存长达25天以上不出现不可接受的分层、沉淀以及脂肪上浮现象。该饮料产品既有活性乳酸菌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又有草本原料的功效性,可适合大多数人群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原料配方(以基本1000克计)
1、酸奶基料:脱脂奶粉135克;葡萄糖30克;副干酪乳杆菌菌种(汉森l.casei-01)0.0001g;水余量。
2、糖液配方:白砂糖195克;大豆多糖3.5克;葛根粉2克;藤茶粉2克;水余量。
3、饮料配方:酸奶基料300克;糖液700克。
二、制备方法:
将脱脂奶粉与葡萄糖混合均匀,化料,化料温度45℃,静置水合40分钟后均质,均质压力180bar,并在95℃杀菌300秒,之后在95℃褐变5小时,之后冷却到37℃,加入发酵菌种发酵(副干酪乳杆菌初始添加量为2.0×107cfu/g);在滴定酸度为180°t时停止发酵,得到酸奶基料,待用。
将白砂糖、大豆多糖、葛根粉和藤茶粉混合均匀,溶解于60℃水中,在95℃杀菌300秒,降温到25℃,得到糖液,待用。
将上述酸奶基料和糖液混合均匀,酸度为60°t,在180bar压力下进行均质,均质后的料液冷却到2℃,进行灌装,得到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
本实施例的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经检测,蛋白质含量1.15%,活菌数6.0×108cfu/ml,酸度:60°t。
实施例2
一、原料配方(以基本1000克计)
1、酸奶基料:脱脂奶粉135克;葡萄糖30克;副干酪乳杆菌菌种(汉森l.casei-01)0.0001g;水余量。
2、糖液配方:白砂糖195克;大豆多糖3克;果胶0.5g;葛根粉2克;藤茶粉2克;枳椇子粉2g;甘草3g;水余量。
3、饮料配方:酸奶基料300克;糖液700克。
二、制备方法:
将脱脂奶粉与葡萄糖混合均匀,化料,化料温度45℃,静置水合40分钟后均质,均质压力180bar,并在95℃杀菌300秒,之后在95℃褐变5小时,之后冷却到37℃,加入发酵菌种发酵(副干酪乳杆菌初始添加量为2.0×107cfu/g);在滴定酸度为180°t时停止发酵,得到酸奶基料,待用。
将白砂糖、大豆多糖、葛根粉和藤茶粉混合均匀,溶解于60℃水中,在95℃杀菌300秒,降温到25℃,得到糖液,待用。
将上述酸奶基料和糖液混合均匀,酸度为60°t,在180bar压力下进行均质,均质后的料液冷却到2℃,进行灌装,得到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
本实施例的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经检测,蛋白质含量1.12%,活菌数6.8×108cfu/ml,酸度:60°t。
实施例3
一、原料配方(以基本1000克计)
1、酸奶基料:脱脂奶粉135克;葡萄糖30克;副干酪乳杆菌菌种(汉森l.casei-01)0.0001g;水余量。
2、糖液配方:白砂糖195克;大豆多糖3.5克;葛根粉2克;藤茶粉2克;枳椇子粉2g;水余量。
3、饮料配方:酸奶基料300克;糖液700克。
二、制备方法:
将脱脂奶粉与葡萄糖混合均匀,化料,化料温度45℃,静置水合40分钟后均质,均质压力180bar,并在95℃杀菌300秒,之后在95℃褐变5小时,之后冷却到37℃,加入发酵菌种发酵(副干酪乳杆菌初始添加量为2.0×107cfu/g);在滴定酸度为180°t时停止发酵,得到酸奶基料,待用。
将白砂糖、大豆多糖、葛根粉和藤茶粉混合均匀,溶解于60℃水中,在95℃杀菌300秒,降温到25℃,得到糖液,待用。
将上述酸奶基料和糖液混合均匀,酸度为60°t,在180bar压力下进行均质,均质后的料液冷却到2℃,进行灌装,得到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
本实施例的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经检测,蛋白质含量1.17%,活菌数6.3×108cfu/ml,酸度:60°t。
实施例4
一、原料配方(以基本1000克计)
1、酸奶基料:脱脂奶粉135克;葡萄糖30克;副干酪乳杆菌菌种(汉森l.casei-01)0.0001g;水余量。
2、糖液配方:白砂糖195克;大豆多糖3克;果胶0.5g;葛根粉2克;枳椇子粉2g;甘草3g;水余量。
3、饮料配方:酸奶基料300克;糖液700克。
二、制备方法:
将脱脂奶粉与葡萄糖混合均匀,化料,化料温度45℃,静置水合40分钟后均质,均质压力180bar,并在95℃杀菌300秒,之后在95℃褐变5小时,之后冷却到37℃,加入发酵菌种发酵(副干酪乳杆菌初始添加量为2.0×107cfu/g);在滴定酸度为180°t时停止发酵,得到酸奶基料,待用。
将白砂糖、大豆多糖、葛根粉和藤茶粉混合均匀,溶解于60℃水中,在95℃杀菌300秒,降温到25℃,得到糖液,待用。
将上述酸奶基料和糖液混合均匀,酸度为60°t,在180bar压力下进行均质,均质后的料液冷却到2℃,进行灌装,得到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
本实施例的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经检测,蛋白质含量1.19%,活菌数6.9×108cfu/ml,酸度:60°t。
