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控制后酸的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乳酸菌饮料从诞生以来,已经风靡世界20多年,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被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广为接受,该产品另一个耀眼之处在于其对人体肠道的功效,其产生的活性乳酸菌可以穿过人体胃液,到达肠道中;但活性乳酸菌饮料在无数光环背后,有一个问题始终存在:活性乳酸菌饮料的保存需要在2~6℃下,在部分销售区域,活性乳酸菌饮料保存条件无法满足2~6℃,导致产品中活性乳酸菌继续发酵产酸,在保质期末端,产品产生的后酸酸度达到非常高,严重影响其口感,且对活菌数也有很大影响。
如何在不影响正常发酵的同时有效控制产品脱冷后的后酸产生,是业界一直追求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乳酸菌饮料,在不影响正常发酵的同时有效控制产品脱冷后的后酸产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后酸的乳酸菌饮料,该乳酸菌饮料是以含葡萄糖的脱脂乳液作为发酵底物,经杀菌、接种发酵剂菌种发酵制成发酵乳液基料,再经调配而制得的。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在制备时,所述发酵底物中,所述葡萄糖的含量为17.7%,乳蛋白含量为2.5%~4.5%。
除特别注明外,本发明中所述百分含量和比例均为重量含量和比例。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在制备时,优选地,所述发酵底物是以脱脂乳与葡萄糖配制的乳液,也可以是以脱脂乳粉、葡萄糖与水配制得到的乳液。具体地,所述葡萄糖的原料来源可以是无水葡萄糖和/或一水葡萄糖。当采用无水葡萄糖原料时,其在发酵底物中的添加量为17.7%;当采用一水葡萄糖原料时,其在发酵底物中的添加量为19.3%。二者合用时按照其中葡萄糖含量进行折算。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在制备时,含葡萄糖的脱脂乳液经美拉德反应得到褐色料液,进行发酵。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在制备时,所述发酵剂菌种包括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动物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发酵剂菌种的总接种量为0.01%~0.025%。选用多种菌种时,各军种可以任意比例配比。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在制备时,所述发酵剂菌种还进一步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球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这些菌种的具体添加量可以参照所属领域的常规操作进行,本发明中优选这些菌种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总添加量不超过0.025%。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在制备时,所述发酵剂菌种为干酪乳杆菌或副干酪乳杆菌。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在制备时,优选发酵至酸度为1700t~1900t时停止发酵,得到发酵乳液基料。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在制备时,发酵乳液基料调配时是与糖液混合而制得乳酸菌饮料。所述糖液为甜味剂与水配制而得到的,所述用于配制糖液的甜味剂可以是包括白砂糖、结晶果糖、海藻糖、纽甜、甜蜜素、ak糖、安赛蜜、三氯蔗糖、果葡糖浆、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地,糖液的甜度为使得乳酸菌饮料的甜度相当于折算成含白砂糖12%~13.5%的甜度。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中,以该乳酸菌饮料的总重量为100%计,乳蛋白含量为0.7%~2.3%。进一步地,酸度范围500t~670t,活菌数≥1*106cfu/ml。可以按照这些指标适当调整发酵乳液基料与糖液的混合比例。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中葡萄糖含量为0.5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中,以该乳酸菌饮料的总重量为100%计,其原料组成包括:
脱脂乳粉2.18%~7.18%,或脱脂乳21.8%~71.8%;
葡萄糖原料:无水葡萄糖0.53%或一水葡萄糖0.58%;
