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能器调速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非电软启动是指系统软启动的实现不取决于对电信号的软调节,但系统中的电信号仍可作为独立的通/断逻辑信号。前期已有技术通过在闭式变量泵的变量机构控制油路中利用蓄能器和阻尼孔特性调节控制油压稳步上升,在升压后期通过液控换向阀的自动开启实现双油路供油升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控制油压和系统速度无法及时达到预定目标值的状况。但液控换向阀存在预压缩弹簧刚度无法有效调整的情况,使得并流过程可靠性较低,有一定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在变量泵控制油路升压后期通过控制电磁阀动作,以油路切换的方式增大供油量,使得控制油压及系统速度及时达到目标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由补油泵、液控变量调节机构、减压溢流阀、电磁换向阀、a阻尼孔、b阻尼孔、梭阀、蓄能器组成;补油泵出口与减压溢流阀入口p口相连,减压溢流阀的溢流回油口t口与电磁换向阀的t口相连并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出油口a口与电磁换向阀的p口相连;电磁换向阀的a口与a阻尼孔入口相连,电磁换向阀的b口与b阻尼孔入口相连;a阻尼孔出口与梭阀的a口相连,b阻尼孔出口与梭阀的b口相连;梭阀出口、蓄能器入口与液控变量调节机构相连。

a阻尼孔通流面积与b阻尼孔通流面积不同,a阻尼孔与b阻尼孔为并联结构。

电磁换向阀为y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电磁换向阀的通电顺序为:先接通小通流面积阻尼孔所在油路,后接通大通流面积阻尼孔所在油路;升压过程中,电磁换向阀一侧电磁铁的失电与另一侧电磁铁的得电同时完成。

电磁换向阀的动作条件为升压过程开启后小阻尼孔所在油路的通油时间,当此时间累积到与预设时长一致时,电磁换向阀动作;预设时长可人为设定。

减压溢流阀为单独的溢流阀、减压阀。

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t之间连接有阻尼孔。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闭式液压系统软启动性能较好;二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控制油升压后期升压速率显著降低”这一问题的思路,改进了已有技术中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由补油泵1、液控变量调节机构3、减压溢流阀4、电磁换向阀5、a阻尼孔6、b阻尼孔7、梭阀8、蓄能器9组成;其特征在于:补油泵1出口与减压溢流阀4入口p口相连,减压溢流阀4的溢流回油口t口与电磁换向阀5的t口相连并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4出油口a口与电磁换向阀5的p口相连;电磁换向阀5的a口与a阻尼孔6入口相连,电磁换向阀5的b口与b阻尼孔7入口相连;a阻尼孔6出口与梭阀8的a口相连,b阻尼孔7出口与梭阀8的b口相连;梭阀8出口、蓄能器9入口与液控变量调节机构3相连。

a阻尼孔6通流面积与b阻尼孔7通流面积不同,a阻尼孔6与b阻尼孔7为并联结构。

电磁换向阀5为y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电磁换向阀5的通电顺序为:先接通小通流面积阻尼孔所在油路,后接通大通流面积阻尼孔所在油路;升压过程中,电磁换向阀5一侧电磁铁的失电与另一侧电磁铁的得电同时完成。

电磁换向阀5的动作条件为升压过程开启后小阻尼孔所在油路的通油时间,当此时间累积到与预设时长一致时,电磁换向阀5动作;预设时长可人为设定。

减压溢流阀4为单独的溢流阀、减压阀。

电磁换向阀5的t口与油箱t之间连接有阻尼孔2。

电磁换向阀5的动作条件为升压过程开启后小阻尼孔所在油路的通油时间,当此时间累积到与预设时长一致时,电磁换向阀5动作;预设时长可人为设定;减压溢流阀4使用目的为限制控制系统2的压力,为一体式结构,但为实现这一目的,可将减压溢流阀4更换为单独的溢流阀、减压阀或其中一种。

当闭式液压系统需软启动时,补油泵1油液流入控制系统2,压力油经减压溢流阀4进入电磁换向阀5的p口;电磁换向阀5左侧电磁铁得电时,油液经b阻尼孔7流入梭阀8,电磁换向阀5右侧电磁铁得电时,油液经a阻尼孔6流入梭阀8;油液从梭阀8出口流入蓄能器9和变量调节机构3进行升压;控制系统2中,在同一时刻仅有一条油路为蓄能器9和液控变量调节机构3供油,顺序为先接通小阻尼孔所在油路,后接通大阻尼孔所在油路。


技术特征:

1.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由补油泵(1)、液控变量调节机构(3)、减压溢流阀(4)、电磁换向阀(5)、a阻尼孔(6)、b阻尼孔(7)、梭阀(8)、蓄能器(9)组成;其特征在于:补油泵(1)出口与减压溢流阀(4)入口p口相连,减压溢流阀(4)的溢流回油口t口与电磁换向阀(5)的t口相连并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4)出油口a口与电磁换向阀(5)的p口相连;电磁换向阀(5)的a口与a阻尼孔(6)入口相连,电磁换向阀(5)的b口与b阻尼孔(7)入口相连;a阻尼孔(6)出口与梭阀(8)的a口相连,b阻尼孔(7)出口与梭阀(8)的b口相连;梭阀(8)出口、蓄能器(9)入口与液控变量调节机构(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a阻尼孔(6)通流面积与b阻尼孔(7)通流面积不同,a阻尼孔(6)与b阻尼孔(7)为并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换向阀(5)为y机能的三位四通换向阀;电磁换向阀(5)的通电顺序为:先接通小通流面积阻尼孔所在油路,后接通大通流面积阻尼孔所在油路;升压过程中,电磁换向阀(5)一侧电磁铁的失电与另一侧电磁铁的得电同时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换向阀(5)的动作条件为升压过程开启后小阻尼孔所在油路的通油时间,当此时间累积到与预设时长一致时,电磁换向阀(5)动作;预设时长可人为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减压溢流阀(4)为单独的溢流阀、减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换向阀(5)的t口与油箱t之间连接有阻尼孔(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能器调速的闭式液压系统,补油泵(1)出口与减压溢流阀(4)入口P口相连,减压溢流阀(4)的溢流回油口T口与电磁换向阀(5)的T口相连并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4)出油口A口与电磁换向阀(5)的P口相连;电磁换向阀(5)的A口与A阻尼孔(6)入口相连,电磁换向阀(5)的B口与B阻尼孔(7)入口相连;A阻尼孔(6)出口与梭阀(8)的A口相连,B阻尼孔(7)出口与梭阀(8)的B口相连;梭阀(8)出口、蓄能器(9)入口与液控变量调节机构(3)相连。其有益效果:一是闭式液压系统软启动性能较好;二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控制油升压后期升压速率显著降低”这一问题的思路,改进了已有技术中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肖连平;彭钰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潭市恒欣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5298.html

最新回复(0)