以实施例1-4的产品为观察样品,在2-6℃静置条件下放置,观察不同放置时间内样品的稳定性,检测产品的活菌数,并对样品进行口感品尝。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解酒护肝褐色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口感清爽、稳定性良好、活菌数在保质期内大于3.0×108cfu/ml,是一款不错的具有保健功能的乳酸菌饮料。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乳酸菌饮料,以原料总量1000重量份计,其原料包含200-400重量份酸奶基料和600-800重量份糖液;所述酸奶基料是以牛奶和还原糖为发酵底物经过褐变发酵制得,所述糖液包含甜味料、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草本原料、稳定剂和水。
2.权利要求1的乳酸菌饮料,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1)所述牛奶为鲜奶或还原乳;
(2)所述还原糖选自葡萄糖、木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3)用于发酵的菌种选自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lgg中的一种或多种;
(4)所述甜味料选自白砂糖、果糖、糖浆、低聚糖和代糖;
(5)所述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草本原料选自甘草粉、葛根粉、枳椇子粉、藤茶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6)所述稳定剂选自果胶和大豆多糖中的一种或两种。
3.权利要求1或2的乳酸菌饮料,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1)以原料总量1000重量份计,发酵底物包含100-150重量份脱脂奶粉、10-40重量份还原糖,以及110-190重量份水;
(2)菌种的初始添加量为1.0×107cfu/g至3.0×107cfu/g;
(3)以原料总量1000重量份计,甜味料的添加量为80-200重量份;
(4)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草本原料占原料总重量的0.1%-5%;
(5)稳定剂占原料总重量的0.1%-1%。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乳酸菌饮料,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1)所述乳酸菌饮料的颜色为褐色;
(2)所述乳酸菌饮料为解酒护肝活性乳酸菌饮料;
(3)所述乳酸菌饮料中的活菌数≥3.0×108cfu/ml;
(4)所述乳酸菌饮料中的蛋白含量≥1.0%;
(5)所述乳酸菌饮料的酸度为50-70°t。
5.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乳酸菌饮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牛奶和还原糖为发酵底物,进行水合、均质、杀菌、褐变、发酵,得到酸奶基料;
步骤2:将甜味料、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草本原料、稳定剂混合均匀并溶解于加热后的水中,经过杀菌、降温,得到糖液;
步骤3:将酸奶基料和糖液混合均匀,进行均质、冷却、灌装,得到乳酸菌饮料;
其中,步骤1可以在步骤2之前进行,可以与步骤2同时进行,也可以在步骤2之后进行。
6.权利要求5的方法,所述步骤1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1)在所述水合之前,将牛奶和还原糖在40-50℃的温度下进行化料;
(2)所述水合在30-60℃的温度下进行;
(3)所述水合进行30-60分钟;
(4)所述均质在150-300bar的压力下进行;
(5)所述杀菌在85-105℃的温度下进行;
(6)所述杀菌进行3-15分钟;
(7)所述褐变在85-105℃的温度下进行;
(8)所述褐变进行2-6小时;
(9)在褐变之后将发酵底物冷却到36-43℃,之后进行发酵;
(10)所述发酵在36-43℃进行;
(11)所述发酵进行至酸度100-200°t时停止。
7.权利要求5或6的方法,所述步骤2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1)所述加热后的水是指50-80℃的水;
(2)所述杀菌在85-121℃进行;
(3)所述杀菌进行4秒-30分钟;
(4)所述糖液在杀菌之后,被降温到5-40℃;
(5)所述均质在150-300bar的压力下进行;
(6)所述糖液在均质后被冷却到5-40℃。
8.权利要求5-7任一项的方法,所述步骤3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1)酸奶基料和糖液在混合均匀后,获得酸度为50-70°t的料液;
(2)均质在150-300bar的压力下进行;
(3)将均质后的料液冷却至2-10℃后进行灌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