菌种适量;
甜味剂,添加量换算成饮料产品含白砂糖添加量为12%~13.5%的甜度的用量;
香精0~0.3%,优选添加量为0.01%~0.3%;
水余量。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中,所述的脱脂乳粉或脱脂乳可来源于脱脂牛乳、脱脂羊乳,也可以是乳清蛋白粉,本发明中优选原料为脱脂牛乳粉。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中,所用菌种符合《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卫办监督发〔2010〕65号)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其他原料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还提供了所述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以含葡萄糖的脱脂乳液作为发酵底物,经杀菌、接种发酵剂菌种发酵,制成发酵乳液基料;优选地,发酵乳液基料的酸度为1700t~1900t。
所述发酵乳液基料经调配制得乳酸菌饮料。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发酵乳液基料经调配制得乳酸菌饮料的过程包括:
在10℃以下,将发酵乳液基料与杀菌后的糖液混合均质,得到乳酸菌饮料;
其中,糖液的甜度为使得乳酸菌饮料的甜度相当于折算成含白砂糖12%~13.5%的甜度。
更具体地,通常,发酵乳液基料与杀菌后的糖液混合时,可控制其中所述糖液的浓度15%~25%(以折算成同等甜度的白砂糖含量计)。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中,发酵乳液基料与杀菌后的糖液混合均质的均质条件为6℃~10℃,均质压力为30/150bar~30/200bar。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水合:投入脱脂乳粉、食用葡萄糖,混合后搅拌15~30min,然后进行不低于30min水合(45-50℃);
2)所得料液均质(30/150bar~30/200bar),升温(95℃~100℃下保温3.5~3h,发生美拉德反应,得褐色料液);
3)将2)冷却至发酵温度,温度范围为36±0.5℃;
4)加入发酵菌种,保温发酵(36±0.5℃),发酵达到要求酸度后停止发酵,均质破乳(30/150bar~30/200bar),备用;
5)糖液配制:配料罐化白砂糖,通过杀菌系统杀菌,冷却到10℃以下,冷却后的糖液转序到调配罐与4)混合均质(30/150bar~30/200bar),灌装得成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酸菌饮料,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通过精准控制食用葡萄糖添加量,在不影响正常发酵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脱冷后的后酸产生。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配方设计简单,适用于褐色活菌型乳酸菌饮料,由此配方制备所得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在30℃室温下保存20天时,酸度涨幅≤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一、原料配方(以1000g计):
脱脂乳粉25g,无水葡萄糖53g,白砂糖127g,香精0.1g,副干酪乳杆菌种(深冷型)0.0375g,水余量。
二、制作方法:
脱脂粉与无水葡萄糖混合化料,搅拌15min后水合40分钟,水合温度为45℃;
所得脱脂粉溶液均质(均质压力30/180bar),升温(95℃下保温3.5h,发生美拉德反应,得褐色料液);
均质后的物料冷却至发酵温度,温度范围为36±0.5℃;
加入发酵菌种,保温发酵(36±0.5℃),达到所需酸度后停止发酵,均质破乳(均质压力30/150bar),备用;
糖液配制:添加白砂糖、香精制备糖液,循环加搅拌化料,过杀菌系统杀菌,冷却至10℃以下,冷却后的糖液转序到调配罐;
将发酵破乳后的物料转序到调配罐与糖液按比例混合,均质(均质压力30/180bar),灌装,得到本实施例的乳酸菌饮料。
实施例2
一、原料配方(以1000g计):
脱脂乳粉25g,一水葡萄糖5.7g,白砂糖127g,香精0.1g,副干酪乳杆菌种(深冷型)0.0375g,水余量。
二、制作方法:
脱脂粉与无水葡萄糖混合化料,搅拌15min后水合40分钟,水合温度为45℃;
所得脱脂粉溶液均质(均质压力30/180bar),升温(95℃下保温3.5h,发生美拉德反应,得褐色料液);
冷却至发酵温度,温度范围为36±0.5℃;
加入发酵菌种,保温发酵(36±0.5℃),达到所需酸度后停止发酵,均质破乳(均质压力30/150bar),备用;
糖液配制:添加白砂糖、香精制备糖液,循环加搅拌化料,过杀菌系统杀菌,冷却至10℃以下,冷却后的糖液转序到调配罐;
将发酵破乳后的物料转序到调配罐与糖液按比例混合,均质(均质压力30/180bar),灌装,得到本实施例的乳酸菌饮料。
对比例1
一、原料配方(以1000g计):
脱脂乳粉25g,无水葡萄糖5.5g,白砂糖127g,香精0.1g,副干酪乳杆菌种(深冷型)0.0375g,水余量。
二、制作方法:
脱脂粉与无水葡萄糖混合化料,搅拌15min后水合40分钟,水合温度为45℃;
所得脱脂粉溶液均质(均质压力30/180bar),升温(95℃下保温3.5h,发生美拉德反应,得褐色料液);
冷却至发酵温度,温度范围为36±0.5℃;
加入发酵菌种,保温发酵(36±0.5℃),达到所需酸度后停止发酵,均质破乳(均质压力30/150bar),备用;
糖液配制:添加白砂糖、香精制备糖液,循环加搅拌化料,过杀菌系统杀菌,冷却至10℃以下,冷却后的糖液转序到调配罐;
将发酵破乳后的物料转序到调配罐与糖液按比例混合,均质(均质压力30/180bar),灌装,得到本对比例的乳酸菌饮料。
对比例2
一、原料配方(以1000g计):
脱脂乳粉25g,一水葡萄糖6.0g,白砂糖127g,香精0.1g,副干酪乳杆菌种(深冷型)0.0375g,水余量。
二、制作方法:
脱脂粉与无水葡萄糖混合化料,搅拌15min后水合40分钟,水合温度为45℃;
所得脱脂粉溶液均质(均质压力30/180bar),升温(95℃下保温3.5h,发生美拉德反应,得褐色料液);
冷却至发酵温度,温度范围为36±0.5℃;
加入发酵菌种,保温发酵(36±0.5℃),达到所需酸度后停止发酵,均质破乳(均质压力30/150bar),备用;
糖液配制:添加白砂糖、香精制备糖液,循环加搅拌化料,过杀菌系统杀菌,冷却至10℃以下,冷却后的糖液转序到调配罐;
将发酵破乳后的物料转序到调配罐与糖液按比例混合,均质(均质压力30/180bar),灌装,得到本对比例的乳酸菌饮料。
各实施例及对比例乳酸菌饮料脱冷后的酸度检测:
可以看出,按照本发明所制备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乳酸菌饮料,比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制得产品,在脱冷后的后酸控制上有明显优势。
另,经检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乳酸菌饮料在货架期内的稳定性均良好。
1.一种控制后酸的乳酸菌饮料,该乳酸菌饮料是以含葡萄糖的脱脂乳液作为发酵底物,经杀菌、接种发酵剂菌种发酵制成发酵乳液基料,再经调配而制得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饮料,其中,发酵底物中,所述葡萄糖的含量为17.7%,乳蛋白含量为2.5%~4.5%;
优选地,所述发酵底物是以脱脂乳与葡萄糖配制的乳液,也可以是以脱脂乳粉、葡萄糖与水配制得到的乳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乳酸菌饮料,其中,含葡萄糖的脱脂乳液经美拉德反应得到褐色料液,进行发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饮料,其中,所述发酵剂菌种包括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动物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发酵剂菌种的总接种量为发酵底物总重量的0.01%~0.0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酸菌饮料,其中,所述发酵剂菌种还进一步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球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地,这些菌种的总添加量不超过发酵底物总重量的0.0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酸菌饮料,其中,所述发酵剂菌种为干酪乳杆菌或副干酪乳杆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饮料,其中,以该乳酸菌饮料的总重量为100%计,乳蛋白含量为0.7%~2.3%,酸度范围50°t~67°t,活菌数≥1*106cfu/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饮料,其中,以该乳酸菌饮料的总重量为100%计,其中葡萄糖含量为0.53%。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以含葡萄糖的脱脂乳液作为发酵底物,经杀菌、接种发酵剂菌种发酵,制成发酵乳液基料;优选地,发酵乳液基料的酸度为170°t~190°t;
所述发酵乳液基料经调配制得乳酸菌饮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酵乳液基料经调配制得乳酸菌饮料的过程包括:
在10℃以下,将发酵乳液基料与杀菌后的糖液混合均质,得到乳酸菌饮料;
其中,糖液的甜度为使得乳酸菌饮料的甜度相当于折算成含白砂糖12%~13.5%的甜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